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百多年前的藏书票之缘

2023-02-24赵小斌

世界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汉考克藏书票学院

赵小斌

2019年10月15日,“ 当代国际藏书票巡展”(北京站)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藏书票艺术在西方虽然传承达数百年之久,但在中国却始终未成规模。受其影响,多数具备收藏价值的藏书票都需从国外搜集,这会让普通爱书人因渠道和价格望而却步,以至于这一门类有愈发小众的趋势。不过,无论收藏与否,都不影响我们从版画艺术角度来欣赏藏书票之美,从历史文化角度来感受藏书票之魅。

顾名思义,藏书票是标明所藏书籍权属的一种微型版画,一般贴在书籍的蝴蝶页上。藏书票上除了藏家名讳或缩写外,通常有一行拉丁文“EXLIBRIS”,意为“我的藏书”或“我的图书室”(英文叫Bookplate)。有的藏家还会印上格言警句,用以自勉或彰显趣味。如果仅从功能上理解,西方藏书票与中国藏书印颇为类似,只是前者以图画为主,后者以文字为主。此外,洋装古董书的收藏以精装为主,用纸厚硬,适合前贴书票;中文古旧书收藏以线装为主,纸质柔软,显然更适合钤印。

纹章藏书票。早期主要在贵族中流传,是财富和权势的象征。

藏书票的起源据说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西方活字印刷几乎同时,大约在15世纪中后期,蓬勃发展当是在17世纪。此前主要在贵族中流传,以纹章图案为主,是财富和权势的象征,这与人们在房屋前的石头上雕刻,在家具、银器上镌刻,在帷幔上编织家族姓氏等行为如出一辙。后来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惠及普通藏书人,图案上才有了神话、寓言、动物、人物等主题,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过在藏书票普及前,一般只作藏书标志自用,很少有版画创作者的签名和编号。直到19世纪下半叶,藏书票的艺术性逐渐为大家所认知,各国纷纷成立藏书票协会,书票于是成为收藏的一大门类,与藏书同轨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投入到藏书票的设计中来,如比亚兹莱、马蒂斯、康定斯基等,也加速了藏书票的发展与推广。值得一提的是,藏书票艺术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和平、健康的社会环境。战争及动乱年代,藏书票艺术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前后。

中国藏书票艺术公认的先驱是叶灵凤,其名作《藏书票之话》(1933年12月《现代》四卷二号)介绍了藏书票起源及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小史、制作工艺和收藏趣味。叶灵凤认为藏书票起源于德国,依次传至法、英、美、日等国。从叶灵凤到唐弢再到吴兴文,均把德国勃兰登堡的天使纹章书票视作最早,时间在1470年。董橋则在《藏书票史话》中将藏书票诞生时间又提前了约20年,他认为德国人约翰内斯·克纳贝恩斯贝格所有的那张印有德文 “慎防刺猬随时一吻”(警告外人此书有主之意)的藏书票是在1450年前后。虽然具体时间小有争议,但大体属同一时代。此外,董桥将藏书票上的题词归纳为“咒骂偷书雅贼”“警告毁坏书籍的人”和“颂赞读书的好处”3类,将藏书票总结为图书藏家习俗、学养、癖好与艺术风格的一种流露,对中文读者理解藏书票艺术有深远影响。

我并没有刻意的单独收集过藏书票,但因为很多年前就确定了英文古旧插画本和签名本的收集方向,所以常会在所收单行本的蝴蝶页上看到贴有前藏家或主人名讳的藏书票,慢慢下来也就见怪不怪。而且英美一直有出版“藏书票集”类书籍的传统,或同一主题或同一风格,或同一艺术家等,每每捧来翻看,都有种美不胜收的感觉。这其中,我最珍爱的就是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钱普林印刷公司于1915年印制的《美国大学藏书票集:关于教育机构、个人、兄弟会、俱乐部以及一些学术团体使用的新旧藏书票的介绍》。全书按照大学、女子学院、专业机构、学术机构、个人、兄弟会、大学年鉴、高校俱乐部的顺序集中展示了300多枚藏书票,而书中所贴的16张藏书票中有12张是原票,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玛丽埃塔学院、迈阿密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瓦萨学院、韦尔斯利学院、西部女子学院、威斯敏斯特音乐学院、佛蒙特历史学会以及本书出版方钱普林印刷公司,4张复制品则全部来自布朗大学。

这本书限量发行500册,我所藏为No.158,版权页有编著者哈利·帕克·沃德(Harry Parker Ward)的亲笔签名。沃德是美国藏书票协会和加州藏书票协会的会员,同时也是英国考古研究所的终身会员,更是此书的主要发起人。在前言中,沃德认为藏书票在美国的风靡始于19世纪,这其中高校图书馆馆藏珍本书对藏书票的追捧和大量使用无疑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用藏书票来区分书籍来源,标记所属分部和社会团体,影响一代代在校学生读者。特别是那些成立时间较早的名校和研究机构,直到现在都会以藏书票上的历史而自豪。

