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考研路

2023-02-24戴呈哲

求学·理科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中文系北京大学

戴呈哲

还记得四年前,高考失利的我满心想要复读,心如死灰地“自杀式”填报志愿:每一个大学都只填了和语言、文学相关的专业。后来,因为高中语文老师的劝慰,我决定坦然接受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她当时是这样说的:“奋斗是在挚爱的领域触碰最顶尖的人和世界。”由此,我下定了考研的决心——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

无论是哪个学段——高中、大学,都只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片段,而我们在其中选择与经历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回想起来,对一个未从应试教育思维转化成学术思维,甚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支都毫不知情的高中毕业生而言,把理想、目标转化为真正的行动是一件很遥远、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在天方夜谭的想象中,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路,并且可以拍着胸脯自豪地说——

“我没有虚度大学最美好的四年,因为我的四年在读书与思考中度过。”

“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对我个人而言,“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北京大学中文系”是我不变的最高目标。彼时,专业课老师多强调“自己的想法”,对此,我片面的理解是:在阅读中思考、写作,并生发出自己的观点。于是,以这个纯粹的念想为基底,我在大学四年跟随课程读了很多作品,写了十来本读书笔记。可是,在书海中,我依旧感到迷茫。

大一,我度过了一年安静、广博的读书时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豆瓣上刷到了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真题,第一眼就被其广博的内容所吸引,暗自感慨:“这需要我如何细致地建构怎样的文学大厦啊!”于是,在汉语言文学的众多分支中,我选择了比较文学作为考研方向。因为学校并没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本科课程,所以我就在完成繁重的课程作业与各类社团活动之余旁听研究生的课程,收获颇丰。可是,看着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的真题,我依旧感到迷茫,只能随心地阅读和思考。

大抵读书是一件必须在沉缓的时光中打磨自身的工程,为了看见自己的路,需要一束光来指引。我无数次地向老師询问,要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如何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无奈的是,我身边的老师从来都认为,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自己读书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是,我从小到大的读书方式根本就不是逻辑性的学术阅读,因此在探寻阅读方法方面,我花费了极大的心力。直到现在,我依旧在探寻适合自己的读书、记忆及做笔记的方法。

忙碌而充实的备考

单纯的读书与备考是两条不同的道路,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考普通学校乃至其他“双一流”院校也有不同的准备方法。读书的意味在于构筑自己的王国,在与先哲的对话中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而备考,更指向一种知识性、观点性与学术性乃至工具性等面向自我观点的积累。普通学校的初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体系是否完善;而诸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初试,因其招生人数极少,故不仅需要考生熟稔基础知识,更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念,亦要了解学界前沿观点。这些学校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具体到我个人的备考经历来说,最重要的是日日坚持读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作品乃至哲学作品,并以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自己的文学脉络,最终达到能够自撰文学史、文论史的目标。首先,文学作品的阅读大体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视域,一种是从历史的视角切入,还原文学现场;另一种是从理论分析的视角进入文本,以求深入肌理。这两种阅读方法都有可取之处,但最好能综合两种来看,如此才能深入体悟作品,体验到真正的愉悦感。其次,复习与梳理自己写过的观点是很重要的,这样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直面自己的过去,从中生发出新的见解。我认为,回顾自己的文章对每一个于人生乃至文学世界有同理心的人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热爱文学,所以我在以纯粹阅读为核心的备考期间从未因文学本身的高深而感到无力,现在回首,内心反而会怀念那段平静如水的日子。考研科目除了两门专业课(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不同),亦要考英语和政治两门公共科目。其中,若你的英语基础薄弱,也可以用日语、德语、法语等目标院校准许的外语科目替代;政治则与我们文科生高中时的政治课关联密切,在备考期间,只要你做好模拟题,关注当年的时政热点,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分数。公共科目一般拉不开差距,因此复习的重点一定要放在专业课上。

道路的前方,未达终点

读书对我而言,与考试无关,只是指向当下的生活。我虽对“考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成为张沛老师的学生”充满期待,但面对全国最“卷”的中文系,面对只招一个人的专业,我对考试结果并不抱有太大的信心。作为应届生,在备考期间,我还要兼顾诸如毕业论文选题等繁杂事务,尤其是我还选了一个涉及学界争论核心“文本与理论能否互通”的如大海一般深远的选题,因此着实忙碌。

2022年2月27日,考研成绩公布,我很平静地知道,自己离面试线只差8分。身边很多人都为我感到惋惜,可我的内心却非常平静,因为我一直在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一般来说,考研成绩过了国家线但未被第一志愿单位录取,是可以选择调剂的,但那时的我内心笃定“非北京大学中文系不读”,便执拗地走上了“二战”乃至更多“战”的道路。我相信,我一定能考上心仪的学校,跟着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读书。

如今,我顺利从广西师范大学毕业,成了在家书写天下、回顾人生的“无业游民”。我依旧奋斗在奔向北京大学的路上,只是,现在的我不再执着于中文系,而是在生命的齿轮下选择了中国哲学。记得翻译家杨武能先生在回忆自己的人生时说过:“没想到那时走投无路时的选择,成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对我而言,由文学转向哲学也大抵如此,因为我终于明白了:文学是我的生活,哲学是我的生命,历史是我的维度与视角。道通为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面向美好的未来,我们,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中文系北京大学
中文系何为?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读中文系的人
长治学院中文系简介
黄振东作品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La solitude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