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2-24王淑娇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信仰道德

王淑娇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00)

道德信仰建设在任何时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培养公民正确的道德信仰,引领先进的道德风尚,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其道德信仰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阐明道德信仰内涵及大学生道德信仰特征,探讨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及其出现问题的原因,针对大学生道德信仰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大学生道德信仰建设提供参考。

一、道德信仰的内涵及特征

科学内涵是任何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明晰道德信仰的内涵,阐明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特征是研究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的首要任务。

(一)道德信仰的内涵

在西方哲学中,moralis(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文中的“mores”(风俗),后由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创造而成,含义为社会风俗习惯与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一词在我国古代分为“道”和“德”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古代不同的哲学思想对道德有不同的解释。其中“道”最早由我国道教鼻祖老聃提出。道家所说的“道”即大义之道,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2],在这里“道”指的是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儒家的孔子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3],此处之“德”与我们今天的道德的含义相近,是指对人的理想和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孔子的“德”与老子的“道”的区别在于,“道”强调的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德”强调的是个体内在的主动性。首次出现“道德”一词是在战国思想家荀况的《劝学篇》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此处的“礼”是指社会规范,意为要想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必须学习社会规范,并以此处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

“道德”一词发展至今,其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充。魏英敏教授将道德定义为:“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关于善恶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4]。该定义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其一,道德产生是受社会生产关系、舆论以及习俗的影响。个体生存于社会中,其生存与发展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受社会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必然作用于他人与社会,必须用道德来规范个人的行为。其二,贯彻道德意识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进行约束和规范道德行为。宗教信仰、社会舆论及国家法律等约束方式可以使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但是这些外部约束不能保证个体时刻遵守道德,只有个体将其内化为信仰才能坚定道德信念并在实践中坚守道德行为。其三,道德的内涵包括善恶对立、规范准则、社会价值观等多种含义。从道德与信仰的关系角度来看,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具体形态存在,是信仰的最高层次,两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信仰是道德的根本,失去信仰的道德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法上升为道德主体自觉的价值追求”[5]。高兆明教授进一步分析了道德信仰的内涵,他认为道德信仰的核心在于“信”与“仰”。信为笃定无疑,仰为虔诚敬仰。换言之,道德信仰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存在,当道德情感发展到笃信不疑之时,即为道德信仰[6]。

(二)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特征

大学生道德信仰属于道德信仰的范畴,但由于大学生这一主体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道德信仰具有以下特征。

1.共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青年群体,其道德信仰首先具有一些普遍的共性特征。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 岁至22 岁之间。较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大学生自身具有受教育年限较长、知识水平较高、接受新生事物与新鲜观念的能力较强、自我意识较为突出等特征。因而从总体角度来看,大学生在道德信仰的构建、确定、发展与实践的过程中,所受的道德信仰教育更多、整体道德信仰水平更高;但同时由于其仍然处于青年时期,价值观念与道德信仰尚未完全成形,因而更容易受到网络多元价值观与道德观念的冲击。

2.差异性

大学生道德信仰具有差异性的鲜明特征,这主要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来理解。从内部因素来看,不同大学生之间由于先天条件特征,如性别、年龄、智力水平等差异,对待道德信仰的认知水平与建构能力有所不同。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不同大学生之间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教育经历等各方面的差异,其道德信仰的形成、确立、发展与实践的差异性愈加显著。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逐渐形成有差异的道德信仰,进而形成不同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

3.时代性

任何信仰都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受时代环境所制约。大学生道德信仰受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可以说,大学生构建自身道德信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价值观冲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必然性[7]。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内容和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现象,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内容与选择也更加多元化。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牢牢占据主流地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仍然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内容来源与最终选择。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现状

道德信仰归根结底是一种信仰,属于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存在。它无法直接被读取,而是通过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表现出来。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考察当代大学生信仰道德现状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总体态势积极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道德认知水平普遍提高,但仍存在认知模糊

