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3-02-23胡凌子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规划

胡凌子

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00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来的,深受各国热捧。生态城市的出现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更多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生态城市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资源浪费的问题,减少市区废水废气排放量,切实改善城市环境。因此,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所谓生态城市,就是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的进程之中,以城市发展中的质量问题为建设重点,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只有妥善地解决环境问题,为了保证城市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相互协调,统一起来。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发展阶段,故需要注重乡村和城市协调发展,使城市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城市有效资源合理挖掘,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1]。

1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综述及其研究意义

对生态城市建设来说,它与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有所不同,前者以经济建设为主,而后者则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构建共生自然环境下的城市建设模式为主。

就生态城市化的建设内容而言,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大方面,即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城市经济。针对自然环境问题,专业设计人员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需要依据科学理论基础对城市地理与气候问题有全面认识,从而为之后设计工作提供保障。讨论社会问题,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需从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理清各区间职责和目标体系,以保持城市稳定运行,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讨论历史属性,城市前期规划时需兼顾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保护。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造专属特色的城市文化,平衡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让城市发展更科学。

2 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需坚持整体性原则,即要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其具体表现可表现为以下两方面:(1)搞好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统一。建设人员在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前,需充分考虑到城市建设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且将其细致的考察整理,以此达到有效利用各方资源的目的,推动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2)处理好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并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来提高城市资源高效利用水平,避免以城市环境破坏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2 节能性的原则

节能是目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城市建设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城市建设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我国的能源资源总量虽较为丰富,但是从人均的角度来看却相对较低,并且其中有不少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能源一旦大量损耗,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开展城市建设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守节能性,避免生产建设中出现能源浪费现象[2]。为促进能源的使用效率,有关建设人员需科学规划城市并强化其他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从而达到良好的城市建设目标。

2.3 共生性原则

共生性原则意味着城市建设时,不可能只考虑某一部分,必须把生态城市的每一部分元素共同考虑,找出元素间的相互联系,再加以合理规划设计,以确保各元素的和谐发展。建设人员应该意识到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同时也维持一个相对独立的关系。所以在这一方面的设计中,应该做好各元素间的配合,从而确保城市整体建设得到很好的发展[4]。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力度不够

在建设生态城市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作为指导思想与依据,但据悉,我国一些城市并没有真正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几年来,仍然沿袭着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格局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冲击与压力,甚至使生态建设偏离经济的发展,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限制可持续发展进程。

3.2 规划系统性不强

建设生态城市属系统复杂工程,这涉及方方面面,规划与建设人员一定要思考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唯有科学合理的展开规划设计,才能够使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传统观念,生态城市在规划过程中,仍然会碰到很多问题。

3.3 规划设计方法较老

目前,运用于城市规划工作的规划理念及方式比较老旧,没有对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综合的预测,一般都是粗放式模式,所得出的规划方案可行性不高,在实施阶段的开发及创新往往要进行调整,耽误生态城市的施工进度,投入费用剧增,同时也容易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及环境等问题。

3.4 对自然资源保护不力

城市中蕴藏着大量自然资源,当前的生态城市规划,以追求整体效果为目标,清除历史遗迹,或砍树垫土层,不仅成本造价提高,而且千城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正逐渐丧失它原来的魂与特,制约着城市发展。

4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优化战略

4.1 改善产业环境

城市建设的发展应以生态理念为依托,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定位时,应与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相结合,必须把城市文明建设纳入城市生态规划之中,从而制定科学化生态城市规划方案。1.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应时刻坚持生态理念,把生态理念作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应该对城市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对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进行识别,继而使得城市生态建设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类似地,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对于城市内较小规模生态产业要进行进一步优化,借此完善我国生态工业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出行、教育,建筑等内部结构应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并且建构了一套可行性制度,打好城市生态建设与开发基础。2.生态城市景观设计时,应将人文理念与生态理念相结合,推动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有鉴于此,生态城市规划中需对居住环境体系进行建设,这里面应该有建筑,景观,资源等。不仅需要对高层建筑施工工作进行思考,也要多考虑底层建筑,从而确保人生活的环境是和谐的。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建筑布局更科学合理,也应采用建设湖泊的方法、保留溪流等方法,人文与生态理念的有效结合,继而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3.在生态城市人居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对全市进行合理布局。在进行城市住宅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这一地区地理环境情况,进一步掌握本地区水资源情况,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进行规划设计。同样对建筑材料质量要控制好,严格筛选建筑材料,这就可以使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极大地降低,让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得到保证。设计城市规划时,要与城市的发展进度相适应,禁止污染排放,给城市里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在建筑过程中,同时要把草坪,基础健身设施区域规划好,对居住周边环境进行改善,从而显着改善居住环境空气质量[5]。

