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K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化研究
2023-02-24邓业芳
□邓业芳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枣庄 277400)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枣庄市人民政府资料显示,截至2021 年底,枣庄市已有50%的行政村建立起了党组织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数量已超过1 000 个。目前,全国45%以上的行政村都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收入增加5 000 元以上。枣庄市委、市政府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程,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1 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管理
乡村振兴是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激发农村活力,使农村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乡村。城市在工业规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济总量等方面优于乡村。随着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虹吸”效应使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乡村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例如,部分农村存在人口老龄化、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差异,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1]。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各个方面研究乡村振兴,包括乡村基本管理制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成果转化、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文化融合等,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农村建设方案,为我国的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在发展和扶持农业集体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市场环境、经济状况,并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农村农业发展目标。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要科学规划和规范农业生产,做好农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工作,实现销售、物流等资源协同,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2 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2.1 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为振兴国民经济作出了卓越贡献。我国在学习西欧发达国家乡村城市化的基础上,采用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以城市改革发展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因此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存在质量差、效率低和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不多、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把“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把要素配置、资源保护和公共服务作为改造重点。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2]。各地要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有效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使“三农”问题在全国发展进程中得到有效解决。
2.2 扩大农业产业生产规模
要想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善农村条件,建设生活水平高、生态环境好、产业链健全的农村,就要以核心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基础,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农产品品质,扩大农村农副产品的销售和生产规模,从而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同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也会逐步缩小,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目前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提升农村人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3 K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K 县隶属于山东省枣庄市,位于枣庄市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K 县地形较为平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3 ℃,光照足,有利于作物生长。在国家的号召和上级党政机关的支持下,K 县抓住时代机遇,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助力县内农村经济发展。
据K 县年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K 县各村集体收入1.98 亿元,实现了年收入5 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清零的目标。从K 县各村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集体经济总体向好,发展前景广阔。旅游资源和耕地资源得到有效开发,项目引进和产业孵化取得良好进展。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K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根据枣庄市人民政府官网数据可知,经过清产核资和赋权,K 县的集体资产价值截至2020 年底为15.14 亿元,较2019 年增长17.18%。在K 县下辖的5 个乡镇中,X镇集体资产价值最多,达到1.1 亿元以上,M 乡最低,为4 575 万元左右。K 县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22 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 万元的行政村有16 个,其中A 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 200 万余元,居全县之首。
4 K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
K 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显著。
就县域而言,南部村镇的乡村经济发展状况比北部村镇的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好。南部村镇因其紧邻城市、县城,交通方便,承接了较多的县市工业,有些村的土地被政府征用,环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北部村镇由于较偏远,无论在地理发展规划,还是工业化改革上都明显落后。
就乡村而言,农村地区由于缺少资源,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中村、近郊村等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优势的村落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例如,G 乡F 村的铁矿工业,X 村的羊毛服装加工业等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些村落在其所在的乡镇都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落。另外,在政策的扶持下,部分农村建立了村办和集体企业,为K 县的集体经济发展描绘了蓝图,实现了农民脱贫致富。这一政策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使得K 县强弱村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弱势村的数量有所下降,但近半数的农村集体经济仍处于弱势。
4.2 乡镇农村地区建设人才紧缺
根据调查资料可知,K 县农村地区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数量不足。尽管K 县努力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但仍难以满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K 县靠近枣庄市区,大多数人倾向于在枣庄市定居和工作,从近几年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K 县农民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远低于农民工。另一方面,政府的人才引进计划没有得到充分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不显著。目前,K 县仍缺乏有利的人才引进条件,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在培养形式、培养内容、培养渠道等方面与农村工作环境和现有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导致培养工作多为形式主义,农村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缓慢[3]。
