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艺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2023-02-20程孝文

滁州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大众红色

曹 莹,程孝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1]这为创作红色文艺作品、传播红色革命历史、发挥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红色文艺作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实践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生动写照,它以红色革命文化为核心内容,借助文学、美术、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全媒体时代,5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各类信息呈裂变式增长,传播内容与日俱新。红色文艺作品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应时而动,利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势,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在发挥娱乐作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对大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红色文艺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2]红色文艺作品作为红色革命文化的镜像,通过创作、传播以及接受环节的塑形,对大众的思想认知、文化心理、审美追求等产生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红色文艺作品作为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承载着新的价值使命。充分挖掘红色文艺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利用多样的文艺作品形式,将思想文化建设渗入其中,可以使大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接受革命历史文化教育。

(一)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带有明显政治意图的社会反动思潮,企图通过丑化恶搞党的领袖与革命英雄人物,颠覆人民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而从根本上瓦解民族精神,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

红色文艺作品以红色文化和中国革命历史为核心,始终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其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坚定的政治信仰、精神内涵、道德观念,成为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理念,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最佳内容。红色文艺作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道路的形成与选择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如实反映历史、礼赞英雄。发挥红色文艺作品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助于理直气壮宣传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帮助大众深入理解、学习、尊重革命历史,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和国家观,正确认识、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使大众坚信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以恢弘的气势和逼真的场景再现了建党、建军、建国的艰难过程,同时让观众深刻领悟只有基于中国国情的方案才有利于中国发展,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振兴中华的历史规律,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强烈的爱国情感,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

(二)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巩固意识形态阵地

“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4]我国社会全面转型带来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红色文艺作品传达的价值追求、道德理念和革命精神,始终被历史和一代代中国人所接受,它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帮助大众辨别错误价值观念,还能够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巩固思想基础,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红色文艺作品借助艺术化的叙事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宣传、巩固意识形态的效果,通过作品折射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科学家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等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润物无声地引导社会成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主流价值观念真正为大众理解、接受和掌握。影视剧《功勋》借助不同的叙事风格向大众讲述八位功勋人物人生中的华彩故事,用英雄人物生动感人的真实事例,向大众传达何为真正的功勋,何为真正的美好的价值观念,引导大众思考是什么给予先辈们勇气、动力和力量,最终建立了这些了不起的功勋,借助功勋人物的一言一行,引导大众的思想和行为。

(三)传播红色革命文化,增强人民文化自信

百年来,党和人民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具有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底气。[5]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砥砺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传播红色革命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正逢其时。

红色文艺作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生动载体和重要渠道,在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借助艺术性的表现方式将厚重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融入历史叙事,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基因,有利于继承红色革命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还有利于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帮助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由浙沪赣皖四地联手创作的红色历史题材电影《力量密码》不仅实现了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转化,还向大众传播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革命文化,促使大众形成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的文化自觉。影片还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7]红色文艺作品通过讲好伟大实践中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强化大众对革命年代涌现出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认同感,彰显我国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人文主义,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多样选择,对传承红色基因,构建高度的文化自信具有独特意义。

二、红色文艺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8]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艺作品凭借其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与文化创造力,形塑着中国人民的政治理想、价值观念与情感取向,激励着中国人民投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伟大复兴事业之中。[9]受多元社会思潮等种种因素影响,一些红色文艺作品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全媒体时代出现了被消解、削弱、歪曲的现象,红色文艺作品价值实现面临以下问题。

(一)作品内容的同质化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部分红色文艺作品内容单一主要体现为同质化趋势严重。同质化趋势是指作品在叙事模式和塑造人物等方面存在套路化表达倾向。同质化的表达容易使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心理,降低红色文艺作品的吸引力,难以获得大众的关注,进而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2]大量同质化作品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表达主题和价值观的单一,难以引起大众关注,从而很难发挥作品的感染力。此外,红色文艺作品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实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有了新的期许。当下红色文艺作品多以影视剧、音乐、小说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戏剧、歌剧等作品鲜少被人熟知,作品形式的单一不仅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红色文艺作品的受众群体,窄化了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影响范围。

