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3-02-27王璐
王 璐
(嘉峪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嘉峪关 735100)
1 肉牛养殖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嘉峪关市肉牛饲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2020年、2021年肉牛饲养量分别为2117头、2847头、4368头,饲养量年增幅分别为34%、53%。2022年6月底,全市肉牛饲养量6058头,肉牛养殖场户150个,其中30头以上规模场3个,10头以上30头以下养殖户8个,10头以下散养户139个。
2 呈现的主要特点
2.1 良法良种效益逐步凸显
2019年以来,嘉峪关市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加大良种培育力度,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安格斯等优质肉牛冻精,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全覆盖建成冻配改良点2个。日常工作中,以动物防疫要求出发,鼓励养殖场户自繁自养,实施人工授精冻配改良技术,不断壮大了养殖队伍。2019年、2020年、2021年能繁母牛存栏量分别为957头、990头和1 200头,授配率均为100%。肉牛的良种化效益日益被养殖者认可,良种化进程取得了可喜成效。
2.2 项目支撑助力肉牛产业发展
嘉峪关市连续四年实施甘肃省畜牧良种补贴项目,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市农业农村局非常重视草食畜牧业发展,主动争取牧草基地建设及养殖场建设项目,2021年至2022年立项建成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66.67 hm2、饲用燕麦良种繁育基地133.4 hm2、规模肉牛场3个,到位的相关补助资金达1 200多万元,为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扶持养殖场做大做强做优奠定坚实基础。
2.3 畜禽粪污处理带动绿色生产
按照农业农村部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相关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要求,嘉峪关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在严格执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的情况下,随时掌握散养户的设施设备配套和养殖规模发展情况,消除粪污偷排偷放和违法设置排污口的隐患。同时,2021年以来,兽药减量化行动在嘉峪关市试点推行,与同时应用的良种良法相结合,有效缩短了肉牛饲养周期,以减少粪污排出量而直接降低废物污染指数。通过粪污处理系统、项目支持以及技术带动,大大减少肉牛养殖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种养循环、增产增收的最大生态效益,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力带动了肉牛产业的蓬勃发展。
2.4 优质牛肉赢得市场的青睐
嘉峪关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土壤碱性大,戈壁草场种植的碱性饲草,有助于肉牛的采食、消化、吸收。牛肉所具备的独特风味醇香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种植业相比,肉牛的养殖效益较为可观,据不完全统计,1头4月龄的西门塔尔母牛犊售价11 000元,同龄的公牛犊售价7 000元。本市养殖的育肥成牛屠宰时大多为订单预售,每斤销售价比市场价高5~10元左右,且牛肉销售时常供不应求。
3 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肉牛养殖成本高
肉牛养殖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投入。从犊牛养殖到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时间周期较长。以饲养能繁母牛来自繁自养,相对安全。但是,从经济效益来衡量,长期从事小规模养殖肉牛的农户,不乏抱着稳妥心态维持现状。而对于急需扩大肉牛养殖规模者来说,批量育肥肉牛犊或者增加能繁母牛,在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今天,投资成本达几十甚至上百万元,对于农民养殖者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2 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
嘉峪关市肉牛养殖量虽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然以散养为主,规模养殖场户占比仅为7.3%。散养户在农村三镇都有分布,没有集中连片的肉牛养殖专业镇、专业村或集约化的大型肉牛养殖场,肉牛养殖生产和育肥推广的辐射带动效益不明显。
3.3 肉牛产业链条短
嘉峪关市的肉牛产业效益,主要来自于犊牛和牛肉销售两个方面,而牛肉产品等级分割、副产品加工等链条根本没有涉及,相当于养殖者在较长周期里仅获得了初级农产品的最基本价值,而没有形成产业链条的延伸,现阶段的养殖模式获得的经济效益绝非理想的养殖效益,而几乎就是维持了投入的养殖材料成本。若考虑人工工时,散养户的收益核算则为投入大于产出。
3.4 粪污处理利用设备设施简陋
由于大部分肉牛养殖规模小,受资金和场地等条件限制,投资粪污配套设施和购买粪污设备的积极性不高,粪污处理方式单一。导致有机肥使用范围不广、粪肥还田利用率不高,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工作难度较大,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4 提出的对策建议
4.1 创优产业发展环境
依托当地养殖业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强、配套资金有保障等有利条件,争取从畜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粮改饲”工程、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等中央财政支持的全省重点畜牧业项目为切入点,抢抓发展机遇,争取大项目、好项目,争取中央投资项目在嘉峪关市落地生根。同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规则统一、公平开放、协调高效的商贸流通体制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及时协调解决经营主体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为经营主体排忧解难,努力为全市肉牛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4.2 广泛宣传行业前景
依托新形势下丰富多彩的宣传工作平台,不断加强业务舆论引导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开展粮改饲、肉牛良种补贴、农业保险等项目宣传活动,积极总结并宣传促进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营造肉牛产业发展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肉牛冻配改良人工授精术、杂交组合模式筛选、良法补饲育肥等项目配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宣传,将政策、技术深入宣传到村、到场、到户,逐步提高养殖户的良种意识,确保辖区肉牛养殖者知情、受益,从而推动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3 搞好技术指导服务
依托技术部门的专业优势,利用科技下乡、集中宣传培训的有利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肉牛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工作。师资力量除了遴选当地有资格的畜牧兽医专家外,主要聘请周边的知名专家、土秀才,介绍丰富的养殖经验,开展成果转化、技术引进、技术咨询、规划设计及技术培训工作,引导和扶持养殖场户、企业在种、繁、养、加各个环节积极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和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大幅度提高肉牛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使有养殖意愿的群体能干、会干,使接续生产的养殖者有信心挖掘养殖潜能,真正达到养殖致富增收的目的。
4.4 规范利益联结机制
依托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谋划好本领域内落地的项目建设,配套健全肉牛产业体系,促使产业链条向加工、储藏、运输、保鲜、包装等方面延伸,与现有的牛羊屠宰场对接,加快实现畜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屠宰加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地位,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同时,强化屠宰监管,规范屠宰行为,保障肉食品质量安全,倒逼肉牛产业链有序衔接。持续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按照“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的肉牛标准化养殖要求,大力推进肉牛养殖场(小区)标准化生产,盘活闲置的养殖场(小区),把肉牛养殖、加工、销售等企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探索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路子,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企业(合作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架起利益联结的桥梁,促进我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4.5 推广循环发展模式
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的政策导向,大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念,推行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农业新业态,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紧紧围绕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控制、无害化处理等目标任务,积极推广适合嘉峪关市本地资源环境条件、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设施设备和粪肥还田养殖模式,力争使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点,促进养殖业经济发展和社会面环境保护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