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农村“空巢”家庭居住状况调查及室内功能设计改造提升策略

2023-02-21王树义

科技风 2023年4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空巢家庭

王树义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唐山 0637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大量农村居民流向城镇。尤其是年轻人为寻求好的发展条件和机会,通过求学、务工、经商以及发展事业相继离开农村,自发向县城聚集。自然资源禀赋没有优势的农村地区相继出现“空巢”现象,留守下来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缺乏新劳动技能的中老年人。部分老人依然蜗居在简陋的农村遗存住宅中,原有的空间格局无法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虽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但有些老人的居住条件及生活舒适度也亟待提高。

一、“空巢”家庭居住状况调查及问题分析

为全面了解农村“空巢”家庭现有房屋居住情况,我们在河北省范围内进行了初步寻访调查。以河北籍各地区家住农村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以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学生走访和家庭共同参与完成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内容分为居住地、当地经济状况、家庭人员结构及主要经济来源、50岁以上人员占全村人口的比例、独居老人数量、现有住房类型、住房近些年有无翻建、无力改建住房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最后问题重点锁定在“空巢”家庭的居住规划和改造预期诉求等实质问题上。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1135份,涵盖河北省所辖十几个地区,基本能够反映河北农村居民居住的基本面貌。据调查分析:居住条件与经济状况关联度较大;农村人口迁移以从事农业生产和边远山区较多;各年龄段分布50岁以上的人群占比最大,如图1所示。

图1 各年龄段分布统计图

老年人与儿女同村居住的占比统计,家庭结构以隔代分居为主要形式,儿女不在身边完全独居的老人占据相当数量,说明“空巢”家庭现象日益凸显。

对现居住房屋状况调查,传统的三间正房和后改建的占比比较平衡,如图2,说明农村居住方式正在经历快速转变期。未改建的可能通过异地购房重新规划了生活,但独居老人改建房屋的占比并不多。

图2 现居住房屋状况调查统计图

对现有房屋不翻盖、对室内空间进行改造的期望值调查,则表现出强烈的意愿。老年人出于经济考虑不愿在改善居住方式上再花钱,而年轻人则因不能与老人同住赡养老人,愿意从经济上为老人改善居住条件来补偿。

对老年人未来生活规划方面,选择长期在乡下、不愿到儿女家居住的比例高达65.2%。其中,受经济条件限制或生活习俗影响的人群更多选择居家养老。可见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已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主要问题。

依据问卷调查,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农村家庭结构断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调查显示,老年人占比接近20%,说明留守农村人口已加快老龄化进程。河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9.85%,进一步表明社会人口老年化趋势。这部分人大多以务农为主,中年人也以经商或临时务工来补贴家用,青年人已开始脱离农村,人员结构出现断层[1]。

(二)农村住房大多经历过迭代翻建,住房类型呈现代际差别

河北农村大多以村庄为组织形式自然聚落。住房因宅基地供给限制大多以联排的3~5间正房组成院落为主,形成独门独院,前后联结街道的自然肌理,矩阵式布局也有效节省了土地资源。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条件改善,不少家庭在原有宅基地上翻盖新房或楼房,尤其以中年为主要群体大都实现了住宅功能的更新。“震后”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已不多见,农村危房已得到政府专项资金资助进行了翻建。现存的单层传统平房大多为老年人居住,室内功能相对单一简陋。年轻一代结婚成家一般选择县城购买楼房,乡村大规模住房更新建设已逐渐停滞。

(三)美丽乡村建设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交通道路等方面的投入,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节能改造、新能源采暖以及“厕所革命”。有些地方建筑屋顶和外墙都已加建并采取保温措施,更换气密性更好的门窗。街道硬化、绿化、美化,生活垃圾实现专业清扫和转运。伴随着环境卫生整治和乡村文化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观[2]。一些地区结合地域自然条件开展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开发,开始走向“产业兴农、富农”的宜居、宜业乡村振兴之路。