(二)传播方式的碎片化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影响作品价值的深层传递,也消解着作品背后革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厚重性和严肃性,使得红色文艺作品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创作团队借助抖音、快手、微博等短视频平台宣传红色文艺作品时,往往倾向于从完整的作品中截取矛盾突出强烈或者具有视觉冲击的“爆点”“热点”内容,再配上简单的背景介绍和文字加以发布。这种借助短视频进行宣传的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抓住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但其较低的信息承载量和博人眼球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大众对深层次、有内涵、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关注,使得人们难以窥见红色文艺作品的整体面貌,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红色文艺作品承载的厚重的价值内涵。人们是无限信息流中的一个环节,一旦过于沉浸在当下的枝节和琐细之中,人们就会缺少总体性的视野,缺乏超越性的怀疑精神。[10]碎片化、跳跃式的传播方式致使人们较少进行全局性、整体性、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浅层化。

(三)受众的二创和传播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受众接受并理解红色文艺作品的过程,也是解读红色文艺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过程。全媒体时代,受众的情况复杂多变,部分受众在对红色文艺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曲解了红色文艺作品原本内涵和价值,使红色文艺作品的思想教育价值失去其原有的准确性。当前,进行二次创作的群体以网络媒体上的短视频博主为主,他们从自身主观认知和审美习惯出发,在截取与自己主观意识相契合的作品片段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热度较高的话题与新闻,根据情节内容将原作品分解为一段段素材,再运用影音软件进行二次创作与传播。这种单纯追求注意力的表达,转移了受众对红色文艺作品思想内涵的关注,导致红色文艺作品承载的思想内涵难以被发现。与此同时,受众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也是重读并进行作品再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抗化的表达也随之产生并在二次创作和传播的过程进一步扩散。在这种解读模式下,红色文艺作品所要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能被进一步否定,最终导致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难以有效准确发挥。

三、红色文艺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不能为轻歌曼舞所娱,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11]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3]针对红色文艺作品在全媒体时代出现的同质化、碎片化以及受众认知偏差的困境,需要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以增强红色文艺作品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发挥红色文艺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加强作品原创,提高红色文艺作品质量

红色文艺作品作为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连接创作者和受众的载体,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受到自身作品质量的影响。因而,实现红色文艺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还需要在作品自身质量上下功夫,从源头革新,提升作品原创力,丰富作品形式,创作出高质量的红色文艺作品。

1.优化作品内容和作品结构。一是促进作品结构的优化。新时代,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优化调整文艺作品结构有助于红色文艺作品的突破发展,扩大红色文艺作品的受众群体。不同类型的红色文艺作品在坚持自身艺术门类特点、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要借鉴吸收其他艺术门类和艺术样式的优点,强化与其他文艺形式的互动、联通、融合,形成相互合作、相互联系、彼此成就的关系网络。二是探索艺术表达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12]在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数量繁多的当下,要想使作品标新立异,吸引大众眼光,赢得大众认同,创作者在保持不同作品形式个性风格和美学内涵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媒介,将革命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融合方式,同时要提高作品的审美水平和审美品质,为大众提供“审美干货”,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期待。

2.转换话语表达和叙事方式。一是使用年轻话语进行表达。新时代,红色文艺作品想要扩大作品传播力、影响力,让大众看得懂、看得进、喜欢看,就需要摒弃以往刻板生硬的表现形式,在传播红色文化、表达主流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加入大众熟悉的青年文化和青年特征,运用大众更易接受的年轻话语、“青言青语”传播主流思想,“青言青语”的话语表达方式可以避免因过度使用刻板政治话语带来的入脑入心难的困境。二是使用微观叙事的表现手法。要想使红色文艺作品中的历史故事、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入脑入心,需要在年轻话语表达的基础上,结合微观叙事手法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通过对细节的描述向大众展现鲜活故事,依托丰满真实的具体人物形象和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打动大众,既让人乐意接受又让人深受感染和启迪。

