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研究

2023-02-23李卫华居长志刘金忆

江苏商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连锁门店职业

李卫华,居长志,刘金忆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一、研究背景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正式出现在我国高职专业目录中已近20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以连锁原理和零售学为特色的专业方向阶段;以超市经营为主要载体的专业拓荒阶段;以多业态职业店长培养为目标的第三阶段。目前随着连锁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又面临新的转型升级。

本文研究对象为全国东、中、西部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27家连锁企业。调研了全国近80所开设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院校、738名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以及深度访谈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山东、黑龙江等地区的28位政企代表,以期找出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的建议。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行业调研分析

1.连锁行业在多种因素促进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常态。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技术日趋成熟,数字化驱动的产业革命重构着各行各业的生态,连锁行业借助技术革新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重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由单纯的线下渠道向“线下+线上+移动端”的全渠道转型;第二,由商品(包括服务)供应链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交易为主的商品供应链+以信息触达为主的社交内容供应链”转型;第三,经营要素数字化、经营决策智能化。

2.为增加组织活力,“合伙人制”成为连锁行业大势所趋。组织的活力是连锁行业变革的要务之一,新型的组织模式大多数都遵循“大平台,小团队”的设计原则。职能部门如IT、人力资源和财务等进行重组作为后勤中心提供强大的支持。连锁企业在组织上充分赋权,连锁企业以门店(或者区域)为单位组建一个一个小团队在前线冲锋陷阵。与之配套的是,“合伙人制”开始在连锁行业的流行,对各小团队的负责人或者企业的中坚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能够提升销售业绩,还要能够控制成本、提升利润、带好团队、维系好外围关系等等,在管理能力、创新思维、执行力、综合素养方面的复合型要求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调研分析

1.企业岗位需求情况。连锁行业经营人才需求缺口大,人才供不应求是连锁行业的现状。所有被调研的企业都表示三年内对高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有需求,其中需要30人以上的企业占比80.31%。在校毕业生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门店营运、销售管理、电商运营、客户服务等面向前台的岗位,这也比较符合连锁行业从业人员从前台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律。结合专家访谈以及毕业生成长路径来看,大量的毕业生从业一年之内都逐渐从一线销售和营运人员提升为销售主管以及门店店长甚至分管多家门店的区域督导。继续追踪在连锁行业就业3—5年的毕业生,部分学生开始成为门店合伙人或者成为区域营运管理负责人,甚至进入总部有关营运、采购、企划、拓展的职能部门。

2.企业聘用人才关注的知识要求。企业聘用人才在知识方面首要关注的因素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门店运营管理、数据分析处理、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和商务沟通(并列第三)、商务礼仪。企业希望学生能够在门店业绩(这里包括销售、利润、费用、库存等综合指标)提升方面有思路有方法。同样,数据分析目前是很多连锁企业的短板,然而企业对于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定位并不是专职数据分析人员,而是希望作为业务管理干部能够懂数据分析。其次是基本的经济管理知识,企业专家表示,希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局限于门店,具有更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作为底蕴,以便企业规模变大之后或者后续提拔到更高的岗位时能够适应更为多变的经营管理任务。

3.企业聘用人才关注的能力要求。企业聘用人才在能力方面最关注的因素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沟通表达、解决问题、学习、人际交往、团队管理和门店营运管理能力。专业能力并没有排在最前面。(1)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是职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校不重视这两项能力基本不会影响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但是这样的学生在企业很难有好的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是因为企业更务实,一定要有问题导向,学生是什么不重要,学生能干什么才是关键。在单位不是磨洋工,要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学习能力,企业专家的界定是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在职场上能够利用各种资源、各种途径主动提升自己,而不是在学校老师全过程监控指导下的被动学习。(2)团队管理、门店运营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结合毕业生访谈,从学生的成长路径看,第一个阶段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技能。由于业态差异较大,该技能主要由企业来培训。只要吃苦耐劳,都问题不大。关键是成为小主管之后,在原有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有关门店业绩提升、团队管理以及内外部资源协调成为学生职业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巨大挑战。

4.企业聘用人才关注的素质要求。企业聘用人才在素质方面最关注的因素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服务意识、团队协作、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工匠精神和严谨认真。此处需要声明一点,企业和学校的理解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能力和素质的表述上,企业有时候不像教育领域分得这么细,有的企业可能会放在一起讨论。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的行业用工情况调查显示,企业对应聘者的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发展潜力、吃苦耐劳以及抗压性较为看重,这里的职业素养实际上就包含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服务意识。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吃苦耐劳和抗压性,这一点和职业韧性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生辞职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不能够吃苦耐劳和抗压能力不足,这也是企业非常关注的素质。

