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藏猪肺疫的诊断与治疗
2023-02-27张琪
张 琪
(九寨沟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四川 九寨沟 623400)
1 发病情况
九寨沟县某藏猪场基本情况,全场存栏藏猪236头,于2021年7月15日开始发病,起初全场有10余头猪发病,以后与日俱增,三天后65头猪发病。发病猪表现为精神不振,咳嗽、厌食、不食;有的猪体温升高达41℃;有的猪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临死前从口、鼻孔流出红色泡沫分泌物;有的猪未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死猪年龄多为2~5月龄。发病后,藏猪场负责人先后用林可霉素、柴胡、安乃近等药物注射治疗,但效果不理想,而且病猪越来越多,至2021年7月18日笔者赶到现场止,全场共计死亡藏猪43头。
经现场了解,该场采取半舍饲方式养殖,藏猪白天在圈舍周边的草坡、灌木林进行放牧,晚上归圈后进行补饲,种猪、妊娠猪、育肥猪和仔猪等混养,并未进行分区管理。当年春季只开展了猪瘟、口蹄疫免疫。圈舍环境脏、乱、差,蚊蝇多。7月中旬,当地气候骤变,多雨、闷热潮湿。
2 临床症状
笔者观察发现,有的藏猪精神不振、食欲废绝、消瘦、卧地不起,体温高达41~42℃;有的藏猪咽喉部肿胀、发红,甚至延至耳根和前胸;有的藏猪皮肤有淤血或小出血斑点;有的藏猪痉挛性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呈犬坐样,触诊胸部有疼痛。
3 剖检病变
笔者将病死猪转移到场外进行解剖,共剖检病死猪3头,解剖后发现,病死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红色;全身粘膜、浆膜及皮下组织出血,咽喉部充血、肿胀,切开皮肤,可见大量淡黄色胶冻样液体;肺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变,伴有水肿、气肿,有的有坏死灶,切面呈大理石样变化,胸膜有粘连;脾有出血点,但不肿大。
4 诊断
无菌采取病猪的血液、肝、脾、淋巴结冷藏保存,送县兽医实验室检测,县兽医实验室采用病料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发现大量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经综合分析,初步确诊该疾病为猪肺疫。
5 防治措施
根据藏猪场发病情况,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5.1 清洁消毒
全场实行紧急消毒,首先打扫圈舍,对圈舍地面、饲槽及其他养殖器械等进行彻底清扫,扫除的污物采用焚烧深埋处理;然后用2%~3%氢氧化钠溶液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消毒结束后用清水将饲槽冲洗干净,再让藏猪进圈。以后使用1∶1 000百毒杀、1%漂白粉进行带猪消毒,交替使用,连续7 d。
5.2 饲养管理
所有放牧藏猪全部圈养,种公猪、妊娠猪、育肥猪、仔猪等采取严格分区管理。搭配好饲料,增加适口性,精料中添加电解质和多维,提高藏猪的免疫抵抗力。
5.3 病猪隔离
及时将病猪全部转移到隔离舍,由固定人员开展饲养管理,人员出入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5.4 无害处理
在藏猪场外选择远离村庄和河流等地区,且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开挖病死猪掩埋坑,坑底高出地下水位1.5 m以上,坑底铺洒一层厚度2~5 cm的生石灰,将病死猪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投入坑内,泼洒柴油充分燃烧后,尸体上覆土1 m厚,然后立即用生石灰对深埋场所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5.5 药物治疗
针对病猪,按每千克体重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万单位混合肌注,每日注射2次,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2~3次。之后采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5~1 mL,一日2次,连用2日。
5.6 免疫接种
对全场假定健康猪紧急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2头份/头。
6 结果
经过连续一周的综合治疗措施,疫情得以控制,发病猪痊愈。
7 讨论
(1)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的应激有直接的关系,健康猪的上呼吸道粘膜常存有巴氏杆菌,在气候骤变,猪群拥挤,圈舍潮湿、长途运输,通风不良、营养缺乏、仔猪断奶,换料等情况下,由于猪的抵抗力降低而常发生该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种公猪、妊娠猪、育肥猪、仔猪等应严格分区管理。各阶段猪只采用不同的饲料,必要情况下,可加入电解多维,减少猪只的应激反应和增强猪只的抗病力。(2)在猪肺疫的诊断时要注意与猪瘟和猪丹毒的鉴别诊断,猪肺疫表现肿颈,呼吸困难等病状,而猪瘟和猪丹毒都没有肿颈病状。在尸体剖检上猪肺疫全身淋巴结出血,断面全红,猪瘟的淋巴结切面边缘出血。猪丹毒脾脏肿大,而猪肺疫脾脏正常。(3)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猪肺疫的最有效方法,要坚持为健康猪群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疫苗接种,通常选择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