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

2023-02-27吴子晗

吉林金融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转型数字化

吴子晗

(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

一、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经济社会的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已成为全世界共识。近年来,国家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尤其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2021年,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指出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2022年国家相关政策强调,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整体建设布局,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上这些政策表明,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运用数字技术与创新,对传统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以及价值创造方式展开全方位的变革与优化,以提高业务效率、增强竞争力和创造更多价值的过程。现阶段,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是从其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两个层面展开。基于影响因素,政府补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有正向影响。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够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且财政科技支出的强度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基于经济后果层面,学者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绩效、企业创新和资本市场表现等方面。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增进作用。借助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提高企业创新的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并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学者们对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鲜少有人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组成部分即可比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有如下几点:

第一,在理论上补充并完善了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本文以数字经济环境为落脚点,从微观视角即会计信息可比性出发,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关系,并揭示作用二者关系的路径,补充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第二,在理论上补充并完善了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相关因素。目前鲜少有人关注企业基本信息处理结构对其产生的影响。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丰富了其研究的实证依据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第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相结合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找准自身的转型方向和路径,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更好的融合。同时,还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能够使企业的内部治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对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从而提升交易记录的准确度,降低追踪的时间与成本。由于,区块链记录了整个过程的信息,导致企业在某些环节上更改信息的难度加大,进而使得其难以发布虚假信息或者隐藏真实信息。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字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贯穿整个业务流程,能够将各个部分的数据分类整理为标准化的信息,从而增加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此外,由于数字化转型存在同群效应,而同群效应是一个基于技术或经济因素展开主动模仿和社会学习的过程。因此,在同一行业中,某一企业可能会因为其他企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新会计信息核算系统等做法而竞相学习和模仿,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为此,本文提出假设N1:

N1: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内部监管机制,能够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数字化转型能够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运作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内部控制中的各个要素均会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程度而受到影响。从内部环境看,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和销售活动的渗透,能打破传统的组织边界,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从风险评估看,新兴的数字技术能够精确、快速地辨识运营管理中的真实风险,从而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识别”。从控制活动看,企业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提高权限管理效率,消除人的主观随意性和故意舞弊可能,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从信息与沟通看,数字化转型可以确保企业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精确性,从而改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效率。从内部监督看,利用数字技术,内部监督程序能够使实时跟踪、动态调节和全面监控成为可能。为此,本文提出假设N2:

N2:内部控制质量在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分析师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信息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还可以通过许多内部渠道获取私人信息。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关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内部信息因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渗透而发生质变,且数字化后的企业更容易释放出具有标准化、结构化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外界所认识,从而推动分析师对其的关注。而分析师关注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投资评级的参考,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同时,在满足分析师评级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更倾向于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企业越是受到分析师的高度关注,对其经营和管理行为的监管效果就越好,企业的会计处理等工作就会更加规范,财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也就更加真实可靠,其可比性也越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分析师关注对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为此,本文提出假设N3:

N3:分析师关注对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该数据来源于CSMAR和DIB,其中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PT、ST和*ST上市公司;数据缺失较多的公司。最终得到18356个研究样本。本文将连续变量分别用1%和99%的分位数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来消除极端值的影响。

(二)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会计信息可比性(CAm)

参考DeFranco的研究方法。首先,根据企业i在第t年前连续16个季度测算模型(1):

再次,根据模型(4)计算企业i和j的会计信息可比性(CAijt)。

最后,计算企业与同行业每一企业组合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将计算结果从高到低排序,选择组合的中位数CAm作为企业i在第t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

2.解释变量—数字化转型(DGT)

参考吴非等的研究方法,以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为基础,采用文本分析法,运用Python分析工具,通过对公司年度报告中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词条的统计,来描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

3.中介变量——内部控制质量(ICQ)

参考已有研究,采用DIB数据库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衡量。

4.调节变量——分析师关注(Analyst)

参考已有研究,采用跟踪上市企业券商数量的自然对数值进行衡量。

(三)模型构建

为检验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以下模型:

