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中希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策略
2023-02-23薛东明
□文/邱 岳 薛东明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泰安)
[提要]希腊是中国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的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下,中希高等教育在合作机制建设、留学生往来、教研合作、语言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具体政策措施支撑不足、互派留学生规模有限等问题。深化中希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需加强交流合作顶层设计、深化两国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语言教育培训形式、开展英文本科授课、加强优势学科合作、探索多层次协同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点国家。中国和希腊都有着灿烂的古老文明,是中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在传统哲学和价值观方面有相近性。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希腊全境拥有24所公立大学,其中雅典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雅典理工大学等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球前列,拥有包括西方经典与古历史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十个世界顶尖学科,是中国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的高等教育合作伙伴。中希高等教育资源有着很强的互补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
一、中希高等教育合作现状
(一)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中国与希腊自1972年6月5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友好互信的合作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合作密切。特别是近年来中希两国在高等教育合作领域相向而行,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合作机制,搭建了以政府推进、教育官员、大学校长、专家及国际教育者等为主体的交流沟通平台。在中国与欧盟层面,中国与欧盟28个成员国建立了稳定的教育交流合作机制、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中欧教育政策对话机制(司局级)等合作机制;2007年10月,《中欧教育合作联合声明》标志着中国与欧盟的教育合作进入崭新阶段;2009年3月,《中欧语言合作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将在语言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在中国与希腊双边层面,2016年2月中希高等教育与研究合作研讨会标志着中希高等教育双边合作机制的建立;2019年5月,中希共同举办首届中国-希腊高等教育论坛,为中希高校在新时期深化交流和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2021年10月,中国-希腊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咨询委员会成立,为双边高校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新平台。
(二)留学生交流情况。当前中希留学生互派规模仍具备较大成长空间。根据《2015-2018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5年来华学习的希腊留学生为397人,2016~2018年维持在200余人,无论是占来华留学生总量的比重还是希腊出国学生总量都相对较少。2015~2018年希腊来华留学生中,多以短期非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学生不足百人,相较于希腊赴欧美国家留学的人数而言屈指可数。中国赴希腊留学生规模较小,2002年在希腊的中国留学生为13人,2012年增加为40人。虽然整体数量不多,但随着中国和希腊双边各领域交往深入,希腊作为留学目的国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学生的关注。
(三)双边教研合作。中希在教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希腊高校在人员往来、科研交流和学生交换等领域签署一些协议,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例如雅典大学同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了发展国际化战略合作关系协议;希腊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中国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希腊迪昂大学目前和中国社科院、浙江传媒学院等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中国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积极到访希腊,与希腊高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为中希在科学研究、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打下基础。
(四)语言文化交流。中希高等教育合作本质上是文化的互联互通。中国与希腊作为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古国,拥有古老的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相知的,更是相亲的。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注重对希腊字母和语言的研究,目前已有6所中国大学开设全日制希腊语本科专业。上海大学开设了现代希腊语讲座,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已经开设希腊语专业,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希腊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与希腊佩特雷大学、克里特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雅典大学合作筹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由中国西南大学与希腊帕特雷大学、雅典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联合开设的“中国-希腊文明比较”联合硕士项目拟于2023年迎来首批学生。孔子学院已成为希腊人民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中希高校共建的3所希腊孔子学院,在促进希腊和欧洲与中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两国各类文化交流也在持续进行。2021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希腊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中国与希腊:从古至今的交流、影响和印象”线上研讨会。(表1)
表1 希腊孔子学院情况一览表
二、中希高等教育合作机遇与挑战
(一)战略合作提供新契机。2016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沿线各国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政策支持,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希腊是欧盟成员,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的发达国家。2018年8月,双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为两国教育领域务实合作注入动力。2019年11月,习近平访问希腊,中希关系进入新时代,教育合作写入双边合作备忘录。中国高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科学院已宣布实施“一带一路”硕士生奖学金计划。2019年4月,希腊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正式成员,在该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定期举办教育对话、高校联合会等活动,希腊通过深度参与中国与中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高校联合教育等项目,为中希两国在推进学生交流、学者互访、联合人才培养、联合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新机遇。
