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2023-02-22骆璐常德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文/骆璐(常德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在信息化的驱动下,事业单位要注重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落实,有序推进日常管理,实现会计系统和信息化的紧密结合,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用数字信息化管理推动会计核算工作,不断提升会计核算的管理水准和质量。在信息化时代,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务必意识到现阶段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依据事业单位标准会计工作制度,依据信息科技的应用,不断调节会计工作制度具体内容,实现标准化会计工作。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的平稳运转,在优化会计核算制度的过程当中,要关注当代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后会计制度可能发生的转变,进一步优化内部结构制度,提升资源合理配置水平,减少资产耗费,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信息化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有利于推动会计核算的集中管理
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化管理。集中管理是如今流行的管理方式,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完成信息的汇集搜集、整理和归纳,协助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更加全面地把握内部会计信息,有益于预算资金的合理安排,提高财务核算的精确性。
(二)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逐渐应用,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逐渐改变,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早已无法满足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影响了事业单位传统的工作方式,更加让时间与空间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力变小。融合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更改会计核算方法,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实效性。相关人员可以随时获得财务数据信息,依据信息技术展开分析解决,及时将意见反馈信息传递给事业单位领导。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会计核算工作更为科学,还能根据及时得到的会计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更好地达到事业单位发展要求,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事业单位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但可以完成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并且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全面核算管理。在会计核算集中管理模式中,事业单位每一个财务数据信息都能够显示在一台计算机上,由会计财会人员统一核算。在全面核算管理模式中,各个部门最先收集和管理所有的基本财务数据,随后递交主管部门统一分析、处理和运用。事业单位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要达到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与此同时,及时进行事业单位间的网络连接,使各个部门能够查询录入数据、查询信息、数据统计等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的高速发展,给予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全方位有效的信息,并给事业单位领导决策水平带了有力支撑,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规划[1]。
二、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一)思想意识落后,对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缺乏认知
很多事业单位在执行会计核算的过程当中还存在意识守旧的情况,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这种问题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事业单位管理者的观念陈旧。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推行会计电算化,但会计电算化与财务会计信息化不一样,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对会计信息化了解不足,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在他们看来,提升会计信息化基本建设,无非就是给相关人员配置计算机,更好开展做账、清算等基础工作,认知停留在电子计算机录入数据信息的层面,并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在规模化层面的价值,财务会计在信息化建设中更离不开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一些财务人员的观念早已落伍,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掌握不足,对数字信息化的认识是片面的。对底层会计人员而言,会计信息化的最大作用是改变过去的手工会计核算方法,大大的缓解了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因而,大部分会计人员只把信息化管理作为减少工作量的方法,并且没有看到会计信息化在预算、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性,导致会计信息化无法高效发挥优势,进一步削弱了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二)内部控制不到位,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执行会计核算信息化的过程当中,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内部控制规章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依然使用传统的规章制度,这也导致权责划分不清,经常出现相关流程不符合实际的现象,无法指导相关会计核算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层面,内部控制管理较为滞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原因是:第一,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对策。与此同时,会计管理方案和体制不完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的工作错乱[2]。会计管理方法制度不健全和会计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第二,一些财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岗位职责不了解,一人担任多种职务的状况很普遍,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作用难以得到实现。即便设置岗位分离,但是实际执行效果不佳。同时,会计工作岗位的定时交替也未完成。面对工作变动,书面形式交接手续落实不到位,无法保证明确职责制度。总而言之,内部控制不完善,欠缺完善的企业核算制度,容易使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很多实际问题,严重危害事业单位发展。
(三)信息化人才缺乏,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信息时代下,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关系到会计工作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化规划的效果。在信息时代,会计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把握会计主要内容和执行标准的会计体制改革内容;另一方面要掌握信息化控制管理下的专业技能,灵活运用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处理比较常见的机械故障。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团队年纪普遍偏大,接受新事物程度比较慢,年轻职工能用先进的会计核算方式完成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导致工作成效不高,这些都是阻拦会计核算信息化基本建设脚步的关键因素。此外,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关注财务会计人员,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信息会计的发展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必须开设岗位来维护保养软件和硬件,或是专业技术维护信息的安全。现阶段一部分事业单位信息化会计人才建设落实不到位,也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3]。
