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2023-02-24陆书建赵雅芝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服务性劳动评价

陆书建,赵雅芝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劳动教育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颁布了一系列文件科学地回应了“新时代开展什么样的劳动教育”“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等问题,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劳动教育已然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在课程落实、评价体系构建、师资队伍构建、实践平台开拓等方面存在现实难点,不仅制约着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成效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本文从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平台等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进而激活高校劳动教育的强大育人功能。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并坚定不移地遵循“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达到新高度,创新性地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育人体系之中,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全面彰显了其综合育人价值。与此同时,高校劳动教育也被赋予更为深刻的价值意蕴。

(一)高校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追求的宏伟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个奋斗目标,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构建一支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大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3]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素质劳动力后备军,是否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不仅关乎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风貌,而且关乎着中国梦的实现进程。系统化、理论化的劳动教育能够使其养成辛勤、诚实、创造性的劳动品格。首先,有助于养成辛勤劳动的品格。辛勤劳动是指勤于劳动且肯于吃苦。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场域中将个人价值与他人和社会相链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提高劳动价值认同,从而增强辛勤劳动的内生动力。其次,有助于养成诚实劳动的品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能够深入了解国情世情,并提高将“我之小我”更好融入“国之大我”之中的自觉性。这种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精神追求是诚实劳动的内在要求。最后,有助于养成创造性劳动的品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可以锻炼提升劳动实践能力,掌握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把握新问题,破除知识获得“唯书本、唯课堂”的局限性、滞后性,提升专业劳动素养,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成为求真务实、创新创造的劳动人才。

(二)高校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致力于教育强国的构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加强劳动教育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继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加强劳动教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的范畴,也是一个道德的范畴”[4]。劳动素养是道德品行的重要体现,系统化、理论化的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劳动素养稳步提升的助推器。首先,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始终遵循指导理论,是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指导理论,引导着学生正确把握劳动与人类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促使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价值观。其次,有助于树立崇高的劳动精神。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精神引领,以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为模范引领,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能够生动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再次,有助于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日常性、生产性以及服务性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这些劳动实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养成自立、自信、自强以及艰苦奋斗、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劳动习惯和品格。最后,有助于知行合一的实现。开展劳动教育能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锻炼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知行合一的实现。除此之外,还能有效规避大学生知识获得唯书本的不良取向。因此,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指向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在加强劳动教育的同时也能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落实。

(三)高校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的关键是消灭私有制。马克思认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消灭”[5]。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是人全面发展的主要指向维度。同时,马克思指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6]。因为,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可以使人“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7],从而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能为人的生存提供更丰富的物质保障,从而促进人的需要全面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不断突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发展束缚,进而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能够进一步解放人的双手,赋予人们更多的闲暇时间,让人们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更为全面的个性发展。所以,教育和生产力相结合是马克思在教育方面作出的科学论断,深刻地阐释了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创新性地强调了劳动教育要凸显“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这一科学论断重新阐发了劳动教育的全面育人价值,使得其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育人地位彻底巩固。因此,高校加强劳动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提高劳动品质、增强劳动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树德而言,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增智而言,大学生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学思悟践,手脑相长,长真识增真智。就强体而言,大学生在辛勤劳作中流汗出力,强健体魄,增强耐力。此外,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可以丰富其内心情感,增强其心理建设。就育美而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劳动中感受自然之美,感召人性之美和体验创造之美。因此,劳动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本质上的联系,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在新时代得到重视,许多高校深入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劳动教育的相关举措。虽然高校劳动教育呈现出普及度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征,但是在课程落实、评价体系构建、师资力量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落实不足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科属性、教育规律,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也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做出了细化规定。因此,高校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劳动教育部署要求的必然选择。当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劳动教育,但是在课程课时落实、课程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方面,课程课时落实不足。当前许多高校还没对劳动教育作出学分要求,因此,劳动教育在其教学课程设置中还处于空白状态。缺少课程课时的保障,劳动教育在实施时容易出现形式化和随意化现象,难以取得预期实效。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结构不科学。理论传授和实践锻炼都是劳动教育的必要内容,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时应两者兼顾,不可偏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校没有做到两者兼顾。有的高校侧重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缺少劳动理论知识为劳动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有的高校则侧重劳动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与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分离,削弱课程内容构成的科学性。

(二)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健全

劳动教育评价是劳动教育的指挥棒,“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直接牵引着劳动教育的方向和路径”[8],完整、严谨、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反映教育活动的实施状况和成效。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存在主体单一、方法单一以及评价反馈欠缺等不足,削弱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效。

