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饽饽香
2023-02-20草色入涟
文/草色入涟
我家在冀东平原上的一个村庄里。小时候家里穷,大米、白面这些细粮,只有过年过节或者来客人时才能吃到,平常就只有棒子(即玉米)、高粱等粗粮来填肚子,棒渣粥、棒渣饭、棒子面饽饽、棒子面夹馅饽饽、高粱渣粥、高粱渣饭……我们吃得虽然很单调,但是母亲总能用她的巧手做出美食,满足我们的味蕾。其中,棒子面夹馅饽饽是母亲最拿手的。
棒子面夹馅饽饽是家乡的一种美食。正式制作前,母亲要在做早饭的时候,多舀上一小瓢棒子渣,这样一家人吃完早饭还能剩下一部分粥,用粥来和棒子面。和面时,母亲视粥的多少再补些棒子面,和好盖上面盆,放上小半天醒面。
面和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夹的馅了。夹饽饽的馅可以是白菜、菠菜、韭菜,而更多时候,饽饽里夹的是苋菜、蓬子菜等各种野菜。食用苋菜能够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提高免疫力;食用蓬子菜可以消肿解毒、祛风止痒、活血化瘀。这些野菜馅再加上开胃利尿、健脾养胃的棒子面做成饽饽,真的是营养丰富的珍馐美味。每年春天,杨柳依依,草长莺飞,各种野菜也争先恐后地冒出了头。母亲便会哼着小曲“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挎着桑条编的篮子,融入田野,去采撷大自然的馈赠。
每每不用一个小时,母亲就会篮子满满地回家来。到了家,母亲把菜倒在空地,一棵一棵地择,一遍一遍地洗。洗好,捋好,再剁成馅,捧进瓷盆,放上点葱末。那时没钱买肉吃,不过母亲会往馅里舀上一勺猪油。最后用筷子搅拌均匀,馅就拌好了。看到母亲拌馅时的认真模样,我觉得她是在完成一项大工程。
“丫头,烧火!”我这个火头军应声往大锅里舀上水,又抱来麦秸,点上火。眨眼工夫,大铁锅四周冒出了腾腾的热气。“不要烧大火,得小火,慢慢烧才行啊!”母亲抓起一个棒子面团揉两下,中间戳个窟窿,又抓来一把馅塞进去,只三两下,仿佛变魔术,一个圆圆的棒子面夹馅饽饽就出现在我眼前。做棒子面夹馅饽饽是技术活,有的婶子、大妈做的馅夹不进去,饽饽外边也漏的全是馅。而母亲做的饽饽不仅馅大,且外边光溜溜的没有一点馅。母亲这项绝活手艺着实让老姐妹们佩服不已。
烧着火,锅里的蒸汽带着饽饽的香味从锅盖缝里钻了出来,窜上屋顶。那香味满屋子飘散,惹得我不停地咽口水。15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掀起锅盖。“等会儿,再焖几分钟。”母亲告诫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我摸摸头笑了,母亲脸上的皱纹也绽放开来。
感谢母亲,让我懂得,只要有乐观的心态,再艰难的日子也会奏出欢乐的歌;感谢母亲,让我懂得,做事情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去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今,母亲虽已离去,但是母亲做的棒子面夹馅饽饽的香味,仍会时不时地飘进我梦里。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