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加速新冠肺炎复阳患者核酸转阴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2023-02-20常中飞赵秉清左环环冷玥郭静邢露崔晓平卢文妃刘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任脉正气核酸

常中飞,赵秉清,左环环,冷玥,郭静,邢露,崔晓平,卢文妃,刘鹏

(1.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 100043;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50;3.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第三支援队,北京 100043)

复阳是指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出院后,再次检测到核酸阳性的患者(排除二次病毒感染情况下,本组患者通过流行病学史确认)。张奕[1]等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核酸复阳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20篇文献数据进行合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新冠肺炎出院病例的复阳率为13.5%(95%CI:10.2%-16.8%)。由于患者复阳而导致长期住院或隔离观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抗疫经费支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由于出院患者的不断增多,复阳问题不可忽视,如何快速清除患者体内残余病毒,使核酸转阴是今后重点研究方向之一。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2],将针灸等非药物治疗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的各个阶段。因此,本课题组对隔离点复阳患者开展真实环境下的临床研究,采用补正气、调心理、祛余邪指导原则,施以针灸来观察复阳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的真实影响,期望形成对复阳患者疗效确切(加速核酸转阴)、安全可靠、方便推广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2年7月在北京市某隔离点医学观察的感染奥秘克戎变异株出院后复阳患者4例。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针灸治疗。本研究经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2-09),符合国家卫健委规定及《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红区)时应严格按照隔离区防护各项措施。①提前查询电脑记录了解患者病情,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询问患者目前情况;②依次穿戴帽子,戴N95口罩,穿防护服,穿内层鞋套及防水鞋套,戴第一层及第二层医用手套(用透明胶布把第二层手套和防护服交界处粘牢),穿隔离衣,戴第三层手套(用透明胶布把第三层手套和隔离衣交界处粘牢),戴防护镜及面屏,最后医护人员相互检查确保面部皮肤无暴露,进入隔离区。

1.3 核酸检测试剂及结果判定 本组患者每日采取鼻拭子和咽拭子双份标本,分别送两个检测单位用不同试剂进行平行检测。核酸检测试剂分别为达安基因有限公司(广州)和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以新型冠状病毒的ORF1ab、N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扩增,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3]。结果判定由各检测单位回报,如结果可疑需要复检,则重新采取标本进行检测。

1.4 穴位选择思路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二版)及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4-5],根据患者恢复期正气亏虚、气机闭郁(新冠肺炎造成的心理创伤)、余邪未清等特点,将补正气、调心理、祛余邪及随证加减的指导原则进行选穴,基础穴位包括天突、列缺、合谷、内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照海等,并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随证加减。

1.5 针灸操作流程 医者手消毒后,嘱患者取平卧位,暴露穴位,逐个穴位进行75%酒精棉消毒后给予埋置皮内针(0.20×2.0mm),每次埋针时间为2d,2d后相同穴位更换皮内针。治疗时间为患者解除隔离为止。每位患者埋针结束后,医护人员均进行严格手消毒及用季铵盐多物表消毒液(北京瞬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周身及鞋底消毒处理。

2 结果

2.1 针灸治疗后核酸转阴时间 经皮内针治疗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最短为2d,最长为14天(见表1)。同时患者紧张、乏力、焦虑、腹胀、纳差、失眠等症状均明显改善。

表1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复阳患者针灸治疗后核酸转阴情况

2.2 针灸治疗安全性考察 所有参与针灸治疗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所有参与治疗的医护人员均无职业暴露情况发生。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自2021年11月首次发现并传播以来,在我国多点、散发流行,北京于2022年3月暴发传播。结合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防治临床经验及中医药防治相关问题,国家颁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和《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指出针灸可广泛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各个阶段[2,5]。新冠肺炎恢复期复阳患者正气虚弱,毒邪虽已去大半,但余邪未清,正邪虽不再激烈交争,此时若正气无法恢复,余邪可能死灰复燃,正如《温热论》所述“炉烟虽熄,灰中有火”[6]。正虚邪恋是导致新冠肺炎患者复阳的根本原因,患者经过感染新冠病毒及长时间与病毒斗争,耗损体内正气,无力进一步驱除外犯之邪,最终导致复阳患者缠绵难愈。此时,如果给予积极治疗和调理,则正气恢复,余毒以清,病情痊愈。本次研究对隔离点复阳患者,采取补正气、调心理、祛余邪的指导思想进行选穴针灸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3.1 补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隔离点复阳患者核酸结果为阴、阳交替出现,提示患者体内正、邪力量相当,一强一弱,正邪交替,此起彼伏。此时多一分正气,便多一分抵抗病毒的能力。《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的盛衰是复阳患者能否转阴的关键。此时增加、补充患者的自身正气,体内正气充沛,才能消除体内余邪。补正气的方法很多,如中草药、针灸、耳针、穴位贴敷、运动康复、饮食调护等,通过各种手段疏通经络、调节气机、激发正气,从而达到正气于内,邪不可干的效果[7-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贼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复阳患者病邪不深,残余病毒较少,且余邪在卫表(鼻、咽喉)之处。经课题组讨论决定给予复阳患者采取皮内针的方法治疗。该针刺方法简单,最大限度节约在红区留滞时间(时值盛夏、在隔离区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出汗较多),以减少医护人员暴露风险。正所谓治皮之理、浅刺之法,其意在激发循行于体表皮肤的卫阳之气,通过皮部-经络-脏腑这一信息传输通道,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之效[9]。