5.企业认为的毕业生不足之处。企业认为当前毕业生主要的不足之处排在前四位的是:眼高手低流失率高、缺少耐心不能吃苦、动手操作能力不足、职业认同感不高。其中前两项属于素质层面的缺点,需要综合引导,而第三项动手操作能力不足就需要学校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三教改革。职业认同感不高排在第四位,既有行业自身的问题也有教育引导问题,后续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在行业认同感、企业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的打造上有所改进。

6.连锁行业典型职业活动及工作任务。本次调研基于127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和重点行业专家访谈,结合学生工作3—5年的职业成长结果,研讨分析出连锁企业营采销业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其中,高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对应的员工岗的典型工作任务有7项,分别为:连锁体系设计、品类管理、采购管理、营销企划、视觉营销、顾客服务、门店营运。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新增职业连锁经营管理师的表述对上述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进行梳理。

(三)院校专业教学情况分析

1.近三年就业情况。(1)近三年就业行业情况。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比较多样化,几乎所有的院校都有学生去批发零售业就业,其后排在第二的是住宿和餐饮业,第三的是房地产业,这要求连锁专业的覆盖面要宽。(2)近三年就业职业情况。各院校统计的数据显示,学生就业的职业岗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门店管理岗;第二位的是门店销售岗;第三位的是客户服务和管理岗;第四位的是营销推广岗;第五位的是人力资源岗;第六位的是采购管理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采购岗的进入门槛要求比人力资源岗高。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针对的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从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看,院校所针对的目标岗位群排在第一位的是运营管理岗,排在第二位的是营销推广岗;第三位的是客户服务岗;第四位的是采购管理岗;第五位的是数据分析岗位。这一排序与毕业生就业职业略有差别,尤其是学校将营销推广岗和采购管理岗定位靠前,实际就业比较靠后。

3.课程开设情况。(1)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由于各校对专业基础课的界定不完全一致,本文排除名称差异的影响,选择内容比较接近、开设面广、有代表性的课程做分析,按照开设数量排序结果显示:管理基础、经济基础、市场营销、连锁原理和会计学(包括财务管理)开设比较普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也有部分院校作为基础课开设。(2)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目前开设较多的是品类管理、门店营运、销售技巧、网点开发与设计(包括布局陈列)、零售数据分析、特许经营、采购管理、促销管理,与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比较吻合。(3)专业拓展课程的开设。在专业拓展课程方面:有的以业态为方向,如餐饮管理实务、酒店管理实务、便利店实务、时尚买手等。有的适应互联网时代变化,如新媒体营销、直播营销、网络营销。也有的突出软件的使用,如办公软件高级应用、音频视频编辑、Photoshop、Python等。(4)专业素质课程的开设。有的开设了夯实综合素养的品德实践、生活美学、茶艺、形体训练、国学精读、素质拓展等课程。有的开设了以连锁企业文化认知、企业沙龙与领导力、企业文化等增强行业认知的企业类课程。

4.专业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调研显示,各校首先关注的是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以及行业企业的需求。但是家长和学生对专业认可度不高,进而造成了部分学校招生困难。其次是教师实践能力问题。由于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没有本科专业也没有对口的研究生培养,所以专业老师的理论体系相对匮乏,如果再不加强企业实践,院校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就会比较吃力。第三是适合多业态的核心技能不足。由于连锁专业辐射的业态较多,加上职业教育比较偏重职业能力培养,理论框架底蕴较少,所以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相对较弱,院校需要给学生提供适合多业态的核心技能以及相应的底层逻辑。

三、调研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人才培养定位要进一步明确

1.专业所面向的行业问题。目前从各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所针对的业态来看,相对比较多样化,既有针对超市业态的,也有针对专卖店业态的,还有突破了零售行业进入其他服务业态的,在专业的覆盖面上需要进一步梳理。建议重点聚焦于2C业务(这样能够与市场营销专业2B2C做区隔),可以考虑以零售行业为主,兼顾其他居民服务业,上述领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2.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问题。一直以来,各院校把连锁专业界定为线下实体店以突出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区别。在数字化时代,不存在纯粹的电商,也不存在纯粹的实体店,所以如何处理线上与线下的关系,是连锁专业定位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建议以全渠道运营的连锁公司为载体设计课程体系,也就是不再把自己局限在线下实体店,但也不是单纯线上的电子商务领域,连锁专业所解决的一定是线下线上融合的全渠道公司如何进行业绩提升和发展壮大的问题。

