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的“参读”

2023-02-28

思维与智慧 2023年7期
关键词:选本传记研究性

◎ 江 舟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一流的作家学者,也是一流的读书人,他读书的广博和深入,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如果提及鲁迅先生的读书方法,“参读”阅读法是鲁迅先生读书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鲁迅先生的“参读”,是指对一特定对象研究时,所进行的比较性阅读方法。比如研究某作家,除了读他的作品外,还要读与他相关的传记、批评和研究性的书,还要读作者所处时代相近、相异作者的作品,更要了解所处时代的历史、社会思想等情况,这就是鲁迅研究作家作品的方法,也是他积极主张的读书方法。

鲁迅读书,如读文艺作品,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的传记、专集以及有关研究性的著作,同时他还要了解同时代作家的情况,以便了解其在所处时代的地位,发现其特殊的风格和价值。

鲁迅先生说:“倘是要看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他最反对的是寻章摘句、断章取义、掐头去尾的读书和研究方法。他认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他认为,如果只凭“摘句”来评议作者,是一种歧途,“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会……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

鲁迅先生非常赞赏作者文集里面收有他人的有关的文字,因为这可以参读比较。他说:“现在还在流传的古人文集,汉人的已经没有略存原状的了,魏的嵇康,所存的集子里还有别人的赠答和论难,晋的阮籍,集里也有伏义的来信……《谢宣城集》虽然只剩下前半部,但有他的同僚一同赋咏的诗。我以为这样的集子最好,因为一面看作者的文章,一面又可以见他和别人的关系,他的作品,比之同咏者,高下如何,他为什么要说那些话。”这就是鲁迅所认为“参读”的好处。

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化巨人,鲁迅的“参读”,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作家与作家的比较,也有篇章字词的比读;有观点与现实、古代与现代,还有中国与西方、不同流派不同倾向的比较。鲁迅先生的“参读”读书实践,为后人指出了一条科学有效的道路,也是一笔珍贵的读书遗产。

猜你喜欢

选本传记研究性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选本意识
——现代新诗选本研究综述
中国京剧选本之“选”与比较研究(1880—1949)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中国古代戏曲选本概念辨疑与类型区分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