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俄实施混合战争概述
2023-02-21刘长军
刘长军 徐 倩 徐 玥
混合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是信息时代的新型总体战,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在政治、经济、信息、军事等多领域的综合对抗,是对军事与非军事手段、正规与非正规方式、传统与非传统力量的综合运用,具有力量更加多元、手段更加多样、行动更加隐蔽、应对更加复杂的特点。混合战争理论是美国最早提出的,俄罗斯出色运用的,而美国在与俄罗斯博弈的过程中也浮现出了混合战争的影子。当然,在大国博弈时代,我国也难回避,已陷其中。因此,研究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混合战争的基本情况对我有效应对混合战争有着重要意义。
美俄混合战争理论差异
美俄两国对混合战争都有深入研究,而且经过理论探索、实践检验、经验总结,逐渐趋于系统化、体系化。
美国对混合战争的认识来源于其战争实践,主要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军对混合战争的界定重点在于对手挑战的多元性与融合性,强调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同时运用高端与低端技术、正规与非正规作战对美军构成的威胁。因此,在美军的描述中,混合战争主要是一种弱者对强者的挑战,采用了混合战争形态的弱者,其作战方式既具有非常规战的灵活性、长期性和狂热性,又具有常规战的致命性。
俄罗斯对混合战争的认识来源于美国在苏联国家推行的颜色革命和2011年以后发生在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在俄军看来,美国发动的颜色革命就是混合战争,混合战争是美国军事战略的轴心,是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俄罗斯的语境之下,混合战争更多是强者对弱者使用的战争形态,属于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的性质。
美国混合战争的基本内容是武装斗争,具有进攻性,而俄混合战争是防御性的。格拉西莫夫认为,现代冲突的转型将导致军事和非军事斗争类型对战争的政治总结果的贡献比例发生变化,未来战争中军事手段与非军事手段所占比例为1:4。
美军通过北约东扩蚕食俄罗斯战略空间
美国对俄实施混合战争的主要实践
据俄混合战争理论所述,俄罗斯自成立至今一直处在美国的“混合威胁”之下。截至目前,在两者相互过招切磋下,美国包括其盟友对俄罗斯所进行的混合战争的各种形式得以清楚地呈现。
强化地缘政治战略围堵。俄美关系受多重因素掣肘,存有结构性矛盾和战略冲突,始终低位运行。美视俄罗斯为其霸权的严重威胁,极力加大对俄系统性遏制力度,但受拥核时代的现实影响,双方直接动武的概率大大降低,在地缘政治上实施混合战争成为主要途径。主要方式包括一是对俄进行政治孤立,通过竭力推进北约东扩,蚕食俄传统势力范围,通过不断拉拢“盟友”,挤压俄战略生存空间,让北约欧洲盟国和乌克兰、格鲁吉亚等苏联地区亲西方国家给俄罗斯制造麻烦,最大限度挤压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以形成对俄全方位的地缘威胁。二是加强俄周边的兵力部署,持续在俄周边制造混乱和不稳定,如加速常规部队进驻欧洲、加快欧陆反导体系建设等,企图将俄拖入无休止的低烈度冲突中,以形成对俄优势战略态势。三是扶植反动势力,通过资金支持、军事援助、人员培训等方式大力扶持俄境内所谓的“民主斗士”、分裂势力、恐怖势力,着力形成内外联动态势,使俄陷入动荡,达到培养代理人上位的目的。例如,20世纪末、21世纪初,美国及盟友持续为高加索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提供资金、武器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和雇佣兵,培训暴动、内乱、抗议分子。
升级对俄经济制裁力度。美西方针对俄在经济领域存在的薄弱点实施混合战争,剥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改革活力,降低民众生活水平,引起社会政治动荡。主要方式包括一是进行贸易战,对俄能源、矿产、军工等主要行业进行制裁,设置贸易壁垒,破坏俄与其他国家的重大合作项目(如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促使俄经济下滑。二是制裁关键人物,通过禁止入境、冻结海外资产等方式,制裁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关键人物,以此动摇这部分人。如美国终止在俄罗斯的投资,冻结俄罗斯的海外账户。三是实施货币战,通过压制卢布,使卢布暴跌、崩盘,迫使俄资本外流、股市动荡。
美军通过叙利亚战争等将俄罗斯拖入战争泥潭
