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做大做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实践与探索

2023-02-23徐宏远

云南科技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昆明市示范区检验

徐宏远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0 引言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是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发展,昆明市检验检测机构548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57亿元。为将昆明市检验检测产业发展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应以建设国家检验检测认证“示范区”和“集聚区”为契机,将其打造成为立足云南、服务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检验检测服务业新高地,成为昆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背景

检验检测认证(简称TIC)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通行、社会通用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为营造安全、放心、优质的消费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1 全国基本情况

截至“十三五”末,全国共有获得批准的认证机构724家,颁发有效认证证书270万张、获证组织80万家;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4.8万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5.9亿份;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产值3 881亿元,“十三五”期间产值年均增长15%,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1]。中国共计加入21个合格评定国际组织,对外签署15项多边互认协议和123份双边合作互认安排,国际影响和互认程度显著提升[2]。

截止2023年3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从规模上看,全行业机构数量约5.5万家,营业收入约5 000亿元,机构平均年度收入约900万元。共颁发产品、管理体系、服务等各类认证证书336.6万张,涉及93.9万家企业和组织,累计颁发有效CCC认证证书46.1万张。从报告价格来看,检验检测报告平均约600元,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单份报告平均收入约400元。从行业情况来看,建工、环境、食品检测等传统三大领域市场需求减弱,机动车检验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计量校准领域增长空间仍不断增加,半导体、医疗器械、生物安全、药品、材料、软件及信息化等新兴领域仍是上升阶段的新亮点。总体来看,TIC市场规模总体处于上升阶段,但短期因产业结构调整,增长速度放缓;长期来看,仍将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印发实施,TIC行业规模增长空间仍在扩大。

1.2 先进地区经验

1.2.1 重庆市致力于打造“航母”级质检中心

重庆市建设“一场、两平台、十中心”国家质检基地,是全国唯一整体授牌的“国家质检基地”。重庆市检验检测机构高度集聚,是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建设规模最大、检测技术集成度最好的检测基地。检验检测机构单位年产值已突破1 00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GDP增长,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创业就业,突出了“建圈强链”作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

1.2.2 武汉市打造百亿级国家产业集聚区

武汉市备案注册检验检测认证机构600余家,营业收入近50亿元。拥有CMA实验室523家,CNAS实验室122个,国家、省级质量技术中心分别为24个、20个[3]。武汉园区实体园重点提供检测、标准、认证、培训、设备五大基本服务及其他特设服务;虚拟园以检验检测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实现检验检测全流程业务的虚拟化,提供一站式服务。武汉经开区筹建了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产值达30亿元。

1.2.3 成都市检验检测产业已突破130亿元

“十三五”时期,成都市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21.7%。2022年,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成都),带动成都市检验检测认证营业收入突破130亿元,“成都检测”成为成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预计到2025年,营业收入将突破180亿元;到2035年,营业收入将突破350亿元。

1.2.4 广州市打造千亿级医学检验产业集群

2021年,广州市医学检验产业规模近500亿元,为进一步推动广州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了国内首个针对医学检验细分行业领域的产业政策,《广州市加快推进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运用数字资源驱动行业创新,打造智慧医检医疗行业生态,以“链长制”为抓手,打造千亿级医学检验产业集群,擦亮广州医学检验产业“新名片”。

2 昆明市创建“示范区”“集聚区”优势条件分析

当前,检验检测发展势头良好,昆明市检验检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57亿元,正处于蓄势起步阶段,昆明市加快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空间巨大。归纳起来,昆明市加快检验检测发展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

2.1 区位优势明显

良好的区位,是检验检测发展的重要条件。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交通便捷,经济首位度高,是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为昆明市加快检验检测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科研资源丰富

富集的科研资源,是检验检测发展的重要前提。昆明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5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8家,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7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70%以上的科研创新资源,金融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健全,为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提供了重要条件。

2.3 产业集聚度高

高度的产业集聚,是检验检测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云南省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039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5.11亿元,出具报告数量1 839万份,全行业共有从业人数43 226人。2021年,昆明市检验检测产业聚集度高,检验检测机构(548家)聚集了全省近三分之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57亿元)接近全省的70%,全行业从业人数(19 023人)占全省的近一半。云南省检验检测行业,有95.92%的高新技术企业、90.19%的有效专利落户昆明,为昆明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4 政策支持

优越的政策支持,是检验检测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务院、国家认监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家部委,均出台政策支持省市申报国家检验检测示范区,创建引领全国的检验检测集聚区。目前,检验检测工作正处于良好政策窗口期,良好的机会时不我待,政策窗口期为加快检验检测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 创建“示范区”“集聚区”经济效益分析

检验检测认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之一,除对其他产业发挥“奠基石”作用外,其产业本身也具有人才密集、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等优势,对吸引产业要素集聚、激发产业跨越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以国内部分已获批示范区为例:

3.1 重庆两江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2015年1月获批筹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截至2017年底,重庆两江新区共实现检验检测收入23.45亿元,与获批前一年(2014年)检验检测收入16亿元相比,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远高于同期全国GDP复合增长率8.7%。截至目前,重庆两江新区检验检测收入、从业人员、仪器设备数量等指标均居重庆市辖区内第一。

