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以东华大学为例
2023-02-22骆轶姝叶剑新于耀东
骆轶姝,王 敏,叶剑新,于耀东,刁 婧,张 琦
(东华大学 a.资产管理处,b.人事处,上海 210620)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提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2021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遵循实验技术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符合实验技术人才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改革是推进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建设高水平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支撑高质量教学科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特征分析
1.岗位特征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通常被定义为教辅人员[1],工作岗位主要分布在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学科基地、研究中心等基层机构[2]。大部分人员岗位职责兼有实验教学、技术支撑、管理服务等综合性内容。作为实验指导教师,负责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活动准备、实验教学讲授等;作为科研技术支撑人员,进行分析测试加工与技术创新、仪器设备使用共享、仪器设备新功能开发等;作为实验室管理者,开展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平台运行、实验资源配置、实验室安全监管,以及提供服务保障等。
2.学历特征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平均学历层次相对专任教师队伍偏低,存在学历专业背景与从事岗位要求有偏差的情况[3]。早期很多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聘任标准要求不高,难以吸引到高学历人才,实验技术人员中本科和专科学历占有很大比例,并有不少转岗人员。近些年,随着“双一流”建设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要求,高校大力推进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改革,完善激励机制,逐步优化学历层次结构,人员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契合度逐渐提升,但拥有博士学历的人员依旧较少[4]。
3.职称特征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现有职称系列相对专任教师队伍具有多元化特点,且整体职称层级相对偏低。早期很多高校缺少独立的实验系列职称制度体系[2],允许实验技术人员申请晋升非实验系列职称,且该支队伍的人员构成除长期从事实验岗位人员外,往往还包括转岗的专任教师、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造成职称晋升与实际岗位脱钩的现象。此外,国家在实验技术人才系列职称设置正高级的时间不久,之前实验技术人员晋升时只能转向其他系列正高级或者放弃正高级,晋升通道受阻也制约了实验技术人员整体职称层级的提升[5]。
二、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面临的困境
职称是衡量实验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职称评价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近几年,很多高校不断推进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改革,但是仍然面临一些共性问题。
1.工作成果难以界定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往往具有辅助性、支撑性和服务性,其职业发展目标不够聚焦,对于其工作成果应该具体从哪些方面予以展现,缺少政策层面的支撑和指导,且成果经常混合于他人的教学科研成果之中难以独立体现,导致工作成果界定存在先天性不足。实验岗位职责需要实验技术人员“一人多职”,工作内容覆盖面广,自我支配时间相对较少,若仅以科研成果作为唯一评价指标,实验技术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针对某个学术研究方向进行创新研究,以主要完成人取得相关成果存在现实困难,不能全面反映工作成绩和岗位特点[2]。
2.工作业绩难以量化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迥异,缺少具有可予以量化和操作的指标[6]。该支队伍不同类别岗位职责的内容、方式、难度等存在诸多差异,例如,教学实验的组织和管理、科研实验的分析测试和技术开发、实验室建设和开放、资源配置和共享、实验室安全监管,以及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实验物资采购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服务保障等工作,它们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很难对工作业绩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若采用单一评价指标而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内容的多样性,则无法实现合理评价,不利于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3.工作评价不完全匹配
近几年,一些高校打通了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通道,但评价核心较多借鉴科研教师系列职称评价指标[2,5],没有按照实验岗位实际职责设置晋升条件和评价指标,忽略了管理与服务等工作内容的贡献,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重职称轻职责”的现象。此外,在实验技术人才系列职称评价体系中,针对实验系列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等不同层级制定的评价标准缺少连贯性,有时存在“五唯”倾向[7],未能充分考虑实验技术人员的成长规律和队伍建设规律。
三、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改革实施路径及成效
职称评价决定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定位和职业发展,其改革方向要适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应构建基于岗位分类评价和立足创新能力评价的实验系列职称评价体系,服务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需求[6]。
1.职称评价改革的总体原则
(1)科学规划,坚持导向性。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和政策上提升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整体建设的重视程度[1],建立独立的实验系列职称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思想政治条件与工作业务能力并重的原则,统筹考虑岗位职责和职业发展,发挥职称评价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作用[8]。职称晋升名额单列,评价对象为直接从事实验教学、实验技术支撑、实验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重视岗位工作成果,坚持据实评审。健全实验系列职称层级,增设正高级实验师,拓展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职业发展空间[2,5,9]。
(2)回归本体,强调客观性。加强职称评价与岗位职责的关联性和可操作性[8],设置体现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特征和岗位特点的评价指标。打破“唯论文”“唯项目”等单一量化的成果导向,实现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多样化,衡量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应围绕实验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确保评价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仪器设备开放使用和维护、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的覆盖面和真实性,突出评价指标对工作能力和成果质量的导向,增强实验技术人员职业认同感,使其扎根岗位,发挥潜能。
(3)分类评价,注重合理性。充分考虑实验岗位不同类型工作内容的成果差异,不同类型岗位职责的评价指标应当有不同侧重,例如,实验教学岗位可以侧重实验项目开发,而技术支撑岗位可以侧重仪器设备改造。不同层级职称的水平要求及评价标准具有连贯性,例如,分别针对正高级和副高级的评价指标之一“仪器设备改造”制定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标准。工作业绩的呈现方式可以相互替换,例如技术支撑岗位的仪器设备使用培训讲座与实验教学岗位的指导实验课程的工作业绩等同。打通实验技术人员多条发展路径,使其根据自身岗位职责科学规划上升路径,激发和释放其在实验岗位中的活力[8]。
2.职称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实验岗位工作内容的特点,真实反映评价对象即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际特征,既需对品德、能力、业绩有所要求,又需对人员个性化发展给予合理客观的衡量[8-10]。以我校(东华大学)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为例,我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的关键要素包括基本条件、岗位能力、岗位经历、业务水平,如图1所示,可通过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指标呈现。基本条件要素包括立德树人、学历学位、任职年限等指标;岗位能力要素包括业务能力、培养能力、服务能力、实验室安全等指标;岗位经历要素包括岗位工作年限、岗位工作量等指标;业务水平要素包括基础业绩、突出业绩等指标,其中突出业绩的子指标具有可选性,可根据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研制、创新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有侧重地对职称申请者进行分类评价。
