APP下载

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当代传承路径研究

2023-02-28青,何

关键词:鄂西北女娲神话

胡 玉 青,何 春 晖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坚持“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突出特性,又具有新时代的文明特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国式现代化深层次体现为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中国人的现代化,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经济发展的活力结合起来,汇聚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此背景下,发展好地方传统文化,激活经典文化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着力点。

鄂西北地区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鄂西北地区深入中原腹地,背靠秦岭山脉,地理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封闭,因此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能够较为完整地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第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鄂西北地区逐渐发展为一个汇集多元文化的历史区域,成为了中国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现象中较有代表性的个案。淳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共同建构出鄂西北地区清新活泼、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事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其中,鄂西北竹山县“女娲传说”于2020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在当地广泛传承的非遗项目,将神话传说与地方民俗信仰相勾连,建立了鄂西北本土文化实践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之间的多重联系。相对于巴蜀地区、冀南太行山地区、山西地区流传的女娲神话而言,鄂西北地区的女娲神话呈现出年轻态和遗产化等趋势,古朴的神话底蕴正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消隐。所以,如何在“两个结合”的理论视野下,传承、发展好女娲神话是鄂西北地区文化发展的时代课题。当前,通过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交流互动,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历史源流和当代文化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与研究,但仍面临着信仰缺失、口头传说文本散佚等困境。鉴于此,本文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立场,反观鄂西北女娲神话传承活动中的现状,探求其在当代社会接续传承的有效路径,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以期弘扬鄂西北女娲神话的永恒魅力。

二、神话景观与文旅品牌建构:女娲神话的资源性转化

女娲是我国最古老的女神,为多民族所景仰与信奉。女娲的形象丰富多彩、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一是作为祖神出现,即女娲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始祖;二是作为福神,即女娲以五彩石补天,从而使大地免受灾难,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三是作为媒神,即女娲缔造了人类幸福美满的婚姻;四是作为乐神,即女娲制造笙簧娱人精神。(1)高爱华:《〈黑暗传〉神话叙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大学,2018年。在各地流传的女娲神话中,鄂西北竹山地区的女娲神话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依附于神话文本的文化景观和文旅品牌,成为了当地活化神话传说资源的重要途径。

(一)女娲山景区:神话景观的地方化再造

鄂西北民众非常尊崇女娲神和武当玄天上帝,常于神庙祈福。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南部的女娲山,是当地女娲神话流传的重要场域,至今还保留着“女娲炼石补天”的古老文字。《竹山县志》中详细记载了女娲庙建在女娲山的山腰,距离竹山县城约80千米等内容。女娲山一直以来备受崇敬,据传其庙宇始建于唐代,香火一直非常鼎盛,而且女娲神像被视为母亲神和圣母神,她的庙宇可以带来好运,如消除疾病、帮助孩童、增加收入等。从理性思维来看,神话是想象和虚构的结果,但竹山地区流传的女娲神话契合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竹山地处地震断裂带,位于秦岭和杨子地台接合部,南北两大板块发生挤压和碰撞,易产生地震;同时,该地又处于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接合部,洪水灾害亦时有发生;竹山还是古人类发源地,具备人类栖息、繁衍、进化和文明发展所需要的盐、沼泽、实物、气候等种种条件。因此,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人们想象出《女娲补天》《女娲抟土造人》等神话,来解释当地存在的诸种地理现象。这些世代流传的女娲神话反映的并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而是原始先民改造自然环境、促进自然进化的共同意志。

女娲神话的地方化实践,本质上是地方神话转化为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新时代以来,鄂西北竹山县围绕女娲山这一神话传承空间,持续深化对女娲神话的现代化改造。通过统筹设计与再建,女娲山神话空间被建构为4A级特色景区,打造了女娲庙、天宫阁、圣母堂和“女娲炼石”等20处以女娲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作为一种历史记忆与文化景观,竹山女娲山的神话景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社会对女娲神话的地方性理解方式,即“获得地方性知识的第一前提”(2)叶舒宪:《“地方性知识”》,《读书》2001年第5期。。在独特的文化语境中,人们不仅认同历史记忆,而且强化历史记忆,使其与当代文旅融合制度尝试契合。竹山地区,以文化景观的形式将古老的女娲神话资源重新纳入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并强化凝聚在女娲神话中的集体记忆,这是地方性文化实践的有效探索。

(二)打造文化品牌效应:女娲神话的开发式传承

冯天瑜指出,将神话资源进行转换,不仅仅需要遵循传统的、古老的模式,而且还需要考虑到解释学的角色,以及如何避免两种偏见:一种是过分解释,另一种则是拒绝解释。(3)孙正国:《神话资源转化必须警惕两种倾向——冯天瑜先生访谈录》,《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重视神话资源的当代价值,在尊重神话本身的前提下,进行现代性阐释。将古老的传说和故事变为可观可感的现实,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当代文化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在确保神话资源原始精神内核的同时,借助旅游开发等文化策略,打造出适应当代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文化效益。

