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2023-02-22扬州市高邮环境监测站董秀云
扬州市高邮环境监测站 董秀云
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空气成分和气候温度建立长期监测目标,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加强信息数据收集与整合能力,提高环境分析和监测的准确性与可靠程度,为环境监测与治理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此增强环境监测的作用价值和实际优势。
一、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长期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损伤和破坏,环境保护与治理成为一项艰巨的基础性工作,消除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肩负的责任。因此,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与关注,能够起到缓解和抑制环境污染的作用。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气候条件进行实时监测,方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气候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发展动向。环境监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方法,它能对环境各成分进行准确分析与详细监测,帮助工作人员更好更快地了解环境污染程度和污染情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用性。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时,需要准确了解气候环境的污染程度和污染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维护建设方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好目标。
(二)助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经济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给我国环境保护和建设性工作带来严重挑战与压力,因此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能够对人类生存居住条件产生深远影响。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起到有效监管和保障作用,因此环境监测水平高低与环境治理和保护成效密不可分。环境监测能够对环境保护区域实施系统性动态监管,及时收集环境信息并对气候环境的组成成分和要素进行合理分析,增强环境保护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一)水资源检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合理应用
我国常用的水资源检测技术为3S模式,具体通过对指定位置的水文指标进行模拟,探索水资源的消耗变动情况,了解水源污染程度和污染情况。完整的水文监测包括GIS技术和RS技术,GIS能够起到数据分析和处理作用。因此,运用水资源检测手段能够对水文变化情况和水源污染程度作出准确分析。
(二)湿地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我国湿地监测工作一般运用多时相变化的遥感测定技术,它能详细了解各环境要素的分布情况,做好湿地区域内的参数控制,把获得的湿地信息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方便后期数据分析与环境治理工作有效开展。现阶段,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完整的湿地区域地形图,能够对关键信息展开深入研究。
(三)海洋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有效应用
1.选择监测岸基海洋环境装置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充分了解海洋环境中的变化情况,对岸基海洋相关参数进行准确把握,给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或者指导信息。早在20世纪末,美国就建立起专门的海洋信息监测系统,方便对海洋环境和装置信息进行收集与掌握。其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与整合,能够得出精准的航海指导和救援方案。
2.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科技,在海洋环境监测与控制当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卫星遥感技术搭载红外雷达、光谱扫描等组件,可以对海洋环境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监测,了解海洋水质和生物变化情况,降低工业污染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四)环境监测技术的流程
1.环境监测采样环节
环境监测拥有完整的工作体系和作用流程,其中采样工作是最基本的方法手段,能够对环境数据的分析和监测结果造成深远影响。因此,采样工作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价值不容小觑,一般条件下,环境监测技术有效开展需要做好样本信息的不定期采集。环境监测人员要做好生态环境勘查和检测区域的确立,根据环境治理要求和污染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区域进行样本采集,增强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就环境监测采样区域而言,一般要根据区域面积合理划分,与此同时,要做好环境监测频率的把握和控制工作,尽可能降低样本采集的误差或风险。
2.采样检测
环境监测采样工作结束后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化验操作,检测化验工作的严谨性和可行性,检测化验常用方法包括二氧化硫检测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化验过程中的色度需要确保空白试纸与试液测算条件一致,降低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为了提高检测化验技术的准确性,相关人员要做好不同环节和步骤的控制工作,增强操作的准确性与结果读取的规范性。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要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进行检测化验,从而增强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3.数据处理及分析
环境监测是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其中数据信息的处理对环境监测起到影响和干扰作用。因此,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不容小觑,工作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从而增强监测结果的精确性,帮助工作人员更加详细准确地了解环境污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增强生态环境的健康性与安全性。
三、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结果不具有系统性
环境监测过程中容易受到综合因素的干扰与影响,最终导致监测结果不能完全体现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不当。当前普遍运用的监测分析方法为单因素分析法,工作人员对数据信息的分析缺乏深度,因此监测结果不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整个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其次是环境监测指标不具有特殊性。不同地区环境问题和污染程度都存在很大差异,工作人员容易忽视不同环境的特殊性,最终造成监测结果不准确或者误差较大。最后是环境监测问题频繁出现。受资金、技术和设备等的影响,环境监测的频率不够高。因此,环境监测数据也不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起不到有价值的参考或指导。
(二)应急监测技术水平不高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运用大量的先进手段和科学技术。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应急监测技术不成熟,如果出现突发性环境问题,那么各种应急措施和手段都不能正常发挥效用,因此应急环境监测数据也不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环境监测技术设施不完善
