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企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财务费用策略研究
2023-02-22王海军青海国投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文/王海军(青海国投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在现代企业中资本占据重要地位,企业生产以及危机处理速度可有效反映在资本管理中。资金不足以及难以偿还债务是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需获得管理人员的重视。为满足多样化支付需求,在实际运用中需提供充足金额,其次借助资金管理方式降低资金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资金不够充足,一些企业并不具备经营性现金流,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也会受到资金分散以及市场占有率不集中等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将资金管理作为中心,资金管理需注重集中化。基于此,企业需构建资金预算管理系统,有效调整资金调度,避免资金流出,保证企业正常需求,以此为前提,改善资金利用效率,强化债务监督和管理效果。
一、国企强化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关实践活动证明,集中管理企业资金有利于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基于国企改制的大环境,强化资本管理属于改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可有利于金融成本降低,确保企业利益。国企基于新形势下需有效开展资金管理:其一是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此目标是将国企比较先进的运营模式作为基础,预测未来市场开发情况,确保预测准确性,以此有效制定,此种模式可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导向和参考[1]。借助强化资本管理方式,提高资本利用率,可为战略发展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持。其二是推动国企变革顺利,伴随国企改革工作不断发展,改革难度也逐渐增加,过程中想要成功转型,需确保资金使用合理性。基于此,国企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需利用多项措施有效改善资本管理效率。
二、国企资金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意识滞后
国有企业运营工作具有风险性,过程中不具备风险预防意识以及管理意识,识别风险能力较差,未对其中潜在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将对国有企业造成财务损失。近些年,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逐渐复杂,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并没有提升。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是传统事后审核方式,此种方式会造成资金管理过程中产生难以预见的问题。国企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重视程度并不高,因此资金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资金管理效率相对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在产生资金危机时难以有效应对[2]。
(二)资金管理基础薄弱
处于信息化时代,国企资金管理业务呈现飞速发展态势,这一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手工资金管理方式,会降低工作效率,难以推动资金管理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手工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难免出现误差,此种现象也会提高资本管理风险。基于上述情况,国企需不断完善资金运用基础,例如引进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化培训工作人员,以此保证资金运用质量和效率,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国企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财务费用策略
(一)减少资金占用成本
国企资金占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应收款项。其中占用大量资金会减少流动资金,使用量有所降低,此种方式会增加额外成本,在遭遇紧急情况时需要使用资金,会由于资金难以周转造成国企面临运营风险。结合上述情况,国企需借助多样化措施,提高资金使用率。遵循科学化的经营原理,例如现款现货以及应收款项的清收管理等,此种方式可缩短资金回笼时间。对方难以一次性付清所有款项情况下,需要利用合同形式对还款期限进行限定,以此缩短资金回收时间。除此之外,对库存货物进行合理化控制,确保产销平衡。进行市场调研,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化的采购计划,有效降低库存,此种方式也是降低资金占用的重要方式。企业生产经营阶段,资金占用形态比较多样,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同时提高资金使用价值。具体划分为如下内容:(1)降低应收款项,促进资金周转循环速度加快。针对企业存在重大战略意义并且信用比较良好的客户可允许赊销,针对其他客户需要一律执行现金销售方式,通过此种方式缩短资金回笼时间。针对赊销行为需制定合理化收账政策,科学化制定授信额度,以此缩短应收账款的收回时间,可将销售人员的收入销量以及货款回收率进行联系。与此同时,加大清欠力度,最大程度降低损失。(2)确保合理化库存,以此降低存货资金占用。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物质基础是合理化以及适量的库存,企业需结合市场实际需求,站在自身宏观调控需求基础上,综合性分析期初以及期末存货水平,以此制定更加确切的销售计划,依据已经制定的采购计划,确定更加合理的购货量,以此方式保证合理化的库存量,降低存货资金占用,有效降低资金占用成本。(3)投资谨慎,减少投资资金占用率。针对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长期投资活动,其主要特点是资金密集,其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投资成本在运营后需要利用折旧以及净利润进行弥补,基于此,固定资产投产创效能力比较重要,投资决策前需进行可行性分析,将投资报酬放在首要位置,过程中对投资结构进行不断优化,有效控制投资风险,避免超概算投资。借助长期筹资融通资金,企业可掌握整体资金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利息成本[3]。使用流动资金进行弥补,风险会增加,并且在利息成本层面上,短期负债具有不确定性。近些年,银行利润实现上浮,企业难以对资金成本进行准确预测,同时利息成本控制难度较高。(4)针对低效无效资产进行处理,存量资产有效盘活,企业内部存在的低效和无效的闲置资产需要处理,依据其性质以及处理权限,制定针对性的处置方案,其中非生产性资产可利用出租变卖方式;生产经营性资产,需综合性分析盈亏平衡点,难以满足经营量、不在市场战略中的资产需进行处置,并且开展其后续管理工作;针对依然可以使用的资产可进行旧物改造,加强内部调剂使用等。
(二)强化资金风险管理意识
资金风险会存在于国企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为保证财务资金安全性,需要国企提高重视程度,树立全过程风险防控意识,在不同运行环节中需采用必要性的资金风险管理措施。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事前检查机制,以此提高潜在风险识别能力。在发现有资金风险情况下,需立即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资金风险损失。除此之外,需提高财务人员培训重视程度,伴随国企改革逐渐深入,资金管理要求也在提高,借助定期培训教育措施,可提高财务人员风险管控能力,为资金管理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一定资金成本,为资金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确保资金使用更具透明化,防止产生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是资金风险的问题。
