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素素自画像中的形象与成因—以《吹箫仕女图》为例

2023-02-21张琳娜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08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期
关键词:青楼仕女图妓女

张琳娜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薛素素,字素卿,小字润娘,自小迫于生计至金陵青楼中卖艺,后因才气名噪京城,涉足诗歌、绘画、书法等各色领域,被誉为明代“十能”才女。其留下的画作众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吹箫仕女图》①是薛素素为数不多的人物画作品,画面为绢本设色,采用粗细不同的笔法勾画,用笔严谨,衣纹柔和、流畅。画中绘有一女子端坐于花园斜坡处,曲栏环绕,手执一杆长箫正在吹奏,女子身前的草坡下还种有数株兰花,摇曳于山石之间,院落后面耸立着数块奇石,画面淡雅清丽,墨色层次分明。根据张燕昌为薛素素作品所写的题跋:“二十年前所得《吹箫仕女》小幅,盖素素自写真。”可知,画中的女子正是薛素素本人,因此这也是一幅带有自画像性质的水墨仕女图。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女性自画像相关的作品极少且极其特殊,首先,女性自画像具有一定的客观写实性,它能真实地反映一定的历史现实;其次,自画像是一种语言符号,作者在作画时通过艺术上的主观表现,诉说思想感情或表达某种隐喻。薛素素的自画像正是其内心对自我形象的重构与自我意识的表达。

一、薛素素自画像的形象构建

(一)深居闺阁的才女

在古代仕女画中,以吹箫为主题的仕女形象时常出现于各类文人画作中,如《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女乐和《吹箫女仙图》中的女仙等。与薛素素同时代的唐寅也绘制过相同题材的《吹箫仕女图》。

吹箫题材广受世人喜爱的原因在于,首先,洞箫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其形制和音质包含了审美兼娱乐的功能,本身就蕴含着古代的美学思想。它所代表的内敛、典雅、娴静等品格为士大夫、官宦和民间文人所喜爱。因此,薛素素选择以吹箫姿态为自画像形象,除了在审美观上追随主流的男性审美,也是在强调自身的音律才学和高雅品位。

其次,画面中的女性姿态端庄,人物神情温和、恬静,向观者传递出一种温顺的、符合传统社会审美的古典美,展现出薛素素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观者从画中并不能看出其描绘的是一名妓女,反倒更像是一位颇有情操的闺阁女子。

除了在乐器上的隐喻,薛素素也乐于强调自己的文学素养,她在画面左上角题有“玉箫堪弄处,人在凤凰楼。薛氏素君戏笔”几行字。“凤凰楼”在古代泛指女子居所②。不难看出,薛素素善用文学典故,既巧妙地向世人表明自己深居闺阁的处境,又通过怡然轻松的文笔,从侧面将才女形象融入自画像。

(二)弃贱从良的妇人

出于与当时文人、士大夫交往的目的,名妓画家的作画风格与技艺受到男性画家影响较大,其通过绘画来获得男性客人的关注,并以此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但与其他绘画不同,自画像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更多地被名妓们用于排解内心的焦虑与孤独,是向外部彰显自我与洗脱污名的表达方式。

薛素素 《吹箫仕女图》,绢本,立轴纵63.3厘米,横24.4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从《吹箫仕女图》中能明显看出薛素素从妓女到官家姬妾身份的重构。从画作的上白文印“沈薛氏”可知,薛素素作此画时已嫁入沈家,被与她相识多年的文人沈德符纳为妾室。从无依无靠的妓女变为了文人的妾室。这并不是薛素素的第一次婚姻,所以在此时,她不仅要收敛从前作为名妓时的举止,更要谨慎地面对当时的处境。这种内在的心理活动也影响到了画中的人物姿态。画面中的仕女低眉颔首,手部动作拘谨,从下身裙子的衣纹走向来看,女子双腿回弯,足部应该交叉或紧靠,整体身姿有蜷缩之态,可以直观感受到女子的拘束感。由此,可以看出薛素素想要通过描绘规矩且贞静的闺阁特质来表现其操守。

在人物形象之外,此幅画作也体现了其洗清自我名声的愿望。画作自题中的“玉箫”与“凤凰楼”皆取自刘向《列仙传》中的典故③,薛素素借用萧史弄玉双宿双飞的典故,向观者说明自己脱离贱籍的“从良”身份与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同时,薛素素将自己绘制于庭院一角,周身栏杆围绕,也在向观者表明自我形象居于内阁的从良身份。再者,人物前后土坡上绘制的兰草、秀竹,在画中也是薛素素借物喻人的体现。与素素齐名的大部分青楼画家,所绘的兰竹大多无根,直立于画中,或是长于缝隙、枯石、深谷之中(如秦淮八艳中马守真所作的《兰石图》),而图中所画的兰竹却扎根于院子的开阔地带,翩然挺立。由此可推测,薛素素巧借兰竹之姿,侧面反映自己早已不似从前那般无依无靠,而是找到了安稳的宿地。最后,素素用兰竹隐喻“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意向,表明自己虽落入风尘,但内心仍保有崇高品质,并以此洗脱妓女身份所带来的偏见,展现自己从良归正的妇人形象。

二、形象构建的影响因素

(一)明末妇女个性解放

明晚期的青楼行业无比繁荣,特别是秦淮河一带,吴文泰曾在《青楼曲》中写“纤歌宛转声绕梁,围屏狎坐飞琼觞”来形容当时的青楼景象。民间甚至出现了“风月”门类的书籍,以供日常消遣。可以说青楼文化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女性文化,在明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时期。

