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传染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23-02-27张小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
文/张小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鲁 燕 王洪星通讯作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容易传播,会给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较大影响。常见的校园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传染病的特点、传播方式、临床表现、疫苗接种、预防措施及治疗建议。
病毒特点
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流感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的的不同特性,可将其分类为甲、乙、丙、丁4 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引起大规模流行。
麻疹:麻疹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在体外生存力较弱,一般在空气中只存活2 小时。
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DNA 病毒,可在体外长时间生存,人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该病毒对紫外线、高温、酒精等敏感。
风疹:风疹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传播方式
流感:流感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易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其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可全年发病。
麻疹:麻疹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发病前1~2 周内和出疹后5 日内,患者都可从唾液腺、鼻咽部排出病毒。
水痘:水痘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水疱液、口腔分泌物、血液等在疱疹结痂之前都是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唾液污染过的物品传播。其流行多见于冬春季。
风疹:风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尘土、气溶胶等。其全年均可发生,但春秋两季更容易发病。
临床表现
流感: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2 周,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咳嗽、流涕、喉咙痛等,严重时可出现肺炎、心脏疾病等并发症。
麻疹: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4 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结膜炎等,可在第3~5 天出现皮疹,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水痘: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4~21 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咳嗽等症状,并出现红色斑疹和丘疹,迅速发展为透明的水疱,常伴有明显的瘙痒。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一般为14~21 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并出现腮腺肿痛,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疼痛明显。
风疹:风疹潜伏期一般为14~21 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低热、头痛、咳嗽、流涕、喉咙痛等症状,并出现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开始,扩散至全身。少数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和出血等症状。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不同传染病的疫苗接种方式略有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疫苗接种方式: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通常在秋季进行。建议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医等相关人员接种流感疫苗。
麻疹疫苗: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儿童在8 月龄和18 月龄时分别接种一剂麻疹疫苗。
水痘疫苗: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儿童在1 岁半时接种一剂水痘疫苗。
腮腺炎疫苗: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儿童在8 月龄和18 月龄时分别接种一剂腮腺炎疫苗。
风疹疫苗: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儿童在8 月龄和18 月龄时分别接种一剂风疹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疫苗接种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
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同时,加强锻炼也是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
接种疫苗: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规定,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控制传播途径: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同时对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对于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生也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的卫生规定和传染病防控措施。
治疗建议
对于不同的传染病,治疗方法也不同。一般来说,对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解热镇痛药、化痰止咳药等。对于麻疹和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和支持治疗。对于腮腺炎等自限性疾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护理。对于风疹等并发症较少的疾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如果发现自己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校园传染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了解病原学、流行学、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这些传染病,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