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旅”融合背景下乡村装配式民居发展与设计方法研究
2023-02-27宋澄怡史靖塬
宋澄怡 史靖塬
1 研究背景
1.1 “文创+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
2021 年2 月2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以及组织振兴提出指导思想。文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从最初三者协同释放土地、资金与人才等乡村振兴关键要素的初步理念开始,如今正逐步向宽角度、深层次的融合性理念发展,以此达到“1+1+1 >3”的效果。
1.2 装配式民居建筑的现状
自2019 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规模筑顶,土地市场和销售市场趋于萧条,上市房企销售净利润及其增速出现急速下降。2022 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重点要求因地制宜推广装配式钢结构、木竹结构等安全可靠的新型建造方式。地方相关部门紧随其后,纷纷发布相关文件。例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市财政局在2022年6 月发布《关于开展装配式建筑农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2 “文农旅”融合建设发展的问题分析
2.1 建筑功能定位待明确
由于乡村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各具特色的传统人文风情,不同地区的乡村建筑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乡村建筑振兴理念,文化产业、农业、旅游业对建筑功能均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建筑的“多价性”,即一个建筑空间或场所应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的功能需求[1]。如果以不考虑建筑各自聚集或是私人居住需求等功能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会使乡村建筑陷入“千建一面”“大众化”“同质化”等窘境。因此,在现代化乡土空间营造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不同功能导向下的不同空间细致到平面设计中,满足建筑的“多义性”要求,形成具有明显差异的建筑与生态融合空间。
2.2 现代化基础设施待完善
在乡村规划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更新与优化,而多数乡村还存在基础硬件不够“硬”,服务不够“软”的问题[2]。在“文农旅”融合建设初期,需要解决道路、管网、物流以及环境等公共设施的基础性投入问题。乡村建筑设计希望传统基础设施向智能化与现代化方向改造升级,提升乡村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但当前大部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能实现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3]。
2.3 现状土地情况待更新
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以及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在内的乡村土地“三调”数据略显滞后,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所需要的即时性的数据,卫星照片与现场实际差异巨大。“三调”调查精度要求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优于1 m分辨率覆盖全国的遥感影像资料,这样的精度问题为后续建筑设计的可实现性埋下了隐患[4]。
2.4 工程技术支撑待强化
目前,我国现代化乡村建设虽然已有理论指导,但各方面机制体制实践与落地还有待完善。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民居建设的最终成果主要依赖于当地的施工团队。而地施工团队主要依靠已有的建设经验进行作业,缺少施工图纸、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的规范。建设技术的革新,使施工团队承建时遇到困难。同时,由于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人工成本上涨[5]。
3 装配式民居设计的乡村实践
在民居建设过程中应用装配式建筑的成熟技术及经验,使装配式建筑技术向下兼容,实现“在书本中产生,在乡村中落地”。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和山四季”项目为例,对其“文农旅”微田园模式进行分析,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改造实践中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的功能定位提供重要依据。
3.1 原型与尺度
“和山四季”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城郊,属现代农业园区门户,毗邻4A 级景区陈独秀旧居;距重庆主城区60 km,距江津城区15 km,距国家5A 级景区四面山90 km。在建筑形式上,通过保留原有建筑与自然空间肌理达到有效的融入与和谐;同时,通过建筑朝向和形态设计与原有民居的尺度和自然山水形态相照应。
这里的装配式民居设计以更“微”小的建筑尺度呼应“文农旅”融合下的“微”田园模式,结合当地民居现状,为密切贴合“旅居”或“农居”的定位,装配式建筑通过小模数精细化设计,降低层高后外墙板模数长边为2 300 mm。在满足人基本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室内家具尺度完善设计。
3.2 人群与功能
有学者通过研究早先的乡村建筑策划方法发现,以住宅空间为例,在建筑师的乡村民居设计中大多具有标准化空间。而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突破既定的“人性化”功能,以满足自身的便捷性和舒适性需要。在重庆“和山四季”装配式民居设计中,建筑师降低主观姿态,充分展现装配式建筑灵活多变的特性,分别从目标人群和目标功能导向出发,进行设计建造[6]。
