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
2023-02-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
《纲要》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针对我国中长期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仍需优化等堵点难点,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任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纲要》还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2年版)》之二:有色行业节能提效技术发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2年版)》,其中有色行业节能提效技术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2020年全行业能源消费约2.655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5.3%。氧化铝行业高效溶出及降低赤泥技术,铜冶炼行业短流程冶炼、连续熔炼技术,锌冶炼行业高效清洁化电解、氧压浸出技术,镁冶炼行业竖式还原炼镁技术,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等是有色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侧顶吹双炉连续炼铜技术,采用高铁硅比的熔炼渣型、安全可靠地直接产出含铜75%的白冰铜,吹炼采用较高铁钙比渣型、产出含硫<0.03%的优质粗铜,获得铜精矿至粗铜直收率>90%和粗铜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实现高效化、清洁化、自动化连续炼铜。技术提供单位为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在赤峰云铜年产40万吨铜建设项目中,建设两条与年产20万吨阴极铜匹配的粗铜生产线,节约标准煤2.8万吨/年,减排CO27.6万吨/年。
(二)380A/m2电流密度电解铜应用技术及装备,采用高电流工艺(即380A/m2电流密度)实现电解效率提升;采用电解液双向平行流供液循环技术,实现电解液流速均衡及对底部平行双向旋转过程优化控制;采用双向平行流腔道一体化浇铸成型电解槽技术,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提高电解出铜率和生产效率;采用乙烯基树脂整体浇铸电解槽,实现铜精炼电解规模化生产应用。技术提供单位为杭州三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国铜业年产阴极铜30万吨改造项目中,采用“380A/m2电流密度电解铜技术及装备”进行改造,利用管槽一体化设计实现电解槽、循环系统、导电系统等集成,节约标准煤1.5万吨/年,减排CO24.2万吨/年。
四部门联合发文: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构建高效、可持续的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新格局。
《意见》主要目标:到2025年,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全面完成,传统制造业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水平和产业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意见》要求,坚决遏制黄河流域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盲目发展,对于市场已饱和的高耗能、高耗水项目,主要产品设计能效要对标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或先进水平,水效对标用水定额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
支持黄河流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升。推动黄河流域培育一批工业绿色发展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