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多苓女性油画题材创作探究

2023-02-21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江苏盐城224002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期
关键词:画作油画绘画

金 晓 (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2)

一、何多苓概说

何多苓,1948年出生在成都,是中国现代写意派油画的代表人物,现任成都艺术研究院油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多苓以四川大凉山彝族女性为主题进行绘画,其作品有一种萧瑟之意,在业内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同。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凭借自己的油画《春风已经苏醒》《青春》,漫画《雪雁》《追穷寇》《我们曾唱过这支歌》等,在全国树立了自己的良好口碑。他的《青春》《雪雁》先后荣获国家美术展览铜牌、银牌,曾在北京、上海、南京、日本福冈等地举行个人展览,作品为海内外收藏家所珍藏。1992年,《今夕何夕》打破了他惯常坚持的聚焦视角原则,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空间方式,使得他的创作风格更加接近于中国的传统艺术。

何多苓的作品富有诗情画意,素描讲究唯美、典雅、感伤,他的作品是一种自由的、不受束缚的创作。其艺术造型的基本功扎实而完整,每一次的落笔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他崇尚形式语言的简单,与中国的传统水墨画一样,简洁而细腻,朴实而又繁复,显示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心灵和深层次的艺术追求。

二、何多苓女性油画创作的表达方式及其主题思想

(一)隐晦多义的象征意义

何多苓早期关于女性的油画作品是《乌鸦是美丽的》,该作品除了隐晦多义的诗意外,可以看出何多苓的画作与中国式的隐喻有很大的区别。汉语的比喻是间接和婉转的,比如“指鹿为马”“黄河变清”“太阳从西方升起”,这些都是用某些东西,表示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和想法。符号的使用,既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和事物的直观表达,也体现了人们心灵最深层的秘密。通过感官素材,即听觉和视觉所能看到的事物,来抓住一刹那的形态,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和无尽寓意。这一类型的作品具有极其精细和微妙的感情特点,能读懂这些东西的人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了解和理解这些作家的文化和性格就更不用说了。何多苓的前期比喻更为直接,如《乌鸦是美丽的》由乌鸦、天空、彝族姑娘、地平线四块构成,其中“天空”背景占了这幅图的一大半,而这片苍茫的天际则是被何多苓设定在了下方。所以,整个场景都被放大了。一只从女性头顶飞过的乌鸦,在这一刻显得尤为醒目。因为这只乌鸦的漆黑,让人感到不安。在用笔上,整体的背景采用了铺陈手法,没有过多变化,与作品中人的精细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上述种种因素说明人在大自然里的渺小,而在画面背后的乌鸦代表着死亡,背景中地平线的出现代表着荒原,人与荒原结合代表的是孤独和人相对于自然的渺小,人后面辽阔的天空代表的是天人合一的意境。

然而自《窥视》以来,何多苓的比喻风格逐渐转变成了中国风,融入了中国文人画的情节和中国诗歌的意境。画面上有中国女性的画像,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看到画像中的女子身姿挺拔,线条圆润,她的发饰、服饰都与中国古代文人画里的宫娥很像,而且图案设计也有中国的象征意义。画上的场景是中国的一栋房子,墙壁破烂,房中的女性被深深地锁在其中。这是比喻,反映了女性在这个世界上所面临的困境。

何多苓的油画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在这多重的象征意义之中,关于人、生命和青春的思考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蓝鸟》中,一片被积雪和铅灰色的天空构成的场景十分简化,使人感到画面中的少女脱离了真实的生活,独自生活在一片沙漠之中,表现了一种孤独和与世隔离感。整个作品呈现一种灰色的色调,反映出中国女性的压抑和与外部世界的隔离异化[1]。因为其与男性的生理特征不同,女性处于男权文化的边缘,使得她对于自己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存目的思考富有人文意蕴。在这幅画中,蓝鸟儿的蓝是整个场景中唯一的颜色,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而这只蓝鸟儿则象征着快乐和幸福,缓解了这张画里少女的孤独,这是作家对中国女性深切的关怀与鼓舞,也是何多苓代替中国女性表达的一种人生体悟。

