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小学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
2023-02-22杜娟首都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文/杜娟(首都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中小学作为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日常活动经费主要源于财政拨付,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过紧日子”的要求,要注重中小学预算资金科学调配,通过预算绩效评价,能够客观、真实评价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科学、合理,保证财政资金实现最大效益。中小学校在预算管理方面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逐步实现了管理更科学、规范,但是预算绩效评价方面受多种因素约束,仍存在一些痛点、难点,不能提升预算绩效评价水平,要切中问题的要害,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发挥预算绩效评价作用,保证中小学预算资金使用更科学、合理,发挥自身作用,以推动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学校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确保预算绩效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和实施,落实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加快了现代财政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为中小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指导,使得这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从而获取较佳的效果。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中小学校日常经营和发展的资金源于财政拨付,为了保证资金使用科学、合理,应注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预算绩效评价能够提升预算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发挥预算资金效用,通过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有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加强中小学校责任意识,从本质层面切实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使得资金真正用于“刀刃”上。其次,将各部门收入预算归纳到绩效管理范围内,提升收入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为中小学校经济良好发展保驾护航;将各项支出归纳到预算管理中,使得各项业务开展更有效,将“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意识渗透到预算管理全过程中,构建完善、切实可行的预算绩效评估制度,确保预算绩效运行全方位的监控,能够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加强预算绩效评价,能够实现中小学校预算目标具体化、详细化,能够及时发现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点,分析绩效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从而制定解决措施,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到位[1]。
二、中小学校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评价不重视
我国《预算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实际情况展开绩效评价,中小学校作为执行的事业单位,要着重对预算资金支出情况展开绩效评价,首先要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树立先进、正确的理念,才能为预算绩效评价实施提供保障。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些中小学校对于预算绩效评价不重视,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是预算管理中存在“重投入、轻产出”,设定的工作目标也局限在是否按照工作计划完成,没有将重点放在效果层面。亦或部分人员片面认为预算绩效评价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与本部门、岗位并无较大的关联,开展这项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交流较少,缺少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一定程度影响预算绩效评价的效果,这不利于中小学校良好发展。
(二)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力不足
中小学校预算绩效评价执行要求全体人员参与,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执行制度,保证各项职责落于具体部门和人员,保证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到位,提升预算绩效评价有效性。然而,当前中小学校对预算绩效评价重视度不足,没有制定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制度,或者制定制度时没有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仍持有“拿来主义”的思想,直接套用其他中小学校的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制度,导致制度缺少适用性、可操作性,不能为预算绩效评价各项工作执行到位提供保证,责任无法落于个人层面,导致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力不足。与此同时,沟通、交流机制缺失,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要求全体部门和人员参与,缺少沟通和交流机制,使得各部门和人员沟通不畅通,难以做好协同为预算绩效评价提供支持,使得其执行缺少刚度,不能将预算绩效评价实施到位。
(三)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
中小学预算绩效评价作为一项复杂性工作,缺少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导致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缺少可靠性、完整性,绩效评价主要是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实践分析可知,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作为整个工作的核心基础,是保证评价有效的关键,如果评价指标缺少科学性、合理性,最终获取的评价结果不能客观、真实反映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当前,中小学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定缺少合理性,不能保证每个环节都包含评价指标,存在过程重指标缺失、评价不全面,使得预算绩效评价不到位,不能从根本上全面、客观了解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导致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不符合规范和要求。此外,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要保证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相结合,但是部分中小学校在设置指标时忽视该问题,以至于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缺少适用性、可操作性,中小学校不能通过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全面掌握当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难以为后续工作改善提供指导。
(四)预算绩效评价技术有待提升
预算绩效评价作为一项专业性、综合性的工作,要求绩效评价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吻合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真实,能够反映中小学预算管理的现状。现如今,预算绩效评价技术有待提升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衡量标准存在“一刀切”现象,没有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设置相吻合的评价标准,使得绩效评价具有随意性、量化指标较为简单;其二,预算绩效评价人员自身专业素养较低,对于预算绩效评价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不全面、深度不足,不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结合预算目标,对评价组织、方法等进行创新和调整,使得预算绩效情况难以真实反映,预算绩效评价技术有待提升,不利于中小学校预算绩效评价顺利开展[2];其三,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化滞后,中小学没有使用先进技术,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化平台,不能对于预算绩效全过程进行追踪评估,导致预算绩效评价技术滞后,各项工作实施不到位,不能获取较佳的效果。
(五)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效果不明显
预算绩效评价属于一项闭环控制工作,通过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从而获取可观、真实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从而确定预算管理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制定改善策略,解决实践问题。但是,基于当前中小学校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使用现状可知,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应用效果不明显,忽视预算绩效结果的使用,无法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用于预算管理优化等方面,使得预算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以及没有将其与责任部门、人员的薪酬福利等挂钩,使得人员对其重视度薄弱,影响预算绩效评价开展的效果。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主要是评价结果公开机制缺失、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缺失、没有全面贯彻绩效管理奖惩机制,使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科学,难以实现既定目标,无法获取较佳的评价效益。
