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背负岁月的人(创作谈)
2023-02-21于海波
于海波
十四年前父亲去世,留给我最大的遗憾,是对于他的一生我竟有那么多的不了解。在我出生之前,在他青年时代、少年时代,甚至更小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他做了哪些事?他怎么想的?他的辉煌与耻辱、他的得意与沮丧、他的希望与失望……我基本都不知道,即使到了后来那些我与他有着共同交集的岁月,我也无法完全了然他的所思所想。也断断续续听别人说过一些关于他的故事,但是却让我有了更多不甚清楚的片段和一些永远无法求证的疑问。作为女儿,作为一个与他最亲近的人,我感到非常遗憾非常惭愧非常痛心,我觉得很对不起父亲。如果重新来过,即便什么都不做,我也一定要陪他聊天,就聊聊他自己。
可能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亲近上了年纪的人,观察他们,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和对现在的看法。在了解他们的同时,以最具体的方式触摸那个我不曾经历的时代,也以这样的方式来亲近我那长眠于地下的父亲。
所以,我筆下多是那些老年人。
我所写的人物,大多来自母亲的絮叨,他们在母亲反复的叙述与感慨中面目逐渐清晰。而我所做的,则是尽我所能站得更远一点去看“他”,看与“他”相类似的其他的“他”,看这些个“他”与时代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们身上累积着厚重的岁月与时代的风尘。岁月和时代不曾漏掉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多么卑微。他们本身就是活着的历史,而且比书本上的历史更具体、更生动,因此回头看这些人,我获得的不仅仅是他们身上的故事。这也就有了我的一系列以老年人为主角的创作。
《蜜三刀》的初稿是我刚开始写小说时所作的,它很单薄很肤浅,可我一直没舍得放弃。文中李想跨越了好几个时代,身上也便有了好几个时代的影子。过去的几年里,我常常把它翻出来端详修改,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对它满意。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与文学审美水平的提高,我觉得我应该还能把它改得再好一点。不过那天,我突然想,就这样吧,你得另起一行了。
《赵春英的8月14日》是今年8月14日写的,写得很畅快,几乎是一气呵成,因为原型皆来自我的远房亲戚,我所做的只是组合与叙述而已。小说中涉及三代人,三代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对生活的观念各不相同,赵春英和女儿都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这固然是她们个体的决定,同时更是受时代的影响。而无论怎样选择,努力奋斗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文中还涉及一些城市“土著”,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之下,他们优势渐无,但他们中很多人不能认清这一点,停滞不前,仍旧生活在过去,从而渐渐落后直至被淘汰。
这些人离我如此之近,仿佛就在我面前,我只是努力把他们写出来。可是我的文字是如此平淡,叙述是如此直白,文学修养是如此浅薄,表达总是不尽如人意,我惭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