3.专业名称调整的内涵分析。2021年前专业名称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021年调整成“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专业内涵发生了变化,也需要进一步界定。把经营和管理单独开设,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管理的成分。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置初期,基本的课程架构还是考虑到总部、门店和配送的三驾马车。但是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对目标岗位群有越来越具体的要求,加上连锁行业确实是缺门店店长,所以从2010年开始,很多学校开始明确将连锁专业的目标岗位群定位于职业店长,所以后续的课程体系大多局限在了门店层级。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实体门店的定位和功能也在发生变化,用原来实体门店的思维框架已经无法应对行业的变革,尤其是跟踪3—5年毕业生的职业成长后发现,学生的成长没有局限在门店,学生的能力需求也不仅仅是业务操作层,管理角色的多次蜕变也是他们在职场前几年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连锁不应该只有“经营”,“管理”也应该予以考虑。连锁专业应该结合学生毕业3—5年的职业成长路径,突破到总部(至少是区域总部)的层级来定位。

(二)抓好顶层设计,要处理好商科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企业反映,毕业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敬业精神、锐意进取精神的不足;沟通能力培养不足以及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忽视商德商道等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上述要求需要在基础课程以及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等素质教育方面解决。所以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进一步明确素质目标,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有具体明确的抓手和对应的措施,特别是在行业认同感、职业自豪感的引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大力培养内在素质,增强人才的商业修养和商道意识。因此,要适当增加商业素质类或者相关教学内容的课程实施,尤其是加强体现商业魅力、商业使命、连锁行业职业自豪感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商贸富国、兴商润民、德本财末、客户至上、诚信共赢等商业理念,让学生了解行业、熟悉行业并爱上商业,以从事商业岗位而自豪。同时,为了实现实用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还可以适当强化领导力、执行力、创新思维、合伙人制组织变革等的培养课程。

(三)因地制宜,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的普适性专业课程体系

围绕新的人才培养定位,各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多方向多领域地研究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人才进阶成长过程以及课程之间的前后续关系,设置能够支撑连锁企业典型职业活动及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训课程体系。尤其是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和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劣势,院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体现各专业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支持作用以及落地实施的高效性。

1.专业基础课程建议。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建议开设经济基础、管理基础、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在上述课程建议中增加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课程,可以保证基本的商品流通知识结构完整。增加财务管理是因为,作为工商管理大类的专业,一定要能够从财务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只知道销售,而应该具有财务的全局观,所以强烈建议开设财务管理。至于是不是要提前开设会计基础,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考虑。开设大数据分析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目前通用的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基本逻辑,同时对数据分析过程中所用的常见的数学模型能够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零售数据分析课程打好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议。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建议结合毕业生的成长规律,分层次设计课程体系。第一层次的课程是顾客服务管理、视觉营销(主要是布局与陈列)、门店营运管理,这是一个门店基层员工入职之后必须要面对的工作内容。第二层次的课程是品类管理、零售数据分析、数字营销(因业态不同也可以在新媒体营销和直播电商之间选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随着毕业生从操作层向基层小主管转变,开始对业绩负责,而品类管理课程是连锁专业中对业绩提升底层逻辑和操作思路最系统的一门课程。从基层管理开始,管理干部需要能够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开设零售数据分析是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在基本的分析工具(如可视化工具)掌握的基础上专门围绕商科应用展开的一门课程,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业务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同时,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转型,越来越多的连锁企业开始使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数字化营销,所以原有的连锁企业促销管理的课程建议优化升级为数字营销课程。至于人力资源管理是因为连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员工流动性较大,直线经理事实上承担了很多人力资源经理的职能。加上团队建设的需要,学生迫切需要进行管理角色的转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学生的管理短板。第三层次的课程建议开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特许经营管理、仓储与配送。随着学生从门店向后台的提升,开始从单纯的销售领域向商品采购以及从供应链运营的高度来考虑问题,所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必不可少。随着企业运营模式的成熟,有部分企业采取了特许加盟的模式进行公司扩张,需要学生从战略高度考虑公司拓展模式,思考总部和门店之间的功能分工以及总部对门店的管控问题。虽然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较少从事物流工作,但是随着管理层级的提升,物流配送一定会成为业务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建议将仓储与配送也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

猜你喜欢

连锁门店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德国最成功的洗车门店——Mr.Wash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门店升级 内涵比颜值重要吗?
职业写作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我爱的职业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