除却青楼文化,晚明社会各色思潮交汇出现,反抗传统和权威,提倡个性,许多先进的思想家在妇女问题上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新观点。例如李贽就曾言:“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他对当时具有优秀品德与广阔见识的“好女子”大加称颂,鼓励女子走出闺阁,读书游历,以充实自己的内在。

文人墨客活跃的思想讨论也萌发了妇女解放个性的思潮,秦淮河一带开始重视培养色艺双绝的高级妓女。许多妓女在书画、戏曲、棋艺、茶道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现。据《芥子园画谱》所记载的诸位青楼女子:“皆以烟花丽质,绘及幽芳,虽令湘畹蒙羞,然亦超脱不凡,不与众草为伍者矣。”妓女们在书画、音律、戏曲、茶道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现,薛素素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她的成名一方面是源自才华出众,另一方面也源自时代思潮与男权体系下的青楼市场要求。贵族女子大多遵循“无才便是德”的女训标准,文人想寻觅“红颜知己”,只好投入烟花之地,薛素素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挖掘和培养了自己的潜能,将自己塑造成德才兼备的女性形象,并最终反映在所绘制的自画像中。

(二)与文人名士交流

晚明的朝堂政局压抑黑暗,官场失利的文人名士常流连于烟花柳巷,寄希望于寻找“红颜知己”来排遣内心的愁苦。名妓们为了生计,必然会投其所好地学习文人的作品,磨炼技艺,再因文人名士的称颂而美名远扬。所以类似薛素素一类的名妓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受到同时代文人风格的极大影响。

明末,文人名士光顾青楼勾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其次,出于对仕途坎坷、政治腐败的逃避,文人名士开始关注下层民间文化,急于在烟柳之地寻找到“知音”,用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文人本身具有极高的才华水平,对妓女自然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促使妓女们为了谋生、竞争而培养自己的才情与技艺,展现自己有涵养的一面。除此之外,大多数名妓也更倾心于风流倜傥的文人名士,她们虽然身份卑微,但心性高洁,内心渴望获得尊重与赏识。文人名士大多都有着较高的才情和艺术修养,他们往往以浪漫的做派与怜香惜玉的态度对待名妓,能够欣赏她们的艺术,并给予尊重与认可。

文人们的艺术修养在与名妓的交流中会对名妓的创作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薛素素的笔墨中就有许多明代文人画的影子,其笔法中的飘逸、空灵之感,与优雅的女性形象塑造,都是以男性画家为主的文人画流派所追求的东西。

(三)名妓自我意识觉醒

晚明时期学术思想日趋活跃,其中心学的影响最盛,并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导。心学以心立说,由心建构“意义世界”,强调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应该具有多种欲望和精神上的享受并且凸显出来。对于受程朱理学影响,过分约束心灵、过分约束生活和受到知识垄断压迫的百姓来说,这种新学说无疑是对旧思想的瓦解。

心学的出现对晚明娱乐文化中的妓业,尤其是名妓的影响极大,名妓们通过学习各种绘画技艺,创作出高品质的作品,而后受世人喜爱、吹捧;这种模式会使其内心获得一种成就感与优越感,并有意无意地滋养出她们的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上,以秦淮八艳为代表,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名妓画家,她们以自身的女性感受、女性视角为基点,打破男性在文化方面的垄断局面,并创造出超越男性理解和期待的艺术作品,构造出独立自由的女性文化。薛素素在《吹箫仕女图》中构建的自我形象所透露出的自尊自爱和高雅追求,就是这种女性文化下自我意识的表现。

另一方面,名妓进行绘画创作虽然有迎合男性的成分在,但更多的是一种自主、自觉的艺术行为,是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名妓只是出于对钱的渴望,她们大可不必专门为了迎合文人名士而苦练画艺,只需靠美色赚钱就可。结合薛素素的作品,我们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她不甘于沉沦世俗的心态,并且她通过自画像中构建的高雅女性形象为自己正名,以此得到内心的安慰,使自己在人格上获得尊重,她在绘画上所展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独立、自觉的艺术精神,其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并非纯粹成为男性文人的迎合之物。这种艺术精神也奠定了其在女性艺术创作者中的突出地位。

三、小结

薛素素作为晚明时期妇女个性解放过程中的一朵奇葩,在女性历史中绽放光彩。她的作品在花鸟、人物、山水等题材上都有突破,尤其是在人物画方面的尝试,在名妓画家中是极少有的,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推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薛素素《吹箫仕女图》构建的形象,表露了她高洁的心性与优秀的才情,激励着后世许多女性们追求自由,展现个性。

除此之外,她与许多身份相同、身怀绝技的名妓一起,反抗世俗礼教,主动参与艺术创作与各种艺术活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化。这种在逆境中勇往直前,独立自主的艺术精神无论对当时还是现在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

注释

①薛素素:《吹箫仕女图》,南京博物院藏。

②《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一念愿邀云雨梦,中时飞过凤凰楼。”

③(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猜你喜欢

青楼仕女图妓女
《 仕女图》粉彩瓷瓶
徐汉森作品赏析
霓裳掩春心——周昉《簪花仕女图》品鉴
“岂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哉!”——明代昆腔传奇青楼戏探赜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遣怀
唐朝职业差评师,不混淘宝混青楼
受到皇帝褒奖的妓女将军
COME IN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