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3-02-23丁小燕余雅璐
丁小燕,余雅璐
(苏州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经济已由原来初级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渐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如何培育满足社会提质增效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成为了各界迫切思考和解决的事情,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无可避免的需要担此重任。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需要高校、社会各界加以助力。可见,如何在新的背景和政策支持下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业态层出不穷,不断呈现出新特点、新规律,也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如何顺利实现外贸发展的高质量转型升级,以有效应对全球不稳定因素加剧、西方霸权思想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消极影响显得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培育能满足新市场需求的、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掌握专业和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拥有创新创业意识、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社会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的同时,对国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与“双创”背景下社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各类型专业研究人才和教育工作者也都开始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进行相关探索,但通过分析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第一,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某个方面,这些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不够全面、统一。第二,已有部分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打造某特定类型院校、某大类专业如机电类专业、经管类专业、某具体专业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专业、水产养殖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行政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等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或者教育生态体系,但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比较少。因此结合国贸专业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双创”背景下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对此展开研究,为形成培养国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可行性路径和方式方法提供借鉴意义就显得十分迫切。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类型高校的双创经过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果。但是就目前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很多高校都设置的专业,涵盖的大学生数量较为庞大,不同院校对国贸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有所差异,但就创新创业这一目标而言,很多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价值导向①。同时,很多高校设立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大都以通识教育类课程、选修课、第二课堂活动、讲座等的形式开设,设置偏向于低年级、缺乏连续性,未能与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且授课形式偏向于程式化,教材缺乏针对性、严谨性,无法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连续、循序渐进地贯穿整个大学教学教育过程,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形式和方法亟待更新
高校是教学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则是真正的实施者,师资力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科的发展速度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则必然离不开高水平双创型导师的支持。当前很多高校的双创型导师队伍建设进度迟缓,选拔的导师常由行政部门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兼任,偏年轻化、专业度不够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企业管理经验、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容易将创新创业教育沦为一纸空谈②。另外,双创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也不是单纯的实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更注重与时俱进,如果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及时更新,很难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从而无法落到实处。
(三)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和平台搭建不完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专业,涉及的知识综合、广泛,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能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以恰当形式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将有更多机会和更多场景检验和锻炼学生运用双创理念和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实施,所以是否搭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和平台就变得十分关键。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尝试开设双创实践课堂,通过比赛、训练项目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实践。或者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进校企融合,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者是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实训室、工作室、训练基地和中心、创客空间等的形式展开。但由于缺少经费、师资力量薄弱、空间有限、融合程度不够深入等客观原因的存在,搭建的实践体系并不完善,受众学生有限。平台也存在开放性不足、准入条件较高等问题,无法持续有效运行,经济效益不佳,难以满足多数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客观需求。
(四)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国贸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投入。在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关注投入-产出的效益,以便及时纠正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使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工作得以科学实施。当前国贸专业学生仍然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水平较低、政府支持力度欠缺、相关设施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形式而实际效果欠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与社会各界的配合力度不足、资源共享不够充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不完善等问题,这是国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所不能忽视的。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了构建全过程、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组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优化教师教学形式和方法;搭建和完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和平台;有效同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一)明确国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在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方面通常存在差异,因此,国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并不能寄希望于学生通过几年的教育就能顺利找到创业机会,实现就业岗位的自我创造;也不是仅专注于对有创业欲望学生的引导和激励。而是为契合当前经济外贸发展需求,以培育能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掌握国贸专业和双创的有素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③,这些人才必须具有科学思维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想象力和开创能力、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等。
在此基础上,培养目标需要在整个大学培育过程中进行解构,讲求层次性、连续性和循序渐进。大学第一年更多的专注通识教育类课程、讲座、经验与真实案例分享,恰当讲述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当下的环境与政策,辅之以简单的创新创业计划书等形式,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大学第二年、第三年更多的专注国贸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并注重对学生各项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设置适当的课程模块和课堂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和机会,检验并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让学生在试错中取得进步。大学第四年注重高阶段目标的达成,在前期实践和项目的基础上,助力学生更好地参与毕业实习、或者为学生孵化真正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重视专业师资队伍的组建,优化教学方
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可以聘请或者邀请校外创业者、企业家、有经验的外贸企业高管走进课堂,分享真实的案例和经验,提高学生兴趣并指明努力的方向。后期凭借其有效资源和实操经验在学生实践、推进项目过程中提供指导意见,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克服困难。第二,提高现有双创型导师教学水平、能力与综合素养,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相关高质量专业培训和企业社会实践,丰富实战经验,并鼓励导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经验分享,提升团队整体对创新创业机会的辨别能力,以便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成果导向,因而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所讲述知识和所开展活动对学生的启迪性、有用性以及学生的参与度、配合度,观察并考核其对于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掌握和提升程度。
(三)合理搭建和完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和平台
国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培养效果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因此,高校需要积极打造多层次、全方位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和平台,充分融通“知识链”与“实践链”,立体架构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知识拓展与创业训练一体化的双螺旋模式,助力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第一,积极加强国贸专业相关课程配套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并推动校内各专业实验室开放共享,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将情景模拟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无缝对接到专业实践模块中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外贸相关流程和知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第二,调动校内外资源,加强专业间合作,孵化好的想法和项目,组建学生团队,带动更多的国贸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项目等各项主流赛事,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各项能力。第三,推进校企合作,有效搭建国贸专业毕业实习基地、创建校园“创业园”或者“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④。并且将最新的市场诉求、行业动态、变革等真实信息引入校园,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倒逼学生不断提升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第四,为有意图、有想法进行创业的学生开办专门的创业教育实验班,进行榜样教育与困境教育,并设立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创客空间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机会、场地、资金支持等,助力其顺利实现校园内创业⑤。
(四)有效同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高校,但也不可能仅依赖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依赖于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合理借鉴政府、各高校、社会各领域、企业、家庭等多元主体的优质资源和力量,以便为深化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平台保障和资源保障⑥。同时,在国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院校特点,科学量化指标,同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以在实践中对比分析国贸专业双创培养的效果,并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改善方向。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时期,“双创”背景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各高校应尽其所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力量,在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影响与助力下,一同为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努力,以有效提升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能更好地顺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注释:
①张宏婧,朱婷婷.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0):97-100.
②李姣姣,杨玫,游赵晗,郭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路径优化研究[J].河南科技,2021,40(30):142-145.
③宋浩,李梦娥,赵洪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02):1-4.
④田菲菲.基于校企合作实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讯,2021(34):185-187.
⑤曹金华,周小勇.创客教育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核心能力识别及培养路径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1,26(03):343-348.
⑥陈雪钧,李莉.共享经济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研究[J].江苏商论,2021(02):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