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3-02-24饶媛媛

山西农经 2023年22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农业

□饶媛媛,郝 汉

(1.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 年)》显示,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39 万亿元,占GDP 比重超过38%,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1]。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数字化转型,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下面临的关键问题。已有研究证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显著[2]。

2022 年1 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对农村数字基础、智慧农业创新和乡村网络文化振兴等领域作出了具体的行动部署,不少涉农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也开始寻找融入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智慧农业发展迅猛,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提高涉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进而带动乡村振兴。然而,涉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工程,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涉农企业面向的市场更靠近农村,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生产资源和生产规模上,天然缺乏数字化元素。加之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受到自然灾害、政策法规和国际市场等多重影响因素的限制[3],导致近年来我国涉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面临许多困境。因此,文章对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考虑涉农企业的独有特性,探讨有利于帮助涉农企业建立正确数字化转型模式的决策机制,为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1 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分析

涉农企业是指参与到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包括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研发、销售和服务的各类行业企业[4]。涉农企业一般扎根于农村的土地,并依据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的环境开展各类市场经营活动。由于农业本身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涉农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具有和其他企业不同的典型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数字化转型成本较高。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就必须对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进行变革,而农业生产具有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因此涉农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困难也远远大于普通企业。部分涉农企业仅在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单元开展初步的数字化转型,转型步伐较慢,转型信心不足,转型缺乏全面的顶层规划。二是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由于我国农业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碎片化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5]。涉农企业在我国不同地区采取的经营方式存在较大差别,因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也有所不同。三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数字化应用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加速传统农业各个环节的变革和升级,对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产生巨大的影响[6]。因此涉农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未来发展困境提供的新型解决方案。

2 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面临困境

2.1 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据工信部2022 年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21 年11 月,我国现有行政村通宽带率已达到100%,其中超过99%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和4G 网络双覆盖。从我国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农业是数字化程度最低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推进农业数字化、产业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7]。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因此位于东部和中部等现代农业较为发达地区的涉农企业率先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的范围较广,细分领域众多,农业生产领域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以及水产养殖业等。

从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为中部地区,其次为东部和西部地区。以2020 年为例,畜禽养殖业的信息化水平最高,已经超过了30%;设施栽培信息化紧随其后,也达到了24%的水平。此外,大田种植的信息化水平也超过了18%,其中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三种大田作物分别为棉花、小麦和稻谷,可以看出我国农机作业信息化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其规模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吸引了不少涉农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同时,我国在农业数字技术领域也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以精准农业技术为例,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数于2011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专利数最多的国家。不少涉农企业将政府、农民的创新需求进行进一步整合,借助5G、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入互联网,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协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2.2 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虽然目前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生产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需要投入的数字化设备成本较高,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我国仍有较多涉农企业对数字化转型保持观望态度。就整体发展情况而言,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式较为单一,整体水平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8]。具体来看,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点。

一是转型缺少政策扶持,且不同地区之间扶持力度差异明显。虽然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各级政府也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的实施与落地,但由于涉农企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涉农企业受经济市场条件的限制,缺乏定向的政策对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有效扶持。二是中小型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缺少资金支持,资金问题一直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命脉。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设备、采购农业机械、健全农产品供应链以及打造农业网络营销平台等。中小型涉农企业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不能满足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配置方面的实际需求。三是政府对农业数据的监管不足。虽然我国涉农信息种类繁多,但各个系统之间关联性不强,农业信息共享困难。农业生产信息在涉农企业和普通农户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传递失真,无法准确地对市场需求进行判断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农业数据采集技术也较为落后且缺乏统一标准,农业数据的应用价值无法体现。四是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无法满足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从事单一产品研发工作的人数达到了87%,其中具备深度分析、数字营销等复合型工作能力的人数不超过5%,而从事涉农企业数字化管理的专业人才更是极为缺乏。目前涉农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专职的负责人进行推进,限制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3 推动我国涉农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实现转型

受制于自身资源获取和能力水平的限制,涉农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态度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引导,需要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各项支持政策,鼓励涉农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对不同地区的涉农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如东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涉农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应当在技术研发、数据保护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中部、西部地区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起步相对较晚,可采取试点示范的方式,逐步推广基于现代科技技术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导更多的涉农企业参与到数字化转型之中。涉农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特点,制定适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方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自身在产品研发、内部管理及网络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实现商业模式的变革和价值链的增值。

3.2 设立专项资金,加快涉农中小企业转型进程

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22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数据,数字化转型趋势在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中的表现更为明显,部分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略显迟缓。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一是营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降低涉农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及时转变资金管理的传统思维,不断拓宽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二是设立涉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基于低息或无息贷款支持定向促进涉农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用途包括但不局限于企业员工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数字乡村建设、农业智能设备研发以及数字化转型标准研究等。

3.3 优化数据监管,健全农业数据交易市场体系

数据资产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托,对于涉农企业来讲,能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类农业信息资源,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业数据的治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农业数据交易市场体系,充分认识并深入挖掘农业数据的价值,促进农业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围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加快农业数据建设方面的科技创新,采用更加先进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及时采集和发布农业资讯,帮助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农产品的数据分析和预报,实现经营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有效解决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农产品直销和压价的情况,进而全面提高企业价值和绩效,形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3.4 加强人才培育,保障企业转型人力资源需求

对于涉农企业而言,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其不仅应具备现代科学技术,还应掌握农业生产专业知识及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等知识。

一是针对目前涉农企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应加大对数字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多种渠道保障人力资源供给。二是鼓励高等院校开展交叉学科的设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如在农业经济管理领域增设大数据管理、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等课程,重视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涉农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依托产学研项目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适应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农业生产经营科技设备,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各类项目有效落地。涉农企业应重点培养企业内部学习能力较强的核心青年骨干,重视对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的激励,确保优秀人才留得住、用得好,避免陷入人力资源流失的困境。

4 结束语

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是当前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涉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尤其缺少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加之政府对农业数据的监管不足、具备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导致涉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举步维艰。未来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支持政策,设立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优化农业数据的监管,加强人才培育,推动我国涉农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