(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20年6月,中国政府围绕教育对外开放制定《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意见》提出改进高校境外办学,改革学校外事审批政策,持续推进涉及出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的改革,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开发推广体系,优化汉语国际传播,支持更多国家开展汉语教学等举措。中国政府鼓励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配合高铁、电信运营等行业企业走出去,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为“一带一路”培养建设者。近年来,希腊以建设东南欧高等教育中心为目标,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以吸引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更多国际留学生来希腊学习。
(三)具体政策措施支撑不足。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希腊高等教育双边合作取得初步发展,但存在多以框架式意向协议为主、实施细则不足的问题,在学历互认、教师交流、合作办学与研究合作等方面尚未形成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工具包。学历认证是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也是两国互信互利的前提。虽然中国已经先后与5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英国、德国、法国等19个欧盟成员国签订了互相承认学位、学历和文凭的协议,但尚未与希腊签订该协议。此外,双边高等教育合作多以校际合作协议和论坛交流为主,国家层面的规范性协议尚未签订。
(四)互派留学生规模有限。对中国留学生而言,希腊语是非拉丁字母书写,学习难度较大。希腊高等教育以希腊语授课为主,英语授课的科系和项目相对有限,让希腊在吸引国际留学生方面处于劣势。在中国,尽管一些高校开设了希腊语专业,但因考虑到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希腊语专业学生数目有限。此外,经济因素使希腊政府在为中国学生提供奖学金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影响了中国学生选择赴希腊留学的积极性。受文化背景、语言及中国大学整体国际排名位次等因素影响,希腊学生来华留学的人数相对较低。
三、深化中希高等教育合作的建议
(一)加强交流合作顶层设计。双边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统筹规划,依托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希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中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咨询委员会等形式,定期开展教育合作交流,让更多的高校、智库参与到合作机制中。积极开展中国与希腊国家学历、文凭互认工作,围绕双边学生、教师、研究和学校合作协议方面签署相应计划或协议,为双边师生交流与合作提供必要政策支持和保障。鼓励中希高校培植高等教育品牌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增加奖学金项目,增强彼此国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二)深化两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正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着力破除高校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两国高等教育应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紧盯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鼓励引进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方法和一流师资上下功夫。希腊政府正在通过改革法律架构、优化合作程序、推动发起相关教育项目等举措,鼓励外国学生、教授及研究人员赴希腊交流,欢迎世界各国尤其是非欧盟国家投资希腊教育领域。
(三)创新语言教育培训形式。语言是实现文化交流沟通的钥匙,语言教学也是中希高等教育合作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探索建立高校语言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推广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有助于克服线下语言教学的困境,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廉、轻松高效的特点,网络中文课堂、线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都是有益的探索方式。2020年,全球首家网络中文课堂在希腊爱琴大学落户,是中希在语言教育合作的有益探索。
(四)开展英文本科授课探索。为解决中希留学生语言障碍,两国高校可以探索在一些学科对留学生用英语授课,为两国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选择。目前,为提高本国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中国已经有部分高校对留学生开展英语授课。希腊部分高校也已在考古、历史、古希腊文学等专业自主探索面向本科生的英文授课课程,例如雅典大学多个专业已开设英文授课硕士项目和医学专业以及考古、历史与文化英文授课的本科专业。希腊外交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希腊公立大学共有81个研究生外语课程项目。此外,2022年1月雅典大学哲学学院推出希腊首个全英语授课本科学位课程,目前已接受在线申请。
(五)深化优势学科专业合作。中希高等教育合作应发挥各自高校特色专业和学科优势。希腊的高等院校在历史文化底蕴的熏陶下文理科均有优势学科,文科以历史、考古、哲学、艺术等学科为代表,理科以数学理论、航海和造船、水土、新材料、农业技术、医药等学科为代表。同时,希腊高校学术成就非常高,学术出版物的影响力全球排名第7位。在中国与希腊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时,应结合两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能双边优势学科,特别是在纳米材料、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
(六)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扩大合作办学内涵,丰富合作办学形式,既可以采取专业合作、学生交换培养等形式,也可以采取在对方国家建国际分校的形式,让中希两国学生不出国门享受到彼此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据跨国企业人才需求,在中希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和专项联合培养项目,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企业所需要人才。为中希高校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参与中希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更多参与平台,实现多层次高等教育资源推荐。扩大在线教育国际辐射力,支持中国与希腊学校和机构开发具有两国国家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模式以及国际课程在线推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