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黄河故事”校本资源开发的路径探究
2023-02-20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木李学区中心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木李学区中心小学 孙 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黄河文化凭借其代表性与影响力深入人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高青县具有着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契机与优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开发利用黄河资源,让黄河故事影响青年学子,帮助其形成继承并发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感。本文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视角,详细阐述了推动“讲好黄河故事”校本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推动“讲好黄河故事”校本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立足实践原则
在“讲好黄河故事”校本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让黄河故事真正启迪学生的心灵与思维,教师应当遵循立足实践原则,在校本开发的过程中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并且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分析、筛选、研究整合黄河故事及文化中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的内容,并以此为主题,在校本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设计实践性课程,让学生真正走出校园,走近黄河,立足实践,肩负使命。
(二)综合性原则
基于“讲好黄河故事”的校本资源开发不仅是“表面工作”,而且应当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产生深刻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与其他教师合作开发的过程中,不应当只考虑到自身学科的特性,而是触类旁通,和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合作探讨,在共同商议中选定校本的具体内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路径。黄河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蕴藏着丰富的有利于教学发展的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地理位置、育人环境、育人理念,让基于“讲好黄河故事”的校本资源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思想观念建立。
(三)切适性原则
黄河故事及黄河文化在校本开发过程中的选择与应用应当遵循切适性原则,教师不能为了融合而融合,也不能让黄河故事在教学活动中“浮于表面”,而难以产生深刻的意义与价值。基于此,教师在选择校本资源内容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作出合理的规划、开发及应用,让黄河故事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内容相适应,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黄河文化、继承黄河精神。
二、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推动“讲好黄河故事”校本资源开发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结合具体学情特点,开发教学资源
黄河流域的文化与故事数不胜数,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然而,由于内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特点进行选择,将黄河故事文化资源进行分类与筛选,作出综合性的研究与考量。
在黄河故事中,值得挖掘的校本教育资源众多,教师在挖掘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也应当进行合理划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合理划分。例如:面对低年级段的学生,我们可以以“遇见黄河”为主题,开展“认识黄河水”“黄河小画家”“研学黄河的变化”以及“保卫黄河的健康”等活动。这部分的活动设计可以与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以及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校本学习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深化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思考与理解。而在面对中年级段的学生时,我们则可以以“探寻黄河”为主题,进行校本活动设计,通过“了解黄河位置”“讲好黄河故事”“设计安全风险告知牌”等活动达成学习成果。在“了解黄河位置”的校本活动中,我们可以和道德与法治课程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相结合;在“讲好黄河故事”中,我们可以运用到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知识;在“设计安全风险告知牌”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所学的内容。面对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我们则可以设计出“守护黄河”这一更具深刻性与综合性的话题,在这部分的活动设计中增设实践因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地理解应用。
循序渐进的教学主题设计,能够让学生将黄河故事与黄河文化深入于心,在最大程度上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开发利用校外资源,创设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好黄河故事”的校本资源开发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在校本课程与教材的设计过程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而无法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便会一直流于表面,难以产生真正的意义与作用。在开发校本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创实践类活动。只有当学生真正走出校园,走近黄河,才能通过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将黄河故事与自己的成长发展、所学知识相结合,将发扬黄河文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真正讲好黄河故事。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春游活动,充分发挥当地的地域优势,组织学生开展黄河研学活动,创设出一条具有科学化与可行性的校本路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位于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淄博黄河水利风景区,这里也被称为黄河“百里绿色长廊”,引导学生共同感受黄河在保护、治理与改造下的美景,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产生自豪感。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来到当地的黄河文化博物馆、纪念馆,让学生真正“走近”黄河的故事,挖掘黄河文化背后的历史因素与教育内涵,树立起民族自信心,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继承并发扬黄河文化。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好每一个特殊节日,将节日价值与“讲好黄河故事”的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例如:每当植树节来临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黄河边参与春季植树活动。在植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保护黄河生态资源的思想认识。
(三)融入育人环境,潜移默化渗透
好的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当如此。教师不仅应当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应当让校本资源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带给学生心灵的启迪与震撼。
首先,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好教室中的黑板报、学校走廊中的展报以及学校的公告牌,定期张贴有关黄河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将黄河精神与黄河文化内化于心。其次,学校应当定期开展“讲好黄河故事”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合唱比赛等,通过多彩多样的形式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成果。再次,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也应当多与“黄河故事”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学校应当利用好校报、公众号等校内网络资源,做好黄河故事的宣传,让教学内容与校园氛围相结合,发挥校本资源开发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