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研究
——以长海县实施多维度学业水平评价为例
2023-02-24朱桂萍赵书阳
朱桂萍,赵书阳
(1.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大连 116500;2.大连教育学院初中研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学科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学业水平评价是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的统一考试。学业水平评价结果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为改进区域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一、区域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嬗变历程
长海县隶属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东北地区唯一海岛县、全国唯一海岛边境县,全县初中学段有五所中学和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开设信息科技学科课程以来,长海县始终如一实施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业水平评价方针和政策,通过有效的学业质量评价实践促进区域教学改革与发展。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角梳理区域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嬗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萌生期——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编程思维训练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前,信息科技学科还叫计算机教育。全县各初中计算机配置较少,运行MSDOS 操作系统的PC 机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学校只能选择个别学习成绩好、英语基础强、对计算机编程有兴趣的学生参加课外学习班,主要教授MS-DOS 操作系统及BASIC 编程,参加课外学习的学生得到编程思维初步训练。这个时期计算机教育在初中阶段无法普及,学业水平评价是在少数学生结束课外学习后,各校教师自主研制试题通过纸笔测试、上机实践的方式进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处于萌生时期,部分学生编程思维得到启蒙。
2.第二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萌发期——实现信息知识与技能双重提升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21 世纪初期,计算机课作为地方课开始在中小学普及。全县各初中均配置了计算机教室,可以实现每生一机进行每周一节计算机课的学习。主流操作系统是图形界面的Windows,Office 办公软件逐渐成为核心教学内容,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得到提升。县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根据当时全县初中学段均配备专职教师、配齐教学设备、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情况,于21 世纪初期实现统一的教学评价:由教研部门学科教研员在每个学期末下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指导实施意见,学科教师自主命制试题,各校按实施意见要求自行安排七至九年级的学业水平评价工作。
3.第三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展叶期——以课程教学与评价促进信息素养提高
21 世纪初至2021 年,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广泛开展计算机课教学,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技术。这个时期是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迭代迅猛、BBS 论坛和博客及交互软件等大量涌现、短视频和新媒体一经出现就被广泛使用、网络信息呈几何式爆炸式增长等,这对学生感知、选择、获取、评判与应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变化较大,增加了编程、动画、音视频处理等,但仍以技能操作为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成为我国当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和地方教材,从2005 年开始大连市分地区、分阶段实施九年级信息技术中考统一加试工作。考试以“任务驱动”为试题命制主要形式;闭卷考试且由学生独立上机操作完成;每套试题由考试系统随机产生;整个考试时长为半小时;每套试题满分为100 分并最终折合成等级按5 分、3 分、1 分纳入中考成绩。在每年的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中都明确提出“考察信息素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等评价要求。长海县于2009 年跟上全市信息技术中考加试步伐。
这个时期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地位没有变化,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均将其作为单独的学科正式列入课程计划并实施相应的学业水平评价,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
4.第四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繁盛期——以课程改革推进核心素养内涵落地
现在,新的周期已经开始。计算机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等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适合教学用的可视化编程软件开始兴起,开源硬件与创客运动等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应用相当成熟并对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物联网初见端倪并渗透到教育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辽宁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将信息科技学科列为考查科目,要求采取等级形式或以“合格”“不合格”等方式呈现。
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出台,信息技术正式更名为信息科技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首次成为国家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对下一阶段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明确定位,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使新时期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从2022 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各地中小学用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广大学科教师开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下不断探索核心素养内涵如何落地实践。
二、区域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主要做法及经验
通过爬梳钩沉区域初中学段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的历史变迁过程,能够清晰窥见各阶段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从中可提炼出长海县在学业水平评价实践过程中一些主要做法及取得的经验。
1.评价过程循序渐进体现阶段性
在计算机教育没有普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萌生期通过课外活动让少数学生先期进行编程思维训练,学业质量评价以教师自主研制试题的方式进行。计算机课开始在中小学普及,并且软硬件和师资均得到有效补齐后,由教研部门的学科教研员下发符合区域实际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指导实施意见,命制试题仍由学科教师自主进行,考试组织和学业质量评价由各校按实施意见要求自行安排。计算机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制定并发布,各地市相继编制《初中信息技术》地方教材,全市顺利实施统一的信息技术考试,这些措施使得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创新精神落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评价过程循序渐进式发展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体现出区域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螺旋式进步和提升。
2.评价主体分工明确体现多元性
在实施学业质量评价过程中,建立分工明确、分级负责的评价主体责任制是区域开展学业质量评价工作的有效做法。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教研部门实施调研和制发学业质量评价指导意见,学校创造条件组织实施评价,教师进行评价试题研制和考核成绩,引入学生参与到过程性评价中对自己和学习伙伴进行评价。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评价活动的主体。在评价分工中遵循学生年龄阶段和学习特点发挥其评价主体责任,将有益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培养。总之,多元评价主体都要认清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评价主体责任制,可以改变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充分调动师生全过程和全要素参与学业评价的积极性。
3.评价内容与时俱进体现延展性
根据各个时期信息科技发展的趋势,课程内容也在不断被优化和调整,学业质量评价更随着变化而不断迭代,同时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这些调整和变化之中呈现螺旋式上升。比如操作系统从MS-DOS 系统升级到微软WINDOWS 系统;编程语言从BASIC 到SCRATCH 再发展到现在的PYTHON;软件类型也是一路变化,从OFFICE 办公软件到WPS 办公软件,陆续增加了图片编辑、动画制作、网页制作软件等,直到现在新课程标准中又规定了更多新内容。区域性统一的中考加试,题型和试题结构及模块也都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延伸和扩展。评价内容与时俱进为信息科技课程发展从起步走向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从稚嫩到成熟的必由之路。