道德认知是指道德主体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认知是行为的先导,道德认知在知、情、意、行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当今时代,由于大学生成长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浸润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除了家庭教育的引导与社会环境的熏陶,大学生所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更长、内容更加系统专业,因而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水平普遍较高。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普遍拥有较高的道德知识与道德思维能力、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的道德关系与道德规范、认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等。但需要看到,在大学生道德认识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存在认知模糊的现象。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入侵与大量网络思潮的影响,传统道德规范与道德关系受到冲击,出现了多元化的道德行为。一些大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道德标准与现实道德实践发生冲突与矛盾时,便会对自己的道德信仰产生怀疑,道德信仰发生动摇,从而产生模糊的道德认知。

(二)道德情感体验逐渐丰富,但仍存在情感淡漠

道德情感是指道德主体根据一定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对自己或他人的现实道德关系与道德行为等进行道德判断时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感受和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当今时代,随着多元化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出现,大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逐渐丰富。从直觉的道德情感来看,当代大学生看到老人摔倒却无人搀扶的具体情境,会产生气愤的情绪;从想象的道德情感来看,当代大学生想到雷锋、袁隆平等榜样人物,会产生敬佩之情;从伦理的道德情感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但与此同时,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的现象,如对待老弱病残怜悯心不足、对待榜样人物敬佩情不高、对待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强等。坚定的道德情感是道德信仰形成的重要前提,因此,解决这些道德情感问题是培育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要任务。

(三)道德意志力量日益坚定,但仍存在意志薄弱

道德意志是指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坚定意志品质和坚强精神力量。它来源于道德认识,能够调节道德情感、控制道德行为,坚定的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呈现日益坚定的趋势。例如,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与较强的自制力,面对选择时具有果断性,面对困难时具有坚韧性。自2019 年底新冠疫情暴发,到2022 年底三年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大学生群体展现出高度的勇气与担当。封校时期,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对自身行为给予严格规范。此外,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核酸引导、楼层自治、三餐派送、物资搬运……这些行为背后正是坚定的道德意志力量在支撑。但仍然有部分大学生道德意志力较为薄弱,疫情期间因无法忍受封校的各项规定,违反校纪校规,出现翻墙出校、不做核酸等不良行为。平日的校园生活中,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容易向困难屈服、无法坚守目标、抵挡不住金钱利益诱惑等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四)道德行为实践愈加规范,但仍存在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是指道德主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道德实践。它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当代大学生在正确的道德认知、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综合作用下,其道德行为实践愈加规范。他们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勤奋学习、夯实专业基础;举止文明,倡导社会新风;尊老爱幼、践行中华美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但由于大学生还处于青年时期,道德认知还未完全清晰、道德意志并未足够坚定,面对当前纷扰的社会因素时,部分大学生难免会做出错误的道德选择,造成道德行为失范的结果。例如,一些大学生学习上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规避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失范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形成原因

究其原因,上述大学生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文化的渗透,例如西方实用主义所强调的“功利化”思想和西方自由主义所蕴含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较为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同样传入了中国。这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观产生了一定冲击。从本质上来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是一种以工具性和目的性为导向,主张把实际获得效果作为最高追求的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以个人利益的实现为最终目的,忽视道德规范的约束,道德评价标准更趋于利己化,从而丧失对于崇高道德理想的追求。从手段与形式来看,5G 时代的到来加剧了西方文化的传播速度,影视作品、短视频等形式使得文化入侵变得隐蔽。结合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体系尚未完全成形、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特征,容易受到这些西方错误道德观念和文化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受到冲击、发生动摇。

