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IC单片机的铁路继电器寿命试验系统

2023-02-24赵兴海孙海东

铁道通信信号 2023年2期
关键词:接点上位继电器

王 鑫,赵兴海,姚 旺,孙海东

继电器是铁路信号系统中关键的控制设备,对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随着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铁路信号继电器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高强度的运量对继电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判断继电器能否长时间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指标,其使用寿命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的寿命试验方法是对比试验前/后工作值、释放值、接触电阻等关键指标,判断寿命是否达到要求,而未对试验过程中的接点状态进行监测,无法判断在试验过程中是否出现接点失效[2]。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继电器寿命试验新技术,能够在试验过程中监测继电器接点的工作状态,识别出接点接触不良、接点熔焊、接点桥接等故障,与既有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为继电器的研发、生产制造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1 系统设计

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其高速稳定的运算、控制和采集的性能特点,设计可以进行继电器寿命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实现继电器接点工作状态监测的新型寿命试验系统。

1.1 机械寿命试验设计

继电器的机械寿命通常是指在不带负载的条件下,基于机械结构完整的继电器所能够完成的操作次数[3]。试验时先将接点接入接点状态采集电路,有效地检测继电器每一次的动作状态,满足测试继电器失效次数、状态等需求;在评估继电器机械磨损对接点可靠性造成影响的同时,通过在接点状态采集电路中串入微小负载电阻,可以模拟继电器接点在10 mA以下微小负载应用场景的可靠性。

1.2 电气寿命试验设计

继电器的电气寿命是能够正常开闭规定接点负载的次数[4]。将所有的接点分别接入单独的接点负载回路中,通过霍尔传感器和单片机的A/D转换,可以实现电流监测。通过对比监测的电流值与标准值,反映电气寿命试验过程中接点的状态。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实际监测电流值与标准值的偏差,并根据预设参数,判断并形成状态码发送给上位机。

2 技术实现

2.1 硬件选型

采用基于nanoWatt XLP技术、带ECAN的40引脚增强型闪存PIC18F45K80单片机,工作电压为1.8~5.5 V,工作频率最高可达64 MHz,具有35个独立可编程的复用通用输入/输出引脚、最大64 KB的片上闪存程序存储器,及1024字节的数据EEPROM。有最多3种可选的工作模式,5个CCP/ECCP模块,5个8/16位定时器/计数器模块,最多4个外部中断,2个增强型可寻址USART模块,选用PIC18F45K80作为系统的 CPU,可以工作于-40 ℃~125 ℃的温度范围内[5-6]。该单片机的主要优点为:指令单字节化,精简指令集技术,寻址方式简单,代码压缩率高,运行速度高,功耗低,驱动能力强,外接电路简单,支持C语言编程,开发方便,完全满足测试台设计需求。

2.2 系统架构

整个系统主要由上位机(人机界面)、下位机(单片机)、RS-232通信电路、接点状态采集电路、逻辑切换驱动电路、负载电流采集电路,以及继电器接口电路等硬件构成。系统架构见图1。

图1 系统架构

1)上位机(人机界面):计算机和显示器构成的人机界面显示操作单元,与下位机通过RS-232通信电路进行数据的交互与传输,负责提供操控界面并显示测试数据。

2)下位机:主要由PIC18F45K80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构成,按程序指令采集I/O口和A/D口的数字量和模拟量数据信息。接收上位机指令,通过驱动电路驱动待测继电器,实现继电器寿命试验的基础动作功能;通过输入口继电器寿命试验过程中接点的电压变化,实现接点状态的监控;通过采集的接点状态进行数据格式化转换,将二进制格式转换成十六进制,并通过通信协议传送给上位机[7]。

3)RS-232通信电路:将单片机的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使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实现全双工通信。

4)接点状态采集电路:将待测继电器的接点连接到单片机的I/O口,监测输入状态;通过I/O口电平的变化,达到监测接点状态,判断接点通断的目的。

5)负载电流采集电路:采集继电器接点负载回路中的电流,通过霍尔传感器把电流转换为0~5 V模拟信号,输入到单片机的A/D端口,单片机通过A/D转换后,分析接点负载回路的通电状态,判断接点是否通断[8]。

6)逻辑切换驱动电路:通过单片机的I/O口和达林顿管组成驱动电路,驱动逻辑切换继电器。根据程序的控制,可将待测继电器的接点接入到机械寿命或者电气寿命的测试回路中,以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

2.3 软件状态码设计

新型寿命试验系统主要涉及4NO-2NC、3NO-3NC和5NO-1NC型号继电器,分别对应的是4常开2常闭、3常开3常闭、5常开1常闭继电器,3种继电器都是由6组接点组成。

