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数据也有“身份证”

2023-02-22胡利娟

科学导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气象局数据服务身份证

胡利娟

近年来,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气象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全社会对气象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

2月6日,中国气象局对外发布新版《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以下简称《目录》),首批气象数据和产品共包含了12类52种。这些数据和产品将于2月15日正式上线,届时大家下载和使用时,会收到一串数据服务码。那么,气象数据为何要打上編码?与2015年发布的《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相比,新版《目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气象数据的身份证管理,是一个国际惯例,全球各个国家气象数据对公众甚至对全球用户共享服务的管理,都需要加上身份标识,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也能提高数据的安全。”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张洪政告诉记者,身份证即数据ID,对应一种对外服务的气象数据,包含数据生产方、数据参数等信息,声明了数据资源产权。

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促进气象数据依法合规利用,保障气象数据依法有序流动,中国气象局建立了气象数字标识行业的分中心,并在我国数字对象标识体系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了气象数字标识体系(MOID)。

“这是我们为每一个用户的每一次数据需求,匹配的全球唯一的气象数据身份证。”张洪政介绍说,它包含了数据提供者、使用者、提供内容、使用权限等信息,有了这个身份证,就能够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和获取使用的合法性。等气象数据上线后,大家可以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等多种方式申请下载和使用。

此次发布的新版《目录》,涵盖了地面、高空、海洋、雷达、卫星等各个种类,既有最新版的气候标准值产品,也有更加精细的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既有时间长度超过40年的数据产品,也有覆盖全球的监测预报和实况分析产品,将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张洪政介绍说,与2015年相比,此次发布的目录种类更多,从2015年的5类17种扩充至现在的12类52种产品,新增全球海洋气象数据、实况分析和再分析产品,也包括台风海洋、强对流等天气预报产品等。

同时,还大幅增加了国产自主研发产品比例,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模式数据、实况和再分析数据、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等均纳入了目录,这些都是中国气象局高质量、高价值气象数据的代表,也是在这些年气象数据服务中各行业需求最大最迫切的数据。

此外,气象数据服务方式也多。在传统的订单服务基础上,更新发布了中国气象数据网移动端WAP网门户及App、微信小程序,升级了数据定制化下载服务,发布了图形产品可视化服务等。

据悉,自2015年发布以来,7年间,累计支持各类项目11639项,其中国家重大科研项目6300项,支撑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4050项;累计向21个行业45.9万个注册用户提供了2055TB的气象数据,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累计超过14.2亿元。

猜你喜欢

中国气象局数据服务身份证
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方向分析
都有身份证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气候变化工作如何定坐标?
——解读《中国气象局加强气候变化工作方案》
辣椒也有身份证
中国气象局2018年SCI论文产出首次突破1000篇
中国气象局卫星数据广播系统
趣说古人的“身份证”
如何运用税收大数据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于频繁子图挖掘的数据服务Mashup推荐
走进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