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一流创新高地 奋力建设科技强省

2023-02-25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安徽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安徽科技

文/柯 渲(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科技创新担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安徽将着力打造一流创新高地,奋力建设科技强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一、 建设科技强省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下好创新“先手棋”的战略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武汉、成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国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西北、东北等地区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我国科技创新“四梁八柱”基本成形。如果安徽不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创新高地、奋力建设科技强省,必将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要建设现代化强省,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使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人才成为第一资源,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以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科技强省的基本构想

1.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建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世界一流创新高地作为牵引,把建设一批特色区域创新中心作为支柱,把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整体效能作为保障,把实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作为突破口,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改革,把开放创新、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作为重要支撑,奋力打造科技强省,努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安徽力量、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更多强劲动能。

2.发展目标

未来5 年,全省创新动力、活力、实力明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力争进入省区前5 位,一流创新高地初步建成,科技强省初见成效。

战略科技力量居全国前列。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体系化布局,新建国家实验室或基地3 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创新平台20 家、省实验室10 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实力进一步提升,安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省份。

高端科技人才居全国前列。国内外顶尖人才加速向皖汇聚,“两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长,力争引进战略帅才50 名左右,引进海外人才总数超过1.5 万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初步建成。

重大科技成果居全国前列。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取得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先进集成电路、下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与认知对抗等领域形成国际并跑态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涌现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科技产业发展居全国前列。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基本形成。力争科技领军企业达到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 万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地标产业产值突破5000 亿元,量子信息、精准医疗、第三代半导体、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加速培育。

开放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引进100 家以上名校名院名企在皖设立研发转化机构,开放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

科技体制改革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多元化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评价体系逐步完善,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充分激发,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的“科大硅谷”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安徽建设科技强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子安徽,大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前列,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领域持续并跑领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高校院所实力雄厚,区域创新能力由十一年前的全国第15 位上升至第7 位,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安徽已具备打造一流创新高地、奋力建设科技强省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建设科技强省,安徽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1.认识还不统一,“上热下冷”明显

安徽省委省政府及合肥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合肥还成立了市委科创委,由一名常委专职抓科技创新。但多数地方并没有把科技创新摆上核心位置,宁愿花几个亿、几十个亿配套招商引资项目,也不愿花几百万、几千万搞创新。全省60%以上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不到20 人,2 个市局只有10人。12 个市研发投入强度不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个市不足1%。2 个市局财政专项资金只有200 多万元,全省三分之一以上县区科技部门被撤并。

2.综合实力不强,合肥强其他市弱

安徽虽然拥有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但整体实力在全国并不占优势。院士、211 高校和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均居全国第12 位,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并列全国第15位,近3 年安徽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占3.1%,技术发明奖仅占1.6%。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合肥,合肥科技创新指数遥遥领先。

3.企业创新资源偏少,创新驱动发展不足

2021 年全省技术输出合同交易额中,企业占91.8%,高校院所仅占3.8%。但从创新资源分布来看,企业资源较少,形成鲜明反差。全省100%的院士、杰青都在高校院所,安徽省人社厅2021 年职称评审的85%的正高、80%的副高在高校院所。纳入安徽省共享服务平台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有71.4%分布在高校院所,企业仅占28.6%。全国科创独角兽企业181 家,安徽仅有1 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95 家,安徽仅有11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活动的占68.2%,5 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机构的占51.7%。全省高校院所研发经费中,来自企业的资金仅占10.6%,居全国第16 位。

4.缺乏统筹管理,“九龙治水”现象突出

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前提条件,但目前安徽协同创新的体制、全域创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常常各管一块、各管一段,资源配置分散、工作力量分化。

5.科技系统守正创新不够,自身能力不足

四、重塑安徽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体系

打造一流创新高地、奋力建设科技强省,全省上下都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市、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要树牢科技部门就是经济部门、创新活动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科技投入是高效投入的理念,真正把科技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把“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落到实处。

1.重塑统一决策指挥体系

力促成立省科技创新高端决策机构。借鉴山东、河南等地的做法,成立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由省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统筹布局全省科技创新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研究审议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整合、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技项目等重大事项。

成立市、县(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各市、有条件的县(区)借鉴合肥、深圳的做法,相应成立市、县(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组织保障,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核心位置,摆上重要日程。

2.重塑科技投入体系

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新格局。突出市场逻辑、资本力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能用市场的用市场、能用基金的用基金、能用企业的用企业,力争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90%以上,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新格局。

提升科技投入效能。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财政科技资金由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统一集中、统一决策、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充分发挥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

3.重塑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加强省级创新平台统筹管理,对全省创新平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授牌、统一推进、统一支持。

重构省实验室体系。统筹建设10 家省实验室,优化重组100 家省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成为安徽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力量。