其他几位发起人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时任密歇根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西奥多·韦斯利·科赫(Theodore Wesley Koch),他不仅向全美高校和机构寄出2000多封书信索要票样,还提笔为本书写下题为《为藏书票辩护》的20页超长序言。

在《为藏书票辩护》中,科赫除了介绍藏书票在全世界范围的历史和传承,还将藏书票分为个人、家族、纹章、历史、艺术这5大类,他更是喜欢引用诸多搜集来的藏书票中的格言诗句。比如咒骂偷书贼的“不要为偷这本书而羞愧/因为这儿有它主人的名字/当你死时主人会说/你偷走的书在哪里/如果你说,你不清楚/主人会说,那你去死”;警示借书者的“如果你被朋友借了/他会很欢迎你/要读,要学,不要外借/还要还给我/知识被传授并不会/减少知识的存贮/但我发现,如果书常被借出/就不会再还给我了”;“慢慢阅读,随时暂停/认真思考/保持整洁,按时归还/不要折角”;以及表达爱书志趣的“快牢记住,别让她走/留住她,因为她是你的生命”。在这样的妙语中,藏书票就好像走出了纸上风景,重获新生。

书中的12枚原票中,斯坦福大学这枚珠宝基金会的藏书票被贴在了扉页位置,足见其特殊意义。书票下方印有斯坦福大学的全称,主体是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坐在门廊上接受历史缪斯克里奥(Clio)的赠礼,雅典娜的头盔、盾牌和神像以及克里奥的书卷分别是各自的象征,而克里奥手中那一串显眼的珍珠,则是对主人的切题。这枚藏书票的设计者埃德温·霍兰·布拉什菲尔德(Edwin Howland Blashfield)是美国当时著名的穹顶与壁画艺术家,很难想象他是如何把“战场”从超大型公共建筑转移至方寸之地的,但他操刀的这张书票线条干净整齐,设计庄重典雅,将史诗般的崇高与田园般的完美结合,对主人的精神领会和传递颇为精准。

说到珠宝基金会就不能不提斯坦福大学的校史,其实该大学在当时成立时间还不长,由时任加州州长及参议员的铁路富豪利兰·斯坦福及妻子简,以2000万美元于1891年创办,并以他们7年前因伤寒去世的儿子小利兰·斯坦福为名,以表纪念。利兰·斯坦福在遭遇老年丧子时曾这样安慰妻子:“以后所有加利福尼亚的小孩都是我们的孩子。”这也是他创办大学的初衷,那就是让更多的加州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然而在1893年,老斯坦福去世后财产却被冻结而且面临被瓜分的风险,学校刚刚招生两年就陷入岌岌可危的险境。窘迫下的斯坦福夫人一边坚持上诉,一边竭力维持学校运转,直到6年后资金冻结解除,才让大学平稳度过这次危机,这期间勉力维持的本钱就来自她早先收藏的大量珠宝。她在那段艰难日子里对提供帮助之人所说的话,如今也已成为校史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失去那些农场、铁路、债券,但珠宝在我手中。斯坦福大学现在可以先靠这笔钱一直维持到天晴那天,未来的财富会在未来手中。无论如何大学要一直开下去,就算无路可走,我们还有珠宝。”

斯坦福大学珠宝基金会藏书票。

斯坦福大学于1891年开始正式招生,是美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學之一,各学科在世界排名均处于领先地位。

好在天遂人愿,斯坦福夫人变卖珠宝不久就迎来了胜诉的喜讯,她把解冻后分割的遗产全部转给大学董事会,剩余珠宝则在她的遗嘱中永久捐赠并用于为斯坦福大学创建一座一流的图书馆,并以珠宝基金会命名。这就是珠宝与斯坦福大学及其图书馆的故事,也是这枚有着特殊意义的藏书票的故事。

剩余的11枚藏书票原票,有的是对历史本身的纪念,有的是对荣誉校友或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则是对学院理念、文化与风格的象征。比如哥伦比亚大学俱乐部图书馆这枚书票,主体便是曾在哥大第一座建筑也是哥大前身,国王学院主体建筑上使用过的王冠。哥大作为纽约最早的高校和全美第五所大学,是根据英王乔治二世的《王室特许状》,以国王学院之名于1754年成立的。这一王冠书票是对国王学院的纪念。佛蒙特历史学会的书票主体则是美国大陆第一台印刷机,代表着美国最早的出版社——1639年由斯蒂芬·戴耶由英赴美成立的戴耶出版社,正是这家出版社后来印刷了北美的第一本书籍和第一张报纸。这台印刷机无疑历史悠久。

对学院或机构的理念、文化与风格的纪念书票则常常取材于神话。例如威斯康辛大学爱尔兰图书馆的这一枚,不论是设计还是着色都有着浓厚的爱尔兰风格,主体元素来自最能象征爱尔兰文化的《凯尔经》,票上文字则是以盖尔语写就的“学习是每个智者的愿望”。整张书票都是爱尔兰神话、歌谣与诗歌的象征。玛丽埃塔学院图书馆这枚,主体取自希腊神话中的智慧与青春二女神,背景则是校园中最古老的建筑埃尔文大厅。书票下方还注明是由1886届校友所赠。西部女子学院与威斯敏斯特音乐学院的主体图案则分别取自最能象征美国精神的自由女神和希腊神话中的音乐之神。