三、中小学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一)注重预算绩效评价
预算绩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的工作,要想获取较佳的预算绩效评价效果,应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树立先进的预算绩效评价理念,为这项工作高质量实施提供保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小学校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强化管理层预算绩效评价意识。管理人员是中小学校发展的核心人员,本身要树立先进的预算绩效评价理念,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引进先进的预算绩效评价理念,并且将其渗透到具体行为中,从而获取较佳的效果,保证预算资金使用到位。其二,增强人员预算绩效评价意识。预算绩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要求全体人员参与,从而获取较佳的效果。中小学校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得各部门、人员认识到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开展这种工作中的作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相互间形成合力参与到预算绩效评价中,从而获取较佳的预算绩效评价效果,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助力中小学校健康发展[3]。
例如,某中学成立于2008 年3 月27 日,学校前身兴达中学始建于1976 年,2004 年学校被区教委确定为“大兴区中学示范校”,学校以“做有生命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为了保证预算管理到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该学校形成自上而下的预算绩效评价意识,保证全体人员正确认识到这项工作实施的重要性,全身心参与到工作中,为预算绩效评价提供了目标、方向,加强相关人员预算绩效评价意识,通过全方位宣传和教育,使得人员提高自身思想意识,形成“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的意识,通过客观、真实的评价,能够找出不足,并且改进不足,从而使得该学校财政预算支出科学、合理,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助力学校健康发展。
(二)增强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力
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最终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要立足于中小学实际情况,充分掌握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内容和方法,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使得各项工作能够落于实处,发挥制度的约束的作用,确保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具有刚性,实现预期效果,客观、真实反映中小学预算管理的现状,从而确定管理中的薄弱点,制定一系列优化策略和方法,提升预算绩效评价的水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着力加强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力,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制度。基于中小学校实际情况,参考优秀学校相关制度,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将各责任部门、人员职责予以落实,出现问题确定责任人,保证各项工作执行到位,提升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刚性,保证预算绩效评价落于实处,真正反映预算管理的效果。第二,完善沟通、交流机制。预算绩效评价要全体部门、人员参与,应及时构建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加快信息传输时效性,保证人员间交流更畅通,相互间做好协调为预算绩效评价提供助力,确保其获取较佳的效果,为中小学校预算管理水平提升保驾护航。
(三)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中小学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客观、全面评价,确保预算绩效评价开展到位,快速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点,并且制定完善的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预算绩效评价不仅是对预算执行后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评价,在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等环节都设置指标,实现评价全覆盖,保证每个环节都可获得科学的评价,所以在预算编制环节设置关键绩效指标、执行环节设置业绩指标、考核环节设置综合绩效指标。其中的关键绩效指标是指中小学校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对投入和预期效果充分考虑,从而科学配置和使用资金;业绩指标主要是对预算执行产出进行评价,判定预算执行是否存在偏差,及时做好纠偏和调整,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既要充分考虑预算执行结果,又要考虑预算实现的效果能够满足绩效目标。此外,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置过程中,不能单纯使用财务或非财务指标,要两者有效结合,从而保证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4]。
例如,某附属中学位于北京市,宗旨和业务范围是“实施初中、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50 万,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办学方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了评估本学校预算资金使用效果,以及预算管理的现状,探索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分析预算资金投入和产出间的关系,为了获取较佳的效果,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保证其符合本学校的要求。在实际建立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如相关性、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性和定量指标结合,实现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对于本学校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衡量,以及预算管理的绩效,助力中小学不断优化预算管理体系,掌握是否达成预期目标,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奖惩,以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提升预算绩效评价技术
预算绩效评价较为专业,为了保证最终评价结果可靠、真实,应切实提升预算绩效评价技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改变原本“一刀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中小学各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不同,要科学制定预算绩效评价标准,严格以各职能部门实际情况设定标准,使得绩效评价客观、有序。二是,加强预算绩效评价人员专业素养,能够全面、深入解读预算绩效评价的是相关知识,并且将其合理用于实践中,创新评价方法,利用先进技术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使得预算绩效评价能够反映中小学预算管理绩效和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的作用[5]。三是,加快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化建设。预算绩效评价作为一项复杂性的工作,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中小学应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化平台,对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追踪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不足,制定有效的纠偏和调整措施,使得预算是绩效评价技术先进,为预算绩效评价到位提供保障。
(五)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率
预算绩效评价是一个闭环过程,通过设定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运行监控等,最终将结果反馈到各部门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得预算执行到位,提高预算资金投入产出率。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也及时发现预算管理的存在问题,所以中小学要注重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为预算管理体系优化提供保证。中小学校要立足于实际,制定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为学校或部门安排预算、完善政策和改进提供参考。根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对评价等级为优、良的根据情况给予支持,对评价等级为中、差的要及时改进管理,根据情况核减预算,保证中小学预算顺利、有序地开展,真正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作用。
四、结束语
中小学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作为当前预算资金合理调用的必要条件,只有强化预算绩效评价,才能优化和改进预算管理体系,助力中小学健康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预算绩效评价存在一些明显的难题,具体表现在意识不足、执行力薄弱、评价结果应用不合理等,难以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的作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保证预算绩效评价顺利实施,发挥自身作用,实现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以促进中小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