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02-21柯洪昌孔德刚

科技风 2023年4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程序设计知识点

柯洪昌 王 慧 孔德刚

1.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2.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工程认证和高校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已经深入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例如,计算机、电气工程、机械、数字经济学、建筑学、工商管理等多门课程都涉及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1]。据统计,在2015—2018年之间,我国关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多达上千篇,这是因为OBE理论更偏重于在授课中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成果为导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掌握能力和实践能力[2]。OBE教育理念正在被各高校广泛推广和借鉴使用[3]。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起源于北美,但是近年来OBE理念更符合我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这是因为我们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完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大部分计算机类的专业课。因此探索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是至关重要的[4-5]。

“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应掌握移动互联(Android方向)课程的基本开发方法,包括开发环境搭建、界面编程、数据存储等,为移动互联网设备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重要保障。由于本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本课程能为以后学生的毕业设计和企业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本文结合之前移动互联网课程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探讨基于OBE理念的《移动互联网设备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

2 传统“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由于“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偏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而传统授课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讲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随着基于学生学习产出理念的深入实施,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学生语句和关键字记不住,程序编写困难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教师讲授。而程序开发类课程普遍需要学生记忆一定量的语句和关键字,学生只听而不动手实际操作,不用上机实践来理解消化这些理论知识,必然会存在听课时理解,听课后忘记的后果。这是因为学生上机编程操作较少,对于语句和关键字等知识点死记硬背的现象较多,难免不能深入理解和记忆。

2.2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罗列完成

传统“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在讲授过程中,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成度,往往在有限的学时内,为保证教学进度,没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目标之间的联系。因此,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用力不够或过猛的问题,对于通过相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相应能力,从而达到相应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够。

2.3 课程考核方法老套,注重期末笔试

传统“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多依赖于期末考试和平时表现的简单加权,并不能完全考核学生相应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情况。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一来对于平时表现的考核并不客观,二来也不能综合评价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达成度情况,这就使得最终的课程评价机制效果甚微,因此想要持续改进课程变得更加困难。

3 基于OBE理念的“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OBE理念的“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核心思想如下。

3.1 要形成清晰明确的课程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

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应明确课程培养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明确学生课程学习目标,即理论知识掌握目标和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这种用课程学习目标指导教学内容的方式,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该知识点的教学力度、教学方式等。

3.2 坚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中心

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中心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我们要以提高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首要教学目标,如果以教师为中心,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导向,适当地采用课内问题分组讨论或翻转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应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验课时所占比重,使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获得实践开发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3.3 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显得迫在眉睫。近两个学期,“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采用学习通、慕课等线上教学和机房上机操作、教室理论强化等线下教学相结合方式进行。例如,线上学习通布置课前预习(观看视频、讨论)或布置课内签到;线下布置实验指导书指导学生机房实操;课堂案例教学或课内分组讨论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学习。此外,随着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升级,本学期的“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在机房进行,这样对教师的案例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学生动手实操及分组讨论实施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4 应注重多形式客观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

对于课程评价,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中的各阶段各形式都要做到客观,例如,知识点、章节的客观评价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基于教学评价结果及时总结不足,并探讨持续改进方法,达到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目的。

结合上述改革思路,“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从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持续改进方面分别进行改革。

3.4.1 明确了课程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

明确课程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做到授课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移动互联网程序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具体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关系

3.4.2 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将教师讲授注入式的被动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视频演示、分组讨论、回答交流、翻转课堂进行。通过课堂讲授、视频演示引入课堂知识点,并设置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对复杂程序设计问题的分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明确任务分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点问题到主动研究解决知识点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资料收集、可行性分析、方案确定到编程解决问题、测试结果,能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后教师在授课中整体遵循问题导入、启发思考、理论讲授、归纳总结、案例分析、得出结论的流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对照表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4.3 客观评价与持续改进

课程的考核也应该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考虑目标达成度,这就要从考核各章节知识点的理论掌握情况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为目标,考核包括作业、分组讨论、回答交流、翻转课堂表现、实验、期末考试。作业、分组讨论、回答交流、翻转课堂表现考核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应于课程目标,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目标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实验主要考核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序的设计、代码的编写调试与实验报告、工具的使用五个方面;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目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题型应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程序问答题、简答题和程序论述题。

本课程的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两方面评价,即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每学期末得到课程分目标达成度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采用成绩分析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

4 总结

本文在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传统“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基于学习产出理念的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探讨,提出并实施了“移动互联网程序设计”教学的改进措施。运用OBE的教学理念来实施教学,对课程内容的精简优化、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程序设计知识点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