左图:哥伦比亚大学俱乐部图书馆藏书票。中图:佛蒙特历史学会藏书票。右图:威斯康辛大学爱尔兰图书馆藏书票

左图:威斯敏斯特音乐学院藏书票。中图:布朗大学图书馆藏书票。右图:迈阿密大学藏书票

而对荣誉校友或历史人物的纪念书票则大不相同。布朗大学图书馆的惠顿国际法馆藏书票是一张亨利·惠顿(Henry Wheaton)的肖像和简介。亨利·惠顿是美国律师、法学家、外交官,布朗大学1802年毕业生,曾在美国最高法院任职,并先后任美国驻丹麦、普鲁士首任大使,1836年所著的《万国公法》对“中日韩”东亚三国影响深远。布朗大学为了纪念他在国际法领域上的卓越贡献,以他之名为校图书馆所藏各国法律书籍命名,并张贴此票,而这枚书票所贴书籍则是一位1872年毕业的布朗校友捐赠的。

迈阿密大学(俄亥俄州)图书馆的这枚藏书票,是专用在俄亥俄河谷历史分卷本的书籍上的,主体是俄亥俄河运鼎盛时期的辛辛那提河港。下方人名是对河谷开发做出巨大贡献并向迈阿密大学图书馆捐赠这些书籍的塞缪尔·富尔顿·科温顿。更有纪念意义的是,这枚书票的设计者安妮特·科温顿恰是老科温顿的孙女。

瓦萨学院是全美最早授予女性本科学位的学院,虽然如今早已男女合校,但最初是女子学院。这枚书票被瓦萨学院用于校友基金购买的图书,该基金是為纪念当年的图书管理员弗朗西丝·伍德而设立,书票主体的林中小屋即弗朗西丝向校友基金会捐赠的旧居,外围的哥特式框架是瓦萨学院图书馆哥特式建筑的象征。

《美国大学藏书票集:关于教育机构、个人、兄弟会、俱乐部以及一些学术团体使用的新旧藏书票的介绍》

左图:玛丽埃塔学院图书馆藏书票。右图:西部女子学院藏书票

左图:韦尔斯利学院藏书票。右图:钱普林印刷公司藏书票

韦尔斯利学院作为著名的“七姐妹女子学院”之首,既是美国最优秀的女子学院,也因为冰心、宋美龄、希拉里等校友在中国知名度颇高。这枚书票被用在纪念学院前英国文学教授苏菲·朱厄特捐赠的馆藏图书上,主体上的林中小路或许是求知之路的象征,下方的杰弗雷·乔叟中古英语引言则是对曾在学院教授乔叟作品的朱厄特教授的纪念。

压轴出场的本书出版方钱普林印刷公司藏书票。同样也是为了纪念1895年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校长詹姆斯·坎菲尔德,出版社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为高校印刷的业务就是拜校长所赐。而且,坎菲尔德校长移居纽约后还担任过10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馆长,同时也是作家俱乐部和世纪俱乐部的会员。

最后,作为一本藏书票集,本书前藏家们还在书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收藏痕迹,这本身也是藏书票的应有之义。除了蝴蝶页上先后粘贴的两枚代表此前两任藏家雷·沃伦·欧文与约翰·华莱士·斯金纳的书票之外,书中那张哈佛大学最著名的汉考克藏书票印刷页上,还夹有一张前藏家收藏的第二版汉考克原票,泛黄的票身与破损的四角以及书票上醒目的“Ex Dono”拉丁文字样都代表着它1800年前后的年代身份。

汉考克藏书票是由艺术家纳撒尼尔·赫德于1765年专门为哈佛校友、美国政治家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向哈佛大学捐赠图书所制作的。约翰·汉考克在独立战争之前曾是美国首富,也是波士顿大陆会议的发起人之一,更是独立宣言上第一个签字的人(后来约翰·汉考克一词也成为英文“亲笔签名”的代名词),独立战争后还两度出任麻省州长。

汉考克对母校倾注了诸多情感和心血。该书票第一版在幕布上印有大写的英文“汉考克”字样,第二版几乎同时由赫德重刻,但在幕布上改印了拉丁文“Ex Dono”(即礼物一词)。这张书票之所以著名,也是因为在今天的哈佛大学图书馆,贴有汉考克书票的古旧藏书依然经常可见。不过在当时,汉考克书票可是珍本的象征,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得借走。

如此看来,也是机缘巧合,本书前藏家或许随手附赠的一张书票,无意中成了我年代最古老的藏品,这种充满历史感的意外之喜和风云际会,恐怕正是藏书票的魅力之一吧。

(责编:常凯)

猜你喜欢

汉考克藏书票学院
英前大臣被爆用“吓唬民众”防疫
初等教育学院
藏书票欣赏
藏书票基本常识
纸上宝石——藏书票(上)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