补正气的穴位选择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中脘任脉经穴,是任脉与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交会穴,胃的募穴,腑之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10],有调理脾胃升降、祛湿化痰饮之功。下脘为任脉经穴,足太阴脾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具有调理肠胃运化、行气消食之功,用以调补后天脾胃。关元为任脉腧穴,小肠之募穴、足三阴与任脉之交会穴,又是三焦之气所生之处[10],为真气所存之所,具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温经散寒、调元散邪、强身防病的作用。气海为先天元气汇集之处,为任脉经腧穴,具有调补元真之气,培肾补虚,温阳散寒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下合穴,为四总穴、回阳九针穴之一[10],该穴位可调理胃肠,具有行气化痰利水、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体健身等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交会穴,是回阳九针穴之一[10],具有调补肝脾肾,行气利水,疏理下焦等功能。众穴合用,达到培元固本、调脾胃、补肝肾、安五脏等作用,以增强机体保护性免疫反应,促进核酸转阴,加速复阳患者康复。

3.2 调心理——“主明则下安” 新冠肺炎不仅危害身体健康,心理创伤亦不容忽视,患者易出现焦虑不安、孤独忧郁沮丧、冲动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4]。新冠疫情的暴发可作为一种应激源,导致个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11]。最新研究报道,在上海方舱医院住院的268例新冠肺炎患者心理调查显示:心理症状检出者261例(97.4%),其中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疑病症状检出率分别为80.6%、69.8%、89.6%、75.4%、41%[12]。本组患者住院及集中隔离时间长,且单独处在隔离空间,接受日光照射和与人交流减少等原因,均存在失眠、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病情反复长期不愈亦可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是影响患者完全康复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选取穴位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况。中医认为情志为五脏所化,情志太过伤及五脏,导致脏腑功能失调[13]。《素问·举痛论》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针刺以调节人体的气机,使得脏腑阴阳平衡,疏肝解郁,调脾胃运化之气,从而使心有所养,神有所依,让患者达到积极的心态,从精神上抵御入侵之邪[14]。

临床上,穴位选择尽量少而精,本次选择具有补正气、祛余邪,同时兼顾安神的穴位如膻中、合谷、内关、照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风市、阳陵泉等穴。内关穴首见于《灵枢·经脉》,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通于任脉,会于阴维脉,八脉交会穴之一。为临床常用主要穴位,具有益气养心,镇静安神定志,疏肝解郁除烦,和胃降逆化浊,理气宽胸散结等功能,与合谷等穴可用于治疗失眠、郁证等神志疾患[15]。照海为肾经脉气归聚之所,通于阴跷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本穴具有通经活络、滋阴降火、清热利咽、养心安神之功。中脘、足三里和胃安神;合谷祛风解表、镇静安神;膻中调气降逆、宽胸利膈,宁心安神;三阴交可治头昏、头晕、失眠、健忘等症;风市、阳陵泉和解少阳、疏泄肝胆,亦可治疗失眠。众穴合用具有宁心和胃安神的功效,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里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本组患者经针灸治疗后睡眠均明显改善,良好睡眠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16],有助于清除残余病毒,促进复阳患者早日康复。

3.3 祛余邪——“邪祛则正安” 复阳患者体内尚有少量残余病毒存在,故核酸检测时呈阳性,单纯给予补助正气是一方面,祛邪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的另一方面,达到“邪祛则正安”的目的。复阳患者的核酸采集部位为鼻咽部及口咽部,病毒亦存在于鼻、咽喉部,可归属于中医“喉痹”范畴,而针灸治疗喉痹有独特疗效[17]。课题组遵循局部加循经选穴进行穴位甄选。因患者体内余毒量较少,穴位的选择应少而精,如合谷、列缺、照海、天突等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是治疗感冒、时行感冒、咽喉肿痛、神志异常等疾病穴位之一,又是四总穴之一,还具有清肺热、镇静、安神的作用。天突具有宣肺化痰、下气平喘、利咽开音之功。用于治疗哮喘、咳嗽、咽炎、喉痹等疾病[18]。列缺为手太阴经之络穴,通过经脉与任脉直接相通合于肺系、胸膈、咽喉;照海有滋阴降火、清热利咽、养心安神之功效,咽喉诸疾均可取列缺、照海而获良效[19]。

3.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辨证论治,随证加减 临床观察发现中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多数不典型,除自身年龄、基础疾病之外,主要是机体免疫力低下[20]。课题组研究发现复阳患者均伴有基础疾病,在治疗基础病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可加速患者康复,如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等。本研究病例4,因患者血糖控制欠佳,在控制血糖之前,针灸对核酸转阴有一定的作用,核酸转阴4天后又出现阳性,自患者血糖控制后,再联合针灸治疗可迅速达到核酸转阴而解除隔离。如患者伴有不同兼证,可辨证治疗添加穴位,如血瘀者加血海;肝胆枢机不利选风市;纳差、恶心、腹胀、便溏等选上脘、天枢等穴位。笔者认为不必拘泥上述穴位,结合医者经验、患者体质及兼证进行辨证论治,随证治之。

4 小结

本次研究,课题组亲临一线临床实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补正气、调心理、祛余邪及随证加减的指导原则进行选穴。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对新冠肺炎复阳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缩短复阳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促进患者完全康复。在安全性评价方面,参与针灸治疗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亦无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等风险。本研究为复阳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一手临床经验。该研究缺陷在于患者数量较少,将来有机会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研究,以便得出更严谨的结论。

猜你喜欢

任脉正气核酸
任脉释名浅析*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测核酸
全员核酸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核酸检测
清风正气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