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之悲,西方“茶馆”
——歌舞剧《大饭店》人文主题思想分析

2023-02-23霍则希

戏剧之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格鲁男爵大饭店

霍则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河北 涿州 072750)

一、时代众生相——现实性分析

《大饭店》与老舍的《茶馆》一样,都是展现时代群像缩影的佳作。在1932 年,本剧被美国导演爱德芒德·古尔丁搬上了大银幕,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将德国古典主义戏剧结构与法国人文主义文学思想融入其中,与20 世纪初鼎盛的“好莱坞”式戏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舍《茶馆》中浓郁的“京味儿”深受观众喜爱。本剧也有着属于德国人的独特的戏剧美学。提起德国戏剧或文学作品,人们往往会想起讽刺意味的《浮士德》或《尼伯龙根的指环》。德国式戏剧中充斥的“火与剑”往往会让人忽略德国现实主义佳作。德国现实主义戏剧起源于18 世纪末的“狂飙突进运动”。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成功打破了古典主义戏剧“屠龙”的樊笼,利用现实主义的眼光来描写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将时代的画卷浓缩于戏剧的舞台之上,形成了“现实主义”的戏剧流派。19 世纪出现的《玩偶之家》《钦差大臣》等佳作都有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子。

在《大饭店》中,有着“席勒式”的爱情悲剧,有着“歌德式”的人生迷茫,有着“果戈理式”的辛辣讽刺,也有着“易卜生式”的女性诉求。其真正立足于现实与人性,力求刻画真实的“人”,将“人”的欲望与“人”的情感,不加任何修饰地展露在舞台之上,从而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使得每一个社会阶层的观众,都可以在《大饭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源自生活,聚焦日常生活中的非程式化展现形式。[1]

二、恶欲之根——讽喻性分析

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意义在于反映真实与针砭时弊。19 世纪末期,欧洲现实主义文学迎来高峰时代,以蒲鲁东的《艺术的社会使命》为起点,奠定了此类文学作品批判性、暴露性与改良性的三大特征,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为具体形式,深入批判了资本主义“童话”。

《大饭店》便是“高峰时代”后期的集大成者。其对于“欲望”的描绘深入而细致。资本主义大潮之中的社会现实与社会问题充分暴露在舞台之上。叔本华说:“所谓光辉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大饭店中的每一人,都是为了“欲望”而活着。陈旧的大饭店,破产的男爵,濒死的老人,落魄的演员,与剧中金融爆发式增长的繁荣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也是本剧的高明之处,演员因为冷场自杀未遂,老人以为身患绝症卖掉一切财产享受生活,打字员为了出名,不惜与纺织厂老板共枕,男爵甚至沦为小偷,大饭店中各个人物丑恶的嘴脸悉数折射出来。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对于19 世纪末期的欧洲有着这样的描写:“伟大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这也正是《大饭店》所处的“黄金年代”:股票爆发式增长、欧美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在“纸醉金迷”的幻象中整日寻欢作乐。剧中的主要角色分别讽刺了大时代中的不同欲望。

(一)格鲁辛斯卡娅——艺术死魂灵

女主人公格鲁辛斯卡娅是一个过气的舞蹈演员,代表着传统芭蕾艺术的消亡,在新的时代里,人们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变化,没有人欣赏芭蕾舞。失落的格鲁在剧中无数次感叹:“如果谢尔盖大公还活着就好了。”艺术在时代的交汇中没落,曾经明珠一般的舞蹈演员,也在时代的大潮中黯然失色。作为舞蹈演员的格鲁并没有在剧中表演一次舞蹈,只通过助理和饭店客人的侧面烘托,来体现她曾经“冰与火”的绚丽舞蹈,留给观众无数遐想。但是,剧中的格鲁以“半老徐娘”的形象示人,只有对于旧时代的留恋与对自身的无奈。在旅馆房间中,她选择了自杀。