(二)网络媒体错误思潮不良影响

网络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广的显著优点,已成为当今最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和手段之一。网络媒体错误思潮不良影响是当前大学生道德信仰出现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具体来说,有两方面的影响路径。一方面,网络媒体大多是私营企业,以资本逻辑主导,受资本力量的裹挟。同时由于网络准入门槛低,个人自媒体发展愈来愈甚。不管是私营企业的媒体平台,抑或是个人博主的自媒体账号,大多以攫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制造博人眼球的话题,获取关注和流量。例如一些新闻媒体只做“标题党”,刻意夸大或扭曲事情真相;一些网络平台散发、传播暗含不良信息的图片、视频;一些网红刻意炫富,宣传消费主义与奢靡之风等。另一方面,网络媒体思潮纷繁复杂,监管难度大。这些思潮既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领域,也造成大学生坚定道德信仰的困难。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与思潮,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三)高校道德信仰教育实效性不足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引导和修正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大学生能否构建正确的道德信仰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高校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是部分高校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仍然存在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教育内容层次性不明显,教育形式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当前我国高校道德信仰教育实效性不足。从教育目标的针对性来看,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既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从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情况出发。而当前部分高校存在“一刀切”的道德教育方式,忽视大学生主体差异性,从而导致道德信仰教育缺乏针对性。从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来看,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同样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道德信仰教育实效性自然会受到影响。在教育方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仍然是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情况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容易出现教育滞后、空泛的现象,导致目前高校道德信仰教育实效性不足。

(四)家庭道德信仰教育程度不高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8]。大学生道德信仰出现问题,与家庭道德信仰涵育程度不高紧密相关。家庭道德信仰涵育不高主要是受家庭教育观念、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影响。教育观念方面,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部分家庭重智育、轻德育。部分父母秉持成绩至上的教育观点,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情感培养,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在过往的家庭成长环境中,没有认识到道德信仰的重要性,也没有教育出坚定的道德信仰。家庭结构方面,独生子女家庭较为容易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如过分关注自我感受、习惯向外界索取等,这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养成产生了不利影响。教育方式方面,大多数家长以说教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出现的问题,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予以解决。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以及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观念,是对当代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是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和理想目标。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冲击,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具体来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道德信仰教育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导向通过多渠道、多路径的活动开展,真正融入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中。“融入脑”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融入情”以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融入心”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力量、“融入行”以落实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更好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二)营造良好网络空间道德信仰环境

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满足其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精神需求;不良的网络舆论环境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消极影响,破坏社会正常的道德规范。面对资本逻辑主导的网络媒体、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和一些错误的网络思潮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不良影响,营造良好网络空间环境刻不容缓。从国家层面来看,一方面要发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的思想引领作用,削弱资本对网络传播的裹挟;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持续开展网络清朗行动,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从社会层面来看,要进一步强化网络企业和网络从业人员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加强网络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的正确引导,加大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从个人层面来看,大学生群体要自觉提升道德素养,坚定践行正确道德信仰的信心,培养自身在网络信息海洋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的能力。

(三)优化学校道德信仰教育形式内容

高校道德信仰教育要充分发挥“软教化”作用,凸显道德信仰教育的内在主动性[9]。道德信仰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优化学校道德信仰教育形式与内容,就要“切实贯彻‘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大思政课’的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10]。在教育形式上,一方面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创新课程讲授方式,利用现代信息化设备与多媒体设备,提升课堂趣味性;另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征文、有奖问答、问卷调查、请道德模范人物走入大学校园等形式,树立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科学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大课堂”、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良好道德品行等。在教育内容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作为教育资源,挖掘历史上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物、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模范人物,用生动事例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优良传统美德,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四)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与弘扬良好家教家风,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培育。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他们作为施教者,其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点。因此,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主要路径是对施教者进行教育。通过举办家庭家教家风培训班、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家校互通,宣传良好家风的榜样家庭等多种方式,对施教者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在教育观念上,让施教者充分认识到家风涵养、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摒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绩至上”等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方式上,比起传统的说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才是更加有效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就事论事的引导以及合理的评价,及时纠正其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在良好家教家风的熏陶和感染下,孩子容易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面对生活挫折有克服困难的自信和勇气以及顽强的毅力。而这些良好的品格正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基础。

五、结语

新时代的大学生,身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高度重视大学生道德信仰建设问题,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命运以及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信仰,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大学生道德共识,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并且磨炼出坚定的意志信念,才能在社会道德实践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以达到道德自律的目的。大学生只有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践行道德信仰,养成自律的好品格,方能做道德自律、人格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信仰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信仰
铁的信仰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