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单元备课策略研究

2023-02-21倪宏浩

学苑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议题国家素养

倪宏浩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学,浙江 杭州 311110)

教师在备课时要以单元内容为出发点,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就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课本知识的内在逻辑,更能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理解教材、理解高中政治学科,更能全面实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更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单元备课,教师要从杂乱的单元知识出发,要厘清单元知识的内在逻辑,要对单元议题进行整体创设,要对学生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并进行整体评价。

一、巧构建:“从杂乱到有序”单元知识体系巧构建

教师在备课中需要对单元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样可以更好厘清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可以更好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本知识,找到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和联系。

过去,教师在单元备课过程中习惯用单元—课—框—目—知识点的五级结构,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来梳理知识点,实现单元知识结构的构建。比如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为例,本单元可以推进成2 课、5 框、11目、1 个综合探究及24 个知识点。这种知识结构的构建方式的好处是比较细致,这样就不易出现知识点的错漏。但是它存在的问题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显得比较杂乱,不能很好地反映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和联系,不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不便于学生理解。

为了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单元知识内在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找到单元核心概念,从单元核心概念出发来厘清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比如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国家概念。国家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行为主体,是国际社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单元在国家这个核心概念基础上,通过回答“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如何分类的”“国家的政体和结构形式怎么分”三个议题,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帮助学生明确由于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必然各具特色。

在初步理顺单元知识结构后,确定单元知识的重难点在单元备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确定重难点时要综合考虑课本知识、教材课标点、教师教情、学生学情。比如在备本单元内容时,笔者先查阅了学科指导意见,学科指导意见上本单元对应的课标点如下:

(一)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揭示了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二)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三)引用实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单元备课要注意分析学生学情,如在这个课标点中对于学生而言“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对于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缺乏直接的认识,因此存在理解的困难。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当作为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这就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国体决定政体,国家间的国体和政体既具有差异性,也具有多样性。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世界各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人口数量、发展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各国的政体也就存在差异。

新课标提出了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把“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作为政治课核心素养写入了课标。这就决定了高中政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教学始终,渗透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中。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难点把握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下的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一)通过本单元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进一步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运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国家分类,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的多样性,明确由于国家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等不同,其发展道路各具特色,要学会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三)通过本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认同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最高利益,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担当。

(四)通过本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明确法治建设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二、巧设题:紧扣知识,巧“设”单元议题

议题式教学的核心在于“议”,是一种以创设议境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学生议论为路径,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议题设置是为了落实知识、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服务的。议题式教学应该在议题的推进过程中展开知识学习过程,落实知识,深化知识,达成教学目标。

单元议题式教学设计时要关注教材知识,要根据教材逻辑,结合生活逻辑,吃透理论逻辑,将单元议题设计形成一个整体的议题链。比如,在备本单元内容时,根据单元各课的知识内容将本单元设计成:“国家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如何正确认识政党和利益集团”“如何正确认识国家结构形式”“坚定自信,维护国家安全”这样的一个单元议题链。通过议题链使单元各框知识点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整本书、整个单元的知识变得更加丰满立体。

课本知识是由面到点的,因此单元教学议题的设计同样也要如此。在单元教学整体议题设计的基础上,再去设计毎一课时的教学议题。每一课时的教学议题设计,可以更加具体,可以结合时政,将其设计得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学生。教师应该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主体性,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要考虑学生有没有兴趣、学生熟不熟悉、学生能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议题中去。有些议题教师很熟悉,但学生不熟悉,就会缺少参与感。

(二)生活性,议题选择要充满生活性。

从日常生活中去选择议题,关注日常生活的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致力于解决生活问题的议题,其实也是我们这门课的重要作用。

(三)时政性,议题选择要关注时政。

有些时候如果选择议题,特别是时政性的议题离现在时间过去太久的话,就失去了设计议题的意义。

(四)有效性,议题选择要贴合教材。

能否很好地解决课本中的重难点,能很好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服务。

比如在备政党和利益集团这框内容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网络寻找了很多时政热点。通过仔细寻找,反复思量,在备课阶段,将“美国的政党与利益集团对美国的禁枪问题产生的影响”设为本框的主议题,并在这个主议题的基础上,创设了三个子议题:

子议题一:美国要不要控枪?(引出话题,为下面的议题做好铺垫)

子议题二:美国控枪为什么难?(解决政党、利益集团相关知识)

子议题三:美国控枪难体现了西方政治制度怎样的局限性?(指明美国政党、利益集团实质反衬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之所以将美国禁枪问题设置为本框的议题,首先,考虑禁枪问题作为美国一个热点社会问题,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途径对美国枪支泛滥的现象有所了解。其次,美国禁枪问题,作为一个美国重要的社会问题,社会关注度高,特别是能够同当前美国的民权运动发展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时政性。再者,话题与教材的结合度也比较高,能让学生在分析时政知识的同时深入地理解书本理论知识,做到知行合一,而且本课既要讲政党制度,又要讲利益集团,相对而言这两个最典型的就是美国。

三、巧设计:“多元结合”单元学习活动巧设计

教师需根据单元议题,制定相应的单元学习活动。单元学习活动是为了实现单元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单元议题落地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择学习活动可以通过目标确立、活动要素确定、评价方向预设、设计活动环节等步骤来进行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的单元学习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文献查询、社会调查、模拟课堂、社会实践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活动。多元的活动形式,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也给教师选择合适的单元学习活动带来了挑战。

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合适的活动目标为导向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要注重从整体出发,做好整体规划。单元活动设计要树立目标意识,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该服务于单元知识的教学。要将单元学习活动目标同单元教学目标实行对照,检查单元学习活动能否使单元议题顺利开展、能否突破单元教学重难点、能否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只有当学习活动的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时,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

(二)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依托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要将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结合,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依托来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生活中进行问题情境选择,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

比如针对“如何正确认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这一议题,可以设计让学生通过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等活动,来感受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的必要性,来体会的政体多样性,以及多样性的原因。这是来自学生身边的体验,学生基于课本知识完成学习活动,遵循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把握了学习内容,提升了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科素养。

(三)以多元的活动形式为支撑

活动形式多元要求教师能够熟练灵活地利用这些活动形式。教师在进行单元活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堂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采用的学习活动,应当能够深化议题,推动教学活动的展开。

如针对“国家是什么”这一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关于的“国家”的学说,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来查阅各个政治学家不同的国家观。而在针对“坚定自信,维护国家安全”这一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电影进行案例探究,通过分析相关问题,来增强民族自信,帮助学生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

不同形式学习活动的使用,使得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更加富有朝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四、巧评价:“以生为本”单元评价妙设计

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提升情况进行评价。单元评价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改进教学活动的起点。在单元评价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要以学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教与学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单元评价过程中,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过程性评价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以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有效调控学习活动的进程,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堂讨论情况可以设计相关量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如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设计了量表从“勇于表达自己观点”“善于倾听他人观点、尊重他人观点”“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提供例证”“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识比较深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评价量表以鼓励学生为主,直观反映出学生课堂学习的效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获得发展。

终结性评价则更侧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单元作业,如小论文、读书报告、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通过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单元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单元作业的完成状况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学科理论、学科素养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语

备课从单元出发,从立足知识整体性出发,通过教学议题设置,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实施,有效提升了备课效率。对高中政治学科课程开展,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如何更合理地设置教学议题、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价,对全体政治教师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

猜你喜欢

议题国家素养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