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我国家庭体育研究动态演变及规律的可视化分析

2023-02-26沈海生

关键词:全民青少年阶段

沈海生, 薛 原

(上海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上海 200234)

0 引言

回顾21世纪以来我国家庭体育研究的发展,从“全民健身”“终身体育”,到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无不体现着家庭体育作为群众体育之根基,是全民体育的构成要素。“健康中国”视角下,家庭体育的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应有之义。在教育的时空层面,家庭是人最初始的教育环境,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衔接紧密。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角度视之,家庭体育发展则成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民共享社会发展福利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总结了21世纪以来我国家庭体育研究的发展规律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以“家庭体育”为关键词,文献类别选择学术期刊和硕博学位论文,时间跨度2000—2021年,检索条件为“精确”,经辨识处理后筛选出592篇有效文献。

1.2 方法

1)文献计量法。结合普赖斯文献增长理论,运用文献计量法探析我国家庭体育研究的量化发展特征,包含词频分析、聚类分析等。

2)知识图谱分析法。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V 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揭示21世纪我国家庭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动态演变及发展规律。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21世纪我国家庭体育研究的热点分析

如图1所示,网络图谱中出现413个节点,987条连线,网络密度0.011 6,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家庭体育研究领域内关键词关联性强。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1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N≥10)

1)研究的社会背景方面,主要包含终身体育(30次)、全民健身(24次)、和谐社会(14次)等,说明家庭体育是全民健身的组成单位,并推进社会和谐[1]。

2)研究对象人群方面,最多涉及青少年(37次)、小学生(33次)、中学生(14次),反映了家庭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关键作用。时空角度视之,家庭体育因终身性特征而伴随个人的生命全程,又是青少年“家校社”三位一体共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全民健身角度视之,青少年是社会成员,又是未来实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主要人群。

3)体育环境方面,主要包含家庭体育(421次)、学校体育(81次)、社区体育(62次),体现三者齐力发展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2-3]。

2.2 21世纪我国家庭体育研究的动态演变

普赖斯理论将文献增长分为缓慢增长、指数增长、线性增长及缓慢平稳增长4个阶段[4]。从21世纪以来我国家庭体育不同阶段的年均发文量(表1)可见,2000—2006年,我国家庭体育研究处于回顾与新探索阶段,受到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影响,发文量缓慢上升;2007—2015年,年均发文量最高,处于快速增长期;2016—2021年,发文量略有起伏,年均发文量稍低于前一阶段。

表1 21世纪我国家庭体育研究阶段划分

基于以上阶段划分,运用Citespace V软件中“Time Zone-View”进行时区视图分析,生成了21世纪我国家庭体育研究热点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分布图(图2)。

图2 关键词共现时区分布图

2.2.1 2000—2006年:回顾与新探索阶段

该阶段的家庭体育研究受到改革开放后相关体育政策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主要热点围绕家庭体育、终身体育、全民健身、城市等。学校作为学生体育参与的主要环境,家庭体育的研究也围绕着学校体育展开。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终身教育”为议题召开会议,此后国内外关于终身体育的研究频频涌现。由于“终身体育”所要求的时间连续性与空间广延性,使家庭体育研究受到终身体育理念的影响。1995年《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全民健身、体育人口、群众体育等热点出现在家庭体育领域,家庭体育成为政府和民间组织开展群众体育的基础[5],关于各类人群和地域的家庭体育研究开始萌芽。2003年体育达标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的考核内容之一,“小康体育”开始出现于家庭体育研究领域。城乡协调发展核心是解决城乡收入差异、发展不平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6],体育作为一种互喻文化,体育生活与身心健康成为衡量人民文化生活质量不可缺的指标。同时,我国家庭体育研究开始出现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农村体育等热点。

2.2.2 2007—2015年:快速发展阶段

该阶段以和谐社会、小康体育为背景,青少年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强调不同区域协调发展[7],一体化、农村体育等成为热点。在此期间,《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家庭体育作为优化国民文化生活的手段,与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交织成主旋律,研究者相继阐释家庭体育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家庭化是小康体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家庭体育承载着人民对健康的追求,无形中体现了家庭体育与人民文化需求之相关性。1995—2010年多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8],2007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发布,强调青少年体育发展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齐抓共管[9]。同时期《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发布,指出家庭体育是青少年体育意识培养和习惯形成的基础和终身环境。2007年《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发布,指出体育具有“治未病”功能,亚健康成为领域内热点[13]。

2.2.3 2016—2021年:平稳发展阶段

该阶段下,以青少年为联结的纽带,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融合加深。同期,“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指出,使人民健康再成时代强音。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共同承担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10]。研究者相继从体育环境、责任主体、宏观政策、协同机制等多方面挖掘“家校社”体育共育的问题及推进策略,多方位阐释衔接特征,构建理想化共育模型。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我国体育事业“2020—2035—2050”3个阶段发展目标[11]。国民体育事业站到空前高位,家庭体育则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2016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须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战略。群众体育的矛盾成为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需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国家高度重视民众的家庭体育需求,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成为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目标之一[12],家庭体育是全民体育的构成单位,未来必欣欣向荣。

2.3 我国家庭体育研究演变的规律

2.3.1 由表及里,深度递增

纵观21世纪以来我国家庭体育研究动态演变,研究深度递增。对家庭体育功能与价值的认识上,早阶段涉及健身功能层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对于家庭体育功能和价值的研究拓展至娱乐功能、文化功能的阐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此外,家庭体育特征研究方面,呈现出由表及里的动态规律,由外显的“家庭体育利于终身体育意识养成”探讨至其中的路径和机制,深入到实证研究、实现途径等,随着时间推进又融入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相关理论。家庭体育行为与消费的研究也呈如此特征,随着时间演进,涉及不同结构类型家庭、不同体育观念家庭的体育消费与行为。

2.3.2 由点及面,日趋广泛

对照关键词共现时区分布图(图2),21世纪我国家庭体育研究对象存在以下动态发展规律:①研究的人群对象日趋多样化,初期主要研究儿童、中学生、小学生、青少年、农民,随时间推进扩展至各年龄段、阶层、健康水平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年轻女性、独生子女、残疾人等;②研究的地区对象日渐广泛,回顾与新探索时期主要研究农村、小城镇、城市等,后阶段时对地区的选择开始细化。

2.3.3 与时俱进,响应口号

不难看出,我国家庭体育研究的发展始终跟随时代潮流,从全民健身、终身体育,再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与时代背景交相呼应。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伴随的是核心家庭比例占多,于是家庭体育研究出现独生子女、核心家庭等关键词。家庭体育在满足人民需求,丰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满意度、幸福度的过程中都是举足轻重的。在青少年体育教育方面,从《义务教育法》到“7号文件”提及家校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再到2016年《意见》中的“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和“健康中国2030”中指明家校合作深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这些无不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家庭体育研究领域日新变化着,但不会脱离时代,始终契合历史发展之趋势。

猜你喜欢

全民青少年阶段
全民·爱·阅读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青少年发明家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