就评价主体而言,当前劳动教育评价主体主要以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为主,家长、用人单位等主体鲜有参与,使得劳动教育评价结果比较片面、主观。因此,需进一步扩大其评价主体,以增强其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就评价指标而言,多数高校评价指标的内容设置较为随意,不够系统全面,影响了劳动教育评价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规范。就评价方法而言,高校劳动教育评价方法多以结果量化方式为主,存在重定量轻定性、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等弊端,使劳动教育评价结果具有局限性[9],亟须构建科学、全面、有效的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方法。就评价反馈而言,评价结果不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改进的开端[10]。然而,部分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主要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在实施中缺少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反馈,不利于教师的针对性教学和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三)高校劳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拥有一批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有助于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缺乏、兼职教师身心投入有限、教学培训机制不健全是导致高校劳动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症结所在,阻碍了劳动教育在高校的深入推进。

一方面,专职教师缺乏,兼职教师身心投入有限。长期以来,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四育,劳动教育一直依附于“德智体美”四育之中,并没有自身独立的教育体系。相应的高校也没设置劳动教育专职岗位并招聘具有较高教学素养的专职教师,使专职教师较为缺乏。当前,高校多由辅导员、校团委老师来兼职担任劳动教育教学任务。由于老师身兼多职,所以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中,导致劳动教育容易出现“有劳动无教育”和“有教育无劳动”这两种现象。另一方面,教学培训机制不健全。当前,劳动教育教师的教学培训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从事劳教育的教师难以得到专业的教学培训,使其教学规范性和标准性难以保障,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四)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短缺

日常生活性、生产性、服务性以及创新性劳动在劳动教育中都具有不容忽视的育人作用。目前高校开拓的实践平台多以日常生活性和生产性劳动教育平台为主,缺少创新性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平台。

一方面,创新性劳动教育平台短缺。在高校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开展创新性劳动实践教育的主要依托平台是创新创业基地,大多数创新创业基地以参赛拿名次为重要目的,并且只有少量创新意识较强的同学参与其中,不能满足创新性劳动教育覆盖化需求,亟须高校开拓新的创新性实践平台,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创新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服务性劳动教育平台短缺。当前,高校开展的服务性劳动教育大多围绕着校园事务来展开,亟待开拓校外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培育服务奉献意识,进而深化对服务性劳动的价值认同、增强服务性劳动情感、锻炼服务性劳动能力。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策略

直面高校劳动教育在课程落实、评价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难点,尝试提出打造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建设专兼互补的师资队伍、搭建兼顾并重的实践平台等应对策略,进一步完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效。

(一)打造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向学生系统教授知识的关键依托载体,高校可以从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课时、内容结构、形式等打造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进而系统全面地将劳动的相关理论实践知识教授给学生。

第一,制定针对性、阶段性的课程目标和课时设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可以归结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高校制定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要在遵循这一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要求和学段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和阶段性的课程目标;设置劳动教育课时要保证总课时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要求的不少于32学时的标准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设置劳动教育课时既要注意理论课程课时和实践课程课时的合理占比,又要注意两者的交错分布。

第二,规范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劳动教育缺少实践教育容易沦为囿于理论灌输的说教教育,缺少理论教育的容易沦为“盲动”的技能教学。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在高校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和通用劳动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劳动的理论认知为主要价值遵循。在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中,大学生在真实性和探索性的劳动情境中不仅能培育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吃苦耐劳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而且还能体现个人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创新课程形式。课程形式创新可以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两个维度进行探赜。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明显性和计划性,可以通过开设必修课以及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等形式来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显性课程要避免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方式,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能够关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该遵循和发展的教学方式;隐性课程是在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来呈现的,具有间接性和内隐性等特征。劳动教育可以利用融媒体、校园文化宣传栏、社团活动等教育平台来开展隐性课程教育。值得注意的是,隐性课程要注重时效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从而获得最大影响力。

(二)构建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是否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关乎教育的方向和质量。构建主体多元、指标明确、方法科学、反馈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获取全面科学的教育评价结果,进而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方向以及有效提升其教学质量。

第一,构建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有利于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学校、社会、家庭是劳动教育评价的三大主体,学校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社会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合作用人单位,家庭主要包括家长。在学校方面,学生应该重点对教学质量、自我劳动素养发展进行评价,教师应该重点对学生表现、学校重视程度、教学资源配备、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评,学校管理人员应对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进行评价。在社会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高校劳动教育政策的贯彻情况进行监督,合作用人单位应该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家庭方面,家长应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的评价是生成全面、客观、真实的综合性评价的重要前提基础。