换届以来,泗水县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创新、务实、担当、提升”的工作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法履职,有效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省产业研究院建设行动。围绕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以安徽省政府名义组建省产业研究院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100 家以上,为安徽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持优势企业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4.重塑科技评价奖励体系

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机制。

完善创新平台评价。突出平台带动企业行业技术进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增收增效功能,发挥创新平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效能。

完善科技奖励。重点加大对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基础研究等方面奖励,探索定向奖励改革。

完善市县、高校院所和省属企业等主体综合绩效评价。扩大市县高质量综合考核科技指标比重,对科技创新先进市(县)及高校院所、企业在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进行表扬,激发各地奋勇争先。

五、建设科技强省的重点任务

打造一流创新高地、奋力建设科技强省,必须构建“一极两翼多点”的全域创新格局,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整体实力。

1.做强合肥,打造世界一流创新高地

一是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把合肥实验室打造成首批国家实验室标杆,建强天都实验室,全力争创深空探测、聚变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国家实验室或基地,全力争抢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全力争取紧凑型核聚变装置、超级陶粲、月球科研站地面模拟站等大装置布局落地。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水平高校院所建设,加大对应用数学等学科的支持力度,不断壮大“国家队”实力。

二是高标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强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环境、数据空间等研究院,布局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产生一批世界级原创成果,培育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周边、辐射全省的创新高地核心引擎。

三是高起点建设“科大硅谷”。聚焦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生态优化,依托工业互联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等资源集聚融合平台,构建科技创新策源、新兴产业集聚的科产城融合示范区,成为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力强劲、体制机制活跃的卓越创新中心。

四是打造全球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光源、量子空地一体精密测量等大科学装置,加速前沿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构建国际一流的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示范区,加快建成宜研宜学宜业宜居宜游的未来大科学城。

2.组织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行动,形成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

一是打造三大科创引领高地。聚焦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安徽前沿优势领域,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聚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

二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聚焦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围绕先进集成电路、下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与认知对抗三大战略必争领域,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重大成果,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三是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攻关。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光电仪器、新材料等领域,系统梳理“卡脖子”清单和“进口替代”清单,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现代中医药、公共安全等领域突破一批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有组织科技攻关。奔着“最紧急、最紧迫”问题,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以项目成果可转化、可产业化为前提,实施全链条系统化布局、资源一体化配置。除基础研究外,没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实行闭环式管理,推行“军令状制”“里程碑考核”,推行最终用户和市场评价的项目验收机制。

3.立足争与抢,广泛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

一是开展名校名所名企汇聚行动。建立省市联动机制,围绕各地主导产业,引进100 家以上国家级科研机构、“双一流”大学、知名院所企业等来皖设立研发转化机构,引导市县和高新区、开发区等引进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形成有利于名校名所名企汇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成长沃土。

二是构建近悦远来的高端人才集聚机制。加大对院士、战略科学家等高端人才招引力度,以市场化方式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未来5年实现院士数量翻一番。高标准打造“高端人才特区”,营造高端人才加速聚皖“微环境”。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培养“五懂”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

三是扩大科技交流合作。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科技资源、科研成果、创新载体、高端人才等共建共享共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发起一批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在海外建设研发中心,提升安徽国际科技影响力和话语权。

4.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平台、仪器设备、科技项目、成果奖励等“五个向企业倾斜”,实现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授权专利占比达到“4 个80%”以上,使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二是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遴选培育100 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依托科技领军企业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协同攻关的强大合力。

三是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分层次培育更多科技企业。未来5 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比2021 年实现“双倍增”,分别达2 万家以上。

四是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倒逼机制,将有无研发活动、研发机构作为省财政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推动年销售收入1 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5 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两清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5.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推动科技产业一体化

一是抓好行动方案落实落地。以落实《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为抓手,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强化中试孵化、对接交易、科技金融支撑,加快形成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

二是运用好“羚羊”工业互联网科产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上平台、专家智库聚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促进研发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对接。高标准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高水平建设安徽科技大市场,常态化组织技术需求对接。

三是加速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熟化、二次开发、工程化、产业化,推动前沿科技、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建设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建设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更多科技企业。

四是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建设一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大对未来产业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企业培育、场景供给、人才引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未来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生态。

6.打造“一极两翼多点”格局,构建全域创新体系

一是提升芜湖蚌埠“两翼”科技创新能级。在做强合肥“一极”的同时,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抓手,强化芜湖、蚌埠“两翼”支撑,形成集群效应。推动芜湖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支持蚌埠打造生物基和硅基制造业中心、建成皖北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

二是完善多点支撑布局。推动滁州、阜阳、安庆等打造特色区域创新中心,做实做强一批创新市。支持各地立足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一批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各具特色、多点支撑、齐头并进的区域创新格局。

三是打造一批创新县、园区。推深做实宁国等国家级创新县,示范带动天长、肥西等一批新的创新县(区)。强化高新区“高、新”发展导向,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各地发展新的增长极。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安徽科技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