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我国的女性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3-02-19王菲
王 菲
我国女性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百余年历史。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女性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及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女性教育研究。纵观历史,我国的女性教育研究萌芽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步于八十年代,经历了探索及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后,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并逐渐走向主流。[1]
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用计量可视化的方法系统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女性教育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成果,旨在回答:40年来,我国女性教育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什么不同的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哪些特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着力点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探索我国女性教育研究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的女性教育事业实现飞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为保证样本的全面性和权威性,本文选取学界认可度较高的中国知网(CNKI)作为主要的文献来源。为了获取更有针对性的数据,本文以“女性+教育”“妇女+教育”为主题和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同时考虑到我国现代女性教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将检索时间跨度设定在1980年至今。
在数据处理上,经过逐一确认,人工剔除会议通知、公告、重复论文等无关文献,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获得文献数据共2903 篇。其中涉及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法学、文学、艺术、体育等十几个门类的不同学科。为了更加聚焦研究主题,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筛选出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社会科学领域共计有效文献数据样本1591 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CNKI 和CiteSpace 软件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女性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中的内容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进行具体操作。CiteSpace 是目前学术界常用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在文献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具体算法,可以将某一领域中的研究历程以图谱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并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技术手段,将领域内研究热点进行集中展现,同时可以借此预测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通过CNKI 和CiteSpace 软件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我国女性教育领域的文献进展情况,探究当前我国女性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更好地把握未来研究趋势提供方向。
二、我国女性教育研究的回顾
(一)文献总体进展情况
通过对女性教育研究1591 篇有效文献样本进行分析,可以梳理绘制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女性教育研究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40年来,我国的女性教育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根据不同年度文献发表数量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应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可以将女性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图1 女性教育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1.初步探索阶段(1980—1993年)
学界普遍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女性教育研究只有些许萌芽,并未真正起步。1985年,《江西社会科学》第一期刊登了段火梅一篇题为 《“四自” 教育与妇女政治素质的提高》的文章。文章以1983年9月全国第五次妇代会提出的号召广大妇女进行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四自”教育为契机,全面分析了“四自”教育对于女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着重提出“四自”教育对提升女性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2]此文标志着从理论的角度开启了我国现代女性教育研究的新阶段。同年,广东省妇联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 “改革、开放与妇女” 学术讨论会,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新时期如何发展女性教育、促进女性成才等多方面各抒己见,达成诸多共识。[3]
1990年,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调查发现:我国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且随年龄的降低而不断升高;城市女性脱盲率为78.22%,农村为48.4%,存在城乡差异。[4]基于调查获取的一系列数据,1992年5月,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阶段研讨会在福建召开,学者们从不同领域讨论了妇女社会地位概念框架,并提出教育作为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在构建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3年,我国女性教育论文基本保持在每年3—6 篇,研究主题涉及国外女性教育经验的介绍、历史运动中的女性教育、女性教育与就业等方面。总的来看,此阶段开启了我国现代女性教育研究的开端,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意义,但仍存在着研究视域狭窄、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拓展。
2.蓬勃发展阶段(1994—2005年)
从论文数量来看,从1994年开始,女性教育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1994年增至24 篇,1995年达到49 篇,一年间数量翻了一倍,接近过去十年的峰值。文献数量的大幅增长体现了学界对于妇女教育领域研究的关注,同时也为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我国的召开做了充分的理论铺垫。1995年,第四次世妇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要把女性教育作为女性参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实现男女平等的基本条件。借助第四次世妇会,大量的国外女性教育研究成果被引荐到国内,女性教育问题第一次得到了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学界对于女性教育的兴趣和讨论。
同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掀起了全社会对女性问题关注的热潮。“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被再次提出并引发社会大讨论。1995年之后的十年里,对于女性教育的讨论热度一直在持续。在政策领域,1995年,我国第一个全面促进妇女发展的国家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1995—2000年)》正式出台,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科学文化水平,并从教育的各个阶段给出了诸多具体措施。①参见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http://www.nwccw.gov.cn/2017-04/05/content_149 162_8.htm,2017-04-05.2001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将妇女教育作为妇女发展规划六个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强调保障女性与男子共享教育资源的权利,不断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终身教育水平,培养女性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②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4/content_5123533.htm,2001-05-22.
