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第一县”青山变金山
2023-02-21郭煦
郭煦
绿水青山与乡村振兴、县域发展相融,塑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县,编织出一幅幅幸福美好的生活画卷。
一件青绿色的文化衫,印有一组经纬度数值和一句宣传口号。青绿色,是福建省武平县绿水青山的颜色;“E116°10'02",N25°09′52"”,是武平县政府所在地的坐标;“来武平,我氧你”,是武平人民都爱说的城市IP。
这件代表一个县形象的文化衫,折射出40万武平人民的自豪和骄傲,诉说着40万武平人民对绿色发展的坚持与梦想。
前不久,一拨来自广东的游客造访武平县永平镇梁山村箩斗坑,他们感悟满目苍翠、鸟语虫鸣,流连于“森林人家”,尽情享用着这里的好生态。在武平,这样的好去处比比皆是,也处处洋溢着幸福感。
武平的好生态,得益于发端于这里的“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又一场伟大革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1年12月30日,武平在万安乡捷文村试点“集体林权分山到户”,颁发全国第一本林权证,随后在全县推广,成为“全国林改第一县”,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武平推至福建、再到全国。随后,武平继续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林权抵押贷款、商品林赎买机制、兴林扶贫等系列配套改革,极大激发了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20年前,面对林业改革发展难题,一场始于分山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这里掀起,激活了万重青山;20年后,借力林改浩荡春风,一方绿水青山富裕了万千林农。
“林改20年,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生态,也带了发展机遇。我们依托林改发展成效,抢抓国家支持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龙岩与广州开展对口合作等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辐射,增添了旅游产业发展后劲。”武平县委书记张丽华说。20年来,武平始终牢记嘱托,抢抓机遇,奋勇前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让“绿水青山”更有效地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勇当林改探路者
武平县地处闽西老区,土地面积2630平方公里,是革命老区县、原中央苏区县、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县。2001年以前,武平县和全国大小林区一样,尽管相继开展了林业“三定”、落实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等改革工作,但由于没有触及产权问题,集体林产权不清、经营主体不明等体制机制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严重挫伤林农的积极性,林业发展存在“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等五大难题。改革势在必行。“五大难题”根在集体林权制度。为了破解这些难题,2001年6月,武平开启了一场自我革命,选择万安乡捷文村为试点,把集体林均山到户,并頒发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随之形成了以“四权”,即“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武平林改模式。
2001年12月30日,捷文村村民李桂林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号林权证。2002年4月,武平县委、县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既没有上级授权,也没具体法律依据,更没其他地方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武平全县上下顶着巨大压力拉开了全县林改的序幕,在全国“领跑”第一步。
山分了,林权证发了,但没有上面的红头文件,发下去的证算不算数,分下来的山会不会被收回,武平干群的心始终不踏实,这可是像当年安徽小岗村分田到户一样的大事啊!
在这关键时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指示,为林改一锤定音。
武平林改经验由此逐步向全省、全国铺开,武平最早提出的“四权”等林改模式被吸纳进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6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成为国家林改举措。武平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
“分山到户”仅仅是林改的第一步,如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尽快引导林农走上“不砍树也能致富”之路,才是林改的核心目标和关键所在。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武平林业发展的“评估难、担保难、收储难、流转难、贷款难”等“新五难”问题开始摆在党委政府和老百姓面前。“新五难”的突出问题在产权交易制度。
对此,武平推动林改向纵深发展,再一次以自我革命精神创造性地实现了“三个率先”,即率先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了林农资产,实现林业发展“有钱投”;率先探索商品林赎买,通过赎买、租赁、置换等方式,让待砍伐的商品林变身为“绿色不动产”;率先探索借“林”扶贫,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林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
2013年10月,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领导到武平调研林改工作,对武平率先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同年10月,武平县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17年9月,武平县又被确定为“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近年来,武平依托生态优势,重点策划建设环梁野山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试验区,实现“山上山下”统筹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林业产业从单一的林木生产加工向木材深加工、林化产品深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综合发展转变。
一粒果就是一条致富路,林改第一果“武平百香果”摆上了厦门金砖会议国宴餐桌,代言“福建味道”,成为国家品牌;“在林下跑步、在树上睡觉”的象洞鸡养殖方兴未艾,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凤凰”;林产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培育出一批重点龙头企业……这是大山的馈赠,更是生态美结出的富裕果。
擘画生态壮美新图景
林改20年,武平县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0多万亩,超过林改前25年的总和,森林覆盖率达79.7%;率先推出“普惠金融·惠林卡”,并作为可复制的经验进行推广,累计发放有效“普惠金融·惠林卡”8591张,授信9.74亿元,用信7.97亿元;建成全省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率先探索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累计完成赎买4.4万亩,实现“生态得绿,林农得益”。现有“森林人家”107家,2021年全县实现森林旅游收入12.7亿元;2021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0.2亿元,带动3万农户增收致富。
点绿成金,武平的生态优势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发展提供着强大发展新动能,连续三年荣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17年成功创建福建首个县域省级高新区。武平也成为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承接高新技术转移的“桥头堡”“拦河坝”“蓄水池”,成为粤商最佳投资城市。
改革,让武平面貌焕然一新,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让绿色崛起底气更足。“变化,让大家慢慢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武平人民由衷感叹。感叹声中,一座“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文明城市正生机勃勃地发展。
2017年5月23日,武平“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更好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2017年7月26—27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武平召开;2018年10月29日,武平荣获省级生态县称号……武平站上全面深化林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