文旅融合是竹山县发掘和利用女娲神话资源的基本路径。竹山女娲神话资源的旅游开发注重打造女娲文化品牌效应,以此推动竹山地区特色民俗文化发展。首先,竹山县以实体神话景观为支撑,在景观资源方面扩充影响,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效应。当地赋予了女娲圣母的文化身份,打造出以女娲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母亲园,并结合汉水流域中心城市的人文、自然风光,建构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竹山县将自身定位为女娲神话资源的中心区,不断拓展和强化周边地域的女娲文化纽带,共同促进地方化的女娲神话资源转化。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女娲山景区、女娲山茶园、女娲文化传播品牌、竹山县女娲文化公园、绿松石、圣水茶等文化品牌,突显以女娲神话资源为中心的景观谱系、文化品牌和价值理念,以文促旅,以旅传文,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着眼于女娲神话的文化底蕴,从文化内核和价值导向方面打造当地的文化品牌。第一,竹山地方的历史文化工作者深入研究古籍,爬梳文本线索,为竹山县流传的女娲神话寻求文献支撑。第二,充分挖掘女娲文化的丰富内涵,强调女娲神话中的民族精神内核,扩大其文化影响力,突出其“创造、民本、和谐”的价值遵循。第三,保护性开发地域文化,打造其地方特色和文化品格。地方政府编写了《官渡民间故事集》《官渡河情歌》《神奇的竹山》《炼石补天话竹山》等一系列文化丛书,为进一步宣传和研究女娲神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举办多种活动开展剪纸、民歌、木雕、书法、绘画等展览与竞赛活动,多次举办“堵河文化节”“驴头峡漂流节”和“宝石文化节”,打造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故事镇——官渡镇。第四,借力数字化手段,带动当地女娲神话跨越时空、跨越媒介、跨越圈层的传承活动。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建设,在影视动漫游戏和数字消费方面,设立女娲神话资源数据库,加强对当地女娲神话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信息化时代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指向的良性传承机制。文旅融合路径激活了竹山女娲神话资源,一方面视其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将其融入中华民族的当代节日体系,在年复一年的节日文化实践中传承女娲神话,汲取宝贵的文化营养,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复兴提供经典文化案例参考。

三、教育赋能:培养女娲神话的传承主体

人是推进女娲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工作的关键所在,从思想层面上重视非遗,才能将非遗传承落到实处,因此教育赋能,培养女娲神话的当代传承人,扩大受众面将会直接影响到传承效果。非遗进校园的实践探索在全国各地开展多年,教育部鼓励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学校合作共同打造“非遗大师工作室”课程,实现双师合作。关注社会层面的非遗传承主体,也有利于传承活动顺利进行。

(一)“非遗进校园”与“非遗研学”的双向教育路径

在竹山县女娲神话当代校园传承教育活动中,采取了双向展开的文化教育路径,一方面是“非遗进校园”,即以传承人为主导,让青少年学生直接从传承人的讲述中获取智慧与情感,建立起传承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是“非遗研学”,将非遗融入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切实感知女娲神话等非遗的历史文化意蕴。第一,以传承人为主导的非遗进校园模式得到广泛认可,这一路径对进一步提炼和传承鄂西北女娲神话具有直接意义。女娲神话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义富曾受邀走进课堂,从此开启了竹山地区非遗传承人直面青少年的女娲文化推广之路。王义富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际生活中的女娲传承经验,细化女娲神话故事,将女娲精神及其人生智慧传授给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培养青少年熟悉地方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女娲神话传统。与普通教师相比,非遗传承人更注重神话情节本身的讲述;更强调神话内容的感召力与价值导向;更善于营造神话的历史感与现场感;更擅长从具体生动的神话作品分享中激活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非遗传承人讲述神话故事能够给学生带来多种鲜明生动的文化体验,丰富神话的时代意义,这也使得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建立起以“传承人为中心的教育观”成为可能。以传承人为主导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了“传承人—教育机构—青少年学生”三位一体的文化主体共识性机制的形成。非遗传承人秉承文化传承使命进入学校教育体系,教育机构则以开放拓新视野协助学校教育管理,而青少年学生则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成为女娲神话的未来非遗传承人。青少年们在新的知识与文化内容接受中,得到认可与鼓励,其文化传承的主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被培养起来,非遗进校园的教育目标最终得以达成。例如,非遗传承人王义富曾给学生们讲述过一个女娲神话故事——《双龙井的来历》。该故事讲的是,女娲造人后想给人脸涂上红晕,但缺水稀释颜料,于是向东海龙王求助,得到两条小龙送水,女娲顺利解决了给黄泥人身上染红色、润皮肤的问题。两条送水的小龙回不去了,留在村子的千年古树下继续吐水。为了感念女娲造人的功劳,当地人便把这个村子取名为“龙井村”。小龙吐出的泉水汇流成一条小河,叫“韩溪河”,可供沿河两岸近千亩稻田临时补水,也方便沿途百姓生产生活用水。这篇故事经非遗传承人的生动讲述,青少年学生的乡土空间与历史记忆在“双龙吐水助女娲”的细节中得以建构起来,结合实际中双龙井源源不断的水源,人祖传说不再是荒诞的传奇,而是有了一定的真实感。其中弘扬的奉献精神、感恩自然滋养的地方情怀,超越了知识与经验,启迪着竹山女娲神话新一代非遗传承人们的文化情怀,也强化着青少年们对当地女娲神话的认同感。第二,学校教育向社会延伸的非遗研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让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沉浸式体验非遗内容,在游山玩水间放飞心灵,在自由感知中不自觉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文化认同的文化直觉,领略家乡非遗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激活青少年学生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培养女娲神话传承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回归生活的女娲神话是可感、可亲的,接受熏陶的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打上了女娲神话的文化烙印,青年一代将自发成为女娲神话的非遗传承人,非遗研学模式也因此可以拓展成为一种开放的非遗教育路径。

