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评价及整合策略研究

2023-02-20李志刚周秋晨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禀赋京津冀海洋

李志刚,周秋晨

(1.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2.山西省新绛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 新绛 043100)

随着“海洋强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双重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海洋旅游资源作为发展海洋旅游的基本条件,是区域海洋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实现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该区域海洋旅游资源进行综合性评价。

在“海洋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比较重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且研究视角较为多元。如Chaverri[1]通过对水体、海滩、海沙、礁石、海滩环境和周边环境分组进行定量评价;Williams等[2]从自然、生物、人类活动影响三个方面着手,选取50个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并对欧美等地区265个滨海旅游目的地进行评价;Morgan[3-4]从开发程度、自然、生物、人文四个方面,对海滨安全性、气候舒适度、风景美学价值进行评价,同时从游客偏好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构建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Lim等[5]选取经济、环境、社会、政策、技术、市场6个大类20个指标评价海岛旅游的发展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海洋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张德利[6]、罗烨等[7]、张明月等[8]对海岛旅游评价的研究较为具体,在潜在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开发方面都有所涉及;李悦铮等[9]结合我国海岛自身特色,从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区位特征三个方面构建海岛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程胜龙等[10]则以海岸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潜在旅游资源、沙滩、水体类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而王春艳等[11]和冯筱婧[12]等分别从海洋旅游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管理水平以及旅游资源、区域和区位条件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构建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在研究京津冀区域已开发的海洋旅游资源种类、数量、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借鉴张广海等[13]、许贤棠等[14]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构建方法,并建立海洋旅游资源禀赋、丰度和绩效的评价模型,对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的禀赋特征、分布状况和开发绩效做出评价,从而为准确定位京津冀海洋旅游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京津冀海洋旅游资源整合路径、推动京津冀海洋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海洋旅游资源分类

海洋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及海岸带之间的广大空间,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符合开展旅游活动的条件,能够为旅游业所用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总和[15]。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和陈娟[16]、贾跃千等[17]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兼顾海洋旅游资源开发规模和旅游功能,本文将海洋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类海洋旅游资源、人文类海洋旅游资源和综合类海洋旅游资源三种类型,其中自然类海洋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海岸自然风景、海岛与海礁、海水成分、海洋生物景观、海底地貌、海洋气候、天象等自然与自然存在;人文类海洋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存在于滨海区域、海上和海岛的人类文化遗迹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博物馆,以及可以与旅游融合的生产作业活动等;综合类海洋旅游资源主要是指自然与人文有机融合的海洋主题旅游吸引物,以及为海洋旅游活动提供综合性配套服务的设施。

1.2 数据来源

为确保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靠性、权威性和规范性,本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京津冀三省市统计年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国家海洋局网站、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网站、京津冀三省市文化和旅游局(厅)网站。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资料收集

首先,针对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评价相关问题,采用德尔菲法,向高等院校旅游研究方向的学者,以及海洋局、文化和旅游局的相关部门领导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归纳整理出适用于已开发的海洋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随后,采取综合评分法由24位来自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根据海洋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标准对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海洋旅游资源进行赋分,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所得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各海洋旅游资源评价细分项禀赋分值作为本研究的基础。

1.3.2 海洋旅游资源禀赋评价模型

不同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品质上。因此,本研究综合考虑海洋旅游资源的数量和品质,利用不同地区各类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的数量与其禀赋值的乘积来表示该地区各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的禀赋值,而后采用求和法,最终测算出京津冀各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的禀赋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表示各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代表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房车露营地基地等27项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j表示京津冀沿海地区(代表天津市、河北省、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秦皇岛等地),Si表示各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的质量赋分值,Nij表示j地区i类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的数量,Eij为j地区第i项海洋旅游资源的禀赋值。

1.3.3 海洋旅游资源丰度评价模型

由于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受到区域面积、人口、旅游资源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以京津冀各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评价细分项样本总数与地区面积、人口乘积平方根的比值表示不同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的综合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在公式中,Aj表示j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相对丰度值;S为海陆面积(km2);P为人口(万人);k为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总数。

1.3.4 海洋旅游资源绩效评价模型

为能够对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绩效进行有效评价,本文以陈劭锋[18]、邰鹏飞等[19]研究模型为基础,建立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绩效指数评价模型(Marine Tourism Resource Performance Index,简称MTRPI模型),并选择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与海洋旅游资源禀赋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来确定海洋旅游资源绩效指数。修正的绩效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MTRPIj表示j个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综合绩效指数;wi为第i项指标的绩效权重;xij为第j个地区第i项指标的总量;ej为第j个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禀赋值;Xi0为京津冀地区第i项指标的总量;E0为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总值;n则为评价指标个数。为简化计算,本文假定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两项指标的权重相同。