格鲁之所以选择“死亡”是因为旧时代艺术的没落,在“黄金时代”,人们沉浸于股市的繁荣与百老汇艺术的魅力,渐渐忘记了曾经魅力四射的“芭蕾舞”。作者通过格鲁这一角色所要表达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艺术会面对没落与消亡的问题,如果一味“抱残守缺”,不着眼于时代潮流,最终的结局只有毁灭。在冯骥才的《神鞭》中,传统武术面对“洋枪洋炮”,一败涂地,主人公最终悟出“鞭子剪了,神留着”的道理。可见,破除“守旧”的自傲观念,坚持创新、与时俱进,才是传统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弗兰慕辰——欲望迷途者

大饭店中,不仅住着“大明星”格鲁辛斯卡娅,也住着一位心怀明星梦的打字员——弗兰慕辰。这一角色好似格鲁年轻时的影子,充满活力与青春,她要到好莱坞去追寻自己的“演员之梦”。曾经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和格鲁一同老去,新的时代需要新鲜血液。

弗兰慕辰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浮躁的根本原因——娱乐至死。由于股市的爆发,人们沉浸在演员和电影所构建出的“虚幻”的迷梦当中。任何人都想去好莱坞,成为“大明星”,受到万人的敬仰,却在欲望的深渊中迷失自我。弗兰慕辰为了梦想,甘心出卖自己的身体与灵魂,就像浮士德将灵魂卖给恶魔墨菲斯托。资本与欲望的力量就是这个时代的“魔鬼”,吸引人们朝着无尽的深渊走去。弗兰慕辰的未来,可以预见:她也会像格鲁一样,成为一个在“艺术”与“理想”的漩涡中徘徊的死魂灵。作者用风趣幽默的笔触,刻画出这一极具反差性的角色,用以警示人们,守住自身的纯洁性,不要被欲望所吞噬。

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毫无疑问,弗兰慕辰是一个“爱财”之人,是欧洲传统文学中“拜金主义”人物形象的缩影,美丽动人却贪得无厌,眼中只有财富与名气。她甘心抛下一切,来追寻这场虚无缥缈的迷梦。

(三)男爵——旧时代弃子

在德国文学作品与文化观念中,爵位和贵族出身往往用来展示角色的风度与个人魅力。而《大饭店》却巧妙地打破了男爵的“贵族”形象,形成了强烈的人物反差。

看似风流阔绰的男爵,却是一个十足的“赌徒”,他被放高利贷的人威胁,无处可逃,只能利用自己的男爵身份,在大饭店中招摇撞骗,利用德国人传统的“贵族情节”成功骗取了所有人的信任。[2]。他在富丽堂皇的大厅中高唱着:“在如履薄冰的刺激中,过想过的生活,不用想钱的事情。”表面高贵的男爵依靠高利贷来维持自己“永远向上,永不向下”的生活。

男爵所代表的是没落的传统贵族阶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英、法元气大伤。传统的欧洲“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阶级壁垒被“资本”冲垮。作者用风趣的妙笔对“高贵”的男爵进行无情的嘲弄。“巴伐利亚的勇士们”已经无法高高在上地俯瞰人间。

男爵这一人物也是德国社会意识朝着“美国化”发展的信号——“贵族”也沦为了“资本”的奴隶。德国的传统社会正在渐渐崩塌。时代见证了太多“落地凤凰不如鸡”的人生故事。旧的秩序毁灭,新的秩序会取而代之。正如吕蒙正在《寒窑赋》中写道:“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恃,贫贱不可尽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四)鬼魂不会哭泣——克林格雷

克林格雷是本剧中唯一一个普通人,他没有格鲁辛斯卡娅的名望,没有男爵的高贵出身,没有弗兰慕辰的年轻美貌,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将死之时,变卖自己所有的财产,来到大饭店,想做一次人上人,如同德国现实主义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艾菲体验到了在自己的贵族圈内无法获得的尊重和快乐。[3]初到柏林的他,对于大饭店中的一切充满着好奇,却被服务员歧视,他愤怒拿起钱包,拍在桌子上,使观众感到可怜又可笑。

