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探析

2023-02-24□李

山西农经 2023年22期
关键词:普惠农村居民经营者

□李 想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我国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扩大有效投资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1]。然而,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2023 年上半年我国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1%,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为了释放农业农村投资活力,我国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的撬动作用,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农业农村投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地区。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和传统金融服务相融合产生的数字普惠金融为农业农村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2]。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性,我国农业长期面临严峻的金融排斥[3]。而作为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供给的有效补充,数字普惠金融能使农业生产经营者精准获取有效的金融服务[4],并摆脱农业经营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困境,为活跃农业农村投资提供了可能。

进一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可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扩大投资规模,改善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条件,并进一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投资的影响机制,旨在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投资的有效结合,拓宽投资渠道,形成投资合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

1 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和发展

2005 年,联合国明确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世界各国均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也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2017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并强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数字化方向,由此,数字普惠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深入推进数字普惠金融,让金融服务惠及农业农村低收入人群,为农业经营者提供灵活的资金来源,为增加农业农村投资提供了新的方向。

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切实发挥“普”的作用,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和经营者共享金融服务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数字普惠金融让广大农村居民足不出户便能享受高效的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帮助其将资金及时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5]。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93 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8.8%,较2021 年12 月上升了1.2 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农村居民对于数字金融知识也更加了解,与传统金融相比,农户能够通过移动端APP 根据流程自助完成借贷,在获取资金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等信息设定信用等级,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愿意为农民和农业经营者提供更多必要的消费信贷支持和金融保障,以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最后,数字普惠金融能提高农业经营者获取资金后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节能产业,从源头上扩大农业农村投资规模。

2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2.1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首先,我国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通信难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022 年据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服务持续在农村地区加快普及,截至2022 年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1.76 亿户,全年净增1 862 万户,比2021 年增长11.8 个百分点。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得到较好的推进效果,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面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其次,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用户逐年增加。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多种形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和经营活动中。微信和支付宝的广泛使用使农村居民实现足不出户便能完成水电费等生活费用缴纳,极大便利了居民生活。此外,随着余额宝和零钱通的推出,农村居民的存取款服务变得更加多元化。同时,其理财产品的推出,培育了居民长期投资理念,激发农村居民参与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扎根,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村居民和农业企业。

最后,农村地区信息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22 年发布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底,全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9%,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同网同速”。5G 加速向农村延伸,截至2022 年8 月,全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 基站196.8 万个,5G 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了“县县通5G”。

2.2 农村居民金融素养不断提升

随着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居民能通过互联网对金融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全面学习。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区也通过不同形式向农村居民宣传金融知识,增强了居民对金融投资和风险的认识,提高了其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留守的农村居民大多受教育水平低的限制,难以接受数字普惠金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志向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这些人员大多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和较高的金融素养,对投资组合和分散风险具有专业的认识,能够帮助农村居民树立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正确认识,提高其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接受程度和辨别金融违法活动的能力,产生良好的金融知识普及效果。

2.3 涉农融资平台不断创建

各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建立涉农融资平台,不断创新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相关数据指出,2022 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 万亿元,同比增长3.6%。农村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的流通,大大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在数字经济中保持领先地位。随着“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数商兴农”工程的深入实施,产销融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营业收入。同时,电商销售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快递行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得到繁荣发展,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

此外,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出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推出“惠农e 贷”、山东省农商银行推出“信e 快贷”系列产品、潍坊市建成山东省首个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蚂蚁金服等互联网服务平台均积极投入农村数字金融建设。通过互联网平台,投资者能够更加直观和真实地了解农户和经营者的需求,并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投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缓解资金短缺带来的不利影响。

3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村农业有效投资的路径

3.1 创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增加投资收益

传统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邮储银行为主,地区差异明显且主要集中于乡镇,服务门槛相对较高,农村居民获取资金手续烦琐、融资额度小,不能及时将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而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生产经营者能够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需求,直接和投资者交流,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利于扩大农业农村投资的规模。通过激发农村惠普金融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属性,引入更多专业的金融机构,建设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便民点,为农户和生产经营者提供及时且精准的金融服务。

首先,建立数字育种、智慧稻米产业链、畜禽养殖等乡村振兴战略特色金融机构,制订计划部署,以全面覆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拓展农村和农业产业投融资业务,提高金融机构贷款额度,为农户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形成农业农村投资新方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创建形式多样且具备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农村地区传统金融服务网点转型升级,确保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惠及每一户农村居民。差异化的金融产品除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外,还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与农村居民的沟通难度,助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推进。例如针对返乡创业的农业经营者,可以降低贷款利率,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力度。

最后,加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打通社会资本获取投资项目的信息渠道,为金融机构精准提供金融服务创造条件。

3.2 创新投资模式,优化投资结构

各地应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企业发展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创新投资模式,优化投资结构。因地制宜地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全力保障民间投资不断增加。农业企业普遍面临“风险大、收益小”的不利融资处境,可引导社会资本优先投资区域内的龙头企业,完善重点投资项目名单,改善农业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此外,鼓励支持民间投资降低准入门槛,有序进入农村。赵惠和贾红强(2022)[6]研究指出,近年来,农业农村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吸引社会各界金融机构积极布局农村。民间资本约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80%,已成为农业农村投资的重要力量。各金融机构应该搭建统一的农业农村重点投资项目平台,对重点行业和项目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传统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持续加大粮食产量供给,改善农业结构[7]。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居民更倾向于购买绿色优质农产品,由此催生了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因此亟须加强农业产业园建设、改善农业投资环境。此外,金融机构可依托本地特色农业产业,推进优势产业示范园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投入,建设农业强镇。

乡村振兴背景下依托数字普惠金融优化投资结构,明确投资重点,并借助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绿色、温馨的花卉小镇、蔬菜小镇等,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积极投资休闲农业项目,提高投资效益。

3.3 提高征信水平,降低投资风险

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有机结合,构建农业经营者信用体系,建立统一标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实时共享信息,改善农业经营者融资难的现状。

首先,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信息不对称,大大增加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度,且农村地区的征信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但其信用评级标准和体系不健全,在实践中常产生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应制定政策将农村居民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且可以针对当地农户特点加入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并规范管理。

其次,各大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互不相通,应鼓励各大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工具,拓展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和保险业务,降低对抵押物的要求。对农村居民日常的消费、信贷等信息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和信用等级,提高征信水平较高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融资额度,简化办理手续,确保资金及时投入使用。此外,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能够引入专业的担保机构,为农业经营者提供担保,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增强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最后,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使其最大限度满足农业经营者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针对农业经营者的需求,可以开发多元化的保险产品,并引导农户及经营者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降低投资风险。利用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提高农业农村保险的精确度,稳定提升农户和农业经营者经营能力并增强投资者信心,促使投资者主动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投资效益。

4 结束语

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投资造成了较大冲击,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为此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广大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供给,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并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涉农融资平台的不断创建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落地提供了条件。要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业农村投资创新发展,在农村地区创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创新投资模式,提高农户和生产经营者的征信水平及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降低贷款的难度和成本,优化投资结构。

猜你喜欢

普惠农村居民经营者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经营者》征稿启事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