3.2.1 从目标人群出发
以建筑的目标使用人群作为设计起点,建筑空间尺度、周边环境以及室内设计等均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是提前赋予其功能。在“文农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利益的主体应为农民及游客,此时建筑是围绕这类主体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行动能力进行设计。
同时,乡村民居中的农业活动空间不可或缺,如农用设备机械的停放、农作物种植以及家畜饲养等,于是产生了农居——院落式民居、民宿——集中式民居的设计分支。
3.2.2 从目标功能出发
以建筑目标功能出发的建筑空间多数具有开放性,面向乡村大众,因此设计中更多考虑的是营造大环境。在“文农旅”融合发展背景下,主要解决并优化村民文化生活的问题,此时的建筑带有附加功能。“和山四季”通过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更加普适性的装配空间,成为激活乡村“文农旅”融合发展的强化剂。
4 装配式民居设计策略探讨
“文农旅”融合发展之初,要求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未来村民、游客、城市返乡人群可能带来的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生活方式的转变做出估计与判断。装配式民居需要以可移动、可拆卸、模块化的形式集成满足旅居、乡居、商用、公用等功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更先进、更舒适以及创新型的小型人居解决方案。
4.1 重构空间形态
乡村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乡村独有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形式已经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新时代建筑正在进行空间、形式和功能的更新迭代,建筑与生态、建筑与文化、建筑与人居的结合由内至外变得越来越紧密,并逐渐构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在乡建改造与建设过程中,乡村空间与建筑本身包括的建筑材料和装饰等的协调不仅仅是形式化的复制,还要保留其中的文化内涵。乡村空间形态构想思维导图如图1 所示。。
图1 乡村空间形态构想思维导图(来源:作者自绘)
4.2 激活融合发展
无论乡村建筑设计采用何种模式,希望实现何种愿景,提升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一直都是乡村建设的主旋律。目前,随着“文农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配式民居的建构方式最能够满足乡村建筑经济性、功能性和生态性的发展需要。
4.2.1 文化融合
我国当代乡村文化正在逐步向多元化趋近,但乡村的本质更多是民俗文化以建筑为载体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文化教育方面,装配式民居可以通过社群文化吸引,引进相关的艺术家打造“守艺部落”,反哺乡村文化。
建筑中的一些构造或元素并非只为满足建筑本身的设计构想,将其置于乡村经年累月的风雨洗礼中,会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因此,未来装配式民居扮演的角色并不局限于作为施工便捷的时效性工具,而是要成为乡村建设进程中的时代象征,展现新兴产业的建造优势。
4.2.2 农旅融合
“文农旅”融合发展的载体是农业,而目前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甚至出现舍本逐末的“去农业化”现象[7]。装配式民居通过带动旅游业发展进而间接带动农业发展,最终为乡村带来各方面的收入,并扶持当地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带动年轻人返乡创业。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向好的情况下,新建装配式民居项目可以创造消费资金出口,提升消费体验,获得生活愉悦感;使产业下沉,在农村找到发展机遇,实现自我精神的满足。
4.3 打造技术体系
传统的乡村建筑建造模式反映出乡村特色材料和建构方式,同样的装配式民居也需要通过建材、设计方式以及预制模式影响日后乡村的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耐候性强,后续维护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相较于其他主流乡建技术,如轻型木屋、集装箱房等适用性更高,是乡村居民可居、宜居的实用建筑,并非是只具有观赏性的“空壳”。
所谓KSI,是指房屋的结构体S(Skeleton)和居住体I(Infill)完全分离的住宅,而K 是指都市再生机构。KSI建筑体系是在日本装配式住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通过管线分离、设置公共管道井、架空地板以及设置灵活隔墙等工业化手段来实现其创新性。同时,KSI 建筑体系在我国农村具有一定的适配性,其100 年的使用寿命可作为长期耐用型建筑物,充分满足乡村资源循环型社会的要求[8]。KSI 建筑体系是开放建筑理论演化后的产物,核心目标和重要特征同装配式民居要求相符。因此,在未来装配式民居发展的蓝图中,KSI 建筑体系可以作为锦上添花的一笔。
5 结语
在“文农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民居的设计策略作为乡村振兴领域富有创意的一种实践,能够起到展现建筑风貌、营造乡居空间以及推动文化旅游建设等作用。装配式民居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等有关政策精神,开创性打造“农业+文旅+乡居”新型乡村业态,顺应新时期发展诉求,与集体经济建设结合在一起,构建面向未来的“城市-乡村”沟通桥梁,是具有引领性、开创性的乡村振兴及乡村建设的新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发展模式,应更加积极迎合国家政策,针对农村地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造方式,使乡村住宅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