在调查领域,2000年开展了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调查数据从经济、政治、教育、健康等六大方面反映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真实状况,也为女性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调查数据公布后,全国妇联举办了多次学术讨论会,不同专家学者从各个领域对女性社会地位及女性教育研究给予了关注,并引发了诸多讨论。[6]总的来看,在此阶段,女性教育研究文献较之前有大量增加,研究涉及经济、政治、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研究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显示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3.研究深化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开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有关女性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开始激增,2006年全年发表论文数为75 篇,到2010年达到88 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女性教育领域文献一直处于高位增长状态,成果颇丰。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新时期我国女性事业发展获得的巨大成就紧密相关。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平等发展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70年妇女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历史性成就③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平等发展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新华社客户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087607379578513&wfr=spider&for=pc,2019-09-19.,极大地鼓舞了学术界对于女性教育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等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女性教育领域的诸多目标和保障女性教育权利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明晰,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广泛重视。
同时,在此阶段,第三、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分别为2010年、2020年)的实施和数据的陆续公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女性教育的发展现状,为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监测评估提供了基础,同时从纵向角度为学术界讨论社会变迁与女性教育等相关议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多样化的研究视角。[7][8]
从人才培养和研究机构来看,在此阶段,很多高校特别是女子高等院校开始关注女性人才培养,并在校内设置了与女性教育相关的专业及选修课程,为女性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同时,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设立了不同层次的女性/性别研究中心,逐渐形成了力量较强的核心研究团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教育研究的持续发展。
总的来看,2006年以后的女性教育研究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特点,研究视角不断拓宽,范围也日益扩大。研究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飞跃;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证研究,涌现出一大批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女性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并得到不断深化。
(二)核心作者群与研究机构分析
核心作者群和研究机构是衡量一个领域研究文献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者中发表最少的作者文章数量M 等于发表最多的作者文章数N 的平方根的0.749 倍。[9]据统计(如图2所示),女性教育研究的有效样本文献中,发表最多的作者论文篇数为7 篇,由此推算发文数达到2 篇以上的作者即可以认定为此领域的核心作者。根据测算,在女性教育领域的样本中,达到此标准的学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占总样本量的49.2%,基本接近普赖斯定律所提出的核心作者发文数应该达到全部发文量50%的要求。[10]基于以上标准,可以推断,在当前的女性教育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已基本形成,并逐渐成为女性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在女性教育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图2 女性教育领域核心作者文献数
在具体研究方面,通过测算,国内女性教育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是宁夏大学的江晓红,发文总量是7篇,其次是厦门大学赵叶珠(6 篇)、中华女子学院郭冬生(6 篇)、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唐娅辉(6 篇)。从主要研究机构方面来看(图3所示),我国女性教育领域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中华女子学院(39 篇)、北京师范大学(35 篇)、山东女子学院(29 篇)、湖南女子学院(29 篇)、厦门大学(27 篇)、曲阜师范大学(26篇)、南京师范大学(22 篇)、华东师范大学(21 篇)等高校,发文数均达到20 篇以上。除此之外,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也成果颇丰,占据女性教育研究机构的第二梯队。从机构性质来看,女性教育研究机构主要以女子高等院校和师范类高校为主;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厦门、南京及重庆等中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由此也可以看出,女性教育研究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3 女性教育领域主要研究机构文献数
(三)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的精炼和总结,对一个研究领域关键词词频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图4是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测算出的1980年以来我国女性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女性教育研究在女性教育、妇女教育、女子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农村女性、社会性别等几个关键词方面有较强的连接性。结合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来看,40年来,我国女性教育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女性教育的概念和内容体系、女性高等教育获得状况、女性成人/继续教育、女性教育与社会性别四个重要方面。
图4 女性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1.女性教育的概念和内容体系
(1)女性教育的概念辨析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女性教育领域存在概念混用情况。女性教育、妇女教育、女子教育,均在不同研究文献中出现过,却很少有文献做明确的概念辨析。[1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多数研究认为这三个概念都是以女性为研究对象,无须做明确的区分。但在具体的概念使用上,三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时代特点。比如,在对党和国家妇女教育领域的政策进行讨论时,多以“妇女教育”的概念进行阐述;在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史研究中,多使用“女子教育”; 而在当代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具体讨论时,“女性教育”则更为常见。同时,也有学者提出,妇女教育中的“妇”的特定含义把女童群体排除在外。[12]因此,本文使用“女性教育”概念,具体指针对全体女性的一切正式和非正式教育。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具体量化研究中,女性教育地位的概念更为常用。单艺斌首次提出了女性教育地位的概念。[13]郑真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女性教育地位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具体指“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体系中(包括正规教育与成人后的继续教育) 女性相对于男性在权利与机会上的平等程度,以及这种平等程度所反映的两性权利关系” 。[14]25由此可见,女性教育地位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从性别平等的角度对女性教育研究给出了更为操作性的定义。
(2)女性教育的内容及评价体系