第二,构建指标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是用于考核、评估、比较劳动教育活动质量和教学结果的统计指标。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评价指标是准确反映劳动教育活动质量和教学结果以及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的重要保证。科学化、规范化的评价指标应该既要遵循系统性、典型性、动态性、简明科学性、综合性以及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等原则,又要结合学科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得注意的是,评价指标要在教学开展之前公布出来,为教师开展什么样的劳动教育提供根本依据,为学生发展什么样的劳动素养提供参考标准。

第三,构建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首先,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劳动教育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测。虽然,具有客观性,但是,难以反映学生劳动素养养成的变化过程。其次,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和档案记录法等形式去了解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现实状态并对其做出质性评价,具有主观随意性。构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可以将定量评价的客观性、精确性、标准性和简便性与定性评价的能动性、开放性、灵活性有效结合,有效弥补定性评价难以反映内在劳动素养发展变化的缺点,以及弥补了定性评价主观随意性较强的缺点,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准确性。

第四,构建反馈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劳动教育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展现劳动教育的教学成果,而是为教学改进提供反馈,为学生自我提高提供反馈,从而提高劳动教育的成效。构建反馈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既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以保证评价反馈的客观性、全面性,营造协同共建的良好劳动教育氛围。又要加强多元评价主体的相互交流,让评价反馈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充分发挥评价反馈的督测和改进作用,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把握教学成效和学习成效,并及时对照不足进行改进和调整,促使劳动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良性循环。

(三)构建专兼互补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11]高校通过建设高质量专兼教师队伍、开展针对性教学培训,来“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劳动教育教师大军”[12]是高效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

第一,建设高质量劳动教育专职教师队伍。配备一支高质量劳动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有利于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以及专职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存在“有劳无教、有教无劳”现象,高校应该提高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教学需要配备适量专职教师,并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考核标准以及加大劳动教育教师培训和培养力度。可以通过设立系列研修平台来着重提升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的“劳动跨界资源的整合能力、劳动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劳动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劳动教学实施及评价能力、劳动组织管理及联通能力”[13],进而打造教育教学综合能力过硬的专职教师队伍。

第二,构建高质量劳动教育兼职教师队伍。行业精英、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劳动模范人物是高校劳动教育兼职教师的丰富人力资源。兼职教师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又具有可贵的精神追求。但是,兼职教师相较于专职教师,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能力处于相对弱势。因此,高校可以通过规范兼职教师的任职资格、薪酬标准、培训标准、课时标准、考核标准等来构建一套完善的兼职教师任聘和管理体系,进而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长处,规避兼职教师的短处,为构建高质量劳动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发挥支撑保障作用。

第三,针对性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性、自觉性、创新性。虽然全体教师都有开展劳动教育的职责,但是不同教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各不相同,高校劳动教育培训要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不能一概而论。因此,高校既要开展以提高劳动教育教师教学素养为目标的专项培训,又要开展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的全员培训。并且在开展劳动教育培训时要多为教师提供能与专家学者以及实践成效显著的高校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此同时,要激励教师积极吸收借鉴他校经验和专家学者学术成果,创新发展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劳动教育方式方法。

(四)搭建兼顾并重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应统筹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来搭建创新性和服务性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弥补当前创新性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短缺的问题,为大学生提供兼顾日常生活性、生产性劳动教育以及创新性、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

第一,搭建创新性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性劳动教育覆盖化是时代发展要求,离不开国家、地方政府、学校的协同推进。国家应该加强对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定创新平台创建指导纲要,为高校创建创新性实践平台提供指南,并进一步加大对高校创新劳动实践平台创建的经费投入,使高校创建创新性劳动实践平台有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对创新性平台搭建进行系统规划并不断完善关于创新教育的相关政策,积极出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高新企业与高校合作交流的相关政策,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鼓励校企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倡导项目式合作联合培养,为大学生提供了解前沿科技,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高校应该构建多学科交叉培养平台,整合校内学科资源,打造“多学院、多主体、多平台”协调参与的人才培育体系,共同构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孵化平台,拓宽创新性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性劳动教育模式创新。

第二,搭建服务性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通过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让每个大学生在服务性劳动教育中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服务奉献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高校开展服务性劳动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校内服务性劳动教育资源,又要积极开拓校外服务性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积极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各类公益基金会组织以及社会福利组织自觉地参与到服务性劳动教育平台的搭建中,共建志愿性、服务性、公益性的劳动实践平台。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探究制定服务性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以保证服务性劳动实践能够稳定、系统、规范地开展,以规避服务性劳动教育“忙时弃之,闲时重之”的现象,使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实现最大化,让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真正的入心入脑,并转化为外在行为。

猜你喜欢

服务性劳动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究
电视法治栏目服务性问题的探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从《连线119》探讨服务性电视新闻节目的要素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