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研究
——以北京市汉石桥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023-02-27季柳洋韩立亮

森林防火 2023年2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自然保护区

季柳洋 韩立亮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北京 100010;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北京 100714)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2]。北京市汉石桥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汉石桥自然保护区)于2005 年批复为市级自然保护区[3]。编制和实施总体规划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自然保护区增强保护针对性、提高管理有效性的有效措施[4]。《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6—2015 年)》于2007 年予以批复,有效保护了核心区和缓冲区,避免了该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现已到期。为规范和系统指导保护区未来10 年的建设与发展,在保护区已有基础设施和保护管理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建设新思路,结合《北京市市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绿办发〔2021〕289 号)以及相关标准规范[5-7]的要求,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开展编制新一期保护区总体规划[8-13]。

1 汉石桥自然保护区概况

汉石桥自然保护区地处京东平原地带,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杨镇镇域西南,距北京主城区约35 km,地理坐标为E 116°45′49″~116°48′54.5″,N 40°5′45.8″~40°8′52″。保护区范围以杨镇苇塘湿地为核心,北至顺平路、东至木燕路、南至顺平南线、西至李木路,涉及杨镇、李遂镇和南彩镇,总面积为1 900.00 hm2(矢量数据落图面积为1 891.27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63.50 hm2,占总面积的8.61%;缓冲区面积12.1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64%;实验区面积1 724.40 hm2,占总面积的90.75%。

芦苇群系是保护区核心区的代表性群落,在保护区内大面积分布,是北京地区相对稀缺的景观类型。保护区是北京平原地区唯一现存的的芦苇沼泽类型的原生湿地,为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北京地区的水鸟保护网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典型性[14-15]。

2 存在问题

结合政策文件、相关标准规范,归纳汉石桥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五方面存在的问题[16-22],具体如下:1)保护管理。保护区已建设较为完善的保护管理体系,但现有管护点、视频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与设备较为薄弱,必要的巡护道路基础设施部分未得到实现,对保护区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有一定制约。2)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为宗旨,现有保护措施体系尚处于基础阶段,未能形成有效保护措施体系,不利于保护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科研监测。科研监测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科研监测设备、定位监测点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现有的科研监测用房和场所不足,缺乏专业的科研技术人员,限制了保护区深入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4)公众教育。现有公众教育场所不足,公众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单一,生态体验项目过少,缺乏特色,未形成科学性、专业性、整体性,很难达到预期效果。5)防灾减灾。防火设备薄弱,气象灾害防控建设处于空白,现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措施薄弱、疫源疫病监控系统设备缺乏,未能形成有效防灾减灾体系。

3 规划主要内容

3.1 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有效管理。正确处理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落实有效管理措施,协调好保护、管理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保护区多功能、多效益的优势,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分近期、远期进行建设项目规划和实施,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先易后难、讲求实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已有的建设基础,通过多个阶段来推进保护与管理工作。3)科技引领、服务保护。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强化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监测管理和科研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强化国内交流与合作。4)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实验区内的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严格划定其范围、路线、规模,建设项目符合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协调好保护与发展、长远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效益[23-27]。

3.2 规划期限

根据《北京市市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绿办发〔2021〕289 号)要求,结合保护区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确定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为10 年,即2021—2030 年。近期为2021—2025 年,远期为2026—2030 年。规划基准年为2021 年。

3.3 规划目标

以保护区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保护管理能力建设、湿地恢复与生态修复建设及湿地保护基础建设为重点,并以湿地恢复为抓手保护生物多样性,系统推进保护区湿地资源质量提升,巩固湿地保护修复成果,强化保护区科研监测能力建设、科普宣教能力建设,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将其打造为顺义区生态文明建设支点、北京市湿地科普宣教窗口、国内一流水平自然保护区典范。

3.4 重点工程

主要包括保护管理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公众教育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五方面。

3.4.1 保护管理工程 保护管理工程包括4 点:1)管护点:改建现有管护点3 处,分别为北侧管护点,建筑面积为60 m2;西侧橡胶坝管护点,建筑面积为60 m2;东侧东门管护点,建筑面积为110 m2,建筑面积共计230 m2。2)局域网:局域网维护1 项,将保护区的管理中心、管理站、管护点间通过网络连为一体。3)视频监控系统:对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维护升级。4)巡护路网:新建巡护车道12 km,巡护步道1 km,满足巡护要求。

3.4.2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涉及4 点:1)水源保障:开展保护区水源保障工程1 项。2)水域保洁:开展周边生活污染防治;农业生产污染防治;水环境提升3 项水域保洁工程,对保护区内水环境进行改善提升。3)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芦苇优势物种复壮1 项;开展重点保护植物生境管控1 项;开展池鹭栖息地保护与隔离18 hm2;开展鸟类保护1 项;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护1 项;系统推进保护区湿地资源质量提升,巩固湿地修复成果。4)生态恢复:开展湿地恢复10 hm2,持续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3.4.3 科研监测工程 科研监测工程:1)科研项目: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保护对象的就地保护研究;应急管理研究;综合科学考察4 项湿地科研项目。2)科研监测中心:在实验区大水面东南侧(科教文卫用地)新建科研监测中心1 处,建筑面积为500 m2,配备附属配套设施。3)生态定位站:在实验区大水面东南侧(科教文卫用地)新建生态定位站1 个,面积为500 m2,配备附属配套设施。4)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维护及升级。5)固定样地:新建大型固定样地1个。6)野生动物固定监测样线:新建野生动物固定监测样线3 km。7)植物监测样方:新建植物监测样方10 个。

3.4.4 公众教育工程 公众教育工程包含4 点:1)防灾减灾教育基地:改建现有防灾减灾教育基地,面积为500 m2。2)公众教育线路:在保护区实验区内利用巡护路改建公众教育线路1 km。3)宣教场馆:在实验区大水面南侧新建湿地科普馆1 处,建筑面积为1 500 m2,配备附属配套设施。4)野外宣教点:在实验区大水面南侧、实验区西侧开展户外科普宣教活动。

3.4.5 防灾减灾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内容如下:1)防火:在保护区内及保护区周边居民主要活动场所、区内主要公路沿线新建防火宣传牌40 个。2)气象灾害预防:新建气象灾害预防工程1 项。3)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改建提升现有候鸟疫源疫病监测系统1 套;新建候鸟迁徙固定监测样地20 个。

4 结语

保护区内沼泽湿地已成为北京地区相对稀缺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生境稀有性较强。保护区内生长有多种湿地植被,在北京近郊地区较为稀有,属于北京地区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芦苇群系是保护区核心区的代表性群落,在保护区内大面积分布,为水鸟等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适宜生境。保护区在北京地区的水鸟保护网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华北地区保护区网络中重要的组成节点,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以及众多珍稀水鸟的栖息繁殖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区位特殊性。

保护区总体规划不改变保护区及功能分区范围,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效保护管理措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加强保护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科研监测、公众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将保护区建设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公众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自然保护区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