(二)怨而不悲的诗情韵味

不管何多苓的画作如何变化,何多苓的绘画创作总是充满着诗情画意。何多苓与其他画家相似,注重表现生命的感觉。然而,何多苓却十分重视描写人与自然之间的玄妙联系,并在作品中寻求形象的表达。因此,他的创作简单而又细致,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忧郁,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和理想。从1984年的《蓝鸟》、1985年的《被惊醒的女孩》,直到1998年的《乌鸦是美丽的》,我们可以看出何多苓创造了一种灵性的世界。在他的作品里,女性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而灰色则表现了一种深深的哀伤,像是哀叹无法留住那即将逝去的美好。不过何多苓并没有将这份哀伤的情感表现在脸上,而是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了起来。何多苓的创作特征之一就是缺乏强烈、直白的情感,因此,怨而不悲正是何多苓创作的真实写照。

1984—1998年间,何多苓的绘画风格缥缈而又充满了神秘感,而在这一组绘画中,总是有一种鸟儿从画面主人翁身边掠过,带着一种情感,增强了人物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种创作的构架一度形成了何多苓独特的绘画模式,既具有诗性、文学性,又具有某种独特的视觉意象。这些由外而内的元素进入画面的时空,这些元素无缘无故地从画面上划过,破坏了绘画的真实,使画中的人们感到恐惧,场面颇具戏剧性。他在表达真实的同时,添加了心理元素,给人一种寓言的感觉,引发人与周围景物产生一系列联系,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小说中人的命运是命中注定的。另外,何多苓所画的人物画中的个人形象,更为强调对个人生活的关怀;他把他的角色融入了大自然的氛围里。这种中国农村的自然美让他的作品和实际相结合[2]。观众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自己想要传达的情感,而不用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再比如《蓝鸟》,它给人苍凉的感觉,具有何多苓那种很强的情感特征。何多苓的一张张画,就好像是在讲述着一段段历史,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多苓的创作具有淡淡的哀愁色彩,然而,它的美是优美的美。

何多苓 红衣女子

何多苓《带阁楼的房子》

(三)何多苓女性油画创作的主题思想

何多苓的女性题材油画在创作的主体观念上经历了若干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作者的创作思路主要集中在“家乡之恋”这一方面。何多苓是尊敬和喜欢女性的画家,从他的《窗前的女性》和《小翟》就可以看得出来,翟永明的目光一直都在注视着这幅画,而在旁观者看来,他也会被这幅画中的女子所吸引。这就是观察和被观察的再一次写作。何多苓之所以让女性注视观众,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男性应当尊重和平等地看待自己。因此,在何多苓的绘画中,翟永明就是一个旁观者,观察着男观众,向男观众讲述她在绘画中的地位和想法。这就是何多苓打破了“男性看女性”的传统观念。我们都了解何多苓是一个很擅长抓住时代趋势的画家。在此时期,他以自己的艺术创作,将两性之间的平等问题表现出来。这种观念最初出现于欧洲对人体绘画的阐释之中,而何多苓作为处于时代先锋的画家,其作品的思想意蕴随着其作品的日趋完善而发生着变化。

何多苓于1991年完成了《今夕何年》的创作。这幅作品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成为其绘画第二个时期的开端。在这个时期,《今夕何年》和《带阁楼的房子》系列是其中比较出色的画作,其中关于“楼主”表现的那幅,在这个时期更是频频出现,让画中女性们都从阁楼里望向窗外,陷入沉思。关于这一点,作画前何多苓一定制定了周密的计划。首先,女性们被置于“顶楼上”,反映了中国女性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所面临的困境,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中国的女性中,大部分女性仍扮演着“家庭主妇”的角色,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同。大部分女性都被关在家里,等着男性来拯救她们。这幅画中的楼阁,既是封闭女性的场所,又是许多古代和现代文化的象征,例如对女性的尊敬和对自由的渴望。这些画作不管是在构图还是颜色上,都透着一股苍凉的气息。也许正是何多苓对中国女性的一种感怀,能表现对女性的尊敬和对自由的渴望。然后是主体意识的体现,无名少女是它的主要特征,这个时期主要以女性身体为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何多苓前期和后期的女性绘画都是现实主义的,就像其他现实主义艺术家,要让观众满意,需要精心打磨。到了这一时期,何多苓一反以往的现实主义,走上了一条潇洒的道路[3]。少女的姿势很奇怪,与何多苓以往的“规范”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时期的女性,大部分都以“无题”为名,让观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从多个方面表达自由的想法。

