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视频广告创意策略对比研究
——以李宁和耐克为例
2023-02-22国艳梅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文/国艳梅(长春建筑学院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以现阶段全球范围内广告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广告业已经不再是边缘产业,其对企业营销与人们日常生活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促进了运动休闲消费水平的持续增长,运动用品行业市场十分巨大,尤其是中国的运动用品市场,已经成为各大国际运动品牌的必争之地。对比来看,国内体育用品品牌的广告创意策略,相较于国际品牌而言,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以李宁和耐克两大知名品牌为例,对其视频广告创意策略展开深入对比分析。
一、李宁视频广告创意策略分析
(一)发展中期视频广告创意策略
进入到发展中期后,李宁逐渐摆脱了初期模糊不清的市场定位,走向了专业化、市场细分化之路。在此期间,李宁打造了名为《可能》的电视广告,迅速引起热议,增加了李宁的品牌知名度与好感度[1]。而且,李宁还推出了宣传片《广告背后的故事》,这则视频在央视播出之后,用极富感染力的画面,向公众传达出了李宁时刻伴随运动着的人们的思想,运用视频广告的镜头,丰富了李宁的品牌内涵,让当时的人们对李宁品牌产生了全新的认知。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的李宁品牌在视频广告的创作上,尚处在探索时期,还未能抓住视频广告的营销重点,在创意上也仅局限于邀请明星代言人、将品牌与运动员建立联系等基本策略上,创新创意略显不足,尤其是和耐克等国际一线大牌相比,视频广告的创意策略相对比较薄弱,这也是李宁未能始终占据行业老大哥地位的原因之一。李宁在广告宣传上的投入不可谓不多,但却并未获得理想的广告宣传效果。
(二)现期视频广告创意策略
2003 年,李宁推出电视广告《再见篇》,用极具现代感与动感的7 个片段,表达了广告的创意,即:再见赖床、再见烦恼、再见胆小鬼、再见XL、再见板凳、再见上届冠军、再见昨天。该视频广告中,通过轻松自然的方式,向大众传达了李宁品牌要改变、要追求、要自信的理念[2]。这则广告也拉开了李宁开启全新阶段品牌推广的帷幕。《再见篇》这则广告的创意十分巧妙,其放眼未来,意在巩固品牌在消费者眼中的形象,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并持续不断地开发潜在的客户群体。这一阶段的李宁品牌,便已经开始了以电视广告为主,以其他综合广告手段为辅的广告策略。
二、耐克视频广告创意策略分析
耐克的视频广告始终对外彰显了自己独特的品牌性格。1982 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则广告,就是耐克公司的杰作,其开创了广告史的先河。
(一)发展中期视频广告创意策略
由于成立初期缺乏资金支持,所以耐克在成立之初,大多采用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的方式进行宣传。发展到中期20 世纪80 年代,耐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且丝毫不吝啬在广告方面的投入[3]。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运动的兴趣大大增加,耐克便以此为突破口,重新审视自己的广告创意策略。在1986 年,耐克推出了一则视频广告,由著名乐队“甲壳虫”演唱背景音乐《革命》,画面中则是一群穿着耐克产品的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这则视频广告中传递出来的“革新”“激情”,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共鸣,在此之后,耐克将广告宣传的主战场从杂志转到了电视广告。之后,耐克决定邀请明星代言人拍摄视频广告,进一步扩大耐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与好感度。耐克选择与“飞人乔丹”合作,视频广告内容,先是芝加哥的俯视镜头画面,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镜头逐渐拉近,可以看到乔丹位于画面中央,慢镜头展示了乔丹空中接球、运球至篮筐下,之后一跃而起,做出“大”造型的扣篮动作,同时配以背景解说“他是在飞”,该广告的创意在于巧妙地运用了“飞人乔丹”的特点,让“飞人”与耐克产生了联系,广告一经播出不仅提高了耐克产品销量,而且也让乔丹的“飞人”形象更加牢固。在这一发展期间,耐克公司视频广告具有独特的风格与创意,为耐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现期视频广告创意策略
20 世纪90 年代,耐克迎来了全盛发展时期,销售额度再创新高,且耐克的广告创意新颖、制作精良,不仅取得了非常成功的营销效果,而且其广告创意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但是,耐克的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达斯、锐步等也开始套用耐克的广告创意,导致当时观众打开电视,银幕上都是明星们的广告,而且耐克通过调查发现,在当时的青少年市场中,对耐克品牌广告口号“Just do it”并不买账,认为过于强势[4]。为了挽回这一局面,耐克推出了新的广告口号“I can”,并以新口号为主题推出一系列广告,这些视频广告均在极力渲染个人顽强拼搏的斗志、勇于抗争的精神,耐克想要以此来感染消费者,引发消费者共鸣。但是,口号的变换总有一些消费者并不买账,加之“飞人乔丹”的隐退,为耐克的广告宣传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口号更换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之后,耐克又重新启用了“Just do it”的口号,并展开了新一轮的广告攻势。耐克调整了当时的媒介策略,放弃了专注电视广告的方式,而是让电视广告与网络广告并重,二者互相配合,当时耐克以“Just do it”为主题的一系列广告频繁获得大奖。