“武平用改革和实践,应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和‘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科学决策。”武平人民从林改再出发,脚步坚定地走向生态文明、走向乡村振兴、走向绿色崛起、走向文化兴盛。
如何让青山真正变成“绿色金库”?在林业体制机制创新中,推动资源变资产变资本,是新时代深化林改的一个重点。为此,武平率先推行抵押、担保、授信“三管齐下”,为林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实行服务推动、合作联动、龙头带动的“三轮驱动”,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机制;探索把林库转化为碳库、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森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三向转化”,创新生态价值实现路径,让莽莽群山成为林农的“幸福靠山”。
围绕解决林农“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武平县持续探寻破题方法,不断为林业改革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在开展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建立村级担保合作社、推出“普惠金融·惠林卡”的基础上,2021年5月,开展“天然林可免评估直接抵押贷款”业务;2021年7月,建成全省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2022年3月,在全省创新推出升级版的生态金融产品“碳金卡”,探索以“碳汇银行”为平台的林业碳汇和碳普惠激励机制。
“自平台上线以来,已成功放贷681笔,下达贷款1.38亿元。”人民银行武平县支行行长兰道雄介绍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的运行成效。
顺应林业产业化发展趋势,服务推动林业做强做大,武平调整优化县林权服务中心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职能,成立县林业产业服务中心,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机制活带动产业兴。自2013年9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来,武平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和引导農民发展林下经济,出台专项政策扶持紫灵芝、养蜂等产业发展,形成林药、林菌、林花、林茶、林果、林蜂、林禽、林畜、林蛙、林游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11种林下经济模式。全县现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142家,带动3.3万户林农发展林下经济156万亩。与此同时,武平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林业产业,培育壮大林业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以“抓二促一带三”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全县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21年实现林业全产业链产值85.4亿元。
乘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东风,抢抓时代给予,近年来,武平又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持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把林库转化为碳库。第一批在全省探索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累计增加“绿色不动产”4.4万亩,被列为全省20个林业碳中和试点单位之一。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建设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武平百香果、象洞鸡摆上厦门“金砖国宴”,武平紫灵芝种植1.97万亩、面积全国最大,富贵籽产量占全国市场95%以上,绿茶炒绿产量全省最多。2021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85.4亿元,同比增长6.8%。
走上绿色富民路
武平县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家园,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武平最大的优势;立足山水交融的自然风貌,坚持“一木一花一草皆为景”的精细化理念,优化拓展生态空间,立体推进公园、广场、庭院、一河两岸等绿化;坚持因村制宜、依山傍水,以环梁野山“五朵金花”村庄为试点,积极探索“串点连线成片”“+旅游”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如今,武平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乡村旅游,建成了梁野山景区、狮岩景区、千鹭湖景区3个4A级景区,文博园、平桥翠柳、刘亚楼将军故居3个3A级景区,18个省级旅游特色村,形成了“天然氧吧·生态之旅”“不忘初心·红色之旅”“千年古县·客家之旅”“醉美骑行·运动之旅”“悠然乐氧·乡村之旅”5条旅游精品线路。2019年9月,武平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也成为福建省首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2021年,武平实现森林旅游收入12.7亿元。
林改催生了好生态。2002年至2022年间,武平共完成植树造林约86万亩,先后打造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武平段、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三张国家级生态名片。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7%,林木蓄积量达2558万立方米,成为全国66个“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之一,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
林改激发了新动能。立足林改带来的生态优势和城市竞争力,武平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在发展民宿、“森林人家”、家庭农场、研学体验、旅游产品销售等经营项目中实现增收。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57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6亿元、增长65%。
绿水青山与乡村振兴、县域发展相融,塑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县,编织出一幅幅幸福美好的生活画卷。
云中有山寨,风景似桃源。走进武平县城厢镇云寨村,村口仙女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一排排喜庆的红灯笼点缀着白墙灰瓦的客家民居,游客成群结队,赏景聚餐。云寨森林人家合作社理事长邱广林介绍:“我们2015年成立了合作社,将云寨特产、美食打造成品牌,制定标准,统一价格,靠口味、服务良性竞争,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离云寨不远的城厢镇尧禄村,水墨勾勒诗情画意,丹青粉抹乡村农趣。近年来,这个昔日“穷在深山无人问”的小村庄走绿色发展之路,村子一年一变样,变成闻名遐迩的“网红村”。村支书陈其富自豪地说:“是林改带来的好生态,让尧禄涅槃重生。”来这里投资生态旅游项目的长汀客商许云喆说:“我觉得尧禄非常有发展前景。”
在万安镇上镇村石寮阁,养蜂能手钟亮生正在直播销售蜂产品。他的抖音直播号2022年3月10日才开始正式运营,粉丝就已有近3万。“直播间粉丝量井喷式增长,每天可卖几千元产品。”目前,钟亮生牵头成立的养蜂合作社带动了500多位林农加入养蜂行业。截至2021年,武平林下养蜂经营面积达13万亩,蜂箱数5.7万箱,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种养户杨汉民在武平县永平镇梁山村有个生态养殖基地。这是一片面积约800亩的天然阔叶林林地,林下种植了紫灵芝,占地100多亩的养殖场以养殖棘胸蛙为主,年养殖棘胸蛙50多万只。杨汉民说:“林改留住了绿水青山,换来效益更好的林下产业。”武平林下经济方兴未艾,目前,至少有7000名曾经在外务工的人回乡从事林下产业。
林改,改变的不只是林的命运,更改变了人的奋斗方向。武平县委书记张丽华说:“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我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在这场改革中培育出干部群众改革担当的精神和干字当头、奋力作为的特质。”
从山林到村庄,从村庄到產业园区、精美县城,欣欣向荣的武平沐浴林改春风、踏着时代节拍拔节生长。2016年至2021年,武平连续六年荣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近年来,获得中国天然氧吧、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2017—2020年度)等一批国字号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