图1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
3.职称评价体系要素内涵
职称评价体系要素重点考查实验技术人员基于岗位职责的素质能力和业务水平,不再设置科研项目和科研获奖等要求。评价指标以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其中基本条件和岗位能力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岗位经历和业务水平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
(1)基本条件。基本条件是实验系列职称晋升必须满足的根本要求,具有通用性,主要包括立德树人、学历学位、任职年限等三个指标。①立德树人。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对实验技术人员立德树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称评价中将立德树人放在评价标准的首位,充分考查职称申请者的政治思想、守法敬业、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等综合素养,打造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养过硬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②学历学位。随着“三全育人”、技术创新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该支队伍亟须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管理水平。职称评价对学历学位提出要求,鼓励高学历人员到实验岗位工作,致力于开发创新型实验课程、开展高难度实验技术研究等。③任职年限。职称评价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规定从任现职起至申请职称晋升的时间跨度需要满足最低年限,保证合理周期的岗位实践锻炼和工作成果积累。综合考虑职称层级和申请者学历学位层次的不同,任职年限有所差异。
(2)岗位能力。岗位能力考查职称申请者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主要包括业务能力、培养能力、服务能力、实验室安全等指标。①业务能力。不同职称层级的特点不同,考查侧重点不同。正高级侧重工作引领及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副高级侧重工作创新及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中级侧重独立完成工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初级侧重执行工作的能力。②培养能力。重点考查职称申请者培养年轻实验技术人员和指导学生的能力,包括担任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或技术培训等工作情况、参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情况。强调正高级实验师、高级实验师对年轻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③服务能力。重点考查职称申请者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情况。④实验室安全。职称申请者必须通过规定的实验室安全培训,若国家对某类岗位安全准入有特定要求的,职称申请者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职称申请者作为直接责任人受到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3)岗位经历。岗位经历考查职称申请者在实验岗位的基本工作情况,使实验系列区别于教学、科研系列,主要包括岗位工作年限、岗位工作量两个指标。①岗位工作年限。设置从事实验岗位实际工作的最低年限,不同职称层级规定不同年限要求,确保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岗位具有足够的经验和胜任力,有利于保持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②岗位工作量。以人才培养为主要评价内容,根据不同职称层级设置相应实验教学年度最低授课学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主动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承担以大型仪器设备或实验室安全为主题的培训讲座也可视为实验教学。
(4)业务水平。业务水平考查职称申请者工作业绩和成果情况,主要包括基础业绩、突出业绩两个指标。突出业绩实行分类评价,职称申请者可结合本职岗位在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研制、创新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中选择工作业绩最为突出的一项。①基础业绩。包括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破除忽视成果内容而“唯论文”的倾向,评价指标强调与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实验室建设等的关联性,且成果不局限于论文,能体现职称申请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实验教材、实验技术专著、行业标准或技术规范、艺术类作品等,都可以作为成果呈现。②突出业绩。针对实验岗位不同类型工作内容,设置各有侧重的差异化评价指标,衡量实验技术人员紧密结合本职岗位的标志性成果,对仪器设备管理服务等无法量化的成果通过个人服务效益产出进行体现,摆脱该类业绩受论文、项目等的限制。突出业绩的五个系列子指标,纵向对比确保相同系列子指标针对同类工作业绩、不同职称层级的评价标准拉开差距,横向对比确保不同系列子指标针对不同类型工作业绩、相同职称层级的评价标准难度相当,详见表1。
表1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突出业绩分类评价指标
4.职称评价体系改革成效
以我校为例介绍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改革成效。我校自2017年起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成立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小组、实验技术系列职称晋升名额单列、优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增设实验技术系列正高级职称、发布独立的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细则等。
对比改革前,我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显著优化,拥有正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从1.4%上升到3.0%,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从12.8%提升到18.5%,年龄50岁及以上人员比例从32.2%下降到22.5%。人才培养成效稳步提升,指导学生获得国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竞赛奖项的数量跨越式增长,创新型实验课程不断涌现且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工程体验与实践”“机械匠心制造体验”等课程的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逐步显现,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管理模式,多次举办实验类全国大学生竞赛,承办相关研讨交流会,推广成功经验。
多方反馈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改革卓有成效。我校校级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审小组专家表示改革后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聚焦实验岗位职责,充分反映实验技术人员工作实际,导向性强。改革后,校外同行评议专家针对申请实验技术系列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的代表成果的盲审结果通过率提升到90.5%。实验技术人员普遍反映改革后的评价体系为个人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加主动承担实验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监管等工作,产出的与实验岗位相关的论文、行业标准,以及获批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和教学改革项目的数量明显增长,整体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大幅提升。
四、结语
实验技术人员在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使命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职称是衡量实验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推进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价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晰职业发展规划,健全职称制度层级,建立分类评价指标,制定合理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职称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