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在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中的应用
2023-02-28王震
王震
(佳木斯精神病人福利院药剂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chizoaffctive psychosis,SAP)是临床常见发作性精神障碍,患者可兼具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病两类征象,前者以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症状为主,后者则主要为躁狂、抑郁等表现,二者多同时出现、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2]。既往研究显示[3,4],锂盐治疗SAP 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仍伴有残留缺损症状,致使病情迁延、预后变差。针对此类难治性SAP 患者,选择适当的抗精神病药物加以治疗,是改善其临床症状的重要方式。利培酮(risperidone)为当前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具有显著疗效[5]。此外,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临床现已将该药作用扩展到阴性症状与情感症状的治疗中,用以控制精神分裂症及伴发情感症状的发作[6],对SAP 病情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20 年2 月-2021 年12 月佳木斯精神病人福利院收治的58 例难治性SAP 患者,观察利培酮在难治性SAP 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2 月-2021 年12 月佳木斯精神病人福利院收治的58 例难治性SAP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 例。对照组男11例,女18 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4.67±6.3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4±1.09)年。观察组男12例,女17 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4.80±6.4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60±1.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SAP 诊断标准;②经抗精神病药或情绪稳定剂(3 种或以上)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者;③无碳酸锂、利培酮药物禁忌者。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③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④存在脑器质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应用碳酸锂缓释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13,规格:0.3 g/片)治疗,起始剂量0.3 g/d,后续依据症状改善情况增加至1 g/d,连续治疗8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培酮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60,规格:1 mg/片),起始剂量1 mg/d,后续依据症状改善情况增加至4~8 mg/d,连续治疗8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精神分裂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情感性症状[Bech-Rafaelsen 躁狂量表(BRMS)、Beck 抑郁问卷(BDI)]、血清生化指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SAPS 量表[7]:共34项,包括幻觉(7项,0~35 分)、妄想(13项,0~65 分)、怪异行为(5项,0~25 分)、阳性思维形式障碍(9项,0~45 分)4 个方面,分数越高表示阳性精神症状越严重。BRMS 量表[8]:共13项,每项0~4分,总分0~52分,分数越高表示躁狂症状越严重。BDI 量表[9]:共21 个项,每项0~4分,总分0~84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SF-36 量表[10]:包括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状况、总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8 个方面,标准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分析,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精神分裂性症状比较 两组治疗后幻觉、妄想、怪异行为、阳性思维形式障碍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P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SAP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情感性症状比较 两组治疗后BRMS、BDI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BRMS、BD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BRMS、BDI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5-HT、DA、BDNF 水平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5-HT、DA、BDNF 水平比较()
表3 两组5-HT、DA、BDNF 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SF-36 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SAP 可表现出典型的躁狂及抑郁病相,同时伴有多种精神分裂症症状,二者同时存在、同样突出。据研究显示[11],在SAP 的整个病程中,情感症状的占比明显大于精神症状,因此,临床多以情感症状作为该病主要表现,并给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碳酸锂为临床常用心境稳定剂,该药可促进突触前膜对去甲状腺素的再摄取,减少突触部位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纠正儿茶酚胺,缓解躁狂等心境障碍[12,13],在SAP 治疗中具有确切效果。但难治性SAP 病情顽固,治疗难度大,单用碳酸锂疗效不佳。现阶段,血小板5-HT2A受体与多巴胺D2受体被认定为精神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以上受体可分别与5-HT、DA 相结合,促使5-HT、DA 含量减少,进而增加精神疾病的易感性,在SAP 等精神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参与作用[14]。利培酮作为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阻断中脑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5-HT2A受体,同时拮抗D2受体,调节体内5-HT、DA水平,以此控制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15]。此外,利培酮还可阻滞钙离子通道,抑制儿茶酚胺释放,发挥抗躁狂、抗抑郁作用[16]。基于此,将利培酮应用于难治性SAP 治疗中,可促进其精神性症状与情感性症状的有效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SAPS 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利培酮有助于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及思维障碍等阳性症状的改善,对SAP 患者精神症状存在显著控制作用。同时,两组治疗后BRMS、BDI 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利培酮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躁狂、抑郁症状,具有良好的情感镇静作用。分析认为,利培酮为苯丙异噁唑衍生物,对5-HT2A受体及多巴胺D2受体均具有较强亲和力,可通过以上指标的平衡调节,改善机体精神症状,同时该药还可通过阻滞钙离子通道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进而控制躁狂、抑郁等情感症状[17]。此外,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为接近,其临床应用通常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病情改善作用有限[18]。而利培酮的椎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少,可保证充足的治疗剂量,且起效快、吸收不受食物影响,与碳酸锂联合应用,可发挥一定增效作用,获取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症状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研究指出[19],精神类疾病的发病多与5-HT、DA 等单胺类递质系统有关,其功能低下是导致多种精神症状及情感症状的重要原因,而BDNF作为大脑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神经营养因子,在DA神经元的生长与功能保持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对神经元可塑性具有积极保护意义。以上物质均可参与SAP 的病理过程,其水平高低可有效反映出患者的神经元损伤程度。本次研究结果中,两组治疗后5-HT、DA、BDNF 水平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利培酮可调节患者神经递质,提高5-HT、DA、BDNF 水平。分析原因为利培酮可拮抗5-HT2A受体与D2受体,且对BDNF 也具有积极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促进皮质下结构DA 活性的增强,同时纠正体内BDNF 水平,以此改善多巴胺等受体功能,维持神经元的可塑性功能[20]。此外,两组治疗后SF-36 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利培酮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与其症状改善效果的增强存在直接关联。
综上所述,将利培酮应用于难治性SAP 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精神分裂性症状与情感性症状,调节其神经递质水平,促使生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