(四)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会计核算风险增加
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信息化基本建设发展缓慢,现行标准会计规章制度大多数处在初始阶段,在安全和可靠性层面存在一些难题,比如会计核算计算错误、系统崩溃、数据被篡改等等。除此之外,会计核算过程需要进行联网操作,因为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互联网的应用也增加了被网络病毒和犯罪分子进攻的风险,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质量,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风险。遭受病毒入侵会影响到信息系统中会计核算数据的安全性,在经常开展线上工作的情况下,假如线上数据出问题,通常会对于整个会计系统软件的信息造成连锁效应,威胁全部内部构造的网络信息安全。种种因素对促进事业单位信息化与会计紧密联系形成了众多不良影响,是事业单位推动会计工作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现阶段,部分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仍依靠手工制作或半手工的会计核算方式,信息技术并未广泛运用,不益于会计核算系统的建设。一般来说,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与会计核算创新发展息息相关。但实际操作中,各职能部门过度重视信息化基本设备,独立性较强,会计核算系统与第三方软件间的数据传送遭受信息的阻拦,难以达到良好的信息传输效率,无法实现信息数据互换效果。正是由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不足,才导致会计核算的风险增加。
三、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科学策略
(一)树立先进的思想意识,强化对信息化的重视
事业单位要做好认知思维创新,进一步提升整体观念,重视信息化建设,为财务工作改革创新提供支撑点。
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对什么是会计信息化有清醒的认知,会计信息化其价值有别于会计电算化其价值,为会计信息化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推行会计信息化,增加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有效的主题活动,将会计信息化的相关内容列入规章制度,推动员工对会计有正确的认识,能够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做好财务会计创新宣传策划,扩宽员工对会计信息化的学习途径,适应时代发展执行相应现行政策,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基本建设质量[4]。
另一方面,改变基层会计核算人员的认知误区。务必使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清晰了解会计信息化在单位预算和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正确认识会计核算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和信息化建设方向,了解会计核算信息化基本建设的必要性,创新财务会计重要环节,提高会计核算的灵活度。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路径是提升内部控制,必须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在实施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遵照有关流程推动财务工作向规范化发展,提升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进度,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对事业单位而言,只有内部各项任务有序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才可以落到实处。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完善会计管理体系制度,保证会计工作更为规范。其中,将信息化建设与会计核算工作紧密结合,确立实际责任人,设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内容,使其与财务核算规定相一致;制定财务会计实施细则时,可以从明确工作职责考虑,防止各岗位工作权限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使各个环节的衔接更加紧凑;不同岗位协调好监督与约束的关系,实现专人专职,充分运用内部结构各种制约作用;财务人员还应当一同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以书面形式保证业务和财务工作交接,避免岗位职责混乱。
(三)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加强会计核算队伍建设
现阶段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会计专业能力,又要具备全方位的信息数据实际操作技能。只有这样,会计工作才可以融入当前的信息化发展需要,灵活运用信息系统软件,提高会计核算精确性。依据会计工作新要求,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工作人员专业化。第一,引进更适合、更专业的会计具体内容,使会计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更好地提升专业技能[5]。第二,事业单位聘用外界技术专员对会计核算人员开展现场指导,运用信息系统软件解决常见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困难,提升会计人员的系统应用水平。第三,在人才培养环节中,高度重视硬件软件组装维护保养人员、信息数据安全保护人员等工作人员,更好的协助会计信息化基本建设。建设专业会计核算团队,选用适者生存的机制,选拔适合的候选人,调整人员岗位配置,同时要求基层人员要积极参与选拔工作,推动会计核算工作进度,更快地建设会计核算专业化团队。
(四)加快会计核算信息化进程,严格控制会计核算风险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会计核算的改革创新,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备为支撑,给会计核算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其改革创新的顺利进行。
第一,提升硬件配置基本建设。要制定持续发展的规划,在信息化建设环节中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硬件设施,考虑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事业单位理应增加电子计算机的资金投入,购买先进的系统设备,搞好日常维护工作,保证硬件设施安全性,同时可以实现平稳、高效率运作,防止陈旧硬件设施危害会计工作品质。
第二,提升网络环境基本建设。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安全与高效率,事业单位在运用对应的信息技术时,应注意设备安全性,及时关注网络安全环境。比如,以A 单位为例,使用计算机电脑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等减少互联网病毒入侵风险,一旦发现电脑病毒,务必及时查杀病毒或及时举报,防止问题扩大对系统优化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事业单位以此为契机,加速内控制度信息系统软件建设,从单一会计软信息化向多方位管理模块信息化逐步推进,从单一财务报表数据查看方式向全方位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方向变化。要充分发挥不同功能信息系统,各程序模块间的信息进行紧密关联,保证财务部业务流程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用数据统计分析方式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6]。
四、结语
总之,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做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政府会计规章制度的落实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事业单位理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和监督机构的改革创新,以便更好地融入新时期发展的要求。这样不但能提高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压力,推动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规划。因而,事业单位务必积极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最合理的对策,提升内部结构控制质量水平,推动会计工作不断完善与创新,进而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更好的作用。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内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可以使事业单位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保障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