加紧策动颜色革命。实施颜色革命是美国对俄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混合战争的重要内容,既可以降低军事活动成本,又能够有效降低自身风险,进而达到制造混乱、牵制目标国的目的,已成为主要西方国家谋求霸权利益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法宝”和惯用伎俩。主要方式包括一是进行网络战,组织黑客定期参与屏蔽俄罗斯网站、攻击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指挥控制系统,使其瘫痪或无法正常运行,并且可以未经授权访问这些网站的“敏感”信息。二是进行信息战,利用俄社会矛盾的“易爆点”,通过信息误导、偷换概念、散布谣言等方式丑化俄执政当局、抹黑公共政治家和公众人物,激化民众不满情绪,煽动社会政治紧张情绪,催动社会阶层对立。例如,马航客机坠毁事件,俄“侵占”克里米亚,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俄运动员“兴奋剂丑闻”,俄新冠病毒疫苗“无效”,等等。三是开展认知战,通过篡改历史事件、扭曲重要概念、禁止俄参加相关活动等,塑造俄罗斯“邪恶帝国”形象,企图颠覆俄民众的传统价值观和心智取向。四是利用心理战,在俄罗斯社会上营造不信任氛围,为反对派实施激进破坏行动创造动机,打压俄罗斯民众和军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例如,将俄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称为“人道主义干涉”,破坏伟大卫国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等等。五是发动局部战争,在俄周边和利益攸关地区,例如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阿塞拜疆等,发动旷日持久的低烈度的“传统”战争,将俄罗斯拖入长期战争泥潭,使俄分身乏术、疲于应对。另外,美国还围绕俄罗斯的国境线,建立了大量的军事基地和生物武器实验室。
俄罗斯将索罗斯基金会等列入“不受欢迎组织”名单
俄罗斯应对美国混合战争的主要方法
俄罗斯持以混合战争应对混合威胁的理念,综合运用军事与非军事、传统与非传统、常规与非常规等多种手段有效应对。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类手段:法律法规手段、行政手段、信息手段、经济手段和武力手段。
用法律法规手段反制。在颜色革命发生之前,通过立法或制定其他缓解经济上弱势但政治上积极的社会阶层的社会政治严厉的法令,改善现政权领导人的社会—政治形象。为抵制美国渗透,俄罗斯议会2015年5月通过《不受欢迎组织法》,把“威胁俄罗斯宪法制度基本原则、国防能力和国家安全”的外国或国际非政府组织,定为“不受欢迎的组织”,随后公布“不受欢迎组织”名单,包括索罗斯基金会、国际民主基金会、自由之家、民主教育基金会和世界乌克兰协调委员会等。2015年,俄罗斯司法部根据《非政府组织法》,把69个接受西方资助并进行政治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定为“外国代理人”,取缔或限制其活动,其中包括“大赦国际”俄罗斯分部、“捍卫宪法和自由律师”协会、“纪念”协会、美国际开发署资助的“保护选民利益”协会等。
用行政方法灵活应对。与法律法规方法相比,行政方法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在革命的准备阶段解决防止颜色革命的大量问题。这些方法用于达成颜色革命反对力量对颜色革命支持力量的组织优势可能最有效。其中包括,建立爱国主义的社会政治组织和党派,支持它们的活动(主要是秘密地),向他们提供组织资源或是物质和信息资源,同时对颜色革命支持者的活动制造各种障碍。
用信息战见招拆招。俄罗斯认为,现政权支持者使用信息方法的基本目的,是吸引政治上积极的居民,筑牢其精神政治根基,树立和保持在国外的良好形象,瓦解对方的组织结构,以及击退来自国外的信息侵略。俄军认为,信息心理战是混合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据混合战争的各个阶段。为此,2018年俄军设立军事政治管理总局,通过重建军队政治文化、强化信息传播职能两个手段,提升俄军信息战、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等能力。俄努力克服各机构缺乏协调和各自为战的弊端,由总统办公厅统一规划和指导舆论宣传工作,促进跨部门、跨领域全面协作。此外,俄还增加或拓宽了各级部门的发声渠道,实现了官方正式表态、学者发言、媒体炒作等多种声音的同频共振。
俄罗斯国防工实施“进口替代”计划,逐渐摆脱对国外零件的依赖
用经济方法反制裁。面对美国的经济手段,俄罗斯有四大对策。一是“硬碰硬”反制裁,停止向参与制裁的美国和欧盟国家进口某些种类的食品和消费品,运用能源优势分化美国及盟友,极大地摆脱了安全窘境。二是暗中推动对制裁不积极的日本和欧盟国家要求撤销制裁。三是放低身段,收缩在东乌克兰的行动,表示愿意与美国合作打击“伊斯兰国”,避免过度刺激美国。四是实行“进口替代”计划,降低甚或消除进口依赖。从2015年俄罗斯政府制订了进口替代五年计划开始,俄罗斯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