克林格雷代表着阶级讽刺性。资本虽然打破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壁垒,却无限加深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鸿沟。可怜的老工人只能用自己一生的血汗钱,来享受这些“人上人”一天的生活。这一角色也是作者德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承载体,利用阶级对立的手段来实现对资产阶级与金融寡头的讽刺,代表着作者对工人阶级的关心,体现本剧的阶级包容性。

三、现实悲歌——《大饭店》对于现代剧本创作的启示

《大饭店》作为一部近现代承上启下的佳作,给后期现实主义戏剧创作带来无穷的启迪与思考。对于“人”的勾勒,对于“欲望”的宣泄,对于“时代”的感叹,共同促成了这一德国优秀剧目,将德国式的“黑色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欧洲传统戏剧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本剧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打破传统,开拓创新

本剧的剧目结构打破了传统欧洲戏剧中“三一律”的构架,将大量的人物与变幻莫测的场景有机结合起来,舞厅、酒吧、音乐会、赌场、旅馆房间等构成了“立体式”的舞台场景。每一个人物在各个场景来回穿梭,将大饭店渲染得颇为热闹。在1932 年电影版《大饭店》中,导演以一间真实的豪华饭店为舞台,最大程度还原了本剧所勾画的场景。

本剧所衍生出的电影开创了好莱坞“全明星”阵容,本剧与电影都打破了“传统”的结构,将新的创作方式融入其中,为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

我们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也需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将艺术与时代相互融合,不能像格鲁辛斯卡娅一般拘泥传统,才能使戏剧顺应观众的审美与时代需要。

(二)立足现实,以人为本

欧洲近现代戏剧的魅力在于“人”。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自文艺复兴时代起,欧洲源远流长的“人文主义”思想延续至今。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狄更斯的《双城记》、莫泊桑的《羊脂球》都是以“人”与“人性”为出发点的。

本剧作为“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所勾画出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与时代特点,栩栩如生,丰满而真实。老舍先生的《茶馆》、鲁迅先生的《药》以及茅盾先生的《子夜》都同本剧一样以“群像式”的人物架构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现在,世界戏剧创作受到好莱坞“快餐文化”的影响,逐渐抛弃了戏剧该有的“文学性”与现实性。但是,这也与受众的审美情趣变化有关,戏剧是时代的镜子,时代与历史是人的产物。现实主义作品的缺失与衰落,并不能否定这类戏剧作品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今天的戏剧人应将现实的思想“复兴”起来。

近年来,《一代廉吏于成龙》与《杜甫》等作品重新将人们的目光拉回“人文”与“现实”。中国的戏剧创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与鲜明的时代特点。这离不开正确创作思路的引导与优良社会风向的推力。现实主义创作要求高于生活,但不能以主观情感代替客观真实,以感性逻辑淹没理性逻辑,若倾向性压倒真实性,其结果难免事与愿违。现实主义虽是老传统,但也是一个新课题。真正的现实主义戏剧须恪守本质,不断丰富其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新成果[4]。

四、总结

大饭店中,人头攒动,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这一优秀的戏剧正在为未来敲响警钟,在资本与欲望的漩涡中挣扎的人们正如百年以前大饭店中的客人一样。大饭店中啼笑皆非的故事依旧在上演。正如惠特曼所说:“伟大的戏剧在继续,而你,可以奉献一首诗。”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现实主义艺术,需要“人”的诗篇与赞歌。

猜你喜欢

格鲁男爵大饭店
河北云瑧世纪大饭店有限公司
毛毛虫也是伪装大师
论《三姊妹》中图森巴赫男爵的“自杀”
医生感谢病人
衣柜里的秘密
澳洲最重宠物狗2岁重113公斤
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