机械寿命测试时,6组接点分别对应单片机的6个I/O输入口,在试验过程中反复在0和1之间变化,反映接点的通断状态;电气寿命测试时,6组接点分别对应单片机的6个A/D采集口,把电流采集的数据转换成接点的通断状态,同样反复在0和1之间变化,反映接点的通断状态。把线圈通电和接点通断的状态以0和1的形式对应到一个8位二进制数据的每一位,并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据,通过串口传送给上位机进行解析显示。在设计状态码时考虑到通用性,机械寿命和电气寿命采用同样的设计规则,详见表1。其中Bit0到Bit5对应的是继电器6个接点状态,1为断开,0为闭合;Bit6对应线圈通电状态,即单片机输出线圈通电控制驱动信号的状态,1为通电,0为断电;Bit7为空位置0。根据继电器通/断电时各个接点的正常状态算出对应的十六进制状态码。单片机通过实时采集的接点状态,将计算出的状态码跟正常的状态码进行对比,如果不一致,就生成故障码,通过串口通信发送给上位机进行解析,分析具体的故障点位,并进行实时显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试验过程中更直接地显示继电器故障状态[9]。

表1 继电器状态码

2.4 软件测试流程

整个系统程序需对6路I/0输入及6路A/D进行采集,对1路I/O进行输出。其中6路I/0输入对应的是机械寿命测试,6路A/D采集对应的是电气寿命的测试,1路I/O输出是对被测样品进行的动作控制。在控制继电器动作的同时,监测继电器的动作次数、失效次数及失效故障等信息。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过RS-232实现全双工通信,共同配合完成各种试验数据的人机界面显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一个合理的逻辑安排和控制流程。主要流程包含参数设置、主程序启动、状态码信息采集判断、故障码发送等。整个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10],主要包括主程序、机械寿命子程序和电气寿命子程序,见图2。

图2 软件流程

3 系统特点

1)结构简单。整个系统流程主要依靠PIC18F45K80单片机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利用简单的外围电路,实现了驱动、控制、采集和通信的功能,不需要专用的采集卡就可以完成多点位的数字量和模拟量的采集、转换、判断和数据上传,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

2)测试流程清晰。整个测试流程没有采用复杂的逻辑判断,程序步骤模块化便于调试和维护,为后期的程序升级、优化、移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稳定性高。继电器寿命试验通常需要几个月时间连续开机,因此系统稳定性是保证试验效果重要因素。系统采用的PIC18F45K80单片机及经典外围电路都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

4 功能验证

采用真实的试验过程及案例,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以3NO-3NC型继电器试验为例,模拟指定点位的故障,与上位机显示的失效信息进行对比,验证系统的判断结果。

4.1 接点接通故障

接点接通故障多为接触不良导致。首先进行单点故障的模拟,第6组是常开接点,当继电器吸起时,系统所采集接点的正常状态应为闭合,当拔掉第6组接点的连接端子后,系统所采集的接点状态为断开,这时会向上位机发送十六进制状态码“79”,上位机通过解析识别出失效信息是“接点6失效”。除了以上信息外,上位机还会显示每次失效对应的动作次数和第几次失效,以及对应的测试工位。

用同样的方法模拟多点故障。先拔掉第4组、第6组对应的端子,这时系统会向上位机发送十六进制状态码“7D”,上位机通过解析识别出失效信息是“接点4失效”“接点6失效”。继续再把第5组对应的端子拔掉,这时系统会向上位机发送16进制状态码“7F”,上位机通过解析识别出失效信息是“接点4失效”“接点5失效”“接点6失效”。

4.2 接点断开故障

接点断开故障多为接点熔焊导致,一般是因为负载电流超过触头容量。模拟测试时先把第5组接点的连接端子拔掉,然后用导线短接。第5组是常开接点,这样当继电器落下时,系统所采集的接点正常状态应为断开,由于端子被短接,系统采集的接点状态为闭合,这时系统会向上位机发送状态码“05”,上位机通过解析识别出失效信息是“接点5失效”,结合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为落下,一般可以分析出该点可能存在接点熔焊的问题。

4.3 接点桥接故障

接点桥接故障是指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同时接通,一般是机械特性指标不合格导致。模拟测试时,先把第2组接点的连接端子拔掉,然后用导线短接。第2组是常闭接点,当继电器吸起时系统所采集的接点正常状态应为断开,由于端子被短接,系统采集的接点状态为闭合,它会和常开接点同时处于接通状态,形成桥接,这时系统会向上位机发送状态码“68”,上位机通过解析识别出失效信息是“接点2失效”,结合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为吸起,一般可以分析出该点可能存在接点桥接故障。

4.4 试验总结

通过上述试验,系统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继电器在寿命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故障,并通过状态码发送给上位机进行解析显示,用最直观的方式在寿命实验过程中了解继电器的故障信息,可以更好地对继电器的设计进行改进和优化,给设计研发过程提供了重要数据依据。

5 结论

基于单片机的新型继电器寿命试验系统,经过试验的方式对其功能进行验证后,在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进行了应用,并已连续开展超过1亿次继电器动作的机械寿命试验,1 000万次继电器动作的电气寿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试验过程中监测继电器接点的工作状态,快速识别并记录接点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故障,可以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可靠性,发现产品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产品的优化及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猜你喜欢

接点上位继电器
铁路道岔转辙机接点维护装置研究
S700K转辙机接点组改造过程控制和研究
便携式继电器测试台的研制和应用
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点工程施工技术
ZYJ7型道岔接点组防霉、防潮技术改造
特斯拉 风云之老阿姨上位
“三扶”齐上位 决战必打赢
基于ZigBee和VC上位机的教室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作用
以新思路促推现代农业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