(三)推行长期借款的动态化管理
企业进行长期借款是企业项目实现顺利建设以及完工的重要资金保证。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伴随其转入到正常生产,长期借款固定加之高额利息支出会增加企业资金成本,同时企业产品竞争力也会有所降低。基于此,企业运行流动资金过程中,需更加重视长期借款,对长期借款进行动态化管理。其一,需要提供充分条件提前归还一部分的长期借款,过程中企业可借助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对余缺部分进行合理化调节,过程中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需要提前归还部分长期借款,以达到为企业减负的目的。其次,借助人行调低利率的机会,可进行贷款置换,企业缺乏能力进行提前归还长期借款,需更加关注现行利率以及长期借款利率之间的区别,现行利率数值相比于企业长期借款的利率较低,综合性分析利用低利率贷款置换高利率贷款,以此方式有效降低利息支出。最后是掌握国际外汇信息,对外汇借款中的汇率风险进行有效解决。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企业外汇借款数量以及范围在不断增加和扩大,防止外汇汇率风险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可借助套期保值或者是锁定利率等方式强化外汇借款的管理以及筹划质量,通过上述方式确保外汇借款成本更加固定,可采用外汇筹划方式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4]。
(四)多渠道融资降低筹资成本
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负债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式之一,针对一般企业来说,通过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借款是企业负债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负债在企业资产中会占据较大比重,其中负债规模以及融资成本高低会对企业财务情况产生较大影响,这部分内容也是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部分。企业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债务管理方式,对债务结构进行优化,压缩贷款的实际规模。首先,需要重点争取借款利率优惠,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各个商业银行针对企业执行的贷款利率数值可实现在人行基础利率上上浮到50%,下浮到10%。企业方面需要积极利用市场优势,争取借款利率的政策优势,以此方式降低利息支出。其次,需注重适时短期借款置换,近些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针对银行存贷款利率进行多次调整,企业方面需要适时置换银行贷款,使用低利率贷款方式对高利率贷款进行置换,以此有效改善贷款利率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成本。最后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此种方式是积极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将其作为支付措施,此种方式可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可压缩企业的贷款规模。
在国企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获取较多资金支持,国企资金重要来源之一便是银行贷款,但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会造成融资渠道过于单一,难以提高国企应对资金风险能力。基于此,国企需利用更多渠道进行融资,以此方式降低财务费用成本。常见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还高贷低,借助办理短期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贷款利率的目的,通过利用两种不同贷款方式的利率差,可满足国企贷款需求,同时有效降低财务费用成本;第二种是借助国企信誉,降低筹资成本。大型国企会更加重视商业信誉,针对大额的应付款项,可借助延期付款的方式,以此方式赚取部分利息,此种方式也属于降低筹资成本的有效方式。
基于多种情况,企业可需管理投资以及资金筹措,成本管理基本是成员企业的工作,基于此,需采用集中型资金管理模式,通过政府机构管理模式对企业资本管理进行强化。针对两个现金流,将其应用在评估、监督以及控制工作中,其主要特征是“两条线”——收支,由此有效开展收支管理。通过企业确定不同单位的银行收支项目,以此方式确定基本账目的存款限额,在账户管理系统中,需要将数据进行及时完整上传,其中所有支出均通过企业财务部门结合企业资本预算计划按部就班进行,借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报告和批准工作,集中采购业务需通过企业进行结算。企业需要结合不同成员单位实际财务情况以及运营规模验证内部运行资本,有效开展融资。收支管理在具体实施之前,企业需要基于特定实施计划制定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确定账户处理与区域金融机构合作关系,掌握远程资金回收方法。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方式是监管企业指数单位收支情况以及财务信息数据。实时监控贷款回笼或者是成本费用支出等,确保现金收入及时,可强化融资、投资以及成本费用有效控制,提高资金管理效果[5]。
企业出于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目的,需留有一定金额资金,以此有效增加收益,这是管理人员需解决的问题。合同存款属于商业银行确保业务发展以及扩大存款来源的重要方式,其与定期存款相同,合同存款会对资金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企业需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商业银行的方针政策,确保合同存款业务顺利开展,最大程度上促进现有资金存量的经济利益实现最大化。
企业内部开展资金集中管理属于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首先需要设置资金结算中心,对商业银行下游企业账户进行取消,实现企业资金结算在银行账户的外部统一。借助设置资金集中管理方式,企业范围内实现最大化利用部分资金,确保运营于资金结算中心,企业需要将体外循环更改为内部循环,以此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可采用内部贷款或者是其他形式促使现有资本股票的最大化,通过上述方式提高资金利用安全性。除此之外,更加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可有效优化资金结算中心运行效率。基于投资审批以及资金监管方面,企业需具备相应强化措施,构建良好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各个部门单位需要严格遵守资金管理制度,结合预算审批,强化资金高度集中管理效果[6]。
四、结论
资金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维持国有企业各项工作开展阶段,其更重要的方面是提高国企面对风险以及危机的能力。近些年,国企运行过程中,产能过剩以及技术创新性较差等问题逐渐突出,更加凸显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基于此种情况,国企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借助多样化的资金管理方式,有效提升资金调度能力,进行多种渠道融资,以此实现长期借款动态化管理等,通过合理利用资金,提升资金风险防控能力,保证国企工作开展顺利,推动其实现顺利转型,对国企日后发展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