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户外自主游戏探索之旅
2023-02-19王群衣艳飞
王群 衣艳飞
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自主游戏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同时,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幼儿不同智能模块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契机。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中心幼儿园以多元理论为框架,致力于深入探索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之路。
一次户外沙水游戏中,幼儿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有的挖水坑,有的挖沙子,有的运沙子,有的嘴里还不停唱着“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他们化身“小小水利工程师”,开启了一场美好的河道探索之旅。
活动实况。其一,河道初体验——水去哪了?幼儿用各种工具挖小河通道,使河道变得颇有蜿蜒度,也有一定的长度。于是他们开始往河道里蓄水。幼儿利用水桶、塑料碗等从水区里盛水,然后将水送往河道,却遇到了困难——刚把水灌进河道,再去取水时,河道里的水已经“消失”了。幼儿集思广益、不断尝试,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此时,教师及时介入,让幼儿进一步思考“沙水区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引水”,助推游戏的持续性发展。
其二,初次引水——如何让水在水渠内顺利向下流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认识了沙水区不同材料的特性,并选取PVC管道作为初次引水的工具。将PVC管道依次衔接好,放置于河道中央后,幼儿开始取水并倒至水渠,却发现了新问题:水渠中的水无法向前流动。幼儿观察后发现PVC管道没有坡度,水流无法向前流动。“应该让水渠有弯曲,太直了水没办法往下流。”“小河中的水都是从高处往下流的。”认真讨论后,幼儿纷纷调整水渠的坡度,并拿来碳化积木和PVC管道支架等作为支撑坡度的材料,最终建成了有一定弯曲度和坡度的河道。幼儿开心地看着水顺利往下流动,流至末端时,却发现只剩下不多的水量。“可以用沙滩模具盛水。”“也可以用小碗、小勺子。”经过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幼儿选取了较小的容器运水,最终还是以水量流失结束。通过三次试误,幼儿逐渐灰心。教师观察到这一情况后,对他们进行了引导:“PVC管道和刚才使用的容器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材料比PVC管道还要窄?”
教师抛出启发性问题后,幼儿纷纷寻找可用材料,最终找到了口径很小的喷水瓶和漏斗作为引水工具。
其三,再次引水——如何使河道中的水流达到蓄水状态?经过引水工程的初步实施,幼儿发现沙子具有吸水性,所以倒入水渠的水流经过末端全都被沙子吸收了。于是幼儿展开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让水不流失?经过激烈探讨,幼儿商议出利用防雨布和透明塑料布作为蓄水材料。第二天,幼儿将两种材料撑开,放入河道,并用碳化積木和沙土等重物压住材料边缘,然后倒水入渠。河道里的水越积越多,最后生成了一条真正的“河道”。
活动特色及价值。首先,构建多元的户外游戏情境,促进幼儿智能结构的优化。案例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开放多样的游戏情境,通过沙水区不同自然材料和非自然材料的供给,生发出不同的游戏片段,有效促进了幼儿智能结构的优化。其次,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游戏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发现PVC管道窄,还是利用防雨布作为蓄水材料,教师都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体现出幼儿持续的探究力和较强的自主性。最后,厘清教师角色定位,做自主游戏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当幼儿遇到难题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思考与调整。还要厘清自身定位,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案例中,幼儿在自由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展现出多元智能的多向发展。在沙池中挖掘河道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理解水流的运动轨迹和方向,还需要运用空间感知智能来理解和塑造河道。同时,他们需要观察沙池中的水流运动和自然界中的泥、沙、石,以便能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不同的游戏情况。在游戏中通过合作完成搭建任务,可以锻炼人际交往智能,对作品进行反思,以便作出调整,则展现出自我认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