从广义上讲,女性教育研究内容较为广泛。关小燕指出,女性教育内容体系应包括扫盲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家政教育、生理教育、法律教育、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15]单艺斌认为女性教育应包括女童教育、扫盲教育、初级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13],并提出构建女性教育地位评价方法的十一个指标[16]。郑真真等则更强调女性教育地位的衡量指标,在具体指标选择上,提出可以用受教育状况来衡量中国的女性教育地位。她认为,受教育状况能够体现出女性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反映女性长期以来的受教育成果。[14]25
女性教育地位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女性教育概念的内涵,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但较为遗憾的是,伴随着研究的转向,关于女性教育内容和女性教育地位评价体系的研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延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领域量化研究的深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女性教育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和新趋势,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空间。
2.女性高等教育获得状况
(1)高等教育获得机会
教育获得机会是衡量女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学界普遍认为,当前女性教育获得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17][18],女性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获得机会均有明显提高[19]。
高等教育获得机会是女性教育获得的重要体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男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总量大大提升,教育机会的性别差距也有所缩减。张兆曙和陈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数据分析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长得更快。[20]也有学者利用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通过队列测算发现,女性的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不平等程度始终高于男性。[21]
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机会呈现差异化特点,女性在高等教育中获得机会明显低于其他阶段。[22]同时,在高等教育内部也呈现差异化的现象。文东茅发现,从1998年到2003年间,女性的教育机会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女性专科阶段而非本科阶段。[23]杨旻也发现了同样的差异化规律,即越是高层次的教育机会,性别差异越大。他通过分析2000—2006年的教育数据,发现女性在较低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阶段中所占比例较大,而博士研究生阶段,女性明显低于男性。[24]
(2)城乡差异
女性高等教育的获得机会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总的来看,农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明显低于城市。有研究表明,学校层次越高,女性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城乡差距越大,农村女性的入学机会越小。[25]有学者从专业选择角度对农村女性的教育机会进行研究,王香丽发现,从专业选择上,与城市和较高阶层的女性相比,农村和较低阶层的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远小于男性。[26]
文东茅通过研究2003年教育相关数据发现,在农村生源中,2003年毕业生样本中女性所占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农村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不到男性的一半。[23]多项调查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结论。根据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对我国10 个省份不同类型的50 所高校农民子女的抽样调查数据,部属重点院校中的女生数量仅占女性样本的13.6%,而男生的比例将近女生占比的3 倍。[27]由此可见,农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严重,农村女性教育问题,尤其是高等教育获得状况亟待关注。
(3)差异原因
针对高等教育领域性别及城乡差异的问题,不少学者聚焦差异背后的原因研究。王香丽认为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和阶层差异,与农村和弱势阶层相比,城市和优势社会阶层的父母对子女教育更为重视,性别偏见和歧视较少存在。[28]此外,有学者指出男性和女性对未来收入的期望值不同,也是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性在劳务市场从事的大多是低级的、低收入的工作,其教育投资所得的经济回报小于男性,使得一部分女性主观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9]
也有学者从环境因素讨论造成教育性别差异的原因。杜静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提出教育环境是女性获得教育机会低于男性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着性别差异不被重视、不同性别专业分布不均等各种性别不平等问题,是造成高等教育性别差异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30]同时,文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因素。宋韬指出,“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是导致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比例低于男性的主要原因。[31]许伊娜也有类似的观点,她认为,多元文化推动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但目前女子高等教育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入学机会和入学结果不平等、学科分布不均衡、就业性别歧视与困难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传统性别观念密切相关。[32]
3.女性成人/继续教育研究
继续教育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学界普遍认为,随着我国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女性成人/继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8]成年女性参与继续教育对于彰显教育公平、提升女性素养、促进社会进步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学者提出了女性成人/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左蕾指出,当前的女性继续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本培训不足、受教育权利不完善等问题。在未来,我国女性成人/继续教育要朝着女性教育权利法制化、女性教育培训正规化及女性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化等方面发展。[33]
在具体研究中,有学者关注社区层面的女性教育问题。贾红彬等提出,社区成年女性教育除了知识技能教育,还应当把品德教育、艺能教育、智力教育、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涵盖其中。在具体的教育方式上,倡导因材施教、因性施教,通过整合周边资源、组建合作共同体、深化教育研究、开展特色活动等措施,多管齐下,才能扎实有效推进我国社区成年女性教育优质化、规范化发展。[34]
也有学者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参与继续教育及培训的问题。廖艳辉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发现,对农村留守妇女来说,通过教育培训获得职业技能是提高其经济收入、实现教育反贫困的重要渠道。[35]雷振香立足全纳教育的视角来研究农村留守妇女参与继续教育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消减这些参与障碍的具体措施,以保障农村留守妇女享有平等的参与教育的机会。[36]
同时,家庭视域内的留守妇女家庭教育能力培训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刘强指出,在留守家庭中,包括学业辅导能力、亲子沟通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等在内的母亲教育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可以利用一些社会工作方法来帮助留守妇女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从而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提升其生活质量。[37]
总的来看,目前的女性成人/继续教育研究大多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主要关注实践层面,研究内容较为泛化。在未来,可以采取理论、政策与实践相结合,个案研究与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深化和拓展研究内容,促进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实现研究成果的丰富化。
4.女性教育与社会性别