其中:CAmi,t为会计信息可比性;DGTi,t为数字化转型程度;Control为控制变量;εi,t为随机扰动项;i和t分别为行业和年份。

根据已有研究,选用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i,t)、股权集中度(top1i,t)、资产负债率(levi,t)、企业成立年龄(lnagei,t)、资产收益率(roai,t)、产权性质(soei,t)、审计质量(big4i,t)。

为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作用机制,参考温忠麟等[14]的研究方法,在模型(5)的基础上构建模型(6)和模型(7),检验中介效应。

为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调节作用,在模型(5)的基础上构建模型(8)。如下所示:

其中:Analyst为分析师关注;

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描述性统计的结果。由表可知,样本企业CAm的均值为-0.088,中位数为-0.069,最小值为-0.641,最大值为-0.021,说明不同企业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相差较大。样本企业DGT的平均值为1.413,中位数为1.099,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868,说明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其他变量与现有文献的报告的几乎一致,故不再阐述。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基准回归结果

表3中的列(1)和列(2)为模型(5)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不管加入相关控制变量与否,DGT与CAm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从而验证假设N1。

表3 基准回归与稳健性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检验:工具变量法

为缓解研究结果中存在反向因果问题,本文选用工具变量法进行检验。参考已有研究,采用同年度同行业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均值(DGTm)作为工具变量,其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列(3)和列(4)可知,IV-2SLS的回归结果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实证结果稳健。

2.改变被解释变量的度量方法

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选择企业i与同行业企业组合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均值和将计算结果由高到低排序的前10个企业组合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均值重新度量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分别记为CA和CA10。其结果如表3列(5)和列(6)所示,回归结果仍在1%上显著为正,说明假设N1成立。

3.将数字化转型滞后1-2期

为排除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在时间滞后效应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将数字化转型滞后1-2期。由表3列(7)和列(8)可知,回归结果依旧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说明DGT与CAm的关系影响并受到时间窗口改变的影响,说明假设N1依旧成立。

(四)异质性分析

1.企业规模

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部门间的协调成本较高,而数字化转型能够减少各项成本,且借助数字技术能有效提高其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本文根据企业规模,选取其中位数为阈值设置虚拟变量进行分组,若企业规模高于中位数则为1,相反则为0,其分组回归结果由表4所示。由列(1)和列(2)可知,DGT与CA的回归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对比其系数可知,相较于中小规模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大规模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效应更强。

表4 异质性分析与进一步分析结果

2.产权性质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拥有更高的管理水平,拥有更规范的会计流程,因而其会计信息可比性更高。本文将样本数据按产权性质分组,若某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则取值为1,相反则为0,其分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列(3)和列(4)可知,DGT与CA的回归结果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通过对比其系数可知,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效应更强。

(五)进一步分析

1.中介效应

表4中的列(5)-(7)为机制检验的结果。由列(6)可知,DGT与ICQ的回归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在列(7)中,ICQ与CAm的回归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由列(5)可知,DGT与CA在依旧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数字化转型能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来促进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假设N2得到验证。

2.调节效应

表4中的列(8)为模型(8)的回归结果。由列(8)可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分析师关注的交互项DGT_Analyst的回归系数为0.0016,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与主效应的回归结果符号相同,说明分析师关注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假设N3得到验证。

(六)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研究结论如下: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效应更大。作用机制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水平来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分析师关注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

五、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相关建议如下:

(一)基于国家层面

一是国家应制定和完善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行为,确保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二是国家应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二)基于政府层面

一是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监管,确保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能够诚实守信,防止企业利用数字化转型进行财务舞弊等行为。

二是政府应根据不同规模和性质的企业制定并采纳不同的政策策略,确保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也能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下带来的红利,缩小它们与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差距,鼓励企业之间交流和分享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

(三)基于企业层面

一是企业要厘清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路径,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式,避免盲目跟风,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同时,应注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二是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内部控制质量着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和制度,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积极应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加强内部沟通,从而确保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可比。另外,注意外部监管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转型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数字化制胜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