(二)社区与景区的双向社会教育路径

女娲神话与旅游结合,社区推广与景区体验成为非遗社会教育的两大关键路径。社区作为整体社会的文化实践细胞,具有组织行动力强、生活化参与性好的优质品格,非遗资源的社区推广可与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融合起来,在节假日期间以知识传单、特产营销、旅游服务等方式进入社区,社区主导型女娲神话社会教育路径由此得以建立起来。这种教育路径可以吸引更多社会成员参与到女娲神话的讲述和接受活动中来,在更为开阔的社会层面发现潜在的女娲神话非遗传承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游客众多的景区,是非遗社会教育路径的优选方案。以景区为主导的非遗核心旅游资源开发是其社会教育的一种代表模式,以景区为中心点的“非遗主题旅游精品线路”设计,在非遗的社会教育中巧妙串联起古城、古镇、古街巷、古村落的非遗展示、非遗演艺、非遗体验、非遗文创、非遗美食,社区成员们在景区的游玩娱乐中,看非遗、听非遗、品尝非遗,沉浸式体验非遗让景区空间变成了生活空间,女娲神话资源也在景区模式中得到体验性认知,景区的非遗社会教育路径得以建立,文化功能也更为显著。

四、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撑:女娲神话传承的新时代机遇

女娲神话作为鄂西北山区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资源,有着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天然优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非遗资源,是乡村振兴为非遗进入现实生活提供重要历史机遇。全国各地组织了非遗工坊、非遗培训活动,完善非遗传承机制,深入发掘乡村的文化、休闲、生态、自然等多元价值,让非遗衍生产品和民俗文化活动,在“文农旅”融合中得到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竹山地区也牢牢把握住乡村振兴战略创造的发展契机,将女娲神话与乡村文旅开发、乡村文化精神建设、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等战略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女娲神话当代传承与当地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

(一)女娲神话传承与乡村文化旅游的互动

神话资源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可以应用在神话景观建设与文化旅游方面。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而神话资源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能够向游客展示当地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出于对古老神话资源的关注或文化认同,人们往往会对那些与神话有关的名胜古迹或风物景观产生兴趣,乐于关注神话背后的故事、人物以及隐含的文化信仰或文化精神,一些神话人物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寓意,成为乡村文化旅游中的观光亮点。此外,神话资源的平台建设也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一种方法。当今世界,信息新技术与大数据传播已成为人们捕捉文化热点的常态,许多文化现象借助数据平台、抖音、快手等快捷的信息媒体,得到更全面系统和立体化的呈现,这有助于更多人更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进而有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4)王宪昭:《试论神话资源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目前,鄂西北地区的女娲文化旅游业正在迅速崛起,其中包括三个以女娲为中心的景点,这些景点均以其独特的历史和传统为特色,在当前的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鄂西北竹山县龙井村是全县乡村振兴重点示范区。这个村庄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优势,结合女娲文化的特色,大力实施“政府+企业+村集体”的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本土的特色农业,将其转化成智慧型的、多元化的、综合性的、可供游客参与的、富有民俗文化的、休闲观光的、餐饮娱乐的、民宿接待的综合性的三产融合生态园区。因地制宜推进一户一景,提升村庄的整体风貌。深化文明乡风,激发治理活力,通过开展家风教育宣讲、“书香龙井”和“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塑造“感恩·奋进”的龙井品牌,逐步将龙井打造成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将非遗与旅游紧密结合,使旅游成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载体,将非遗元素纳入旅游,既可以增强其文化内涵,也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二)女娲文化广场对乡村人文精神的充盈