三、李宁和耐克视频广告创意策略对比
作为两大知名体育运动企业品牌,李宁是中华民族企业,耐克则是国际一线大牌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二者的竞争从未停止,而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上,李宁和耐克各自有着自己的经验做法,耐克作为一家具有40多年发展经验的企业,在赛事广告运作上积累了非常多的成功经验,而李宁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品牌的老大哥,在国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且从打造民族品牌开始,吸引了消费者的大范围关注[5]。但是,李宁在电视广告上的创意策略却明显不同于耐克。如果将品牌比做人的话,耐克就是爱好运动、具有个性、特立独行的年轻人,李宁则是一位热爱运动、儒雅的中年人形象。企业品牌营销做到一定程度,就会带给消费者一种品牌是具有生命的一种感受,每个品牌特有的形象,都散发着让消费者无法抗拒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就源自品牌背后的精神与内涵。很多大品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均会根据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战略的改变而对广告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从单纯的产品宣传,转变成对自身品牌内涵与精神价值的宣传,以此来培养公众对品牌的好感度与忠诚度。李宁和耐克的广告宣传策略均经历了这样的完善过程。
在众多体育品牌中,耐克的品牌个性最为突出,其洒脱、激情、自由、叛逆的品牌形象,是其受到众多年轻人追捧的主要原因,而这巨大的成功与耐克创始人的努力与坚持是分不开的[6]。在耐克的一则广告中,讲述了一名卡车司机因酒驾入狱,出狱后妻离子散,在找了一份苦力工作后,用赚到的第一笔钱买了一双耐克鞋,穿着这双耐克鞋奔向美好的未来。在这则广告中,观众看不到耐克对于产品的大肆渲染,广告将侧重点放在了叙述故事本身,透过这则广告,耐克向观众传达了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品牌精神,其所宣扬的已经超出了体育精神的范畴,向人们传递信仰、价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耐克为了更好地向公众传递自身品牌精神,邀请大量体育明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如乔丹、老虎·伍兹等,而这些体育明星拍摄的广告中,均向公众传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成功背后的喜悦之情。不仅如此,耐克还将目光放在了默默无闻的奋斗者身上,在广告中通过塑造默默无闻奋斗者的形象,向公众传递只要坚定信念,永不低头就能获得成功的理念。可以说,耐克的广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宣传,而是一种精神宣扬,是品牌精神的外露,这也使得耐克成为当之无愧的一线品牌。综上可知,耐克的视频广告创意,就是将广告重点放在精神内涵上进行表达。
耐克的广告太过出色,其成功的经验被争相模仿。合理的借鉴无可厚非,但是若借鉴只停留在表面,而不去思考耐克广告创意策略成功的深层次原因,那么也只是邯郸学步,借鉴不到精髓。而国内的体育品牌却将这种浅层次的模仿做到了极致,与体育明星、影视明星进行大量合作,让公众开始对明星代言的广告感到麻木,甚至反感。李宁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老大哥,李宁的发展可以说是幸运的。最开始李宁的市场定位极其模糊,单单以李宁个人形象作为产品营销的突破口,后经过市场细分、战略转型,找到了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打造自身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品牌形象,李宁从2005 年开始着手打造品牌的东方形象,在其产品设计中也积极融入了东方形象的设计元素,而且在李宁的视频广告中也体现了品牌的东方形象。李宁品牌的东方形象,并非是刻板的、守旧的,而是融入了很多时尚、潮流、创新的元素,并且在建立东方形象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品牌形象与品牌精神内涵,即尊重并保护传统文化,突破和敢于创新。以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李宁的品牌精神内涵尚未完全成型,还处在发育阶段。因为一个成熟的品牌,其背后的精神内涵是能够发人深省、令人动容的,从这一点来看,很显然李宁还有一定差距。李宁的宣传语“一切皆有可能”虽然广为流传,但并不算是成功的广告宣传,因为人们记住的只有一句单薄的口号,而未能将这一口号与品牌建立联系,自然也无法通过这一句口号,感受李宁品牌精神文化内涵。由此来看,李宁的广告创意策略已经有了大体的方向,但还不够明确,冲击力不足。李宁的品牌内涵还需要时间来沉淀。