以非对称手段应对军事压力。俄罗斯从国家层面完善应对混合威胁的机制建设,组建国家防务指挥中心,以集中指挥和运用各种力量保卫国家安全,制定并实施了《俄联邦防御计划》,合理分配稀缺资源,严防和遏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发动的混合战争。基于对混合战争本质、特点、样式的分析,在战略缓冲地带被西方国家蚕食的应对上,在双方军事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俄罗斯实施非对称、非直接作战,以反混合战争对抗混合战争,通过战术层面上的优势弥补整体实力上的不足,以最快速度、最低规模、最小代价在敌意料不及、应对无计的特定领域发挥己方优势,出奇制胜,化解乌克兰危机、亮相叙利亚、成功收复克里米亚等,取得显著战果。
启 示
混合战争打破传统的平战认知,更强调运用心理战、舆论战、法理战、外交战、科技战、经济战等作战样式,实现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的融合,其本质要求是综合博弈。
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混合战争系统性对抗特征明显,而且旷日持久。美国确立全政府理念,俄罗斯确立大国防理念,旨在综合各领域的力量,长期而有效应对混合威胁。我国也应当积极做好应对混合战争的准备,要时刻以习主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筑牢总体理念、健全组织机构、培塑专业力量、完善制度机制、预想应急预案等方面多维度作好准备,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混合战争的能力。
继续深化混合战争理论研究。理论指导实践。混合战争的出现没有改变战争的本质,现代战争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暴力属性依然不变。但与传统战争相比,混合战争有着战争主体增加、力量结构多元、作战行动多样、战场空间扩大、时间轴加长等鲜明特征,制胜机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要结合现实,有针对性、预判性地持续加深战略、战役以及战术层面的研究,丰富完善适合我国特色的混合战争理论体系,以反混合战争应对混合战争,在非对称中通过运用部分优势或凝聚局部强势谋求胜战可能。
改变或者完善国防的组织形式。混合战争的典型特征就是利用各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政治目的。在国际安全环境日益复杂和大国竞争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混合战争作用于政治、社会、经贸、信息、网络和军事的诸多领域,往往是不宣而战,具有很强的暗藏性与隐蔽性,不确定性特征明显提升。因此,要改变或者完善国防的组织形式,健全完善军民融合型国防体制,实现各领域、同盟间的思想观念、力量运用、体制机制、装备生产、人才培养等深层次的联合融合。另外,既要在对应领域内组建专业力量实施不间断地侦察,做到深度认知、综合研判,又要综合各领域力量形成合力、有效应对,确保在易受威胁的方面建立和利用优势的战略,把关键力量和资源有效集中于最易受到威胁的地方。
舆论逐渐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主战场”
持续提高军事力量建设。大国博弈时代,混合战争与反混合战争同生共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保底手段,军事手段仍然是解决争端的最终途径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军事实力依然是混合战争的战略支撑,最为坚强的后盾。一方面,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加强常规力量建设,提高新质新域力量比重,尤其是特种作战、网络作战等非常规军事力量比重,打造兼顾进攻、防御的全谱行动能力,提高打赢现代化战争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大国利器”建设,加强遏制大规模战争核武器现代化建设,以及军事领域颠覆性技术运用,保持战略遏制能力。
掌握信息主导权。掌握信息主导权,是抵制文化渗透、防止敌方舆论造势、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的关键。要坚持党对宣传、舆论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坚定各类媒体政治立场,掌握战场内外舆论和信息主导权,维持信息空间正规纯正良好的秩序,切实确保国内媒体做到配合政府施策,成为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