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提升城镇形象,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竹山县宝丰镇以弘扬女娲文化为目标,以建设群众性文体活动为抓手,依托女娲神话,兴建了女娲文化广场建设。该文化广场在突出女娲元素的前提下,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学习等内容于一体。女娲文化广场正东有汉白玉圆形女娲雕塑一座,高5米,宽3米,设有女娲抟土造人的小泥人,雕像座碑上刻有女娲文化简介,供人们闲暇之余观赏,也可以达到传播当地女娲文化的目的。女娲文化广场除了图书馆、文化馆、书店等文化学习场所之外,还专门设有女娲传承工作室,直接服务于女娲传承工作。总体来看,女娲文化广场的建设,是乡村振兴下惠农服务的重要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形象,也为当地广大群众的休闲娱乐、文体竞赛提供了便利。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体育振兴的同时,还切实推动了当地的女娲文化传承活动,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强大的支撑。逢年过节,每日早晚,人们三五成群来到女娲文化广场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吹拉弹唱,艺人各展才艺,广场成为人们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充实了当地人的精神世界,更成为当地女娲神话传承的有效空间。

(三)女娲神话传承与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

女娲神话传承的乡村振兴路径,关键在于人才培育。一方面,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的人才引领与培育,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乡村文化人才的综合性训练与长期性培养,将为女娲神话提供传承力量与可靠的人才资源。为了促进乡村的文化振兴,加强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构建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以提升当地人民群众的素质,增强民众社会责任感,投身于社会公益。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的文化振兴,应重点关注对基层文化团体的培育,努力打造一支既有文艺素质又热心关注乡村发展的群体。竹山县将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女娲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推进了女娲神话的传承工作。

女娲神话的表演性传承活动,本质上就是对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因为非遗传承人的表演性传承,具备了人才培养的三个要素: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在女娲神话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活动中,主要由传承人带着学习者、教育对象一起唱、一起跳,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经年累月,一大批追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女娲神话表演实践的普通人,也就熟悉掌握了演唱技巧和主要内容,充满情感地融入传承群体的表演与成长中。这类新成长起来的非遗实践者,既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人才,又有担当起女娲神话传承的使命意识。在秦巴艺术馆广场上,非遗传承人与民间乐队、民间艺人群体经常演唱、教授《女娲与绿松石》等歌谣。这些以讲、唱为主的教学活动,带动受教育者积极投入到女娲文化的学习中去,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传承团队,培养出女娲神话表演的艺术人才,有力确保了女娲神话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观,非遗传承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需要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确保乡村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建立一套完整的、融入自治与法治、德治的乡村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传统的乡贤文化和非遗资源,融入当代的管理理念,营造一个崇尚道德、追求和谐、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女娲神话资源的文化传承路径,得益于开放包容的乡村振兴文化观,不以传承为保守之陈见,不以神话为过时的符号,而是面向当代文化建设的多元性资源,积极汲取女娲神话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智慧,推进女娲神话的文化传承,最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五、结语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我们要坚持把创新摆在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持续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活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鄂西北地区的女娲神话源远流长,它不仅仅涉及当地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还包括当地的民俗习惯、民间信仰和社会规范。通过建构神话景观、打造文化品牌的文旅结合手段,女娲神话传说融入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双重教育路线;借助乡村振兴政策发扬地方女娲文化等途径,鄂西北地区在近几年的女娲神话传承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绩。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当代传承显现出新时代的文化气度,为新时代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实践性个案,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典型性理论模型。(5)魏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逻辑进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7期。要实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在转化,需要进一步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汲取精神养料,对民间故事进行诗学解读,挖掘其文化价值,促进其广泛传播,让民间故事与时代同频共振,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由自觉走向自信。文化传承路径是多元的、整体的、实践的,也是丰富的、具体的、持续的,我们从鄂西北女娲神话的三种当代传承路径中,发现了古老传统与历史逻辑的现实转化需求。以女娲神话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蕴含了先民们注重自我反思和渴望认识世界的文化心理,也承载着包容向善、热爱和平等精神品格,为中华民族的接续发展和砥砺向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鄂西北女娲神话
东方神话
女娲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女娲造人
神话谢幕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鄂西北传统民居多样性探讨
姚雪垠在鄂西北的抗战文化活动述论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