(四)留守家庭的居住条件亟须改善,乡村振兴更需关注弱势群体生活品质

留守老人一般居住在多年未翻建的平房内,儿女不同住,室内空间结构简单,起居功能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生活品质得不到保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外部环境,如何在不翻盖新房前提下进行内部空间功能改造,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空巢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乡村振兴新的研究课题。

二、“空巢”家庭室内空间功能设计改造提升策略

针对“空巢”老人居住的老旧平房,可根据房屋结构状况实施内部空间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适老化功能需要,改造前后见图3、图4平面图。结合各地不同情况,与当地政府联系争取得到政策支持,以减轻用户改造的经济压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进“空巢”家庭居住生活品质提升,设计改造方案时可采取以下策略。

图3 原建筑空间平面图

图4 规划改建后的预想图

(一)室内空间改造要结合建筑结构特点,注重住房安全

因村民住房多为自行修建,受建造年代及经济条件限制,结构类型及建材质量参差不齐[3],设计改造前应做好住房结构安全评估论证。如:鉴定成危房的可申请专项扶贫资金予以翻盖;评估为结构体系需加固,也可结合抗震加固专项补贴由用户再增添费用一并对房屋进行室内空间改造;房屋结构适宜内部墙体拆改的,可结合市政配套依据生活需求重新划分功能,在确保住房安全前提下进行空间改造设计。

(二)室内空间改造要衔接市政设施配套,完善起居功能

近些年,政府加强了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完善,供水、采暖、排污等都有了配套建设[4]。传统的平房室内空间布局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生活起居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过去的堂屋搭建灶台连接卧室内的土炕,兼顾炊事和冬季采暖功能,一直延续农耕时代的生活习俗。现在为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达标要求,各村都通了天然气,实现新能源生活燃料供给,灶台已失去原有功能,拆除更有利于空间重新规划利用。“厕所革命”废除旱厕,接通室外化粪池或污水管网有利于室内空间集约化安排。所以,合理规划给排水及燃气入户接口、引导室内空间重新布置、按生活流程动线区划功能分区,有利于空间起居功能完善提升。

(三)室内空间改造要注重适老化功能需求

根据目标人群老龄化特征,结合农村居家养老的习俗,在室内空间改造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年长者生活认知和需求及加入人文关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等要求[5]。除政府加大农村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外,住宅起居方面也要注重便捷性功能需求。如洗浴、如厕功能移入室内,增设休闲、就餐空间;尊重老年人生活习惯和就寝习俗保留火炕,通过厨房燃气采暖炉为火炕提供水暖;注重人体感应夜灯方便老人起夜等细节安排。随着智能化电器及无障碍设施的普及运用,方便老人起居的措施应得到保障。

(四)室内空间改造选材要绿色环保、经济适用

室内空间改造要从关注老人起居方便、身体健康出发选用绿色环保、经济耐用的建材。如墙体拆改后在保障防水、保暖前提下,选用绿色环保的快装墙板作为立面装饰,配合定制组合家具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增加储纳功能,以低成本的投入打造功能完备的便捷性起居功能为目标。

(五)改造设计要注重文化风貌的传承延续

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更多关注村庄建筑的外部形象美化,家庭的空间功能改造大多在室内实施,配合空间功能重新划分外立面门窗也要有所改动。结合节能改造专项工程实施,应保持原有村舍的建筑自然肌理和传统风貌。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寄托着乡愁,凝聚着记忆[6]。河北地域辽阔,民间风俗传统丰厚,特别体现在住宅样式上,山区与平原、南方与北方建筑屋顶的形式、外立面建材装饰各有特色。在改造实施中虽选用现代技术高性能建材,但也要注意保留传统样式和历史风貌,不搞“千村一面”,割裂历史传承,珍视独特的乡土文化气息,让村庄留住记忆和乡愁。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安排,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为此国家提出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目标,加快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让乡村变得更美丽宜居。通过更多举措探索乡村与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共同富裕”的建设目标。

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的基础上,关注“空巢”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提出针对现有房屋室内功能改造提升策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空巢”变“暖巢”,充分感受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人文关怀,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空巢家庭
《室内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家庭“煮”夫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恋练有词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
浅析植物在北方室内空间的作用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