4.2 建构生态规划指标

在建设中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通过建设完善低碳生态规划指标,客观性地对城市资源,经济诸多方面进行评估,这对于我国生态城市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态规划指标建设过程中,必须对低碳生态城市活动进行仔细的策划,分析与思考,对城市实际用地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在充分挖掘城市用地信息基础上,开展生态规划。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应构建一套完整的低碳生态规划指标,继而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开展正确引导,做到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4.3 维护生态廊道体系

生态廊道体系的保护在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期能够将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目标切实贯彻与执行下去,规划设计人员有必要对城市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采用合理设计,提高生态廊道体系保护水平。

应以生态学,规划学为依据,对生态廊道进行规划,综合研究城市自然规律,城市内部结构与功能综合评价与仿真,在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上将着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搞好。

4.4 完善城市生态评估体系

城市生态评价体系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够对城市建设进行规范,避免生态城市建设落实不力的问题。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建设人员有必要针对现在城市生态评价体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例如现在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并不能很好地符合实际地区的发展状况,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并结合地区的具体状况制定出适合的生态评价体系从而确保生态城市能够很好地建设起来[6]。与此同时,建设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科学的生态评价体系为后期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只有从思想上对其进行充分了解,才能为后期体系的完善投入较多资源,进而促进城市生态评价体系的健全性。

4.5 优化绿色交通设计

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当中交通规划占了主要的部分,因此,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应把绿色交通规划放在重要位置,推动了城市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进行城市绿色交通的规划和布局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同样城市居民交通需求也要全面考虑,并建设具有可行性交通系统,从而使城市交通资源能够被高效地利用,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旅游。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内交通路线要进行合理布局与拟定,继而使得城市交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在生态城市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4.6 适时实施观念更新工作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建系统性城市发展规划方案,设计时要全面考虑不同工程实际特征和需要,适时关注政策体系变化,对不同地区地方性法规和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实施基础理念更新,切实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该项目采用精细化设计与创新的理念,从居住,生态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出发,建构规划目标。(一)注重生活品质、创建和谐住区。在规划时,将住宅和商业,酒店及其他公共建筑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得这三者既互相独立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和谐的住区。(二)统筹城家关系、建设生态住区。引导城市周边城市景观美观,注重内部绿化景观建设,做到“楼在景中绿,人在景中”,建设生态住区。(三)区域功能的互补与经典住区的塑造。它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周边一大批新建住宅社区进行了商业,酒店及其他配套功能完善,提升了城市节点并激发了城市活力。(四)彰显城市形象、打造门户景观。营造富有特色的高端城市住区成为市区东北部各大城市干道交汇处门户节点标识,展现城市发展新风采[7]。

4.7 强化区域合理布局

为了深化生态城市理念融入和渗透城市规划工作,必须科学地设计居民生活区,产业园区和绿化区功能区域,合理布置景观设施,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彰显城市特殊魅力。快节奏生活使城市居民普遍亚健康,希望有足够的体育运动场地、多元化器材设施、绿草如茵的居住家园,富有生命力、远离交通主干道是生态城市规划时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4.8 新能源的充分利用

新能源以其绿色,清洁和可再生等特性对生态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成为可持续发展下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运用于生态城市规划,重构了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整体平衡,利于现代城市智慧化和生态化。各地区应善于发掘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新的能源项目、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调整产业结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惩罚达不到排放标准企业、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等[8]。

4.9 湿地规划到位

就城市生态系统而言,湿地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给城市自净带来方便。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对湿地系统保护性介入应到位,应充分发挥湿地系统多方面作用,继而对区域多样性生物及居民的良好居住环境起到保障作用。湿地系统的主体部分为水分、土壤与湿生植物,无法发挥城市气候环境的调节性,也使得城市降低了受到旱涝灾害威胁的程度。市区天然湿地面积缓慢减少,以致湿地系统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导致城市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在此基础上,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加快推进,充分发挥建筑系统,绿地系统和水系统功能,实现了雨水径流的有效调控,并适时运用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等手段。构建海绵城市,使得城市旱涝及水环境污染问题能够得到高效解决,同时达到为城市绿地服务的目的、湿地及其他空间之保护与介入,这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8]。

5 结论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和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全面掌握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多方面的做好城市规划与设计施工。为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遵循整体性,节能性和共生性等规划设计原则以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城市居民建设一个高质量生存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设计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