由于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直接进行分析会影响到分类的准确性,在此运用SPSS 25.0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异,从而使得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 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2.1 评价指标选取和赋值

海洋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实体,其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近海、中海、远海等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综合,既包含有未开发的资源,也有已开发的资源。对此,本研究依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进行考察,综合考虑选取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的代表性和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并通过访谈专家学者,将“已开发”作为本研究选定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样本的重要条件;而海洋旅游资源“已开发”的标志主要是通过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认证,且相关认证对海洋旅游活动有积极影响。

在海洋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标准方面,本研究根据专家意见设计“旅游资源重要程度、旅游资源竞争优势、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海洋旅游的关联程度、海洋旅游资源吸引力大小、海洋旅游资源可开发潜力(即获得资金、政策的支持,以及与旅游的可融合性)、海洋旅游者的选择偏好”7项评价指标。同时,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对评价指标分层次规定正向计分,编制“海洋旅游资源质量评估专家调查问卷”。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发放“海洋旅游资源质量评估专家调查问卷”,由专家根据上述所述质量评估标准对不同类别、不同等级海洋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赋分,并求得专家对各项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样本的总赋分,之后采用“题项与总分相关性”的方法筛选指标,通过同质性检验计算出各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样本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累积方差相关系数,根据所得结果,将题项得分与量表总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以及相关系数小于0.4(即呈低度相关)的指标删去,随后将各项指标赋分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取中位数,由此确定海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和赋值(表1)。

表1 海洋旅游资源质量赋分表

2.2 建立评价体系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海洋公园为评价自然类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样本;以世界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单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海洋博物馆、大型海洋节事活动为评价人文类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样本;以5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邮轮母港、星级酒店、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游艇俱乐部、房车露营地基地为综合类海洋旅游资源评价细分项样本。

3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北京虽然旅游资源富集,具备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人才智力资源和产业资本”优势,但是区位因素决定了其海洋旅游资源贫乏;天津市滨海新区与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和沧州市濒临渤海,且海岸带贯通,是评价分析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的重点地区。

3.1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是对区域内海洋旅游资源特色、质量及空间分布状况的客观反映,是招引海洋旅游爱好者来访的吸引力本源。

3.1.1 海洋旅游资源禀赋值计算

首先,根据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统计天津市、河北省及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数量,其次,依据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样本赋分,根据式(1)分地区计算各类海洋旅游资源细分项的分值。基于以上各项指标数据,计算得到天津市及河北省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一级和二级指标资源禀赋值。同时,为能够客观反映京津冀沿海各地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本文通过对各地资源禀赋值进行均值百分化处理,用以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最终求得区域内海洋旅游资源二级分类指标下的禀赋指数和海洋旅游资源一级禀赋指数(表2)。

表2 天津市、河北省海洋旅游资源禀赋评价体系

3.1.2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评价分析

不同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是对海洋旅游资源区域差异特征的客观反映,可为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和形象塑造提供依据。表2显示,与天津市相比,河北省在海洋旅游资源种类及其禀赋评价方面均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这与河北省海洋旅游空间资源充裕有比较大的关系(见表3)。进一步细化分析天津市与河北省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指数,可以发现河北省秦皇岛市、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总分值远超区域均值,形成京津冀地区海洋旅游资源高禀赋区,占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总量的74.82%。其中排名第一的秦皇岛市在自然类海洋旅游资源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该市拥有162.7千米海岸线,海洋旅游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沙滩平阔,且沙质细软,在海洋旅游开发上呈现出显著的资源驱动特征;天津市滨海新区作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通过大力开发休闲渔业、航母主题公园、游艇以及邮轮产业等综合类海洋旅游资源,为京津冀海洋旅游增添了时尚性;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排序第三的唐山市,沿海渔家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海岛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该市的曹妃甸地区已经将海洋旅游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沧州市的黄骅渔鼓、渤海渔村剪纸、黄骅人工制盐技艺、杨氏风船制作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遗产代表了当地的人文类海洋旅游资源特色[20]。

表3 天津市、河北省海洋旅游空间资源统计

3.2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分析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分析既包括对区域内海洋旅游资源的绝对数量统计,也包括计算区域内海洋旅游资源的相对数量,后者更能体现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的密度和开发规模,进而可以反映出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程度与资源分布水平;故本文将此作为“丰度分析”的重点。

3.2.1 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值计算与评价

根据式(2),计算得到表4,可以看出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呈现不均衡性,其中天津市滨海新区、秦皇岛市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值非常接近,分别为0.054 9和0.052 4,在京津冀沿海地区属于富集型海洋旅游资源地区;唐山市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值为0.005 8,在京津冀沿海地区属于薄弱型海洋旅游资源地区;沧州市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值为仅为0.003 6,属于贫乏型海洋旅游资源地区。