(二)优化传播方式,扩大红色文艺作品影响力

任何一种有目的的传播活动都希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全媒体时代,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因其快餐化、碎片化等特征,红色文艺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不能展示其完整内容。[13]为此,传播红色文艺作品应当以互联网为支撑,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彰显红色文艺作品吸引力。

1.整合碎片化信息,搭建聚合平台。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难以获取与红色文艺作品相关的完整全面的信息,接受系统有序的文艺熏陶。与其过度关注碎片化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如充分发挥碎片化传播的优势,顺势借助其传播迅速、短小精悍、影响力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将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目的进行合理重构,凝练核心思想,利用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将主流意识形态贯穿社会全域。整合重构的碎片化信息需要有相应的平台供其播放,搭建聚合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聚合平台的搭建既可以“另起炉灶”,也可以在现有的视频平台上进行优化推广。聚合平台的搭建既能为大众提供充分交流的网络空间,又能有效避免由于传播渠道过多带来的管理困难问题,同时也能使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和引导舆论信息,避免对抗性表达和二次创作带来的负面效应进一步扩散。

2.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用户黏性。一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个性化服务平台。全媒体时代,可以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根据用户的文化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独特化、精准化的信息推送,并实时关注了解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关注焦点、社会属性,根据社会发展和用户需求及时调整推送内容,为用户提供符合其喜好的信息内容,从而扩大红色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二是通过媒介技术的高度融合,提升受众的信息认知维度,提高受众黏性。媒介平台可以与用户建立高效稳定的连接,筛选出优质的用户群体,为其提供更加个性专业的用户体验。此外,红色文艺作品可以利用媒介的用户识别和过滤技术,挖掘网络素人及其优质生产能力,并将其转化为作品的优质传播者或官方意见领袖,这不仅使信息生产与传播更加接地气,也使红色文艺作品的传播与影响更加持久。

(三)开展审美教育,增强红色文艺作品实效性

红色文艺作品在坚持创作规律的前提下,除了提升作品质量、优化作品传播环境外,还需要培育有一定文艺素养的受众,从而实现创作者与受众的对话交流,避免出现自说自话的现象。

1.培育受众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受众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技巧、知识和能力,集中体现了受众的信息辨别、接受能力。[14]首先,对受众进行判断力教育。判断力教育主要体现在红色文艺作品生产、传播、接收过程中,受众对作品真实性、价值以及常识等方面的判断。判断力的提升不仅能使受众不断更新历史知识,同时排除外界干扰增强理解作品深层涵义的能力,是大众适应媒介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对受众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有助于强化公民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时应具有的对社会规则的遵守和社会道德的尊重,树立正确的媒介价值观念。最后,对受众进行审美力教育。提升审美趣味是涵养审美力的关键。审美趣味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爱好,反映了主体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受众一方面要尊重并不断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方法,建立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健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做媒介和技术的主人,主动欣赏不同类型的优质文艺作品,形成自己的美学批判意识。

2.加强受众参与互动。参与式的机制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全面改造传统文化,成为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机制。[15]在参与式的机制下,大众之间“共享、参与、互动”的特性使得红色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进入了新的场域,也大大提升了红色文艺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效性。凭借已有的知识能力、文化背景和媒介素养,受众可以利用现代化采编技术快速获取与作品相关的信息,进而将自身意识形态注入新作品之中。全媒体时代,新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音视频、表情包、文创产品等,受众对作品多维度、多角度的参与解读不仅对红色文艺作品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也赋予了红色文艺作品新的思想教育价值。此外,受众还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对作品的情节、表演、制作等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与专业评论人、创作团队进行交流互动、信息共享。共享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同观点的碰撞、聚合,不仅丰富了作品传播的内容,也扩大了作品的辐射面,推动作品真正走进大众心中,为大众所接纳。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大众红色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红色是什么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红色在哪里?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