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蓬勃的精神成长
2023-02-23刘庆邦
刘庆邦
感谢《东方少年》杂志的信任,让我连续多年有机会参与一年一度的重点扶持作品评选工作。不是说客套话,我觉得,参与评选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自己长期写作,特别是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每天都处在写作状态,很少有时间看别人的作品。可是,当我拿到《东方少年》的参评作品时,就不得不看。不但看,还得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因为每个评委阅读之后,要填写“终评意见”,还要打分,就跟参加考试差不多,容不得半点敷衍。这种学习的过程,虽说带有一点强制性,但我乐于被强制。学习嘛,历来就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我想通过集中阅读作品,看看青少年的写作走到了哪一步,有没有什么创新性的东西。就算这些作品不是青少年作者所写,我至少可以在作品里看到新时代青少年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加之评委里有我一直尊敬的老师和文友,如陈世崇、肖复兴、毕淑敏、张之路等,和他们一起讨论作品的得失,也能使我学到不少东西。
这么说吧,每次阅读初选出来的作品,我都满怀期待,期望得到惊喜,发现新的心灵之光,看到写作的不断进步,并得到艺术的享受。我想,《东方少年》编辑部之所以年复一年地结集优秀作品,并以“重点作品扶持”的名义,奖励优中选优的作品,其初衷也是寄希望于未来,推动青少年文学创作的发展、繁荣,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贡献文学的力量。然而,也许我的期望值过高,也许我求成心切,每次的阅读过程,我总是不太满足。也不是失望,只是觉得亮眼的、精美的、让人读了再读的作品还不够多。这让我想到,与日新月异的物质世界不同,与飞速发展的科技也不同,人类精神的进步,总是不那么容易,反映人类精神进步的文学作品,也不是进化论所能概括。好在在每年的评选中,都能评出几篇相对优秀、值得奖励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朝气蓬勃的精神成长力量,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每次打了高分的作品,别的评委也都打了高分,这样一来,对获得特等奖的作品,几乎没什么争议,评奖也不是什么难事。
往届获奖的作品,我就不多说了,趁2022年度的重点作品刚评出来,我还有一些印象,主要把该年度的作品说一说。《芳兰婆婆的来信》是一篇情感充沛、感人至深的小说。小说写乔怡的奶奶,每月都要给她乡下的密友写一封信,几十年从未中断。奶奶不识字,信先是由乔怡的爸爸代写。因爸爸工作太忙,改由正在读初中的乔怡代写。乔怡认为写信的方式太落伍,信的内容也是一些日常生活,没什么作用,尽管每次写信前,奶奶都想方设法“贿赂”她,她还是心烦,视为一种负担。有一次,乔怡去书信的固定交接点——一个书店,替奶奶送信,还受到了别人的奚落,很是生气。从此,她以学习紧张为借口,拒绝再替奶奶写信。无奈之际,乔爸爸只得安排乔怡叔叔的儿子雷雷帮奶奶写信。后来,乔怡之所以再次主動承担起替奶奶写信的责任,是雷雷刚上小学二年级,写信还写不好,而且雷雷太贪玩,老是跟奶奶讲条件,要求打游戏。更重要的原因,是乔怡知道了奶奶老是给芳兰婆婆写信的原委。原来奶奶和芳兰是同村闺中时的好姐妹,一次供销社招工,本来因为识字而更有优势的芳兰,把招工指标让给了乔怡的奶奶。不承想,以后再没有招工,奶奶成了城里人,芳兰一直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农村人。两姐妹长期保持通信,是为了保持不变的友谊,也是奶奶为了表达她对芳兰的愧悔。芳兰去世后,芳兰的儿子写信给乔怡的奶奶,报告不幸的消息,并说他的母亲再也不能写信了。乔怡读了信,怕奶奶受到打击,和爸爸妈妈商量,决定不把真实的消息告诉奶奶,而是仍按芳兰婆婆以往的口气给奶奶写信。奶奶一听就听出了破绽,却没有说破。直到过八十岁生日那天,奶奶才说以后不用给芳兰婆婆写信了,她知道芳兰婆婆已经不在人世。奶奶说着,就哭了起来。小说写在人们不再写信的时代,奶奶和芳兰婆婆还是一如既往地诚信、守信、讲信义。感人之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和反思。
《白兰花开》这篇小说也很好,我给这篇小说写的终评意见是:“文笔自然、含蓄、灵动、雅致,富有诗情画意,像白兰花一样。”小说的故事一点都不复杂,写一个叫阿媛的少女,替偶感风寒的外婆在姑苏城里卖白兰花,在裁缝店里避雨期间邂逅了少年小裁缝阿瑾。阿瑾向阿媛雨中送伞,阿媛向阿瑾临别赠花,从而谱写了一对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一段佳话。不少好的小说就是这样,并不是以情节的跌宕起伏取胜,而是以温婉的细节、优美的语言,营造出诗意盎然的艺术氛围。
《尺玉》也是我比较看好的小说。这个题材的小说不太好写,因为它写的是疫情期间一周隔离生活,离社会现实太近了。可是作者在不长的篇幅间,恰当地完成了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转换,人隔离心相近,在隔离和独处中,反衬出人世间的温暖和善意。连一只被命名“尺玉”的小猫都那么可爱。
恕我直言,比起小说创作,童话的创作似乎弱一些。不仅2022年是这样,在往年的童话评选中,我也有这样的看法。我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缺乏深厚的童话创作传统,很多作者不懂得童话应该怎么写。二是写童话的作者比较少,童话作品的数量也比较少,没有多少可供挑选的余地。我本人读过一些童话,但自己从未写过童话,对童话没什么发言权。可是我总觉得,一些童话动不动就写人与动物的对话、人与动物的交往,让人读来别扭,不像是童话,只能是瞎话。你要让唐僧和猴子打交道,得先把猴子变成人才行。你想让许仙和一条蛇结婚,得先把白蛇变成白娘子才行,哪有人类和蛇类直接过生活的逻辑呢?
在2022年所有17篇初评出来的童话作品中,我挑来挑去,有两篇比较符合我对童话的审美标准。一篇是《狸花猫银行明日打烊》,另一篇是《住在瓶子里的小人儿》。前者通过狸花猫开森林银行,写森林里的松鼠、猴子、野猪、青蛙等各种动物团结友爱,和谐共生,展现了动物世界美好的生态图景。后者所表现的是想象的神奇力量。一切艺术创造都源于想象,而且想象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想象。尊重别人的想象,也要爱惜自己的想象。
作品中的不足是有一些,主要问题是客观化、表面化的东西多一些,没有找到现实世界和自己心灵的联系,没有建立起个性化的心灵世界。这里我就不举具体的例子了。
我相信,大家的作品会越写越好,《东方少年》也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