四、耐克视频广告创意策略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市场上曾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可口可乐的生产工厂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那么可口可乐公司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重建工厂,这是因为可口可乐最为宝贵的品牌与文化始终存在,耐克公司也是如此,只要品牌内涵、品牌文化依然存在,那么其他都是“身外之物”。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发展时间相对较晚,缺少品牌底蕴,而且为了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国产体育用品品牌不重视未来规划,而将精力放在眼前利益上。耐克的成功让我们明白,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从长远规划着手,且拥有属于自身的成熟的企业文化。所以,国内体育运动品牌应着手建立自身的品牌文化,挖掘品牌内涵,赋予品牌更深层次的精神价值,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耐克能够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靠的就是深深印入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文化。因此,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应建立自身品牌特有的企业文化,并针对不同消费者市场,针对性地添加或删减企业文化中的元素,以此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二)塑造品牌形象
塑造品牌形象,让品牌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精神力量,增加品牌与消费者的黏性,从而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这是因为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均是以品牌形象为基础的,而品牌塑造又是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基础。从本质上看,品牌形象的塑造就是将品牌文化提炼成为一种精神内涵,向大众传递积极正向的品牌价值。一直以来,耐克在视频广告制作中,均致力于发掘“明日之星”、培养“明日之星”,不再关注哪位明星运动员在赛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而更关注哪位新人可以在明日赛场上创造辉煌,这就让消费者对耐克产生了一种拥有“慧眼”的“伯乐”的感觉,而这些此后会成为明星的运动员也会对耐克怀有知遇之恩,利用个人影响力对耐克进行宣传。鉴于此,国内体育用品生产品牌,也要注意品牌形象的塑造,根据自身品牌内涵,以及目标市场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着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将这种品牌形象转化成消费者的精神力量,以增加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密感”。
(三)不断促进产品创新
产品品质终究是品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在商业中,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不创新等同于退步,会被市场无情淘汰。随着市场的发展,同类型企业产品的同质化问题愈发严重,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对产品品牌、产品理念等进行创新,才能始终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耐克公司便早早地认知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为此耐克将危机意识作为促进自身品牌创新的源动力。有数据显示,耐克每年推出的新产品近12 万种之多,这个数字十分惊人,充分展现出耐克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以及对产品创新的重视。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也应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不断促进产品创新,认真规划品牌运行,通过创新拉近自己与国际大牌的距离,提高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国内企业对内要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力度进行技术引进、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产品创新氛围。同时,对外则要高瞻远瞩,用战略性眼光、全球性视角,通过新媒体传播渠道以及新型营销理念,不断扩大品牌市场知名度,并将知名度转化成产品销量,以占据更多市场。
五、结论
品牌建立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既需要创意、创新的加持,也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公司对品牌文化的深入发掘。体育运动品牌如何实现产品的准确定位,如何将体育精神充分表达出来,是国内体育用品生产品牌必须要思考的,耐克的视频广告以其独有的创意,让爱好运动的人们为之动容,这除了有产品品质的支撑之外,企业文化、品牌内涵的支撑也必不可少。作为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老大哥,李宁的专业性却成为其发展的软肋,所以在未来发展中,李宁应学习耐克的广告视频创意,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与目标市场需求,创新视频广告创意,推动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