4.评价方式臻于至善体现多样性
区域学业质量评价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课程内容变化而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终结性评价的过程包括:从由教师布置课外小组学习任务、布置期末任务到根据县教研部门发布的质量监测指导意见学校组织考试再到参加全市统一实施的中考加试,这个过程中终结性评价方式不断得以规范和改进。与此同时过程性评价也在不断改进:最开始只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后来教师调动学生参与到自评和他评之中,再后来教师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情况、学习结果汇报交流与展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不断优化过程性评价。多样性的评价方式为评价主体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选择适切评价方法,达成有效评价提供多种可能。
5.评价工具不断创新体现先进性
过去对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以纸笔为主,逐渐过渡到使用电脑,现在已经发展到借助网络和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新技术新设备,持续助力信息科技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区域的教育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不断创新评价工具和手段,经常采用新设备实施交互测试、智慧测评等,运用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采集手段,引入人工智能开展数据分析与处理,全方位记录、挖掘、评估学生学业进展动态,探索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新样态。[1]23
当前学生学业质量创新评价的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即在原来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训练学生创新精神[1]24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这种变化特别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要求,树立了正确的评价观念,顺应时代发展和技术创新与社会变革,有力推动教与学方式改革,势必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三、区域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嬗变启示
1.着重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促进功能
学业水平评价是教育系统各责任主体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激励和诊断的过程,表面上看是诊断学生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等情况,本质上是期望通过学业水平评价结果判断对学生实施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即考查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发展进步程度,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终达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日常教学中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宜采用评价报告或者提出学习建议等方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还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评价时要注意以鼓励进步发展为主,切忌打击学生自信心。学业水平评价目的在帮助教师反思,使其找到自身教学不足完善教学过程[2]25,提升执教能力和水平。
2.学业水平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和教师在实施学业水平评价时要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学生间的互评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在自评和他评过程中更能实事求是。教师作为实施学业水平评价的主导者,要注重发现班级中学生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做好分层因材施教。依靠学生、面向学生、为了学生是学业水平评价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考察重点。
3.确保公平公正实施学业水平评价
评价的公平公正可以提高评价的效度,增加参与者对评价学科的重视。评价者在实施学业水平评价过程中,应提前制定并告知学生、家长所要采用的评价方式,以确保学业水平评价的公平性。信息科技学科实施评价较其他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实施学业水平评价既要注重过程更要做好总结性评价,评价一般采取多种方法[2]26,比如上机实践、实验模拟、作品设计等。在实施评价活动时一定要保证学业水平评价的公平性。
四、未来区域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发展思考
1.秉持增值理念关注个体核心素养发展
教育评价的目的不仅诊断学业水平,更要以评价为支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人的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即使接受同样的教育,学生的学业水平也会有明显的差异。[3]50区域未来的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应着力挖掘受教育者核心素养并使之提高,关注个体在顺应时代发展与适应信息社会生活、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增长,灵活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努力摆脱固有教育思维。在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应该秉持促进个体增值的理念,让学生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与发展,进而促进区域信息科技课程价值的全面提升。[3]50
2.以实施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业水平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过去的学业水平评价大多通过量化方式予以衡量,判断学生学业成就的唯一指标就是量化结果。[3]49信息科技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学科属性,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新时代课程改革和学业水平评价改革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评价者开始将目光放在以价值判断为主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上。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水平评价作为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落脚点和出发点[3]49,成为学校、教师实施信息科技教育的关注点。
3.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信息科技评价观
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强调:实施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性。这可以理解为教师每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业水平评价目标具备一致性,“教”“学”“评价”三个因素之间协调配合,由目标导向的“教-学”一致性、“教-评”一致性、“学-评”一致性三组因素组合而成。“教、学、评”三要素两两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关系,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构成“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应根据学业水平评价目标设计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目标,体现以“终”为“始”的目标设计思想。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学业水平评价有效实施,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的目的。
课程标准作为信息科技学科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每个学段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具有纲领性地位。虽然当前信息科技国家教材尚未向社会公布,但学科教师现阶段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内容设计单元和每课时教学内容,把课程目标分解到每课的教学目标中,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具体可行。对学生的学业实施评价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在精准分析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设计评价工具的能力,多采用量化的评价工具实现对学生学业水平立体化评价,实现学业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和学习过程的融合,凝聚“教、学、评”一体化合力,实现学校和教师把开展教学定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和技术创新、推进教与学方式改革、着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
信息科技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代。当前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向社会发布并进入教学实施阶段,以全新教学内容呈现的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辽宁省教育厅近期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中关于改进教育评价,提出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协商式评价、推进表现性评价等新内容,必将不断完善和发展全省学业水平评价工作,对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系统、一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评价工作任重道远,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