女性教育与社会性别密切相关。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社会性别是女性研究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有很多学者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关注女性教育问题。如周小李分析了包括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机会方面存在的诸多两性教育不平等问题,提出社会性别平等是实现教育平等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了两性的社会性别平等,教育机会的两性差距才会逐渐缩小。[38]郑新蓉等提出,我国女性教育取得了“数据上的均等”,并已经有很多实践尝试,但是始终无法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她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在个体主义和就业市场不平等的推动下,性别偏好和性别角色分工的不平等愈演愈烈。在消费主义和传统性别文化回潮的社会环境中,女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母职文化在劳动教育中也有深度嵌入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发展。[39]
此外,有学者也注意到教育领域开始出现的女性优势现象。刘江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开始发生性别逆转的现象,出现了“男孩危机”和女性优势。他通过对教育领域性别比的分析指出,女性教育优势是逐步积累而成的,中考和高考是两次契机。在以往研究中女性教育优势被低估了,但同时这种女性教育优势尚未改变女性总体的社会地位,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两性平等仍有很长的路要走。[40]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女性教育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40年来,我国女性教育研究经历了初期探索、蓬勃发展和研究深化三个重要阶段,各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思路、方法、观点和结论。同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女性教育研究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女性教育研究的特点
1.研究内容广泛,研究视角广阔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我国的女性教育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研究热点涉及女性教育相关概念和内容体系、女性高等教育研究、女性成人/继续教育研究及农村女性教育问题、女性教育与社会性别等诸多方面。研究既有理论视角,又有实证方法;既有广度,又兼具深度;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关怀。同时,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也提出了很多发展女性教育事业、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的可行性应对策略。
2.秉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模式
教育作为一种赋权工具,对于女性地位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女性教育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女性地位,促进女性发展。纵观我国女性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研究领域,一直承袭着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方法模式,即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以解决女性问题、提高女性地位为导向,并以此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如针对农村女性教育问题,大多研究能够紧紧围绕如何加强女性教育培训、提高女性文化教育素养、提升女性自我发展意识等问题,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实践探索。
3.性别平等理念贯穿始终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及“社会性别”概念的引入,我国的女性教育研究中社会性别及性别平等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从女性教育地位概念的提出、评价体系的构建,到女性高等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等各个方面,无不受到社会性别视角的影响。同时,大量研究也表明,女性教育的发展、教育公平的推进、教育结构的优化,反过来也成为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
(二)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40年来我国女性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与此同时,也面临理论研究基础薄弱等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我国的女性教育事业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对女性教育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对女性教育地位评价体系的进一步探索
对于女性教育地位的研究,目前更多侧重于从性别平等角度提出,从对女性教育地位概念的分析入手,解决了关于女性教育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准确界定的问题,为进一步构建女性教育地位的评价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女性教育地位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概念,是个人、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社会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女性教育地位具体评价体系的研究仍较为薄弱,缺乏较为合适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具体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存在较大争议,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教育量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应当更多予以关注。
2.注重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目前对于女性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和研究机构多集中于女子高等院校和师范类学校。女性教育的研究离不开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1995年第四次世妇会之后,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在高校教育系开设“妇女与教育”课程,此后女性教育的相关课程在一些高校陆续展开。多年经验表明,人才培养与发展女性教育事业息息相关。在妇女教育领域,一方面可以大力加强女性学、性别社会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加强社会性别意识、思政教育的融入与渗透,注重研究成果向知识体系的转化; 另一方面,应打破不同学科的壁垒,创新培养机制,通过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女性教育相关学科和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等方式,培养更多的具有跨学科和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形成多学科融合的核心研究团队,为女性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优质的人力资源。
3.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日益明显
女性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从学科视角来看,教育不是孤立的学科,女性教育研究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需要不同的学者从社会学、女性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在西方有关女性主义研究中,性别、阶级和种族问题一直是三大重要视角。在我国,由于中国传统的家本位思想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女性教育领域中家庭和城乡也是其重要的本土化研究视角,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带来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和多元的研究方法,从而促进女性教育研究的纵深化发展。
4.国际化和本土化视野的拓展
纵观全球,在千年发展目标的框架下,性别平等和教育平等是国际共识,教育的性别平等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女性教育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开放性、国际化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已有研究表明,教育在性别上的不平等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国外女性教育研究在方法论、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证研究等方面有很多有益探索,通过从各国女性教育研究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动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借鉴国外经验只是手段,在借鉴的基础上促进女性教育中国本土化的发展才是最终目标。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关注中国女性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影响中国女性发展的重大事件和时代背景,加强理论与实证、宏观和微观研究的结合,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女性教育研究框架和内容体系,是现阶段女性教育研究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