3.2 上海浦东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2015年10月获批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截至2021年底,上海浦东新区共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461家,检验检测收入合计130亿元,与获批前一年(2014年)机构数量129家、检验检测收入23.53亿元相比,7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0%和28%,远高于同期全国GDP复合增长率8.6%,数量和营收均居上海市第一,业务范围覆盖20余个行业。

3.3 贵阳高新区

贵阳高新区2018年3月获批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获批后2年业务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36%(2017年为8.2亿元,2018年为11.9亿元,2019年为15.1亿元)。截至2022年底,贵阳高新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量从2017年底的29家增加到63家(复合增长率约17%),营收1 000万元以上企业从12家增加到21家(复合增长率约12%)。

3.4 成都市成华区

成都市成华区2018年10月获批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获批后4年业务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6%(2018年为26.87亿元,2019年为31.44亿元,2020年为36.17亿元,2021年为42.68亿元)。截至2022年初,成都市成华区检验检测机构从2018年底的85家增加到264家,获批后4年复合增长率约76%(2019年为153家,2020年为178家)。

对比重庆、上海、贵阳、成都等地创建成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后,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5%。由此可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在申报示范区后有望得到爆发式体现。为贯彻落实好“质量强国”“产业强省”“工业强市”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昆明市申报“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正当其时。

表:国内部分已获批示范区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4 昆明市检验检测产业的实践与探索

昆明市正通过“示范区”和“集聚区”建设,形成有力抓手,打造成立足云南、服务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检验检测服务中心,实现检验检测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使“昆明检测”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

4.1 成立省、市、区三级工作联动机制

按照“两区”创建暨春城检验检测产业联盟成立工作座谈会议要求,由省局牵头,成立了省、市、区三级工作联动机制,初步组建了“两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包括省市场监督局、昆明市市场监督局及经开区管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

4.2 做好经费保障及启动准备工作

昆明经开区市场监督分局根据“两区”创建需求,向昆明市财政局申请了300万元项目经费用于开展“两区”创建工作。根据“两区”采购项目公告要求,该项目已于5月底开标,6月正式启动,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为昆明市“两区”建设工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4.3 做好“两区”建设摸底普查工作

按照《国家认监委关于开展“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建议》文件要求,向昆明经开区辖区内84家检验检测机构印发了企业基本情况填报通知,对企业资质、年营业收入、仪器设备情况、知识产权情况、参与标准制修订、国际合作情况等32项数据及经开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相关政策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工作,并围绕经开区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要求及检验检测机构普查数据,初步确定了调研企业121家。

4.4 积极推动项目实施方案落地

按照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座谈会和云南省合格评定互认协会筹备研讨会会议精神,结合昆明经开区实际,初步形成“两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正积极征求云南省、昆明市市场监督局及昆明经开区管委会相关部门意见,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开花结果。下一步,将按照相关工作部署,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及工业企业调研工作,在8月底前完成“示范区”申报材料编写工作。

在实施路径上,结合昆明经开区资源优势及自身发展需求在规划编制、氛围营造、资金保障等方面重点发力,以“两区”创建为抓手,着力推动昆明经开区在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花卉苗木、工业大麻等领域规划建设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及重点实验室,提升全区的检验检测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招商引资,力争国内外高端检验检测机构落户,搭建“产、学、研、用、测”为一体的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交流平台;开展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等合格评定结果互认工作等关键举措,研究出台基础配套、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和产业指导意见,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园区产业提质增效。

5 做好做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对策建议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产业体系中成长性好、发展活跃的领域。“十四五”时期是工业经济加速演进、生活品质需求快速增长、工业标准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是昆明市一个独具发展优势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在未来发展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既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打造新支柱的关键着力点。昆明市地理区位优越、市场潜力巨大,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新的产业,为云南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强省”之路,为“强省会”战略取得积极成效提供有力支撑。

昆明市应抢抓“示范区”和“集聚区”建设机遇,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重新布局整合、新兴产业集约化发展,吸引周边地区的产业链和市场资源聚集,形成产业联盟,起到建链延链补链壮链作用,形成差异竞争、联动发展格局[4]。通过检验检测产业联盟,成立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或合格评定互认协会,进行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度,搭建区域适用的标准化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及检验检测认证系统,从而加强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引入行业重点企业,助力产业“建圈强链”,推动“示范区”和“集聚区”建设,增强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昆明而言,尤其在“产业强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背景下,促进检验检测认证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赋能“8+N”重点产业链,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和集聚发展态势,引领检验检测服务业快速发展,将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为构建与云南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加强检验检测认证合格评定结果互认工作。云南省尤其昆明市,亟须学习和参考重庆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等外地的先进做法,研究和借鉴重庆两江新区、上海浦东新区、贵阳高新区、成都市成华区等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支持昆明市加快建设“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和“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5],以“示范区”和“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和抓手,推动昆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当好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奋力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

猜你喜欢

昆明市示范区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