环境监测技术有效应用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工作。现有环境监测技术缺乏先进仪器和设备作辅助,无法实现环境监测和管理目标,对于一些潜在风险和隐患不能及时排查出来。不仅如此,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监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因此环境监测质量和效果也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四、加强环境监测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环境监测能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树立良好的工作观念和责任态度,了解并熟悉环境监测的具体流程和步骤。工作人员要树立长期学习目标,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增强环境监测的质量与成效。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性和积极性,确保各项环境监测操作都能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有效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水平和实用功效,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和工作流程,合理配置环境监测资源,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简化环境监测流程和工作程序,增强环境监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依靠完整的责任分配体系,把权利和义务落到实处,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治理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三)优化升级监测技术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因此,如果监测方法比较落后,那么监测质量和实际效果也得不到根本保障,不利于后期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技术落后或者不科学引发的环境监测失误也时有发生。环境预警监测比较考验时效性和准确度,如果监测技术处在落后状态,那么监测风险和隐患也会进一步加深。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要确保基础设施完善和各项功能齐全,增强环境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围绕高效监测、实时预警等核心内容进行技术升级与优化,增强环境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让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平稳持续发展,为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贡献相应力量,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定。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应急监测的重视和关注,增强环境监测技术的应急能力和预防效果。
(四)加强有害物质的监测与研究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不难发现,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当属工业废弃物,工业生产所形成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深远影响。这种污染和危害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与控制力度,运用环境监测手段对各类有害物质进行全面监管,提高监测技术的针对性和重视程度,确保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有害物质起到监管控制作用,为有害物质的清除和治理提供可行性方案。
(五)增强环境监测的精确性
现有环境监测技术对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进行准确监查,这类物质进入到空气当中会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现有技术手段不能监测到这类物质的变动和去向。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与探索,增强环境监测技术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做好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与分析,为人类生产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发展环境。因此,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管理能够增强环境监测的精确性与实用性,为环境监测工作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繁荣及发展。
(六)做好环境监测采样工作
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技术手段进行指导与维护,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和污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环境监测也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环境监测采样工作需要正确理解和看待环境问题的不同,增强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采样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工作人员要认真勘查周围的生态环境,根据污染情况合理选择采样位置和区域,确保采样工作能够代表整体或者区域环境问题。不仅如此,在采样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流程和规范准确实施采样操作,降低操作失误对环境监测造成的影响或者损害,样品采集工作结束后,需要运用妥善方法进行保管和分析,降低综合因素对样品质量造成的干扰或影响。
五、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传统环境监测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通过大规模投资和建设来实现。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水平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依靠信息技术开展环境监测能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增强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向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靠拢,通过增强环境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能力实现对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有效支撑。基于此,有关部门要加强环境监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度,加大信息投入和重视度,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专业数据库和处理平台,为环境监测与保护治理工作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径。
(二)监测设备的智能化
环境监测需要运用大量先进仪器和技术装置,因此机器设备的引进和投入对环境监测工作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传统环境监测技术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和维护,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也得不到根本保障。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监测装置被研发出来。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先进科学的监测装置能够节省很多工作时间和操作步骤,同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环境监测装置或仪器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是形势所趋,能够为环境监测事业贡献更多力量和实际价值。
(三)检测技术的多元化和综合化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应当朝着多元、综合化方向靠拢,传统环境检测技术与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单调性。由于不同环境地区面临的污染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检测技术也应当体现出高度适应性和复杂性,从而增强环境监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应用综合化检测技术与手段能够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度,为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因此,未来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必将朝着更加复杂多样的角度靠拢,利用综合性检测技术所得出的监测结果也更能代表环境问题和污染情况。
六、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和生产制造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伤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国低碳环保政策的出台,社会各界开始加大对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重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部分和重要组成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根据不同环境问题和污染情况合理选择监测方法。同时,加大对监测装置与仪器设备的引进投入,增强环境监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为环境保护与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彻底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和不良局面,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