4.3 农村集体经济的规划性不足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K 县各个乡镇缺乏进行项目规划的能力和信心。目前,乡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首要任务,但K 县大多数乡镇仍然缺乏各种经济项目。吸引外来投资的难度较大,大多数乡镇对项目“来者不拒”,更别说进行详细的项目规划。针对这一问题,K 县政府已经关注并开始寻找解决方案,指定政府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村庄和项目建设,协调K 县整个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系统,但此方案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实践和总结,尚未取得重大成果。
没有从K 县大局出发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进行指导。依托国家对第三产业经济的扶持政策,K县从2018 年开始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了一批旅游项目,促进了周边乡镇集体经济的发展。目前,K 县各乡镇已开始推进以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开发。一方面,该县有太多同质项目,许多乡镇盲目模仿示范性组织,没有突出地方特色,项目开发不力。另一方面,没有明显旅游资源的乡镇也借此机会申请政府资金建设旅游项目,不仅没有吸引游客,也没有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导致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为发展旅游业而建设的各种基础设施长期闲置,给村镇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5 乡村振兴领域下K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化策略
5.1 拓展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
农村集体经济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发展符合地域特色或有优势的领域,这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最基本要求。K 县目前大部分村庄在自身资源条件、外部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下,将农业作为主要产业。但K 县大部分农村的农业产业都处在产业链底端,产品增值能力不强,不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经济利益。
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要拓展其产业链,打破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多种产业的融合[4]。对此,K 县政府部门应引导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村集体,在已有的第一产业基础上延伸农业产业链,并向下游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例如,打响水果种植专业村等头衔,在种植、采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水果罐头、水果干等产业链产品加工车间,促进当地农民就近就业。或者可以突出“特色化、休闲型”的经济发展要素,发展以果园、生态农家乐、民俗街及其他农业观光、餐饮、住宿为主的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此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形成各种产业与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从而扩大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来源。
5.2 加强乡镇农村的人力资源建设
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结构的建设优化。
首先,K 县应加大对乡村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在目前拥有的人才资源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做好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要大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通过有效支持,出台各种激励措施,如精神支持、晋升优待、发放奖金、特殊福利等,激励、培养和保留这些人才。
其次,加大培养新型农民的力度。当前,K 县农村留守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职业农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和涉农产业为主的劳动者。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职业农民应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一定的财务与组织管理能力。在培养职业农民方面,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加强对常住农民的培训,同时,还可以利用农机下乡的政策,与农机企业、相关高校、技术支持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并定期组织年轻的农业技术人员进驻到农村,为农民提供培训服务。
最后,加强乡村基层组织的组织能力,吸纳更多青年返乡创业。政府要与村委会合作,充分了解青年的需求,从基础设施、扶助政策、工作安置、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为回乡青年创造更好的创业空间和发展机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青年返乡发展,给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建设带来更多的活力。
5.3 系统规划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根据K 县各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系统规划乡镇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以K 县的整体发展为中心,规划各乡镇的发展方向。面对当前形势,K 县政府要深入调查各乡镇集体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了解各乡镇的资源状况、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村里的实际困难,将了解到的信息与总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并对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作出规定。
其次,应继续推行专人负责制,由政府官员负责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以确保政府政策的有效实施,要始终关注每个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进展,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再次,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切实谋划集体经济项目和发展,积极响应县级政府的号召,在上级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战略规划下,推进地方和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要立足自身实际,争创精品工程,坚决抵制高耗能、高污染、低产能项目。
最后,县级政府还应合理配置各乡镇和农村的资源,有效配置县域内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内经济均衡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不等于均匀分配,县级政府需要根据每个乡镇的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生产要素[5]。例如,针对以A 村为代表,经济发展较好、产业结构相对完整的行政村,县级政府可以从人力资源和专业人才入手,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针对以B 村为代表,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行政村,县级政府应进行系统规划,不仅要通过资金刺激村集体经济发展,还要从人力、技术、产业项目和企业等多个角度指导村集体经济体系的建设,让村民感受到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激发村民创收积极性。
6 结束语
乡村是一个集社会生产、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于一体的地域复合体,其与城市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同现代化城市一起,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生活空间。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实现“三农”目标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内容。以K 县为代表的地区,目前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持续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