表4 天津市、河北省海洋旅游资源丰度

3.2.2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与丰度分析

在对京津冀各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值进行均值百分化处理后,得到海洋旅游资源丰度指数,并与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指数并表分析各地的排名(表5)。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天津市滨海新区虽然海洋旅游资源禀赋弱于秦皇岛市,但是海洋旅游资源丰度强于秦皇岛市,究其原因主要是天津市滨海新区海陆面积明显少于秦皇岛市,且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主要是人文类和综合类,在布局方面较少受自然条件的约束;而在秦皇岛市海洋旅游资源中自然类占比较大,主要分布在有限的海岸线附近,向陆上纵深发展的人文类和综合类海洋旅游资源比较稀少。唐山、沧州两市在海洋旅游资源禀赋和丰度方面均明显弱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和秦皇岛市,但是将两市的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指数与各自的丰度指数做对比,能够发现数值相对差距是很大的,说明两市在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还有潜力值得挖掘,且唐山市较沧州市更据优势。

表5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与丰度比较

3.3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综合绩效分析

海洋旅游资源绩效指数是对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反映,是评价其绩效水平和发展效益的关键。

3.3.1 海洋旅游资源绩效指数计算与评价

在收集当地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两项指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根据式(3)来论证海洋旅游资源对海洋旅游者吸引力、本地旅游收入等的贡献力,得到如表6所示,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绩效差异很大,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唐山市和沧州市海洋旅游资源绩效指数均超过平均值,而秦皇岛的海洋旅游资源绩效指数为负值,说明海洋旅游资源对京津冀沿海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其中海洋旅游作为天津市滨海新区旅游经济的主业,成为滨海新区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北省沿海地区今后需更加重视海洋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表6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与绩效比较

3.3.2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禀赋与绩效指数的关系

研究表6可以发现,一方面秦皇岛市虽然具备优越的海洋旅游资源禀赋,但是对当地旅游经济的贡献并不理想,需要在海洋旅游项目的更新迭代以及海洋旅游资源整合方面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凭借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在绩效指数方面表现突出,说明文旅融合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海洋旅游的必由之路。此外,唐山市海岛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海洋旅游资源绩效表现优良,属于成长型海洋旅游目的地,该地海岛旅游未来可作为京津冀海洋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沧州市的海洋旅游资源禀赋最低,而且当地已有一定污染性的石油化工为支柱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研究其海洋旅游资源绩效指数意义不大。

4 京津冀区域海洋旅游资源整合策略

4.1 海洋旅游吸引物整合

通过分析评价京津冀沿海四地海洋旅游资源禀赋,可以发现,秦皇岛市拥有丰富、成熟的自然类海洋旅游资源,主打“山海一色”“海上游乐”;天津市拥有中国北方首个邮轮母港,主推亲海亲水旅游综合体;唐山市则以海湾、海岛为资源优势,且渔业文化较为丰富,海洋旅游开发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沧州作为武术、杂技历史文化之地,有一定的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基础。因此,在海洋旅游吸引物整合方面,京津冀沿海地区需要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凝练区域海洋旅游资源的特色,利用其内在差异度,聚焦于消费升级形成的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需求,重点吸引华北、东北以及西北等地游客到访。

4.2 海洋旅游活动主题整合

在海洋旅游活动主题整合方面,京津冀沿海地区要通过协作机制创新共建区域海洋旅游市场网络,做到活动策划无边界,资源分享无障碍,以时间为轴线、以海洋文化为内涵设计系列化的海洋旅游主题活动,将京津冀沿海地区的海洋旅游资源有序、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使部分离散分布的区域海洋旅游资源在主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化效应中受益,进而提高当地海洋旅游资源绩效水平。

4.3 海洋旅游品牌整合

基于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禀赋特征,建议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海洋旅游资源为重点,打造“人文海洋”与“自然海洋”相融合的特色海洋旅游品牌,在形成一定品牌知名度后,纳入河北省唐山市和沧州市的海洋旅游资源,创造出寓意丰富的旅游品牌宣传口号,塑造整体性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洋旅游品牌形象,实现区域海洋旅游产品全覆盖。

4.4 海洋旅游线路整合

利用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在区位、交通和功能定位方面的关联性,以细分的海洋文化作为线路整合的主脉络,突破地域界限,将自然类、人文类和综合类海洋旅游资源进行异质组合,将海洋旅游资源中的核心优质景观与延伸特色景点等级差异组合,突出海洋旅游线路的休闲性和个性化。同时,将北京作为重要客源地和京津冀海洋旅游的集散地,一方面加大京津冀海洋旅游特色线路的宣传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在北京与各海洋旅游项目之间开辟海洋旅游直通车,方便散客灵活出游。

猜你喜欢

禀赋京津冀海洋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初始商业文化禀赋如何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