三、何多苓女性油画创作的语言特色

(一)以色为基调的惜墨若金

中国绘画与西式绘画在原理上存在差异,中国画注重神似而非形似,注重观察归纳而不注重实地再现,采用散点透视而非聚焦,注重意境而忽视景物。与油画相比,其具有许多中国人特有的审美与色彩。何多苓在美国美术馆见到了许多中国古典画作,这些画作在中国是不常见的,而其中的一些东方人物,更是深深地打动了何多苓[4],因此何多苓在他的女性油画创作过程中,吸取了许多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手法。

何多苓的女性人物画没有用浓重的油彩来描绘出作品的立体效果。何多苓的女性人物画并不是用那种传统一层层绘制的画法,反而是画作最明亮的地方也最薄,只需要用一种淡淡的色彩涂抹在白纸上。这样的处理方式通常会运用白色的油彩,光线从底部反射出去,给人一种很有意义的感觉。

(二)画面氛围的不即不离

何多苓在成都已经习惯了“平庸生活”,这样的人生心态和个性的表达,在画面之上,就是在虚幻与真实之间,谨慎地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在何多苓最近的创作中,画面往往呈现一种虚幻、缥缈的色彩,背景与角色的色调都比较相近,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比如《兔子下山》中的黑、白、青三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无限的动感,让人一眼望去就会觉得眼花缭乱,仿若自己就是那幅画里的女性,正在自己的面前飞快地跑着。又像一个落入人间的仙子,一闪即逝,他仿佛没有在创造一个女性人物,而是将她当作天然背景的一部分;她总是能躲在花草之间。乍一看,她像是一座森林,可她的颜色却是一种漆黑,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轮廓。就像是做梦一般,明明就在自己面前,却又时好时坏,让人摸不着头脑。往下看,女性大腿上的颜色已经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只剩下了一些光亮的地方。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她的双腿,就会发现她的腿和脚之间的颜色都很难分辨,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女性正在缓缓地从屏幕上消失,使我们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画中的角色,时而遥远,时而接近。

(三)写意用笔的笔情墨趣

何多苓绘画很注重自己的触觉,手腕的控制和力道都是很重要的。何多苓在作品《红衣女子》中,大部分都是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每次都会重复画一次,如果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就会把它扔掉重新绘制。在绘画时,他会很在意自己是否能融入画作的状态中,就像何多苓说的那样,比如最后那个女孩眼睛的高光并不是用颜料就能表现出来的。何多苓称这时候需要意念,不管用多大的笔,都要用自己的意念去感受,手一动,想要的效果马上就会显现[5]。

何多苓的作品与一般的文人画有许多相同点,他们的艺术之美,并非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描写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对水墨本身的线条和色彩之美的把握。笔墨又不依赖于所表达物体的独立性,线的飞尘色放、墨的枯显浓淡、点的稀稠纵横就能对对象进行描绘,表达气氛、表达意思、传达观念和趣味。《舞者》中所采用的平滑白色的底色,使得绘画中的线条更为明显。《舞者》给人一种很有节奏的感觉,画中的跳舞者就好像是在跟着音乐舞动一样。在欣赏作品时,人似乎能感觉到画面中传达出的乐曲的美妙。

四、结语

何多苓的女性主义油画具有多重社会效果和实践价值,而其本身又具有两重性质。在中国,女性绘画方面发展较慢,而何多苓的油画则体现了其对女性的心态。何多苓女性油画家的创作不是根据某一个体系的理论和思想进行的,而是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个人的感情和理念,引发我们对如何尊敬女性这个问题的反思。但因其为个体,艺术效果的发展历程较长,其影响亦有限度,何多苓的女性油画创作更为业界所瞩目。对不懂美术的人来说,想要意会何多苓的绘画所蕴含的意境是很困难的,这使得何多苓的女性油画作品的影响力大大减弱。

注释

1.《带阁楼的房子》,作者何多苓,16 cm×130 cm,1986年创作,北京落地拾院展出,个人收藏。

2.《红衣女子》,作者何多苓,160 cm×130 cm,2002年创作,中国嘉德2003年秋季拍卖收藏。

猜你喜欢

画作油画绘画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岁月长又长》(油画)
行走的时髦画作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